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黑盘古 > 第三十五章 出彀入彀彀中彀
    第三十五章出彀入彀彀中彀

    一行人渐渐接近高旸和李曰坤的宿营地,高旸扫视远近,并没有发现不寻常的迹象,可也没有看见李曰坤。高旸心道这才是合理的,他本是去以身诱敌,师兄李曰坤埋伏在此,借助晚上两人修好的明碉暗堡,对来敌进行彻底的剿杀,以解除阴魂不散般地吊脚威胁。现在高旸与敌协来,在不知内情者的眼里,怎么看两人都不像是敌对关系,双方言笑晏晏,老朋友相见多过与敌相逢。师兄见了不起疑才是怪事呢。当然李曰坤绝不会去怀疑高旸反水了,只是对突发状况的一种应急反应,静以待变,等待高旸下一步的指示。师兄李曰坤避而不见,在当前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显然是高明的策略。高旸暗地里只有苦笑的份儿,谁能预知事情的发展竟会是这个样子呢。

    康日知当然不知道高旸左顾右盼是在寻找李曰坤,还以为高旸因不想探讨刚才的话题而做出的掩饰,也不多问,淡然一笑道:“高兄与李兄却是高明,让日知一路追得好苦。”

    高旸苦笑道:“你们不知是多么幸运,若不是有狼群的照顾,说不定我们两兄弟早成了康兄的盘中餐了。”

    “哈,竟有此事?还得多谢野狼,让我们少了许多冲突。当时日知尚未收到家父的讯息,冥冥之中自有天助。李兄在哪里?”

    康日知向四下看看,欣然道:“高兄与李兄选得好地方,若换作是日知,当在此地设置埋伏,诱敌以入,利用地形地势给来敌以打击,纵敌人十倍于我,我也有把握全身而退。”

    “咦,高兄怎么了?哈哈,我明白了,高兄与李兄必已做好安排了,只不过是给小弟准备的。小弟幸甚幸甚。”

    高旸尴尬地抓抓头道:“请康兄稍候,待我去寻师兄。”

    在一处丘坡后高旸找到了李曰坤,李曰坤趴在坡后背向着高旸,向高旸打出手势,着高旸不要说话,远处是一列高矮起伏的丘峦,右首边便是绵延不绝渐次升高的山岭,左首边是开阔起伏的戈壁大漠。

    高旸矮身趴到李曰坤身边,压低声音道:“师哥,事情有些变化,我······”

    “我知道了,你走不久我就尾随着去了,你和康日知的说话我都听到了。此事待后再说,我比你们早一盏茶的时间回来,发现那个地方有点不妥当。”

    高旸心道,还是师兄本事我竟没有发觉师兄,不知康日知有没有发觉。高旸回头看了看回来的路,看似平坦实际上丘峦处处,只是因为丘峦高度大致一致,远望处确有平坦之感。高旸暗忖自己还是太疏忽,比不得师哥的细心。

    “那列丘峦处有何不妥?”

    “回来后我四处探察我们的布置,走到此处时,见那边有烁闪的金光。再看时却又无所获。”

    李曰坤溜下丘坡,高旸再四下里扫了一眼,溜下来挨坐在李曰坤身边。低声道:“师哥,你怎么看康日知?”

    李曰坤道:“怎么看他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想干什么,我们能提供给他什么?”

    高旸不解地道:“他不是想保住灵符不让灵符落到任何人手里的吗?”

    李曰坤淡淡地道:“那他应该找姝儿,而不是我们两个。他有问过姝儿吗?”

    “提过我们师兄妹三人,但没涉及姝儿的事情。师哥,你怀疑······”

    李曰坤拍拍身站起来道:“该去见见康公子了,对别人的善意我们不能随便怀疑。”

    两人一前一后向康日知走去,高旸回味着师哥的话,似乎师哥并不看好康日知的示好,为什么呢?

    康日知负手站立,英挺的身材,儒雅的风度,得体的言辞,时不时流露出的豪气,确有让人折服的魅力。不过在高旸眼中,康日知的形象已有了些微的变化。师哥不经意的几句话,让高旸心里起了疙瘩,再看康日知时,尤其那双略显窄细的双眸,有了一些不舒坦的感觉,双眸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些秘密。

    李曰坤拱手为礼道:“在下李曰坤,见过康公子。多谢康公子援手之德。”说着向康日知身后的三人漫不经意地扫了一眼,微微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三人还是以前般地冷冰呆板。

    康日知慌忙还礼道:“小弟康日知见过李兄。区区小事不值李兄一哂。”

    两人席地而坐,高旸也在李曰坤身边坐好。康日知向身后的三人摆摆手,三人退后几步立定。

    坐在中间的李曰坤首先开口道:“听师弟讲,康公子寻我们师兄弟两人,欲助我们到敦煌去。计将安出?”

    康日知朝高旸笑了笑,始回答道:“小弟奉家父之命,唉,先前实是一场误会,李兄不会怪罪吧?”

