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京剧名角之杨小秋传 > 第九十二章 当锏卖马
    那么我们就来说说这个《剧说》。

    这是一部纂辑汉、唐以来一百五十余家论曲、论剧的杂录,记载了流传在乐府、梨园、教坊、青楼、乐户中的一些遗闻轶事,考察了一些故事来源,分析研究了一些古典剧、曲。

    这本书对戏曲方面某些问题的渊源与演变、角色命名的由来和含义,也作了探讨。

    而作者便是焦循先生。

    他非常的了不得,不过他已经过世有八十多年的时间了。

    台上《剧说》演完以后,台上的同行们也纷纷退场,将戏台留给这次比试的人。

    郭家班的班主郭汾阳站上舞台说道:“感谢大家前来为这次的京剧大赛捧场,此次京剧大赛算是我们京剧行业的第一次比试。这次的比试主要是看年轻一代的人在京剧这个行业里学到了多少。我和何家班的何班主、余家班的余班主、吉祥班的谭班主和杨家班的杨班主组成评审,共同评判这次的比赛。”

    “也请大家掌声欢迎即将上台的张家戏园带来的第一出大戏,《当锏卖马》。”

    当锏卖马的主要故事内容是说:隋朝末年,在济南府当差的山东豪杰秦琼受命来潞州办事,不幸染病于店中,所带盘费俱已耗尽。

    无奈之中,牵着他心爱的坐骑黄骠马到西门外的二贤庄去卖。

    秦叔宝将黄骠马拴在庄南大槐树下。

    单雄信听说有人卖马,便去相马。

    秦叔宝早在山东就听说单雄信是一条好汉,只是眼下穷困潦倒,羞于颜面,难以通报真名实姓。

    偏偏单雄信听说卖马人是济南来的,便请他到府上吃茶,还顺便打听仰慕已久的山东好汉秦叔宝。

    秦叔宝谎称:“员外打听的人正是小弟同衙好友。

    ”雄信闻知他与叔宝是朋友,随即修书一封托交叔宝,并付了马价纹银三十两,外加程仪三两,不在马价数内,还取潞绸两匹相赠。

    却说秦叔宝瞒得了单雄信,却在潞州酒楼上邂逅了另一条好汉,他叫王伯当。

    王伯当告知了单雄信,害得雄信到处寻找秦叔宝。

    后来两位英雄终得相识,单雄信盛情款待,让叔宝在二贤庄精心养病八个月。

    离别时单雄信为其黄膘马配上了金镫银鞍,并以潞绸、重金相赠,从此二人结下莫逆之交。

    随后二人在推翻隋王朝的农民起义中同仇敌忾,为起义军创造了不可磨灭的业绩。

    唐朝兴起后,秦琼终身保唐,单雄信则抗唐到底。

    尽管单、秦二人后来分道扬镳,但患难中结下的兄弟情谊始终如故。

    在《说唐》一书中的“秦琼建祠报雄信”,说的就是秦琼闻得擒了雄信,飞马来救。

    走到跟前,头已落地。

    叔宝抱住雄信的头,跪在地上,悲痛欲绝。后将雄信夫妻合葬在洛阳南门外,起造一所祠堂,名为“祠堂”,以报潞州知遇之恩。

    饰演秦书宝和单雄信二人的,便是张家戏院的人。

    其他的助演,都是来自郭家班的。

    王老好登台,数板。

    “不赊不欠不算店,赊了去,不见面。”

    “我在前街找,他在后街转。”

    “二人见了面,他说腰里没钱不方便。”

    “明儿个再见。”

    “是明儿个再见!”

    “开的是店,卖的是面。”

    “一人吃半斤,仨人吃斤半。”

    ……

    “哎,我说秦爷,起来没有啊?”

    “请出来凉快凉快吧!”

    秦琼做功,出场。

    引子:“好汉英雄困天堂,不知何日回故乡。”

    王老好:“秦爷!”

    秦琼:“店主。”

    王老好说了一句您请,秦琼坐下。

    秦琼:“店主东,把你二爷请了出来,是吃酒啊,还是吃饭哪!”

    店主是想要银子的,怎么可能让秦琼吃酒还是吃饭。

    在一番挤兑之下,秦琼无奈之下只能够让店家把这匹黄骠马牵出去卖,店家自然同意了。

    ……

    杨小秋在后台猫着看他们的表演,确实是演得好啊!

    而台下的观众自然也看到津津有味的。

    张家戏院虽然在京城名声不显,可有此二人,将来也不至于没落下去。

    杨小秋和张维明是排在第八位出场的,他们早就扮上了。

    好在天气不算炎热,不至于弄得狼狈。

    前面的表演了太多好看又有意思的京剧了,让杨小秋一直在夸赞。

    自己这个半路出家的人,希望也不会让他们失望。

    只是前面的七场戏当中,几乎是没有旦角出场的。

    杨小秋会成为台上的第一个旦角,而他和张维明要表演的《梅龙镇》又被喊上了戏台。

    看着杨小秋和张维明上台,郭家班的班主笑着说道:“崇楼兄,扮演李凤姐的这个演员就是你的小徒弟吧!长得真是俊俏!”

    其他人也赞同的点了点头。

    这个时代不缺乏旦角,可缺乏的是那种光彩非常耀眼的旦角。

    旦角虽然是指的女性,可都是男性来扮演的。

    现在京城要说非常好看的旦角,那是没有几个的。

    而像杨小秋这样的旦角,几乎是绝无仅有。

    你现在说站在台上的是个姑娘,大家都相信。

    何崇楼谦虚的说道:“我家这小徒弟学戏没有多久,今天让他来参加这个大赛,也是想要锻炼锻炼他。”

    其实何崇楼当初收杨小秋为徒,是见他根骨非常的好,当个武生是丝毫没有问题的。

    后来逐渐接触,发现他是清秀得不像话,扮演上了旦角,那也是台上最耀眼的那个人。

    如果小秋想要朝着旦角这个方向发展的话,何崇楼相信整个京剧这个行业,没有人能够在长相方面比得过他。

    即便是溥侗贝勒爷,也没办法和杨小秋相比。

    现在溥侗贝勒爷可是隐隐有着京城第一美男子之称,但是在何崇楼看来,自己的这个小徒弟,也非常适合去争一争这个位置。

    杨小秋完全不知道自己师父对于自己的期待,他现在想的便是,演好这出梅龙镇,没有其他的想法。

    他和张维明对视一眼,两人彼此都给予了彼此的信心。

    既然是来参赛的,那就是要来拿第一的。

    什么交流、切磋,都是鬼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