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飘扬的日月旗 > 第四章 大赚一笔
    “陛下,微臣潘曾纮参魏忠贤多行不法,不仅私相授受,卖官鬻爵,党同伐异,中饱私囊,迫害百姓,以致民怨沸腾,微臣恳请陛下将魏忠贤下狱定罪,以安民心啊,陛下!”说着,潘曾纮跪了下来,高呼道。

    这时,很多大臣们也跟着跪了下来,齐声山呼道:“臣等附议。”

    看着那么多大臣要求皇帝办自己,魏忠贤有点儿心慌了,如今还站着的也就只有魏忠贤还有一些他比较重用的党羽了。

    崇祯一看,呵,这些文官还真是挺势大的啊。想让我办魏忠贤?行,不过也得让你们来回大出血。

    崇祯此时表现得面无表情,淡淡地对魏忠贤道:“魏公公,你可有何话说?”

    “陛下”魏忠贤边说边跪下,“奴婢以前确实做过不少错事,奴婢认罪。”

    原本已经做好“恶战”(实际上也就是打嘴炮)的官员们一听,懵了。

    这算是神马情况?这老阉贼怎么认罪了?良心发现啦?不对,这里面有鬼。

    魏忠贤此话一出,就连阉党们也傻眼了。我去,这算什么事啊?怎么就承认了呢?你想死可别拉着我们下水啊!

    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态,此时有些阉党的成员已经有了参加到弹劾魏忠贤的队列里,因为刚才魏忠贤的话已经让他们觉得,“九千岁”可能已经疯了。

    就在有些阉党犹豫要不要改换门庭的时候,魏忠贤继续道:“奴婢虽有不法,但奴婢的心却始终忠于大明,忠于皇室,忠于陛下。”

    此时崇祯却不语,好像下面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似的。

    “阉贼,你这是巧言令色,我看你比之秦桧犹过。”一个跪着的大臣立马骂道。

    “王御史,你这是把陛下比作冤杀岳飞的赵构不成?”魏忠贤阴沉一笑道。

    “阉贼,你血口喷人。”那王御史怒道。

    而崇祯则高坐在宝座上,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们。狗咬狗最有意思了,崇祯心道。

    “陛下,奴婢虽做过这些错事,但敢问此处百官之中,有谁不曾贪污受贿,中饱私囊?”魏忠贤道,“奴婢深谙辽事艰难,深知国库空虚。今日,奴婢为表对大明之忠诚,愿将所有家产捐予陛下,以助陛下扫平辽东,营造一个太平盛世,奴婢愿至中都替太祖高皇帝守陵。”

    魏忠贤这么一说,那些弹劾他的文官们心里直骂魏忠贤祖宗十八辈(虽然早就骂过无数遍了),你自己认罪也就算了,干嘛把官场上的潜规则都说出来啊?

    “阉贼,你一派胡言,我等熟读圣贤书,岂会做出中饱私囊之事,休得血口喷人。”又一个官员朝魏忠贤骂道,接着,又转过头对崇祯道:“陛下,不可轻饶阉贼啊,魏忠贤一日不出,民心难定啊。”

    此时,崇祯终于说话了:“哦?是吗?魏忠贤为我大明捐出所有家产,此心可彰,此举可扬,朕看他也是忠于我大明的,此次就免他一死吧!”

    “谢陛下隆恩”魏忠贤叩拜道。

    “陛下,不可啊,不可轻饶魏阉啊。”一众大臣跪下道。

    “魏忠贤虽有大过,但其心怀大明,能为大明捐出全部家产,朕就此可免他一死。如今辽事日糜,国库无银,而你们,口口声声读圣贤书,事天子事,为何不见尔等捐钱助我大明平定疆土,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呢?”崇祯佯怒道。有时候人就是要吓一下的。

    “陛下此言差矣,我等为国办事,俸禄不高,何来银两捐予陛下呢?”一个大臣一脸无辜地说道。

    “是吗?尔等家产多少,朕命锦衣卫或东厂一查便知。”崇祯冷笑一声道。

    想在老子面前装清廉?做梦吧!

