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黑盘古 > 第一百一十章 莲花生再谋诡计
    第一百一十章莲花生再谋诡计

    一开始大家都是抱着旁观者的心态,以猎奇的心理来看待自天空而降的奇异物件。出于天然的善良心态,对与己无关的生命的怜惜,山坡上不分人与兽,都对眼看要撞崖而死的生命大加惋惜。

    待到双方差不多认定自天而降的人的身份后,一方欢喜一方忧。显然野兽们在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方面占了上风,先是赤虎与狼王,一虎一狼在认定对方的身份后,不约而同,联袂向坡顶处快而不疾地率先行动起来。

    反观吐蕃人一方,自千户长率三百人到来后,实力大增,不仅数量上全面压制了幽谷野兽一方,就是单兵做战能力上,也非幽谷野兽可比。但在莲花生自天而降这一点上,却远远地落在下风,一则人的敏感度远比不上野兽,二则吐蕃人处于全面的上风,其警惕性大为不如,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关心则乱,不仅要关注莲花生的安危,实则也要考虑自身的处境。

    吐蕃一方人人既忐忑又慌惶,虽然赞普卫队的任务就是临危不乱,但在还有余暇可以提供选择的时候,人对自身生命的眷恋悄悄地泛滥。因此,面对莲花生的飘然而至,这些吐蕃人中的精锐显得迟钝而效率低下了。

    莲花生当然不会在乎山坡上的人兽对于他的飘然而降而引发的小小的震撼,毅然决然地向对面的山崖落去。只要能让他的身体有所凭依,何惧险峰危崖。在这一点上,莲花生有着庞大的自信。想当年,他万里跋涉,自遥远的印度来到万山之国,其间经历的九死一生还少吗,不仅毫毛未损,且履千山如平地,过万水似行舟,一路北行,好不潇洒。

    就见莲花生如大鸟翔空,展翅于万里苍穹,意态优雅自然。袍袖拂扬中,冉冉升上对面的崖壁。

    莲花生更不直接落下,而是依然腾空而上,再拔高近二丈的高度,然后双手背在身后,袍袖贴紧身体,如一根棍儿般落向山崖。

    对面的吐蕃人看得惊心动魄,有些人紧纂着拳头,咬着牙,替莲花生大师暗中蓄劲,其担忧之情胜于对父母的关心。还有一些懵懂的野兽们也昂着头,紧张地看着莲花生的一举一动,也似与它们有着莫大的关系般替莲花生使劲。

    莲花生双足着地,如弹簧般弹射而起,向半空直射。到达五丈的高空,两腿交替后扬,御风而行,真似观音降凡尘。

    看得对面的吐蕃士兵目瞪口呆,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就要拜伏于地,口念佛号。

    此时赤虎与狼王刚刚抵达坡顶,下临深谷,谷中风扬,隐有血腥味裹协在风中。而莲花生恰巧飞临它们的头顶。莲花生妙目轻扫,早已看清楚坡顶处的形势。姿态不变的向坡顶处翔飞降落。

    莲花生在高空不明空间里的遭遇无人知晓,更不想让别人知道。现在他意态娴雅的飘飘而至,正是向这些吐蕃人中的苯教徒们现身说法的最佳良机。而要达到最佳效果,就要立威,在吐蕃赞普最为尊贵的人的卫队们面前立威。

    莲花生选定了赤虎,狼王还入不得他的法眼。莲花生早已看出赤虎在这群野兽中不仅地位远高于其他野兽,就是狼王也弗如远甚,而且在赤虎身上他也隐隐感受到不同于其他野兽的气息。而金雕是他下一个目标。

    莲花生在空中看见赤虎与狼王恰好远离了其他野兽,而野兽群中的金雕庞大的身躯依然如雕塑般挺立,但莲花生不再把金雕的威胁放在心上,因为他对加诸于金雕身上的那一指有着满满的自信,定可使金雕受创非轻,否则凭金雕的傲气也不会窝在野兽群中故作姿态。

    莲花生的一向对野兽的战绩,使他习惯性地忽视了这群野兽的不同。自打莲花生出现在这处山坡上,潜意识中就从未把这些野兽放在眼里。先前还对金雕心存一丝顾忌,而现在连这丝顾忌都荡然无存了。

    实际上,莲花生在这处山坡上并没有取得骄人的战绩。他的打伤金雕,与其说是功力超越金雕,莫若说是他作为人的大脑的发达程度远超过禽兽。单从打伤金雕的那一手来说,人的智慧,或者说人的临机灵活变通的能力超过了禽兽。当然也可以说人的卑鄙无耻胜过了禽兽。

    现在莲花生大师意态祥和,远观仰视,处处让人产生收敛凡心卑服于脚下的感觉。若能头现光环,则是佛祖降临,若手托净瓶,则又是南海观世音菩萨慈悲为怀。也难怪吐蕃人一见之下,竟忘却了此乃战场,不管佛教徒还是苯教徒,都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冲动。

