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扶贫那些事 > 第四十八章 慰问贫困户
    柯克强一边品着茶,一边用手夹下嘴上的香烟,对独孤兰说道:

    “眼看中秋节就在这几天了,独孤书记前些日子不是说你单位会来人慰问贫困户的,怎么到现在还静悄悄?”

    “哦,一忙忘了这事了,以为跟单位说好了,会有安排的。我这就赶紧向单位领导汇报。”

    “等你的佳音。这次的慰问活动,除了贫困户每户一份外,还要增加十份。”

    “增加十份干什么用呢?”

    “村里除了贫困户,还有一些没评入贫困户的,但生活困难的,就在这十份里出。”

    “哦,这么安排也合理。”

    “当然合理的,你看上次那和尚来慰问,郑美君、柯印春一闹,欢天喜地的场面就不成了。幸好有准备给老人组的慰问品可以调整补上,不然那场面真是难以收拾。”

    柯克强的说法虽然有道理,但是独孤兰还真是担心,因为这超出的十份慰问品,领导如果不理解支持,独孤兰就等着挨批。看时间还早,估计领导还没睡觉,独孤兰对柯克强道,我这就打电话问一下,看落实那一天来。说着走出柯克强家,大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就在大巷里进行“天地通”。

    “郑局长晚上好!打扰一下。过几天就到了中秋节,村里等着来慰问贫困户,单位安排什么时间过来?这边好有个准备。”

    “怎么这时候才说,都快过节了。看来你工作做得不怎么样的。”

    “上周一已经说过了,领导忘了吗?”

    “对这事没什么印象。你打电话给蔡科长,让他具体落实。”电话那头传来了碰杯和吵杂的声音。放下郑局长的电话,拨通蔡科长。

    “喂,蔡科长吗?我是独孤兰。过几天中秋节了,问一下何时到村里慰问贫困户?”

    “这事上次跟领导说了,也没下文,还在等领导发话呢。”

    “刚才我有打过郑局长电话,他说直接找你办就是了。”

    “哦,那好,明天上午购物和赶路,下午到村开展慰问。不然大后天已是中秋节了。”

    “好的,我们这边作好准备。另外,村里要求多增加十份慰问品。”

    “那能随便说增加就增加的,不行。”

    “村里是这样解释的。这些增加的慰问品,是给没被评上帮扶对象的困难户,但是这些人家确实生活也是困难的。”

    “哦,这说法好像不通,既然贫困了,怎么会评不进贫困户范围?”

    “情况多种多样,一时在电话里可能讲不完。上次寺庙来慰问,要不是有多几份慰问品,恐怕会出乱子了。”

    “什么乱子?”

    “一些没评入这次帮扶对象的贫困户,也要求发放慰问品。不给就在现场哭闹。”

    “真是没有天理了,评不进扶贫对象,还这么横。不理这些杂碎。”

    “说不理容易,现实不那么容易。再就是实际上这一部分人,也真的是贫困得很。”

    “那好吧。我想想办法,尽量来安排就是。不过今后可别再出现这样子的事,估计报账时会被批的。”

    挂了电话走进柯克强家,里面正热茶、浓烟、“藏宝图”三管齐下,火热得很。独孤兰一走进来,把这火热场面临时打断了。也不知道柯克强妻子庄娇花何时回了家,只见她又是活色又是兴奋的站在两人面前,在演讲着什么致富手法。看到独孤兰,只好嫣然一笑,转身进里屋去了。

    独孤兰踩着银色月光,心情愉快的回工作室。正准备洗漱,这时微信响起来,这是特殊的声音,一听就知道是扶贫工作群有信息。赶紧打开一看,是镇转发县扶贫办的,要在今晚十二点钟以前,统计上报未评入但条件基本接近的贫困户,户数和人口数、以及人口结构、文化层次。独孤兰赶紧查看入户调查登记本,心中把村子里的人过了遍,发现还有多家这种“准贫困户”没调查过。正在为难时,微信声音又响起,原来是群里一些扶贫干部,对深夜布置工作提出不同意见。细看这几个人都是省直单位的,可能见过大世面,胆子大些。他们在群里说道,

    “大领导,还让不让人活?这深更半夜的,资料也不全,怎么报?”

