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朝海主 > 第三十九章 金秀才
    李天佑不在意王参的身份,梁三自然也不去在意。李天佑是什么态度,他就是什么态度。而在潘常的眼中,皇子这个身份甚至还有没他房间里的那几把刀值钱。也懒得去管他姓朱还是姓王。而那王参根本就是个顺杆爬的货,见众人不在意,他连名字都没改,依旧是每天嬉皮笑脸的混在一起。

    整个码头上,唯一有所变化的就是朱奎。为了想让自己的主人回京,他不惜去向众人揭发了王参的身份,虽说是好心,可也有一丝背主的嫌疑。结果弄成这样,虽然李天佑什么都没说。但从潘常的态度中他感觉出了一丝疏远。更不要提一见他就想骂人的王参,现在的朱奎有些里外不是人的感觉。只不过他郁闷归郁闷,王参不走,他也不能一走了之。依旧是尽心竭力的护卫着自己的主人。

    一天夜里,朱奎又被王参给骂了出来,正在码头上郁闷。忽然发现海面上漂过来一块破碎的船板。待他过去查看的时候,只见那木板上伏着一个水手打扮男子。脸挨着船板看起来已经没了知觉,这人的双手死死扣着那木板的边缘。最令朱奎感到惊讶的是,这人的双腿被人齐膝而断。从伤口上来看,是被人用利器砍断的。伤口处已经接近愈合,但还挂了几丝鲜红,应该就是最近发生的事。

    可能是感觉到附近有人,那人勉强的挪了挪头,用沙哑而微弱的声音问道:“请问这里是何方?”他这一说话,朱奎才发现这人原来是活的。开口说道:“这里是海门县。”说完,他便将铁矛插在一旁,躬身去搬这男子。那男子一听这里是海门,用急切的口气说道:“莫要管我,快去告诉李家少爷,岛上有难。”那朱奎听说是找李天佑的,连铁矛都没拿,搬起这人便向李天佑的房子跑去。

    李天佑看着这虚弱的汉子,脸上的颜色难看之极。“你刚才说那汪傲要去占我的启航岛?”那汉子端起旁边人送过来的米汤,勉强喝了一口,沙哑的说道:“少爷,我是叶麻的手下。头领让我报信的,那汪傲已经知道了启航岛的存在,也知道了你有火枪的事,头领说他必定会去偷袭少爷的岛。”李天佑听了他的话,转而问道:“那叶麻人在何处?”汉子听了李天佑的话,稍微沉默了一会,说道:“头领遭手下叛变,他已经陷到了汪傲的手里。我祖上是个郎中,借给头领治伤的时机本想救他出来,没想到他却是让我先来传话。”说到这里,他又喝了一口米汤,将气息调整了一下,继续说道:“也亏得当时没救头领,那本身就是一个陷阱。我从平户出来时就被汪傲擒住,被他斩了双腿后抛入海中。靠着祖传的伤药才吊住了性命。天可怜见,竟然让我漂到了海门。”说完这汉子趴在地上就给李天佑磕头,“头领他对少爷一片赤诚,您可要救头领才是。”

    待水手将那受伤的汉子抬下去调养,潘常开口问道:“天佑,此事该如何是好?”李天佑咬了咬牙,缓缓说道:“那叶麻不会无的放矢,不管如何,启航岛不容有失,集合水手,立刻回援。”

    李天佑一声令下,李家码头的水手们立刻起床开始登船。

    天明的时候,船队已经驶入东海。看着天边渐渐泛起的白光,李天佑心里在暗暗盘算着将来的部署。正在这时,只见那王参悄悄蹭了过来,低声说道:“佑哥,你既然在外边还有个岛,就把我藏在那里呗,到时候我父皇找不到我,自然也就放弃了。”李天佑白了他一眼,正要说话,忽然听到不远处的货物箱中传出一声呻吟,“苦也……”王参的脸上当时就变了颜色,大声喊道:“箱里有人!”朱奎一步便蹿了过去。紧跟着,仿佛是拎小鸡一般,从箱子里提出一个人来。

    朱奎将那人摔倒了李天佑的面前。这人面色蜡黄,身材比梁三还要瘦些。一身儒衫,看起来倒像个读书人。看着这个不速之客,李天佑皱眉问道:“你是什么人?”那人听了李天佑的问话,却没有直接回答,只是颤巍巍的说道:“你先让船停下来,苦煞我也。”

    李天佑看了看他的表情,当时便明白过来了,难怪他脸色那么不好,原来这人是晕船了。还没等李天佑开口,却见那王参一脸兴奋的凑了过去,装模作样的问道:“仁兄可是晕船了?”那书生点头:“然也。”那王参显得更加高兴了,“我手里有治疗晕船之秘方!”那书生也是高兴,“如能治好,那是再好不过。”他话音刚落,那王参就笑出声来。“不用与我客气,你且随我过来。”说着话,王参搀起这书生就往船舷走去,那秀才边走还边问道:“仁兄可是要给我取药?”王参指着海面说道:“良药就在那里。”那书生还天真的往海面看去。结果就像是当初梁三扔王参一样,这王参抄住了书生的脚把他给扔到了海里。