    而莲花生心中正在转动的是如何一举擒下赤虎,并逼迫金雕屈服,携两禽兽以归的念头。

    莲花生大师在计算如何达到他此次幽谷之行的目的时,忽略了一点。

    自打他与金雕动上手,直至此刻,他始终处在被抛被逐再落回地面的剧烈动荡之中,其间的奇诡变化自不待言,莲花生的精神力量的消耗远过于体力与元气的消耗。且从没有一刻能停歇下来以静神养元。

    这是因为莲花生降回地面,眼中所见无非是蠢笨的野兽,手下败将的金雕,还有稚嫩如婴儿的赤虎。他又一次地无视了幽谷禽兽保卫家园的意志,以及千百万年以来幽浮人留在幽谷匪夷所思的奇幻。

    更重要的是,莲花生大师在吐蕃人的眼中,是一位有着高深佛法的圣僧,一位有着无穷妙法除魔降怪的奇人异士,更是赞普坐上的贵宾。而吐蕃人的宗教情结,让他们特别易于受宗教的影响,在这些赞普卫队里就有不少虔诚的佛教徒。他们见莲花生从天而降,真的以为莲花生乃佛祖降世,早有许多人仆服于地。

    而在幽谷群兽眼中,莲花生就是一敌人,更何况是打伤它们的守护神金雕的元凶。玄幽草的作用,不仅使众禽兽忽略了类别族群的界限,可以使它们和平相处,更为重要的是在它们的心中,澄澈无瑕,根本不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不管莲花生摆出怎样的姿态,莲花生还是莲花生,而不是其他。

    在这两种心态作用下,幽谷群兽战意昂扬,而吐蕃人却被莲花生个人的威仪光环所笼罩,一片祥和安宁之态,这若是在某一处寺庙,自也无话可说,但这是在战场上,虽然对垒的一方弱小到可以忽略。

    若莲花生知道他在空中御风而翔所产生的效果竟是弱己强敌,想必若可以重新来过,莲花生不知是否还可以不分时地的骚首弄姿。

    看着莲花生从对面山崖向这边翔飞而来,赤虎与狼王虽然未卜先知率先采取行动,占据了地利之势。但莲花生是从空中而来,且不知道此红袍人的落点所在。以下打上,何其难也。

    莲花生根本不瞧赤虎与狼王越众而出,但心头还是暗暗悦服不已,只看两头野兽竟能预先判定他的意图,且能针对性地做出防范,反观那些赞普卫队的成员,仍然懵懂惶惑地立在那里,不知所以,高下之别立判。幽谷的野兽实在不同于凡俗。

    能预先断定又能如何,还不是处在挨打的劣境。莲花生闷哼一声,左手臂后拂,红袍下的双脚一前一后踢蹋两次,速度陡增。去势加疾,其落点正是吐蕃人站立处的前沿。

    看清莲花生的意图的何止赤虎与狼王。金雕绝不会大意,不仅莲花生是打伤它的第一人,也是千百万年以来的惟一一人。既然幽浮人赋与了金雕一族幽谷守护神的职责,金雕深嵌入骨子里的信念未衰却益发强悍了起来。

    在莲花生降下山坡前的短暂时光里,金雕意似对发生的事情不予关注,实则它以超越其他人兽更为敏锐的感官把莲花生的一举一动全摄在心灵之图上。当然这与金雕体内隐藏的那一秘事有关,且在金雕受伤之后,感官以更为高效的方式运行着。体内那一秘事,蠢蠢欲动,虽远没到一触即发的临界点,但已经无限地助力了金雕的全灵全神。

    莲花生的身形如渊如峙,如绵如缕,以一种超凡脱俗的方式面对着欲要膜拜的吐蕃人飞临降下。后背的侧后方全然暴露给了野兽们。

    就在莲花生的双脚离地尚有一趾头的距离时,一道金光从兽群中电闪而出。朝莲花生的左侧前方而去。

    而莲花生恰在此时双脚落地,在落地的刹那,以脚后跟为轴,迅速一个大转身,不仅消去了前冲的势头,还在所有人意料之外的,仰身向金雕所立之处掠飞过去。一人一雕错身而过,莲花生只觉身侧一阵风拂过,不明所以时,吐蕃人群中一阵惊呼声大起。

    莲花生此时正掠飞到兽群上方,虽知事情有变,但前掠的势头也不是说停就停的,且要落地,其落点正是兽群中。野兽对莲花生虽没有一丝一毫的威摄力,但莲花生也没有必要与一群蠢笨的野兽一般见识,且有损他在吐蕃人心目中的形象。

    莲花生且按下欲探一究竟的心绪,依着惯性依然向金雕处斜掠。在快要抵达金雕处时,莲花生腰上用力,一冲而起,依着一道优美的弧线在空中划过,然后一个旋身,身子上升到高点时正好完成一个转身。

    在空中一看下,莲花生大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