    那些官员们一听,顿时开始冒汗。这里其中十个有九个都是屁股不干净的,谁没有贪个万千八两的啊,若是让锦衣卫这么一查,贪污受贿还是其次,欺君罔上才是重罪。而且,若是被阉党这么反咬一口,说自己置大明于不顾,那就真的玩儿完了。

    看着那些官员们的紧张得冒汗,魏忠贤却是心里偷乐,哼,跟咱家斗,你们还嫩了点儿。

    “朕是跟你们开玩笑的,朕知道众卿皆是我大明之栋梁,岂会置国家于不顾而自享富贵?”崇祯笑着道,只是笑的让人有些看不透。

    神也是你,鬼也是你,这算什么?给台阶让我们下吗?那些大臣们心里郁闷道。

    事实证明,崇祯是没有那么好心的。

    “只是,这国库空虚啊,而辽东有建虏作乱,九边将士也是很久没有发饷了,朕相信你们一定会积极捐款,助我大明渡过难关的吧?”崇祯道。

    哼,还想要台阶?行,给钱。

    此时,大臣们也是听明白了,合着你绕来绕去就是要来打秋风的啊?

    算了,既然话都说到这儿份上了,那就多少给点吧!

    “微臣愿捐七百两”“臣愿捐一千两”“臣愿捐二百两”……

    大臣们你一千我八百地说着,还一副豪爽的样子。崇祯脸上顿时晴转多云,道:“朕没听清楚,再说一遍,魏忠贤,要不你派番役去给各位大臣算算他们到底有多少钱。”

    魏忠贤一听,正要说“遵旨”的时候,那些“国家栋梁”们一听,立即改口,“臣捐五万两”“臣捐十万两”“臣捐二十万两”……顿时一个个都捐款过万两

    “好,不愧是我大明的栋梁,果然心怀大明,来呀,拿纸笔,给众卿记下来。”崇祯朗声笑道。

    人不逼一下是不会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的。

    待所有的大臣们捐款的数量登记下来后,一统计,呵,一千七百多万两,数量还真不少,比大明两年的税入还要多啊,这下有钱了。

    接下来,就是宣布对魏忠贤的判决了,其实崇祯心里早有打算的了。

    “魏忠贤,尔和客氏作恶多端,罪无可恕,但念在你心有大明,为国家捐出所有家产的份上,便饶你一死,即剥夺魏忠贤与客氏一切官职封号,发配中都凤阳守陵,终身不得离开凤阳一步。阉党一众人等一律贬为庶民,抄其家产。”崇祯正色道。

    客氏,是崇祯的哥哥天启皇帝的乳母,原名客印月,又名客巴巴,乃是河北人,被封为“奉圣夫人”。客氏原是定兴县侯巴儿(侯二)之妻,姿色妖媚,为人狠毒残忍、生性淫荡。明熹宗继位后,赐婚客氏与魏忠贤,使他们成为“对食”夫妻。与魏忠贤搅得后宫外朝鸡犬不宁,作恶多端。

    魏忠贤此时长舒了一口气,虽然荣华富贵都没了,但最起码命是保住了。

    而那些大臣们此时则是满腔怒气,虽然掰倒了魏忠贤,但自己也损失了一大笔钱,而且魏忠贤还没死,只是被发配凤阳。

    至于那些充当打酱油角色的阉党们,则是苦不堪言,自己从头到尾连句话都没说一下,就被抄家罢官了。

    此次阉党输了,文官集团也输了,唯一的大赢家就是崇祯了。

    次日,魏忠贤的家产收上来了,经过统计,魏忠贤这些年积攒的家产还真不是一笔小数目:金一百一十三万两,银一千三百余万两,粮三百余万石,另有珍宝无数。

    看着报上来的数字,崇祯笑的合不拢嘴,这魏忠贤还真有钱啊,这次真是大赚了一笔啊。

    (也许有人觉得这个数字太夸张了,不过,如果拿当年明武宗时期刘瑾的家产来对比一下就知道了,当年明武宗诛杀刘瑾后,从刘瑾家抄家所得大玉带八十束,黄金二百五十万两,银五千万余两,珍宝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