    “那就赶紧调查呀。”

    “现在去调查人家?把人家吓死了怎么办。”

    “你们都住村这么久了,都是熟识的人了,会吓到谁?”

    “这工作安排不现实,上报这些也不必要这么急吧。”

    “这是县里的要求,没办法。”

    “领导,你跟县里说,扶贫干部也是人,也要休息,明天中午前报就是了。”

    “对,就明天报。别影响我们‘帮扶女贫困户’了。”

    “你个小样的,有多大能耐,别到时‘帮扶’不了几下,大唤救命的。”

    群里说着说着变成了说笑话,扶贫办的小程反而静默了。过了一会儿,小程终于再次浮出水面,发出了重新工作安排,

    “各位领导好,经向县扶贫办请示,同意明天中午前报。”

    微信群里再经过一阵嘻嘻哈哈的热闹后,归于平静。

    詹英的肠粉店今早显得热闹些。大人们忙着准备过节的事,小孩子的早餐都推到詹英这里来,本来场地就有限的肠粉店,现在更是无落脚之地。独孤兰只好打一份肠粉回屋里吃。这时柯俊来了。在等独孤兰吃早饭的时间里,说出了他不少的烦恼。

    “本来村的工作量不多的,自从你独孤书记来后,我都得天天忙村里的活。”

    “再忙过一阵子,应该就不会太多事了。”

    “现在村里人都说我也成了扶贫干部了。”

    “难道平常村里都没怎么上班?”

    “有事的时候村民、村干部叫一声,才到前台去。”

    “这也太懒散了吧。”

    “村里的事不是一件也没落下吗?再说我们一个月就领几百元,不挤点时间种地和做生意,家里喝西北风都喝不起。”

    柯俊说的确实是村干部的实情,但这些说法上不了台面,一时却找不到别的说词,只好改变主题道:

    “今天工作这样安排,”独孤兰拿出拟好的名单,让柯俊看,“这名单上的人家,我去登记,因为还涉及到要调查他们的家庭情况,看是否增补为扶贫对象。这些人基本上都住在老房区,你就从新区开始登记种植面积吧。”

    “行,争取半天里搞完。听说下午还有慰问贫困户的活动?”

    “是的,说不定这时候来慰问的车已出发了。”

    “总是这样忙不完的工作,独孤书记你不觉得烦?”

    “累是当然的,但是为贫困人口作点事,解决他们一些实际困难,这是人生有意义的行为哦。”

    “哎呀,书记又在唱歌了。”熟识的柯俊说话再也不隔一层纸了。

    “不唱歌也行。一个人能行善积德,广渡众生,你说好不好。”

    “当然是好。但那是和尚的事。”

    “这应该全社会一起行动,歌曲说‘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好’哦。”

    “我说不过你,我干活去了。”

    人们就是奇怪,这个道理他可能不接受,另一个基本相通的道理他就接受了。难怪老业务说,做人要懂得说话。同时独孤兰也发现,基层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党的理论水平都还是不高、不牢固的。找时间好好给他们上上课,这课一定要“懂得说话”才能达到效果。

    在赶去入户登记的路上,独孤兰心想,这些村干部既然薪水难以糊家,为什么不辞职,去专业搞生产经营呢?这事值得研究。

    大半个上午,独孤兰在东一家西一家的找,除了登记种植面积外,还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以便集中上报镇扶贫办。正在忙活着,接到一个电话,是省住本镇另一个村的第一书记董处长打来的,他问独孤兰准备增加多少户“准贫困户”。这一问倒让独孤兰愣了,这是什么意思?独孤兰赶紧反过来咨询他,“准贫困户”数量的多少有什么关系。电话里传来隆重的湖南口音道,增加太多了显得我们前期工作不深入,增加少了,显得我们没切实落实这一工作。其实这些“准贫困户”都存在一些条件不足的,当时才没有确定下来,现在要求统计这个,我们调查完了,又不给他们进入扶贫范围,“准贫困户”会不会骂我们?真是不好做的事。

    放下电话独孤兰细细品味了董处长的话,虽然有道理,但那是“官道”的话,都是保住乌纱帽的话。为了真实收集到贫困人口的情况,还是赶紧调查吧。

    可是调查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一次让独孤兰很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