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京剧名角之杨小秋传 > 第四十五章 传说
    当何崇楼这个戏园子要演《赵氏孤儿》这出戏的消息传出去,不仅是西城,南城、北城、东城的同行,以及一些商贾,朝廷现在还在京城的要员,都有着极大的兴趣。

    《赵氏孤儿》只在五年前演过一次,后续虽然演过,也不过是没有改编过的《搜孤救孤》。

    搜孤救孤的剧情和赵氏孤儿虽然在内容上相同,可改编后的赵氏孤儿,在剧情上会显得更有看点。

    很多人都托人买票,甚至高价求票。

    别说,还真的有人将票给高价给卖了出去。

    对这些人而言,他们也不是说非要看戏,只是凑个热闹。

    既然有人高价买,他们又能够赚一笔,为何不卖。

    再说了,既然何崇楼这里能够演一场,那么肯定会有第二场。

    卖座的戏,不多演几场,多赚点钱,这班主不是傻吗?

    可何崇楼就是只排了一场,短时间内并不打算演出第二场。

    再说了,你觉得何崇楼能够从一个京剧界的小学徒,现在建立的戏园子,能够成为京城西城的魁首,他能蠢吗?

    他是知道,好的东西,一般都是过犹不及的。

    有些东西一旦演多了,观众就会失去了新鲜感,再想要复制这样的盛况,只怕有些艰难。

    临近夜色,虽然戏台早已开张,但主菜还没有上来。

    大家也不着急,有茶水、有吃食,这样慢悠悠的生活也挺好的。

    侗贝勒自然不会落下,他虽然不是每天都来何崇楼听戏,大多数时候他都会过来。

    今天又是不同,因为《赵氏孤儿》他并未听过。

    五年前的侗贝勒也有小二十了。

    那时候他并未在京城,也没有能够听到《赵氏孤儿》。

    这可是被他誉为自己至今为止的第二大憾事。

    第一憾事,自然是自己的父亲离世。

    那时候他也不过四岁,四岁的小孩子已经开始依稀记得一些事情了,可你若是说记起了什么,那可什么都没记起。

    若不是还有西洋流传过来,叫做相机的东西,只怕溥侗永远不会记得自己父亲的模样。

    第一件憾事已经没办法弥补了,第二件憾事自己可不曾错过。

    而这一次出演《赵氏孤儿》,何崇楼可谓是声势浩大,这场戏绝对会让人流连忘返。

    毕竟何崇楼本人竟然亲自出山,为自己的两个徒弟抬轿。

    准确的说,是为自己的小徒弟抬轿,侗贝勒还是有些嫉妒的。

    这也没有办法,自己身份在这里,上戏台那就是丢了皇家的脸面。

    这种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说大不大是对于自己而言,最多会被上头的人给批评几句。

    可对于何崇楼这个园子而言,只怕就会被永久封掉,说不定还会将他们捉拿下狱。

    侗贝勒对于这个戏园子还是很有感情的,对何崇楼和这楼子里的人,也并无恩怨,相反,还甚是喜欢。

    所以没有必须去为难人家。

    和侗贝勒坐在一起的,叫做袁克定。

    说这个袁克定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说袁世凯肯定很多人就清楚了。

    袁克定作为袁世凯的儿子,背景身份也不弱,要知道现在的袁世凯,可是任山东巡抚。

    袁世凯为何能够升得这么快?

    自然是因为他深得慈禧太后的信任。

    你若是问他为何能够得到慈禧太后的信任,这里就有一段让人鄙夷的往事了。

    袁世凯在五年前,可是对光绪帝“忠心耿耿”的。

    他在入京觐见到小站练兵这段期间,积极为维新变法奔走,还加入了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的强学会,与康梁等维新派过从甚密,这也使维新派将他引以为同路人,也为后来的戊戌告密事件埋下伏笔。

    简单来说,就是维新变法失败,就是这位告的密。

    在进入京城像光绪帝表达忠心以后,仅仅过了两年就成为直隶按察使,又过了一年就成为工部右侍郎。

    这位显示对光绪帝表达了忠心,告密以后,又向慈禧太后表达忠心,深得慈禧太后的信任,也就是在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城的前一年,他已经是山东巡抚,成为了封疆大吏。

    据说,这位现在还能够向上走动。

    而袁克定身为山东巡抚之子,和溥侗相交,好像也顺理成章。

    不过溥侗表面和袁克定相交甚欢,却对袁克定此人并不欣赏,甚至有些反感。

    因为袁克定此人是一名政客,而且是那种不择手段的政客。

    但溥侗也没办法对他做什么。

    虽然都姓爱新觉罗,可爱新觉罗和爱新觉罗都是有差别的。

    更何况,自从自己的那位叔叔被囚禁了以后,这个天下与其说是爱新觉罗的天下,还不如说是叶赫那拉氏的天下。

    这倒是让溥侗想到了一个传说。

    传说中叶赫那拉是女真叶赫部的一个姓氏。

    在大清建国之前,东北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过度的杀戮,造成了与叶赫部的仇恨。

    当时的叶赫部和建州部交战,叶赫部战败叶赫部首领纳林布禄富饶兄长兄布塞被杀。

    布塞也是努尔哈赤的岳父。

    后来纳林布禄向努尔哈赤索要兄长布塞的尸体,努尔哈赤竟然亲自将布塞的尸体割下一半,送还给了纳林布禄。

    纳林布禄受了惊吓和侮辱,又哀伤兄长惨死,日夜啼哭,不久也抑郁而死。

    从此以后,叶赫与建州结下了不共戴天的仇恨。

    后来两家联姻,太祖皇太极的母亲孟古、现在的这位太后,都是叶赫那拉氏的后人。

    溥侗倒是觉得,也许纳林布禄死前发誓,叶赫部就算只剩一个女人也要灭掉建州爱新觉罗氏。

    也许如今的大清,会真的毁在叶赫那拉氏的手中。

    可是这个传说,谁敢提起呢?

    而自己不过是顶着一个贝勒爷的空名,又能够做什么呢?

    只是可惜自己的叔叔啊!

    本来有一身的正气和满脑子的想法,结果败在了一个老女人的手中。

    可溥侗好像没有想过,即便维新变法真的成功了,大清就能够恢复到康乾盛世的那个大清吗?

    不用怀疑,肯定不会。

    那为何不推倒了这个腐败的王朝,重新建立一个秩序呢?

    他不会去想,因为他姓爱新觉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