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朝海主 > 第一百四十七章 镇海公
    次日早朝,隆庆皇帝朱载垕宣布了封李天佑为镇海公的旨意。果不其然,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大臣们犹如炸了窝一般的纷纷出班斥责朱载垕胡来。如今四海升平,根本就没有可以立战功的地方。普通爵位都封不得,更何况是公爵,这得天大的功劳才能获封。当年那些国公,那个不是出生入死百余次才换回来的。

    看着下边打了鸡血一般的大臣,朱载垕暗暗好笑。等他们吵得差不多了,他这才开口。“你们这是在质疑朕吗?”

    心直口快的阁老高拱站了出来,“臣等不敢质疑陛下,只是没有战功不得封爵,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难不成陛下连这个规矩也要破了不成?”高拱这话明显是对朱载垕有成见,自从他当了皇帝,一直都在挑战各种规矩。

    那朱载垕轻声笑了几声,“若是我说他有战功呢?”

    他这刚一说完,兵部尚书就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一般跳了出来。“不可能,如今四海升平,天下哪里来的战事?”

    朱载垕似乎非常喜欢这种大臣反驳自己,然后再被自己用如山般的证据压倒的那种感觉。见有人跳出来,他的嘴角不由自主的开始上扬。“若没有战事,那吕宋是怎么并入大明的?难不成他们与大明并存了几百年,忽然脑子开窍了不成?”

    “这……”兵部尚书说不出话来,他站出来的时候,就没想过吕宋的事。皇帝说的没错,若是没有战争,哪来的开疆扩土。别说那些吕宋人脑子开窍,就算是他们集体脑子被驴踢了,也绝对不会主动的将国土并入大明。

    “陛下的意思是说,整个吕宋,便是这李天佑打下来的?”

    “然也。”朱载垕再龙椅上笑着点头,“吕宋这几年的税收,你们也都看在眼里。就是以这等功劳,所以朕才要封个公爵给他。众位爱卿,可还有话说?”

    那兵部尚书转头又站了回去,以吕宋一国之地换个国公的名头,显然是大明这边赚了。朝中这些大臣都是人精,这种账目一个个都算的清清楚楚。朱载垕这么一说,本来还在义愤填膺的这些人都不说话了。

    看着这些大臣怒色还未退尽,脸上又升起尴尬的表情。朱载垕的心情大爽。看着这些大臣的模样,他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

    站出来的依然是高拱,徐阶病倒,李春芳不知何故没有上朝,他现在发言便是代表了整个内阁。“陛下,这进献吕宋的功劳确实是够了。可这李天佑从未做过官,这一下就封公爵,是不是有些欠妥当?”

    朱载垕面无表情,“那依爱卿所见,又当如何呢?”

    高拱说道:“不如先封个低些的爵位,让他慢慢习惯一下。以后再逐步擢升也是颇为妥当的办法。”

    朱载垕的脸上明显有些不高兴,这些家伙就是在于自己作对,既然佑哥的功劳够了,还要在哪里推三阻四。这分明就是捣乱。

    “朕觉得爱卿提议不妥。”朱载垕还没等高拱细说,就将他接下来的话路给阻断了。“若是给他慢慢擢升,少不了将来要让他进入朝堂。而据我所知,李天佑此人志向不在朝堂之上。我给他个公爵的名头也不过就是以示嘉奖。既没有封地,也没有俸禄。”

    陛下高明,这是所有大臣心里冒出来的一句话。爵位虽好,可值钱的还是封地和俸禄。如果给一个低些的爵位,事主高不高兴放在一旁,少不得要在封地和俸禄上给些优待。这直接一个公爵的名头砸下去,一切封地和俸禄全免。陛下果然做得一笔好生意。

    朝廷不但不吃亏,还占了一个大便宜。这样的事,任谁也说不出个不字来。就连那站出来说话的高拱,也由衷的说了一句,“陛下英明……不过老臣有件事要澄清一下。”说着他转头看向所有大臣,“陛下这种行事风格,可不是我所能教出来的,以后各位同僚千万不要对高某另眼相看。”

    高拱是朱载垕以前的老师,现在朱载垕在朝堂上就显露出一脸的奸商嘴脸。高拱觉得自己有必要公开解释一下,免得自己因为这皇帝而被众人误解,处处被人提防就大为不妙了。

    “呃,高大人的人品,下官等人皆是有目共睹。”见高拱在上朝时澄清,平时一个与他关系不错的官员立刻说道:“所谓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样米养百样人……”

    “闭嘴!”这人还要继续往下说的时候,朱载垕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指着刚才说话的那个官员喊道:“这是朝堂,你那里胡说八道什么。拖出去掌嘴!”

    两个殿前侍卫过来将那官员给拖到了外边。朱载垕这才坐下来继续说道:“朕刚才已经说得明白,现在你们对于李天佑封公爵一事还有和话说?”见所有人都不说话,朱载垕这才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拟旨,封海门县人李天佑为镇海公。爵位世袭,封地由镇海公本人于大明国土外自取。”

    无耻,听着皇帝的旨意,所有人心里都浮出了这两个字。他们都选择性的忘记了刚才义愤填膺的职责皇帝乱封爵位的那一幕,反而替这个新晋的镇海公抱起了不平来。

    “对了!”宣读完了旨意,朱载垕终于想起来另外一件要在朝堂上说的事。

    “高爱卿,之前你与徐阶所处理的鸦片之事。现在有了后续进展。”听到朱载垕这一句话,那高拱立刻又从文官里跳了出来。比起那个公爵的虚衔,这才是真正关系到天下安宁的大事。

    “昨晚锦衣卫从阁老李春芳的府宅之内抓获了大食商人数名。经审讯,他们便是之前欲在北京城贩卖鸦片的那些人。这些人回头让锦衣卫交接给刑部审理。”朱载垕说道这里停了一下,稍作思考又继续说道:“至于那李春芳,他包庇这些祸国殃民之辈,朕已经决定将他流放边疆,任何人不许求情。”

    朱载垕没提李春芳想要造反的事,只是以包庇那些要犯的名义将他流放边疆。以这个罪名来说,这处罚显然是有些重了。包庇朝廷要犯,最多也就是削职为民,而不至于流放。不过对于这些朝廷大员来说,堂堂一个阁老削职为民,还不如流放呢,至少那边熟人少些。省的面上难看。所以也没什么人替他求情。

    朱载垕环视了一下众人,随后说道:“退朝,高拱留下,随朕去后宫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