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穿越之恋恋庭院 > 第三百四十二章 农舍
    罗霄低头看她:“佩服!”然后看看身后的院子,“所以你将这个院子建成个农家院子的样子,就是为了应这个景?”

    “你不觉得这样很搭吗?一个院子一个风格。这里现在虽然是一片花海,可到底也算是一片农田,过了花期,可就只剩庄稼了。那些有钱人,成日住在朱栏玉厦之间,偶尔感受下农家风情也算新鲜。”叶一澜又看了一眼远处的星儿,见云景和玉静都围在她身边,便安心的转身进了院子。罗霄连忙跟上。

    这院子倒是仿农家仿的彻底,院门上连个匾额都没有,倒是在两扇大门上贴着两个门神。院子的围墙都是用的修剪过的枯枝,都是山上随处可见的东西,平日都是山里人捡来当柴火烧火做饭用,捡也捡不完的。材料没花钱,就是这修剪、捆扎的功夫可比那些柴火枝值钱多了。

    正对着院门就是一个面阔五间带着两侧各两个厢房的宅子,都是泥墙茅顶,门窗都是做旧的深色木头,看着仿佛有年头的样子,很是有些农家屋舍的样子。门窗上依旧用的都是琉璃,不过屋子里都挂着白纱,外面看不到里面的样子。

    院子里没有精致的花草,倒是都是一些粗陶大缸或者废旧石槽之类的物件被当成了花盆用,里面或是几株叫不出名字的野花,或是一缸的睡莲,很有意趣。靠近院门的地方还有个木头搭的亭子,里面一桌二椅都是竹制的粗犷式样,倒是跟院子很搭。

    叶一澜自己信步进了中间的堂屋,里面一样的农家风格,都是简单实用的桌椅器物,看得罗霄很是新鲜。屋子里就没有鲜亮的颜色和耀眼的装饰,所有软硬装饰都是素色为主。只是各处桌几上放着粗瓷别致的花插等器具,配上很有田园风情的花草,别有味道。

    罗霄看得热闹,余光却扫到叶一澜已经绕过一个柱子就不见了,忙追了过去。

    原来那堂屋里对着大门的那面墙的后面还有一个后门。罗霄追着叶一澜穿过后门,才发现原来这个院子后面还别有洞天。

    后院不似前院那样的农家风情,而是好像碧草堂一般的日式屋院。微缩园景、宽宽的檐廊、深褐色的木地板、糊着明纸的推拉门……

    罗霄看着眼前的洞天又是另一番惊喜和些微的错愕。

    叶一澜看他的样子便知道他想什么呢,解释道:“怎么可能让那些锦衣玉食的贵人们真的住前面那样的地方?看个新鲜而已!她们真正能休息好的地方都在后边的院子里呢。这里是一个主院,旁边还有两个小小的偏院。”

    整个农舍的院子从外面看不大,实际上是四个卧房,三个汤屋,大小三个院落,能容纳至少四个住客和若干的下人。

    罗霄只大致看了看各处,就忍不住有些激动的跟在叶一澜身后:“一澜,你真是心思奇巧!这个院子你别说让我住几天,让我在这里住几个月都行!这个院子开了之后,肯定不必那‘暗香疏影’差!你这么多新奇点子,只在晋城赚钱可惜了……不如我帮你去云盛城也建一处吧!京城的有钱人可是多!你这里一天把十八两,到了晋城得翻翻儿啊!”

    叶一澜看着他双眼放光的样子,嘴角抽了抽:“我说世子爷,您缺钱吗?”

    “刚才你还说你没钱要赚有钱人的钱呢,我这不是给你想办法呢么?如何?”罗霄笑嘻嘻的,却一脸期待。

    叶一澜翻了个白眼:“我现在在晋城很好,没那个闲心更没那个心力去京城搞这个度假庄园。你省省吧!再说了,你以为哪里都能开呢?京城有温泉吗?有大片空闲的山林吗?京城天气那么冷,冬天没有温泉你让那些娇气的大爷们去玩儿什么?你再看看这院子里的一件件东西,你以为哪里都能做呢?你可知道我做这个庄园占了多少天时地利与人和?”

    罗霄便没了声音,自己安静下来想着什么,手里端起一杯茶,有一口没一口的喝着。

    叶一澜见他如此,又觉得自己好像话说重了,人家也是有脑子的,怎么能想不到这些。自己这么说话好像有些打击人?

    空气里仿佛有一丝尴尬。

    叶一澜自己轻咳一声换了个话题问他:“前几天我给你的那个望远镜,你又送到侯爷那边去了?西北现在真的想你刚才说的那样安定了许多?”

    “对啊,送去我爹那里了。他拿着用处更大些。怎么?弄了半天刚才你跟陈桥说的都是你信口说的?我还以为你真的知道如今西北的状况。”罗霄也配合她换了话题。

    “怎么说呢,我也不算是信口说的。我是觉得既然你爹定西侯已经去了,就冲这个封号—定西侯,也不是白给的。如今西北的情势肯定多少有缓解的。而且,我从左家大公子那里听说的也是如此,说是如今你父亲在奉西掌管修城一事还算顺利,今年应该接着翻修其他城镇的城防了。”叶一澜把她知道的大致说了说。

    罗霄了然道:“原来你从左家听说了。你的消息没错,如今奉西形势大好。奉西守军力挫西厥蛮夷几次之后,逼得他们不得不同意跟奉西合作开放互市。”

    叶一澜有些惊讶:“侯爷真的开起了互市?看来侯爷才是真心要解决西北的边防问题。只是互市不是小事,怕是朝廷中会有人有异议吧?”

    罗霄对她赞赏的笑着点头:“一澜你很聪明。其实互市这件事,是父亲离开京城前就已经跟皇上禀告过,皇上也同意了。但是为了慎重,不让朝中那些反对的声音把这件事搅黄了,皇上特意叮嘱我父亲,互市事宜只以密报行事直接汇报给他,等着真的有了成效了,再在朝堂上公布。到时候,已有了安定西北的作用,任谁也说不出什么话来了。”

    叶一澜服了,这是皇上联合自己的心腹一起对那些朝臣“先斩后奏”啊!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