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仙王传说 > 第五章 欲求道,先问心
    一路行来亭台楼阁,假山水榭。方圆十几亩的人工湖里有不少鱼儿在游动,有时候还会喜悦的跳出来,展现它们的魅力。

    微风过去,水波粼粼,映射夕阳的光辉,让人宛如置身仙境。

    噢,不。这里本来就是仙境。这不,前面那座假山上居然还有仙鹤在优雅的散步,超脱于凡俗;不远处那座林子古木苍天,直耸入云,微微摇摆,似乎在向新来的弟子招手,于凡尘的树木完全不同,显得很是灵异;咦,那是什么?彩虹?居然真的是一道彩虹。

    几人行至此,前面已经没有了去路。枯木道人也不做任何解释,直接踏上彩虹,也不见他恰动什么法诀,念动什么咒语。汪强和薛傅有样学样的踏上了彩虹,软绵绵的,带着点点温暖。

    这居然是座桥,童话故事中的彩虹桥居然在这里出现。如果有来自21世纪的孩子一定会喜极,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幻想。

    过了彩虹桥便可以看到很大的一块陆地,是的可以说是陆地。奇异的是,这块陆地居然悬乎在空中,也不知底下是何处,站在这片土地上,蓬莱岛的景致尽收眼底。这里才是九仙宗的真正山门所在。

    凡人求道,问仙。可惜却很少能够见到仙人,往往一辈子都见不到仙人的存在,如今若不是仙魔战即将来临,又有几人能够见到仙人。

    传说中有凡人到过蓬莱岛,一直被岛上的风景吸引。回去之后便留下传说,蓬莱仙岛的名字便由此而来。可惜那个幸运的凡人当时并没有见到岛上的仙人,一直引以为憾。听说在大秦的时候皇帝还派人到蓬莱仙岛求仙问道,可惜,当时的仙人都隐居了下来,大秦皇帝自然没有能够如愿。

    外围的景致已经美至如置身仙境,中心地带自然就不用说了。虽然没有凡俗间那么繁华,却格外显得安静,平和。即使戾气再重,也会受到这种气息的感染。白,或者说是干净。给人的感觉很整洁,并不像想象中的那般金碧辉煌,那种完全土豪的架势。

    本以为枯木道人会先把自己两人带到休息的地方,可结果却出人意料。

    这是一座大殿,它古朴的气息处处透露着它悠久的历史。凡间一栋房屋能够坚持两三百年已经算是极品,可这栋大殿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来自远古的蛮荒时代,这大殿古老的气息让人完全可以感受到那种岁月流逝的无可奈何。

    是的,这种感觉并不是错觉。是真实的存在,其实薛傅两人还不清楚,这座大殿据说根本就不是普通的凡木建造。传说,这座大殿是从九龙池的某个须弥空间里面移出来的。如果这个事情属实的话,那么这座大殿只怕真的存在了那么久。

    “掌门师兄!”枯木子作揖道。

    “哦,枯木师弟回来了!”那羽冠仙襟的道人显然很欢喜,声音都隐隐有些颤抖。

    “师兄,这两个孩子是我从外面找来的弟子,您看看资质如何?”说罢对薛傅两人使了个眼色,道:“去,还不拜见掌门师伯!”

    薛傅两人自然从善如流,恭恭敬敬的对掌门道人行礼。薛傅在暗暗打量这个道士,心里觉得奇怪,怎么这个道士看上去那么年轻,完全没有一点得道高人的模样,那和蔼亲切的笑容倒是有点像隔壁家砍柴的王大叔。

    “唔,不错,不错!”掌门道人捋着胡须盯着薛傅和汪强的眼睛瞧了好久,随即摇头晃脑起来,这模样不像什么得道高人,倒有点像灵州城的教书先生。

    “师弟,这两人的资质测试过么?”掌门道人忽然响起一个关键的问题,开口道。

    “启禀掌门师兄,暂时还没有。不过我觉得“欲求道,先问心”。所有我打算让他们到问心路走一遭,然后再测试根骨。”枯木道人解释。

    “这样啊!那也行,先问心还是很重要的。如果当年本门一直秉承着这样的方式选弟子,只怕如今也不会落到这般地步了。”说罢叹了口气,转身。仿佛在偷偷的抹泪。

    薛傅和汪强两人听得诧异,他们被选过来,难道不是直接开始修仙么?难道还要经过什么考验?可自己什么东西都不会啊!

    其实这倒是他们想岔了,修仙是何等大事?怎么可能直接收弟子,就算凡尘俗世有个什么手艺,选个徒弟也要三跪九叩,两壶酒几斤肉才能拜得了师。甚至很多师父在刚刚入门的时候别说学东西了,那时候的弟子完完全全成了打杂的。美其名曰是考察心性,这样也算一举多得。第一是节省了劳动力,徒弟的工钱可是交到师父手里;第二则是测试徒弟的心性,免得自己教出来一个欺师灭祖的混蛋家伙,别搞得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

    当然,修真界自然不会那么庸俗。也不会存在有饿死的神仙,神人且不去说他,那货完全就是奇葩,不吃不喝就靠一点香火之气能活蹦乱跳,自然不用多说。就连从凡人一步步修练起来的仙人,他们到了一定的境界也大部分修炼有辟谷的法术。别说饿死,就算十年八载不吃东西也照样生龙活虎。当然至于为什么都修炼辟谷之术,那就是后话了。

    其实修炼界以前都是有考察弟子心性的方式。不过最近几百年修真界死去的仙人太多,弟子越来越少,于是一些门派便抛弃了这样的规定。一时间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收进了山门,一些翅膀硬了不听话还好,有些欺师灭祖的弟子更是让某些门派差点遭遇灭门之祸。

    这不,九仙宗几百年前就出现过这样的事情,重整之后的九仙宗反复思考之后不得不把老祖宗的规矩拿出来。所谓宁缺毋滥,弟子资质稍微差一点还有办法可以弥补,什么法器啊,灵丹啊,甚至修炼的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成了高手。不是有一种说法叫勤能补拙吗?可如果弟子资质再好,人品不咋滴,那可就真的悲剧了。十年时间便能够修炼到门派的最顶级,到时候目无尊长,甚至夺权篡位,那可就是悲剧中的悲剧了。

    因此,才有了这样一种说法。“欲求道,先问心?”

    ωωωdμ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