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重生1999:开启黑科技时代 > 正文 第550章 供应链上来了,爆卖(二合一)
    东洋,东京。

    青山跳动半导体公司。

    青山半导体公司算是东洋的老牌半导体原材料供应公司。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的,包括90年代的早期。

    青山跳动是东洋最重要的半导体原材料供应公司。

    拿货的公司包括惠普、富士康、索尼等等。

    青山跳动也借助着东洋经济飞跃的时机,赚了一大笔钱。。

    青山跳动当初的老板青山冈田,曾经的雄心壮志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材料供应商。

    甚至还励志发展自己的半导体终端产品。

    但是七八十年代,东洋的房地产进入了最后的疯狂,拥有大量现金的青山跳动也忍不住市场的诱惑,将巨额资金投入到房地产项目之中。

    但是随后的剧情大家也都知道了。

    广场协定之后,东洋的半导体市场骤减。

    半导体产品的上下游产业链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青山跳动的业务也极度缩水,一度降入冰点。

    随之就是东洋经济衰退,房地产泡沫破灭。

    青山跳动大量的资金都在房地产行业,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不仅现金和房子没了,还欠了银行以及各种债券人一屁股债。

    1990年,青山冈田承受不了这一种压力,觉得无法向家人和投资者交代。

    所以他在公司的办公室,以塑料袋蒙头的方式自杀。

    青山跳动公司一落千丈,大量的资产被银行查封。

    最后只剩下公司的老总部以及一些半导体原材料的生产车间。

    青山冈田的儿子青山大河在家族产业和父亲发生危机的时候在米国留学,所以很幸运的躲过了这一次的危机。

    父亲去世以后,青山大河从米国归来,接手了家族性的企业。

    青山大河这个人比较务实,因为受死的骆驼比马大,青山跳动还是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设备积累。

    所以青山大河又重整旗鼓,继续发展半导体原材料行业。

    并且利用自己在米国念书时候的人脉,将自己工厂生产的原材料销售给了高德、德州仪器、英特尔等公司。

    但是好日子没有过了几年,特别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青山跳动又陷入了危机。

    一方面是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大量的半导体生产公司倒闭。

    另一方面也促使了高通、ter的公司将产业链转移到价格更加便宜的南韩、印度、泰国、狮城甚至夏国弯弯地区等国家和地区。

    青山跳动一下就没有了订单。

    公司再一次陷入了危机。

    2000年之后,胎积电强势崛起。

    而胎积电背后是弯弯地区的半导体产业链。

    所以英特尔也不用找青山跳动拿货,他可以直接从弯弯地区拿货,或者是把芯片的生产外包给胎积电,让胎积电去搞定半导体材料的货源问题。

    如此以来,青山跳动就算是有技术有生产车间也没有办法拿到市场。

    青山大河支持不住了,他本人也准备尽快将自己的晶圆公司卖掉,转型到其他产业。

    就在这个时候,青山大河遇到了沿江半导体公司的张京一行。

    那可真是瞌睡碰上了枕头。

    双方一拍即合,并且在陈潇的授意之下,沿江半导体公司以1,000万米刀的价格,收购了青山跳动公司的全部股份和生产线。

    这一笔交易在整个资本界没有引起任何的轰动,甚至没有任何人去关心。

    但是这在夏国半导体,甚至是商业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第一次有夏国的科技公司全资收购东洋的科技公司。

    在这些年,大部分都是东洋的科技公司在夏国地区建厂招工人做大爷。

    从来不会有夏国公司来收购东洋的公司。

    其实签订合作协议的时候,青山大河还有一些恍惚。

    要是放在过去,有夏国的人过来找自己谈合作。

    青山大河肯定是非常不屑的。

    因为和青山跳动做生意的都是欧洲和美国公司,  再不济也是东洋本地的半导体企业。

    你一个夏国企业来和自己谈什么生意

    在这个年代,  夏国代表的是愚昧和落后,  根本就没有什么有实力的科技公司。

    至于联翔一类的所谓的科技公司,可以骗一骗夏国人的感情,但是骗不过东洋人的眼睛。

    但是今天不一样了。

    青山大河十分清楚。

    除了沿江半导体公司以外,  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投资商和公司会对青山跳动感兴趣。

