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枭宋 > 016 我去还不行吗
    后世有西方的“叫兽”与“砖家”曾有理有据的发表过了论文,中国人是个“不擅于航海的民族”。

    中国人不擅航海,在西方人还茹毛饮血的中国战国时期,中国的沿海地区就设置了一系列港口,对邻国如朝鲜、日本、越南等的海上交通逐渐增多。

    中国人不擅航海,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曾五次巡视各地,其中就包括渤海沿岸的一些港口,在芝罘(琅琊)刻下石碑记录。他最后一次巡视是从镇江附近乘船出海,扬帆北上,再次到达芝罘。秦朝时代的徐福东渡日本,促成了一代“弥生文化”的诞生。那时的日本还没有文字,也没有农耕。徐福给日本带去了文字、农耕和医药技术。日本人自己都说,是稻米拯救了日本列岛饥饿的人们。稻米的传入,结束了日本人的渔猎生活,开始有了农耕,徐福自然成了日本人民心目中的“农神”和“医神”。

    中国人不擅航海,在最鼎盛的汉唐时代,完成了从沿岸航行到远洋航海,远达印度半岛的南部和锡兰;并以此为中介,使得当时世界上两大帝国──东方的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连结起来,构成一条贯通欧、非、亚的海上航线。唐代为了扩大海外贸易,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船舶已远航到亚丁附近。

    中国人不擅航海,在《汉书·艺文志》的“天文类”中有“海中占验”存目136卷。虽只有卷目而无内容,但仍不难判明是当时的天文导航著作。这是历史留存的当天文导航的定位部分。《汉书》所载的占验,不过是以二十八宿来划分它们所对应的海上区域而已。虽然并不能认为汉代已能在海上精确地测定船位。不过有了这种按星宿划分对应地面区域,至少可使海上船舶不至于迷航。在后来,我们有了伟大的发明指南针,后来发展为磁罗盘,这都有历史记载和实物出土为凭据。

    中国人不擅航海,唐代就已采用先进的钉接榫合技术造船,并发明了龙骨,还创造了领先时代的水密舱。

    这是最璀璨,也领先世界的大宋的时代,后面还有我们的郑和下西洋,因为郑和七次下西洋没有征服世界,因此,我们不擅航海。

    中国人不擅航海,在这大宋时代,只有几百人的海盗都可以拥有两艘长三十多米,宽十几米,可以载几百人的福舟,这还仅仅属于中号福船。

    它就在苏晓眼前。

    “能出海吗?”这可是一个惊喜,苏晓立刻就问。

    “由于商路断绝,三年前不再出海,但海船也未曾搁置,小人手下为了防止船只腐朽,经常养护,每季都在近海动上一动。此两艘福舟估计还可以用十几年,小人从来没有忘记出海,若大官人有意,小人可以驱这两艘福舟陪大官人去泉州。”

    文山的眼里充满着渴望,巨舟与出海无疑是这些人的灵魂,失去巨舟等于让他们失去精神的支,哪怕是生活再艰难也不曾想过卖掉。曾经扬帆出海的巨舟龟缩在这小小的海湾,无疑是一件异常痛苦的事情。

    苏晓看着海湾内的巨大福舟,他眯起眼睛:“站在如此巨舟之上去往泉州太令人想往了,多谢四哥盛情,我决定乘巨舟去泉州。”

    眼看是处暑之季,天气仍旧热的人不敢出屋。

    潘文卿很无奈,作为权相贾似道的幕客,他哪敢不听东翁的吩咐,热死人的天竟然要去千里之外的泉州。给苏晓这个不知“死”字怎么写的书生做干办公事,这也是命。

    书生不知身外事!挣钱有命花才行,潘文卿就不明白了,苏晓有贾似道这层关系何必如此去泉州卖命,一次大难不死还不够,竟不顾凶险还要再赴泉州。可这是贾似道的命令,为了身家性命,潘文卿唯有勉为其难了。

    一个水军统制手中暂时无兵,有什么用?凶险的还是路上,不但要防风浪,还要防人,哪怕是度过这些凶险,泉州也是龙潭虎穴,蛮夷之地的泉州哪里能和临安相比,潘文卿投海的心都有了。

    唯一可以欣慰的是,这等于入仕了,一路提举市舶手下的干办公事是从八品。

    忍受了两天的酷热,潘文卿终于到了台州。

    孰不可忍!

    苏晓竟然不在,还要去黄岩海边。

    潘文卿干脆留在了台州,海上的日子难熬,舒服一夜算一夜

    第二日,懒洋洋起身,太阳已经老高,就在潘文卿准备再次上路之时,一个让他惊愕的事情发生。

    潘文卿的妻子、小妾,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竟然跟了上来,一个提举市舶手下的干办公事可以带家小,但自己可没有让家人随行?潘文卿彻底晕了,这海上与泉州可是危险重重,难道一家人要去泉州被灭门不成?

    “这是提举的意思,为了照顾干办,相公那里也允了。”

    船上效用的话让潘文卿明白过来,苏晓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书生竟然自作主张,是他擅自把自己的家小接了出来,至于相公那里允了,谁相信?

    潘文卿终于恼羞成怒:“岂有此理让苏雨声速来见我!”

    效用头领波澜不惊的一拱手:“干办,提举是干办的直属上官,干办应称呼提举,不应称呼提举的字号。”

    一个效用也如此目无上下,潘文卿气的的手直哆嗦:“老夫身体有恙,不便海上操劳,小憩几日在去泉州不迟!”

    潘文卿的脸色很难看,就在他准备拂袖而去的时候,一旁的效用头领依旧是恭恭敬敬,叉手不离方寸:“提举说了,若干办路途劳累不便行动,我等就护送主母与小衙内去会合提举赶赴泉州,干办随后再去亦不迟。”

    “苏雨声安敢如此!”瞪大双眼,潘文卿脸色铁青:“好,好我去,我立刻赶赴泉州“

    潘文卿明白了,自己本来是监督者,现在反过来,苏晓这是明目张胆的挟制。但他有什么办法,现在只能带着家小去泉州,至于向贾似道告状的事,随后再说,苏晓既然不给自己面子,何必给他留什么面子。潘文卿心中愤然,他已做好准备,要好好的告苏晓的状,定要把措词修饰的更完美,让贾似道明白苏晓的庸懦无能,治理市舶司是多么的贪惏无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