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穿书】福运盈门 > 第446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他们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做哥哥姐姐的,就得养家里。

    又或者说,有能耐的那个,就应该养着其他人。

    之后还会说的好听,等其他几个起来了,往后会回报的。

    以前她看小西小北还可以,就不知道现在被养成什么样了。

    别念了几年书,又被教的什么都不叫他们干才好。

    小西小北还小,一旦被教成那样,坏习惯一养成,往后想改就难了。且她不觉得,那样的人能成什么材。

    陈小东不知道多多看着银子在想什么,见她不语又道:“我今晚打算和我爹娘说小桃和小花过些天会随你一起去宁城的事,我爹娘若是过来找你,你这边多担着点。”

    “好!”

    陈小东交代完这些,朝多多拱了拱手直接走了。

    他刚出靳家远门,在厨房里做饭的钱氏就走了出来,站在厨房门口朝门外望去。

    “多多,是谁来了?”

    “娘,是东子哥,他给我送写书的分红来了。”

    多多说着,将刚到手的二十两银子递给钱氏看。

    “你自己收着吧!”

    钱氏看了一眼多多手中的银子,没打算要,就在转身想进厨房的时候,突然觉得不对劲,又回过身来。

    “多多,你之前不是与小花一道去她家了,陈小东那会儿怎么不给,要现在单独送来?”

    别不是见多多长大,起了别的心思,就刻意这样做,为得是多见多多一面吧?

    靳多多不知道她娘心中所想,直言道:“陈家现在的情况有些复杂,东子哥的书这回是走分红的,汪婶不知道以为是买断,且没多少钱,也没分给我们家。东子哥这是私下送来的,不想叫汪婶知道这事。”

    钱氏瞧不上陈家,更瞧不上汪氏夫妻俩。

    听到多多这话就知道陈家这是母子离心,当即道:“他家的事,你少掺和。”

    “娘,我这次回宁城,会带小桃姐和小花一起回去的。东子哥说他爹娘可能会不同意,到时候会过来找我。”

    “带她们回去做什么?”

    “我琢磨等父亲战打完,到时候我应该会去凛都。芽儿她应该是要随我去的,届时宁城这边的事就让小桃姐她们接管。”

    钱氏原本不赞同,但一想到多多最后肯定是要去凛都,也就沉默了。

    宋志晨现在还是宁城的知府,但他等战事一结束,宁城这边经济恢复好,肯定也调任回去。

    宁城这边是不可能让冯兰羽的人接手,也不可能叫钱府的人接手。

    唯有的,便如多多这样,将身边信任的人从小培养,到时候让她们去接手。

    至于她自己和靳磊,肯定是随着多多走,多多在哪,他们夫妻俩就在哪。

    “你自己看着吧,不行还有娘呢。”

    钱氏无条件的支持,叫靳多多感到暖心,忍不住道了一句:“娘,你真好。能当你和爹的女儿,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

    是的,这辈子最幸运的事。

    就如同她的上辈子在现代,能当她爸妈的孩子一样。

    可惜他们让她无忧无虑了二十来年,还没来得及回报就到了这里。

    这让她深深体会了一把子欲养而亲不待。

    现在她很珍惜在这里的每一天,只要有能力,一定会好好回馈靳磊夫妻俩的。

    这一天,桃花村的人都炸了。

    他们在听到张全说靳磊这边买了西山,第一反应就是靳家心太黑,为了那些山货,直接花大钱买断,断了他们的财路。

    就在他们准备抗议的时候,又听张全说靳磊买这西山的钱,是和青城钱府合作的,为得是种棉花和一些土豆红薯等粗粮。

    这一刻他们瞬间蔫了,青城的钱府啊,那是高门大户,高不可攀的存在。

    人家要种棉花粗粮什么的,那他们再是不愿也没办法。人家钱府一句话,就能叫他们家破人亡。

    为了点山货的几两银子,将全家葬送,不值当!

    靳磊在张全说完这些的时候,见村民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又站出来说到时候西山需要开荒,回头钱府那边会请懂种棉这块的老手过来指导。对这块有兴趣的家,可以报名签长工的合约。月银和具体要做什么,到时钱府的管事会过来与大伙儿商谈。

    他这话,又给了桃花村的村民打了一针强心剂。一个个瞬间睁大眼眸看向靳磊,企图从他眼里看出是不是在开玩笑。

    长工的合约,特别是给钱府做长工这种,他们自然是愿意。

    反正就在他们桃花村,又不用离家,不过是开开荒,种种粗粮什么的,他们自然愿意。何况说,还有人教他们种棉花呢。

    等种成功后,岂不是他们自家的地也能种了?

    有银子拿,懂种棉花,还不用离家,身份上算是与钱府扯上关系,他们是傻了才不同意!

    当然,这其中也有人不同意的,比如陈家。

    就在村民们以家庭为单位报名之际,陈大山和汪氏唉声叹气地回了家。

    其实他们也心动能给钱府当长工,主要是想借钱府的关系。

    但是一想到两个儿子还在念书,往后要走科举之路,他们可不能有个当下人的爹娘,只得咬咬牙作罢。

    至于家里种棉花什么,等村里人会了之后,他们去请教就是,撑死也就等个两三年。

    可惜的是明年的山货,他们家要少许多收入。

    东子的书,现在也不能寄太多的希望,小桃和小花又那样,连家都不愿回,地里收入少,小西小北念书笔墨纸砚和书籍又贵……

    家里的银子越来越少了,在棉花种起来之前,得另想办法。

    索性现在小桃年纪大了,自己又是个有能耐的,能在镇上的麻辣烫铺子做掌柜,这聘礼可以多要一些,给家里缓缓急。

    “他爹,我想好了,小桃的聘礼不能少于三十两。你想如果是大后年咱们才能种出棉花的话,这段时间家里开销不少,咱们得多算点出来才行。小桃那死丫头的月银我上镇上问过了,一年大几两呢。她不拿回来,我们也不能便宜了夫家,只得把聘礼往高了提。夫家看在她能赚不少钱的份上,肯定会同意的。三年后,棉花要是种不出来,还有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