    因为老迈的青山跳动和朝气蓬勃的弯弯地区的晶圆供应公司,或者是南韩的半导体公司比起来,  那简直就是破旧不堪,  毫无竞争之力。

    所以在无可奈何之下,  青山大河和沿江半导体公司签订的合作协议。

    张京和团队来到了青山跳动的工厂。

    看到工厂里面的东洋籍工人和技术人员正在赶工。

    这是沿江半导体刚刚给青山跳动的订单。

    第一批的订单总数高达200万米刀。

    张京倒是想用rb进行结算,但是奈何东洋这边不认可。

    果然rb的国际化之路都还没有起步。

    青山大河给工厂的技术负责人和一些技术工人介绍张京。

    并且明确表示公司已经卖给了沿江半导体公司,  张京就是以后青山跳动的新老板。

    东洋籍的技术负责人和大量的员工本赶紧过来,排着队对张京点头哈腰,模样十分的卑微和谦逊。

    张京此时的心中有一些感慨。

    东洋人居然也对夏国人点头哈腰了。

    张京之所以有这么深的感触,  是因为他的父亲以前在沪市的炼钢厂工作。

    抗战爆发以后,  钢厂随着大部队辗转来到了山城,  并且并入了军事工业系统,  成为了兵工厂。

    张京的父亲也在兵工厂之中工作,为前线的部队生产辎重和武器,  也算是为抗战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张京小时候就听父亲在讲,他父亲最痛恨的就是东洋人。

    特别是东洋的飞机轰炸山城的时候,造成了大量的无辜民众死伤。

    这一种伤痛张京虽然没有经历过,  但是也随着基因刻在了骨子里。

    所以张京这一代的弯弯人,有着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情怀,  是后市那一些跳梁小丑和青蛙难以望其项背的。