    看着水里的书生,那王参兴奋极了。几个沉浮过后,他让朱奎把这书生给捞了上来。趁着那他还在往出吐水的时候,这王参便开口问道:“仁兄定然是还晕吧?”说完也没等他回答,便又把这书生给抛入了海中。

    直到第四次将他从海中捞起,这王参才把他又给拖回了李天佑的面前。李天佑一脸古怪的王参道:“这下你满足了?”王参笑道:“满足了,没想到给人治疗晕船是这么一件心情舒畅的事。”李天佑也没理王参,转头问这书生,“你可还晕?”那书生仿佛是怕了这句话,慌忙摆手。李天佑微微一笑:“既然你不晕了,现在说说你的来意吧?”说完他的脸色一沉,“若是你有半句谎言,我便让他一路淹你到琉球。”

    那书生被李天佑这一吓,竟然跪坐到了甲板上,只见他用略微发颤的声音说道:“好汉莫要杀我,我说实话便是。小人姓金,乃苏州府长洲县的一名秀才。”他刚说道这里,便听得身后的梁三说道:“我也是长洲人,怎地没有见过你?”那秀才回头仔细端详了一下梁三,摇了摇头。“我也没见过你,你若是长洲人,可听过金家庄?”那梁三点了点头,“你姓金,又提到了金家庄,可与那金善人有些关系?”那秀才点了点头,“金善人便是家父。”他刚说完,那梁三却怒道:“胡说,我从前可是去过金家庄的,那金家父子可都是富态得很。”

    那秀才见梁三说的真实,不禁有些好奇。装着胆子抬头去仔细看梁三的面庞,端详了一会,将信将疑的问道:“你莫不是与胡家那女婿有亲戚?怎么长得这般相似?”梁三点了点头,“我爹正是那梁铁匠。”那书生高兴,站起身来仔细打量着梁三,叹道:“哎呀,胡家出事时,我正在府学里读书,回来我爹告诉我说你们被满门抄斩了,看来他也是道听途说。我就说嘛,就算是真个通匪,也犯不上满门抄斩。”

    金秀才这话说完,梁三脸上也是变了颜色。李天佑见了,便开口问梁三,“这个人你认识?”梁三点了点头,“佑哥,他说的都是真的,可能他真是那金善人的儿子,只是金家也是大户,他瘦成这个样子,和以前有些对不上了。”

    也许是见了熟人,觉得安全了许多。这金秀才给李天佑施了一礼,说道:“刚才有些唐突了,在下金孟尝,确实是长洲人氏,照这梁小弟所说,曾经家中也是大户,只不过近两年败落了。实不相瞒,在下这是无路可走,想要出海躲避,才到了你们的船上。”

    见众人疑惑,这金秀才开始给众人详细说明。他的父亲金员外生平乐善好施,无论是出家人化缘,或是乞丐乞讨,都会施舍许多。这些乞丐拿了他的钱粮,都会翘起拇指喊他一声金善人。久而久之,人们也就忘了他的本名。金家喜欢施舍,乞丐们也就不去别家遭人白眼,都到金家行乞。久而久之,金家几乎养活着整个长洲的所有乞丐。正当他们已经习惯了金家施舍的时候,倭患发生了。大量被倭寇劫掠而无处投奔的人涌入了长洲县。跟随着那些已经形成习惯的乞丐们一起来到了金家。而这时的金善人再想拒绝施舍,已经是做不到了。可一家人再怎么富裕,又怎能养活那么多的闲汉。就这么一天天的下来,金家的积蓄全都拿出来养了这些流民。直到最后无钱可用的时候,金善人开始找人借贷。

    金秀才说道这里,众人也是唏嘘不已。王参点头道:“大明竟有此等义士,真乃百姓之福。”李天佑却冷笑道:“这百姓之福,却是他自家之祸。”王参驳道:“善有善报,这金善人定然后福不浅。这些流民定然会被他的义举所感动。”李天佑微微一笑,没再说话,只是示意金秀才继续说下去。

    当最后金善人无钱可用,也没有人肯再借钱给他的时候,饥饿的乞丐和流民们愤怒了。他们冲进了金家,砸碎了知县大人亲手所题的那块“积善人家”的匾额,也抢走了一切他们所能拿走的东西。最后金善人悬梁自尽,而金秀才也被债主们逼得四处躲藏。

    听完了金秀才的话,众人沉默不语。李天佑对金秀才开口说道:“既然你到了我的船上,那便留在我这吧。”说着他回头对着梁三说道:“回头到了岛上,让李叔给他安排个活计。”最后,他认真的嘱咐梁三道:“要记得提醒李叔,无论如何,千万不能让这秀才管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