    李曰坤笑笑,摆摆手,“康公子不必介怀。”

    康日知续道:“家父命小弟务必寻到两位,并一路护送到敦煌。至于路线嘛,就是东北方向的当今山口。”

    “噢,康公子好手段。”

    康日知淡然道:“据家父传来的消息,家父会派人打点两处的关口,安全过关当不成问题。两位放心。”

    高旸与李曰坤暗递眼色,心头都是一颤。当今山口是去往敦煌的必经之地,吐蕃与大唐的边界。由于两国长年战争,边境一向盘查严密,等闲人难进难出。而当今山口不同于其他陆路交通,是一单纯的军事要塞,对吐蕃与大唐来说都不容有失。但在康日知眼中,出入山口如从自家院子跨出大门般地轻松自在。

    两人的小动作都落在康日知的眼内,康日知淡然一笑没有作声。

    李曰坤感激地道:“有劳伯父与康公子。不知我们两兄弟能做些什么?”

    康日知摇头表示不必,又道:“家父特别让小弟向两位交待,家父会在山口迎接两位并护送到敦煌,若两位要回洪洞或继续西行,我们都可以派人护送。当然我们会尊重两位的意见,一切看两位的意思。”

    这是什么意思?再生父母无私奉献?天下第一义侠,做尽天下有义事?再不就是吃饱了没事干,找闲事寻乐子?两人怎也猜不透康日知这样做的原因。

    就在高旸与李曰坤面面相觑,不知云端雾端时,耳边传来康日知的声音:“两位若没什么意见,我们是否可以上路了?”

    李曰坤起身,拱手道:“康公子的高义隆情,我两兄弟异日必有回报。”高旸也拱手相谢。时至今日今时,两人还有什么话好说的。不过两人的感觉绝不好受,不仅没有龙归大海的轻松也没有笼鸟于天的愉悦,有的只是肉在砧上任人宰割的颓丧。

    六人一驼收拾好东西,又哪里有东西可收拾?只是把零散的归拢在一起而已。高旸借收拾东西拖延时间,自与康日知回来见到师哥后,胸口的荫翳就凝滞不散,只不知为什么会如此闷闷不乐?现在心中只是不想这么快离开这里。

    李曰坤催促高旸,康日知四人在旁边等候。

    李曰坤借收拾东西凑近高旸,低声道:“旸儿,怎么了?都在等你。”

    “师哥我们不走了。”

    李曰坤一呆道:“有什么不妥当?”

    “我有很不祥的感觉,有些事情要发生。”

    李曰坤愕然呆瞪着高旸,片晌后一把揽过跟在身旁小白墨的弯脖子,道:“好,我去跟康日知说,我们不走了。”

    转身时,两人一时怔在当场,李曰坤怀疑过的那列丘坡后转出一队人马,挥舞着亮闪闪的武器朝他们大步而来。一时间四周的空气如寒霜突降,阴寒凝滞。

    康日知与三名手下跳过来,把两人一驼护在中间,康日知双眸里喷射着愤怒的火焰,大喝道:“两位莫慌,康日知必护卫两位周全。边战边走。”

    高旸哈哈一笑,与李曰坤蹋步向前,“康公子说哪里话来,我两兄弟岂是贪生怕死之人,他们要来便由得他们,要走可没那么容易。只不让小白墨受到损伤就好。”

    “痛快,想不到高兄还是心肠柔软的人。”一把好听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悉揭摩!”高旸与李曰坤转身后望,正是老相识吐蕃人悉揭摩,身后跟着三人,也是相识之人只不知叫什么名字。

    高旸与李曰坤心头一懔,看吐蕃人的阵势当是预先有准备,非是仓促下的行动。只有预先掌握两人的行踪才可做出安排,他们是怎样发现的呢?两人虽不是潜踪匿隐的行家,一路上两人还是做足了功夫的,却还是被吐蕃人掇上了。

    领队者若不是悉揭摩,还可推定为是与吐蕃人的一场遭遇战而已,只是被吐蕃人的斥候偶然侦知罢了。悉揭摩的出现推翻了两人的推测,要知道两人被康日知父子追杀时,悉揭摩当时正率领军队追捕商队,没有可能突然出现在这里。

    两人心头一沉,难道商队出问题了,被吐蕃人一举成擒?悉揭摩从商队人员中知悉了内情,故才赶来务要把两人捉拿?想想又有不通之处,两人的身份在商队里虽不是秘密,但知道两人与灵符有关的也只是几人而已,且除刘清之外的另两位掌柜,在这之前就已被吐蕃人所杀。难道是刘清与大老牛出问题了?可纵使这两人被擒,也不会下作到靠出卖情报以换取苟延残喘活命的机会的。除非正如康日知所言,灵符与藏宝图已轰传西域,吐蕃人最终还是得到了情报,并迅速做出反应。

    也不应该如此。两人虽与悉揭摩相识,一开始就处在对立的局面,但正面交锋的次数不多,唯一一次就是高旸,那也只是刹那间的事情。从当时的情况看,吐蕃人的行动只是针对商队,以防商队泄露了他们的秘密,那时吐蕃人还不知道灵符之事,更不知道高李两人与灵符有关。

    现在从悉揭摩的行动看,吐蕃人不仅知道灵符的事情,甚至藏宝图的事情也已知晓,且还知道两人的身份,以及两人与这两件事情的关系。否则就不能解释悉揭摩怎会如此巧合地出现在这里,且还能作出周密的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