    张京对自己下属的这些员工丝毫不客气,也没有给予任何的好脸色。

    直接严肃的指导了技术管理者的生产问题,  并且要求他们尽快将订单的产品生产出来。

    管你是996还是007,张京只要一个结果,  那就是必须要货

    果然东洋人的性格就是欺软怕硬,你越是对他气硬他越是畏惧。

    反而你要是对他客气,他就会立刻骑在你的头上撒尿。

    果然张京一通严肃的要求之后,技术负责人和公司的经理一直在点头哈腰,表示一定完成任务。

    张京在东洋出差的这段时间,可谓是收获满满的。

    包括青山跳动在内的半导体原材料供应公司,将源源不断地已经经过精细化处理的晶圆运送到了夏国沪市。

    与此同时,  蒋舟在沪市岩江半导体公司继续督促生产。

    立刻按照陈潇的方案改良了生产线。

    让所有的生产线集中全力做光刻以及后续的工作。

    这样整个产能提升了一倍不止。

    11月底,沿江半导体公司的量产总算能够跟得上了。

    第一批是芯片,首先是满足了国家的相关部门和特殊行业。

    和一批芯片配套的当然是昂答的主板。

    陈潇让王翔亲自赶往沪市,督促芯片运送到燕京,  交给相关负责人。

    第一批芯片还不能满足国家相关行业的全部需求,只能算是第一次交货。

    在满足国家相关芯片需求的同时,神船那边也总算是拿到了大批量的芯片,不用再可怜兮兮的一个月生产几时或者是一两百台蛟龙电脑了。

    深市的神船销售店,货源一下就供应上来了。

    吴军知道,这么一点货肯定是不够销售的。

    但是至少,神船蛟龙系列第1步算是走出去了。

    在深市的华强北。

    任何消息都是藏不住的。

    华强北的那一些c批发商,瞬间就得知了这个消息,第一个反应就是抢货

    神船蛟龙系列的价格便宜呀而且综合性能非常高。

    这种综合性的如果去买联想或者是其他品牌的c,价格至少要贵30005000元。

    如果你是自己购买英特尔的芯片去配置这种综合性能的电脑,也要多花费3000块钱左右。

    而且你自己去配置电脑,根本买不到120g的碳晶硬盘和两个g的碳晶内存。

    所以华强北的这些大佬们闻风而动。

    第一时间就赶到神船的销售店,抢购电脑。

    这些电脑要是能够拿到手里,转手一卖。

    不说是三千五千,一两千的利润是有的。

    所以当神船把蛟龙系列电脑运送到销售点之后,整个销售点被围的水泄不通。

    华强北的那些大佬也都是土豪。

    毕竟计算机一类的电子消费品,属于快销产品。

    基本上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所以他们手中的现金十分充足。

    在赛格广场3楼的王老板,已经做了十年的电脑组装生意和相应品牌的电脑代理生意。

    他今天直接带来了100万的现金,好不容易挤进了店里。

    王老板气喘吁吁让助理将100多万的现金扛在了柜台上,大声说道:“给我准备130台,我这边现金交易”

    “显卡什么的,你们这边也别管了,我这边自己加装”

    蛟龙  系列的标准配置,售价为7699元。

    100多万一点,恰好能够购买130台。

    王老板今天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这一两个月,已经有不少于200个客户给自己打电话询问是否有蛟龙电脑。

    这200多个客户可不是个人客户,而是全国各地的批发客户。

    他们所对应的个人客户总数可能是几千上万人。

    130台蛟龙电脑是绝对能够卖出去的。

    王老板按照一台电脑最少赚1000块钱的利润来计算,130台的纯利润就有13万。

    在2004年,13万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何况这种一买一卖的行当,根本就不费工夫,也不动脑子。

    王老板很想买更多的电脑,奈何现在身上的现金也只有这么多了。

    王老板这样一做,让销售人员傻眼了。

    一个客户就买100多台,那后面的客户怎么办

    王老板又去着急了,“你们的动作倒是快一些呀我这边买东西又不是不给钱”

    王老板的这一个行为,让身后排队的人有一些不满意,大家纷纷指责了起来。

    “王老板,你这就不够意思了,你一次性拿100多台货,要是东西卖完了,我们怎么办”

    “就是啊,你买一个10多20台回去尝尝鲜就行,也给我们留点机会呀”

    在利益面前没有人会让步的。

    王老板十分不爽的说道:“我两三天前就让人在这里排队,今天排在第1个,我肯定是想买多少就买多少,又不是不给钱”

    这话让后面的人十分的不爽,但是也无可奈何。

    销售经理也从来没有遇见过这种情况。

    因为平常这一些电脑批发商要批量的进够神船的电脑,一般都是和公司直接谈判,而不会从零售点来拿货。

    但这一次不一样,这一次蛟龙系列的电脑数量本来就不多,批发商从公司也拿不到货,只能够从零售店来抢货。

    销售经理赶紧把这个情况向总公司反映。

    吴军认为,货都被这一些批发商拿走了,普通消费者买什么

    普通消费者也只能够加价从这一些批发商手中拿货。

    这对整个神船的品牌打造是非常不利的。

    这种事情也不用像陈潇请示了。

    吴军当机立断,下达命令。

    所有的批发商一次性只能够购买20台。

    普通的消费者,一次性能够凭身份证购买两台。

    吴军甚至有一些后悔。

    他未曾想到,蛟龙系列竟然会如此的火爆。

    或许应该提提价

    神船销售点的工作人员得到了总公司的指令之后,立刻安排下去。

    得知自己只能够买20台,王老板十分的无奈,但也只有交钱拿货。

    毕竟其他人可以得,罪神船不能够得罪。

    仅仅才一上午的时间,第1批5000台蛟龙电脑被一扫而空。

    神船这一天,仅仅是蛟龙系列的营收就高达3100万

    神船的零售店变成了提货的仓库。

    这是相当可怕的数字。

    也创造了神船的记录。

    全部都是被批发商给拿走了,消费者一台也没有买到。

    好不容易赶过来的联翔代表以及英特尔的代表,到柜台一问,居然没有货。

    两人面面相觑,忽然发现对方是熟人,十分的尴尬。

    因为两人都是熟悉的,也知道彼此的身份。

    大家都知道对方的目的拿货,研究

    ” tart”bnk”

    天才本站地址。小说网阅读网址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