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枭宋 > 103 还有哪个不长眼
    “本官做主”是官员最常说的一句话,就如同家常便饭,但这句话谁敢相信?

    官本位的时代,当没有出现差错后,官员绝对替你做主了,这叫做功劳。可当出现差错呢,这不是官员的错,而是事情本身就错了,属吏错了,当事人做错了,反正没有官员的主要责任。这就是官场学问,这种学问传承有序,构思严密,符合我们的优秀传统,它会强盛不衰——继续延续千年。

    市舶提举司是主官责任制,苏晓的决定就是最终的决定。商贾决定不了自己的事情,他们是实际上被压榨、盘剥的存在,于是,泉州市舶司出海官凭的事情就这样定下来,因为要成立商会,泉州海商与行商们开始忙碌。蕃商的博买款被市舶提举司迅速付清,出海纲引办理的很快,没有任何刁难,在季风到来之前,全部办理完毕。

    泉州坊市的批发商们开始了自己喜笑颜开的日子,海量的货物开始售出,市舶提举司的舶货也被他们迅速吃下。于是,大量收入汇聚在市舶司,一笔六十万两白银的压钱纲与各种奢侈品再次被苏晓解送往临安。

    此时,四川的战事进入关键时刻。不得不说吕文德是一名很合格的大将,在六月,泸州十五郡投降蒙古,四川局面大坏。当时俞兴出兵进剿刘整,结果反被刘整所败。败报传来后,宋廷急派吕文德率军进攻泸州。如今,“水陆并进,雨雪载涂,或筑堡以逼其城,或巡江以护吾饷,或出奇以焚其积粟,或进锐以剿其援师。”

    四川战事陷入一个很好的形势,利用浅攻政策,加上吕文德善于利用当地民众的支持,交好当地少数民族。他的军队一步步逼近泸州城下,为了挽救四川战局,贾似道给与了吕文德很有力的支持,在缺少钱粮的关键时刻,苏晓超额上交的赋税无疑起到了关键作用。

    “盘剥商贾,苛政地方。”

    贾似道玩味着这几个字,有些好笑,这样的时刻,这样的支持,竟然有御史攻击苏晓苛待商贾。

    “巩樊是吗?”

    “相公,巩樊的妻舅是泉州海商,拥有五艘远洋海船,名义上这些海船是他妻舅的产业,实际上巩樊才是这五艘海舶的主家。他的妻舅不过是他小妾的兄长,一个昔日的破落户没有巩家,这样的人家怎么可能拥有五艘海舶。官员营私,不知朝廷之德,还攻讦朝廷重臣,提举那里限制海商出海,以小人看是明智之举!”

    贾似道身边不远处站着职方司员外郎颜彻,颜彻的表情极度恭敬,这已经不是在汇报,而是在替苏晓说话。

    职方司是掌地图、城隍、镇戍、烽候、防人道路之远近及四夷归化之事的部门。更详细一点的,就是:兵部的职方司是军事测绘的管理部门,其责任包括军事地图测绘及其管理,军镇边防的守卫,周边民族归化等多项事务。但宋代的职方司除了管理军事诸务,实际上最重要的一点是借助这种勘察地方的机会暗中监察官员。

    说的明白一点,职方司员外郎颜彻官职很不高,但他却是大宋的密谍首领,等于贾似道的地方耳目,是贾似道很器重的人。

    颜彻当然要替苏晓说话,除了平常的礼节不缺,苏晓等于在支撑大宋的财政,他是贾似道的钱袋子。无论如何,只要能够揽钱,苏晓这个提举市舶的位置贾似道根本不敢动。作为密谍首领的颜彻不可能没有这点眼色,苏晓和贾似道什么关系,加上市舶司赋税明显要超过往年,苏晓的前途看着越来越敞亮,他当然要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子回(颜彻的字)说说看,何以见得是明智之举?”贾似道明显对颜彻的言论很满意,他的脸色稍稍好了些。

    颜彻赶紧拱手一礼:“相公,市舶之利向来丰厚,即便增加抽解份额也未见掀起任何波澜,为何现在提举延迟发放官凭却有如此多的人反对?这恰恰说明海舶之利让那些海商趋之若鹜,蕃商重利,但蕃商会把钱财全部留在我大宋吗?微薄的赋税不足以让地方富庶,与其这些蕃商海取走海舶之利赡养外蕃之人,还不如便宜我大宋商贾?如以商贾富庶定会带来地方各行各业兴盛,无论是购置资产还是建立作坊都可繁荣地方提高赋税。压制一下蕃商,也让我大宋商贾得以警示,以下官看,提举应是此意。”

    “说得好!即便我大宋富甲天下,与其让外人获得哪如留给我宋人!”贾似道点头:“只是那个商会是何新鲜事物,怎未曾听说?”

    “相公,下官对商会也不是特别清楚,只是听人回报说,泉州建立商会是为了统合商贾。据闻,不但是海商,就是行商也包括在内。主要是为了便于统合交易中的哄抬物价行为,若有人哄抬物价或者贱卖货物,商会会根据情况进行集体压制,如此一来物价会极其稳定,赋税也自有保障。”

    贾似道明白了(实际上潘文卿早已经上报,比颜彻禀报的更为详细,好处更天花乱转),他一拍大腿:“高明!想不到三郎有如此多的手段,看来吾小看了他的治地之才,这个商会一定要建起,不但泉州,广南东路也要建,马上给广南东路提举市舶不,还是等等,广南东路明年再建商会亦不迟。”

    颜彻不知道,明年广南东路的提举市舶要换人,这个功劳应该留给皇后的外甥文擎,加上文擎与苏晓的关系,苏晓没有不帮他的道理。如此一来,广南东路,福建路两路市舶司的控制会带来最稳定的财政收入,有了钱朝廷才能稳如泰山,贾似道这个宰执功不可没。

    没等颜彻反应过来,贾似道已经越过这个话题:“还有谁?还有谁在攻讦三郎,看来要清理一下这些不长眼的,子回与我说说,都有哪个?”

    贾似道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反对他的人绝对没有好果子吃,向士壁与众多官员就是最好的例子。不杀士大夫的传承已在很久之前名存实亡,贾似道秉承这个习惯,他这种说法让颜彻禁不住打了一个冷战。

    “相公容下官一一勘查,若有人结党,定不会让他好过。”

    贾似道一脸的凶狠:“不是让他们不好过,是要狠狠泡制,敢攻讦三郎,岂不等同于不把本公看在眼里?”

    贾似道是谁,他是这个时间段最擅长整人的宰相。苏晓和他一脉相承,只是目标不同,贾似道针对的是政见不同者,苏晓针对的是商人,是他的对手。曾经就是这位宰相把苏晓不顾死活的扔到了泉州,现如今,苏晓在泉州站稳脚跟,可以给朝廷提供更多的财税,这让贾似道极其认同苏晓的强势,并开始极力袒护,颜彻还能说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