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京剧名角之杨小秋传 > 第十七章 陈家戏班
    杨小秋这段日子也并没有闲着,他可是上了好几次台子,给大师兄和二师兄当配角。

    不过这些配角,只有一些基础的动作,没有唱词。

    用大师兄和二师兄的话来说,就是给自己建立信心用的。

    因为登台唱戏是一件大事儿,特别是对于唱戏的来人讲。

    唱戏的人也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台下只有还坐着一个人,那么就要登台表演,还要将这出戏唱好了。

    三师姐唱戏的时候自然不戴眼镜,可下了戏台,她几乎都是戴着眼镜的。

    她很喜欢大师兄送的这份礼物,其实杨小秋也很喜欢大师兄送给自己的礼物。

    腊月十五这天,一家名为听雨楼的戏园子,派人来邀请何崇楼去听雨楼参加他们的封箱仪式。

    听雨楼在东城,这个戏园子在东城城的日子并不好过。

    但是这个戏园子和杨小秋的师父又有莫大的关联,那就是杨小秋的师父,是从这个园子里走出来的。

    没错,听雨楼正是大老板陈长生建立的戏园子。

    不过在陈长生死了以后,听雨楼就没落了。

    继承听雨楼这个园子的是陈长生的二儿子,也是杨小秋师父的师弟。

    他叫陈宝仁,陈家戏班的班主。

    当年陈长生在世的时候,陈家戏班在京城就是第一。

    那是皇帝都喜欢的戏班,还三番四次的邀请陈家戏班进皇宫演戏。

    何崇楼四岁的时候,便被陈长生捡回了戏园子,在少年时期便给咸丰皇帝唱过戏。

    后来陈长生有意将陈家戏班交给何崇楼,最终被何崇楼拒绝了。

    何崇楼拒绝的原因自然是因为自己的师父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虽然和家里闹了矛盾,选择了经商,二儿子,也就是陈宝仁还在学习京剧。

    陈宝仁的天赋未曾有何崇楼高,但毕竟是陈家戏班的正牌传人。

    如果将陈家戏班交到何崇楼的手中,那么陈家戏班究竟是姓何还是姓陈?

    这也是何崇楼不愿意接手陈家戏班,选择离开陈家戏班的原因。

    当得知了何崇楼的想法以后,陈长生虽然无奈却也支持,只是他也知道陈家戏班若是没有何崇楼的存在,只怕会日渐没落。

    而陈宝仁也因为何崇楼选择了退让,对他这个师兄一直非常尊敬。

    陈长生这位曾在京剧界留下辉煌历史的京剧名角,在1880年过世,距今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年。

    这二十年里,陈家戏班确实一直在没落。

    何崇楼的何家戏班倒是越来越强,成为了西城最大的梨园行。

    这些年,何崇楼不仅借自己戏班的人去陈家戏班唱戏,有时还会自己去风雨楼唱戏,让风雨楼的生意勉强能够维持他们的生计。

    他这么做的原因自然是不希望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就这么没了。

    陈宝仁也明白,更知道当年大师兄把自己的园子建立到西城去,就是为了离风雨楼远一些,这样就不会影响风雨楼的生意。

    可自己不争气,辜负了父亲,也辜负了师兄的用意。

    自己就不是那块料,自己的天赋就是没有师兄那么厉害。

    任何事情都要讲天赋的,读书需要天赋、经商需要天赋、当官也需要天赋。

    勤只能够补拙,却不能够补先天不足。

    但是陈家每年的封箱,都会请何崇楼前往。

    何崇楼每年也都会过去,不过从1895年以后,何崇楼就不再上台表演了。

    不仅是不在陈家的戏台表演了,就连自己家的戏台,何崇楼也几乎不怎么上台。

    只是封箱的时候感谢客人一年来的帮助,在开箱的时候,感谢客人在接下来一年,能够捧场。

    至于发生了什么,三师姐不知道、二师兄不知道,大师兄好像知道,却闭口不谈这件事情。

    去风雨楼,何崇楼问张维明、龚依依和杨小秋愿不愿意去。

    因为大师兄是要去的,从大师兄进入何崇楼的这十七年,每一年他都会去,他还会去帮忙,代替师父去帮忙。

    二师兄可去可不去,他进入园子也有十二年了,刚开始的时候还感兴趣,现在除了那边缺人的时候,他基本很少往陈家戏班子跑。

    至于三师姐,三师姐是完全没有兴趣。

    她只去过陈家戏班两次,这两次都给她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她便再也没有去过。

    杨小秋点了点头,对着何崇楼开口道:“师父,我想去看看!”

    何崇楼点头,让二师兄和三师姐守家。

    去的人自然有师父师娘,大师兄和自己。

    龚依依原本不想去的,见到杨小秋去,她也想去。

    师父同意了,剩下了二师兄守家。

    晚上因为还有表演,虽然二师兄不登台,可他需要留下来招待客人。

    三师姐并没有去打扮,她一直给杨小秋的感觉就是非常的随意。

    但三师姐就是好看,杨小秋也见过不少女子,至今为止没有见过比三师姐更好看的了。

    只是这件事情杨小秋一直藏在心里,并没有告诉三师姐。

    就三师姐的个性,只怕自己这样直接的告诉她,她会认为自己轻浮,还油嘴滑舌的。

    杨小秋倒是不轻浮,不过在勾栏里面毕竟也待了好多年,油嘴滑舌倒是学了一套又一套。

    倒不是说他本性如此,只是为了生存下去。

    何崇楼带着自己的妻子和三个徒弟,在腊月十五的中午时分便前往了位于东城的风雨楼,也见到了师父的师弟,陈家戏班的班主,陈宝仁。

    陈宝仁看着何崇楼的表情有些复杂,站在门口和何崇楼对视一眼后,便将他们给迎了进去。

    何崇楼带着杨小秋一行人,先去陈家祠堂,给自己的师父陈长生上了一炷香。

    杨小秋也上香了,这是师父的师父,也就是自己的师祖,上香是理所当然的。

    上完香以后,陈宝仁只是简单的问候了几句,然后便让人将杨小秋等人带到了休息的地方。

    而师父好像和陈班主,也就是自己的师叔有话要说。

    他们留在了祠堂!

    杨小秋在离开之前,看了两人一眼,发现他们的气氛非常凝重,如同暴风雨来临的前兆。

    杨小秋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寒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