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重生七〇小村女 > 第一百六十一章
    到了那位大妈家里,小秋看着院子角落里的几个破旧咸菜坛子、破瓷碗,真是哭笑不得。闪舞小说网www她就这么像个收破烂的?这位大妈怎么想的,居然以为自家这些破旧的粗瓷片子能换大米?

    “阿姨,你这些瓷器不行……”小秋一句话没说完,目光随意扫过院子的角落,却发现一堆木柴旁边竟堆着几块雕花的旧木头……看那形制,应该是什么旧家具、旧门窗之类的木器,虽然已经拆散了,木质看着却是极好的。

    她话头一顿,对那位表情悻悻的大妈笑笑,指着那堆木柴道:“阿姨,你这些木头的花纹不错,倒是换大米……”

    一听说木器能换大米,那位大妈立刻来了精神,很豪爽地让小秋任意挑选,之后又想起家里的旧家具……眼看着儿子要结婚,那些旧家具堆在屋子里也占地方,儿媳妇要的大衣柜、高低柜也没处安放,若是能换些大米,不算白丢了不说,还能找补点儿钱,添补添补。儿子结婚最少要五六百块钱,可还差着不少呢!

    最后,小秋花二十斤大米、五斤豆油,换得了一架雕花桌柜、一架雕花炕琴、一个大八仙桌并两把太师椅,还有一个两米长半米宽,用料极扎实的大木卷轴式条案大几。闪舞小说网www那条案沉的很,小秋双手托着一个角用力往上抬……好吧,大案纹丝儿没动!

    她们家其实还有一件大衣橱,两米高,一米六宽,近一米深,用料也极好,小秋看那木料漆色,应该是与条几大案同样的木料,一批制作,也是极好的东西。但这件大衣橱人家一直用着的,不肯变卖,小秋问了一句,也没再多说。

    她买东西也也讲究个随缘,不想强求什么。若不然,真给大妈一百块,她还真能卖。

    收购了几个大件,小秋也不敢当着人收起来,还是那位大妈帮忙寻了辆地排车和两个装卸工人来,帮着小秋运到百货公司后边的小街上。等那两个装卸工人卸了车,小秋一人付了一块钱将人打发走了,然后左右瞅瞅没人,就赶紧把东西收了,匆匆往百货公司正门去了。

    这么一耽搁,王利民和成海送下鸡和鸡蛋转回来时,小秋还没从百货公司里出来。

    成海在门口没看见小秋,还吓了一跳,等在百货公司里找见还在买蜡笔的小秋,这才松了口气,然后小秋就拿了自己刚刚趴在柜台上画的简笔画给成海看,小小的蜡笔,简单的篱笆农舍,乡间小径……成海却看得极欢喜,看小秋的眼神跟发现了什么天才儿童似的,看得小秋只能干笑着转移话题。

    “我买了两盒,给小夏小冬一盒,给三哥一盒。我前几天在三哥屋里的本子上看见他画的鱼,可像了呢!”

    嗯嗯,农村人不懂什么抽象派写实派,他们评价画画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像不像。画的越像越生动,自然就是最好的!

    成海却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憨憨一笑道:“哪里是他,是我之前上学的时候不懂事,不好好学习,画着玩儿的。”

    小秋其实知道,那简单几笔勾勒的小鱼小虾是大哥的杰作。听大哥这么说却装着一脸的惊讶,眨着眼睛看着大哥,仿佛重新认识了一样:“哎呀,原来是大哥画的……画得太好了,虽然只是寥寥几笔,却活灵活现的……原来大哥画画那么厉害的!”

    被她这么一说,成海更不好意思了,黝黑的脸庞都看得出有些泛红了:“就是小时候看爹打家具打花样子跟着学的,你大伯画的样子最好看了,而且雕工也是咱们四邻八乡最好的……可惜,现在没人打那些雕花的家具了,你大伯空有一身好手艺,却用不上了。”

    “原来大伯还会雕花手艺啊!”小秋感叹着,她就知道大伯会木匠,还真不知道会雕花手艺。

    正说着话,王利民停好车也找了进来,也忍不住叹息:“你大伯可是正经拜过师傅学的手艺,那一手木工活儿可没得说,不说那些花活儿,就是做个凳子,也比别人做的稳当结实,坐个二十年,榫卯都不带松动的。”

    小秋听得一愣一愣的。

    上一世,大伯王利军忠厚老实的近乎木讷,三个儿子负担也重,长年累月繁重的农活,早早地就把身体累坏了,地还没分,就在去镇上抬电线杆时伤了腰,从那以后,但凡重一点的活计都不能干,自然也不能干需要长时间弯腰低头的木匠活,她还真不知道大伯有那么好的木匠手艺。

    这一世,大哥跟着老爹养鸡卖鸡,收入不低,大伯娘也养了不少鸡,卖鸡卖鸡蛋又是一份收入。关键是,母亲和小弟没出事,自家老爹没有像上一世那样颓废下去,而是精神抖擞着,什么事都能跟大伯商量着、互相帮扶着……想来,大伯也不至于为了贪图多记一点工分再去抬电线杆子,自然也不会再伤了腰。

    提起电线杆,小秋倒是想起扯线通电的事。因为大伯受伤她记得比较清楚,77年冬,镇上第一次扩展送电,泰平村和周边的村子都可以申请扯线通电,上一世别看大伯和另一个村民受了伤,却因为村里人太穷,根本交不起‘电线杆子钱’,没能把电扯过来。这一耽搁,就是五年,直到83年底,才终于通了电。

    还有路,村里前后各一条通往外边的路,都是泥巴路,下雨一脚泥,晴天一身土。好像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县里搞村村通的时候,才通上柏油路。

    通电、修路,这可都是发展的先决条件呀!

    小秋暗暗琢磨着,给自家老爹科普科普,也好让他去给利群大伯吹吹风,鼓鼓劲儿。路且不说,77年扩展电网的机会却不能错过。相信,村里人养上两三年的鸡之后,没有哪家拿不出几十块钱的‘电线杆子钱’。

    通了电,就能买粉碎机制作复合饲料,又能买孵化机,实现规模化孵鸡育雏……反正好处多多啦。

    (本章完)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