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重生之燃灯 > 第004章 魂醒草屋 上
    枪声是那么的沉闷,沉闷到即便以杨志化劲的身手,也感到措手不及。好在他虽然在通电话,但本能的反应还在。

    只见他身子一扭,面朝门框,双脚呈一字下压,整个人凭空矮了一大截,子弹擦着他的脸险险而过。等他重新站定时,脸上已经多了一道血痕,那是子弹因速度过快摩擦了空气的原因。

    “坏家伙,怎么了?说话啊?”胡青青的声音有些焦急,她本就是个玩枪的高手,又怎么听不见枪声,何况子弹离手机又是那么的近。

    杨志没有说话,因为他已经没这个时间了。那颗已经飞出去的子弹,此刻竟然从空中折返,无声息的朝他袭来。他不敢怠慢,心中冷喝,摸出随身的飞镖,投了出去。

    不过小指大小的旋转飞镖,准确的击中了子弹。可是同时,他却喷出一口鲜血。愣愣的感受到心脏的疼痛,他才幕然想起什么,飒然的笑了。

    子弹根本就不是凡物,除了能拐弯,还能一分为二。他只挡住了一颗,却被另一颗隐蔽的子弹要了性命。这种神奇的子弹原来只是在地下世界流传的,没想到此刻见了真容。果然,他竟有幸见识如此神奇的杀器,哪怕是赴地狱,也能含笑了。

    弥留之际,两道人影从路边的树林里出来,其中一位看起来很年轻,肩上扛着长枪,浑身被暗色衣服包裹。他看着杨志的样子,满意的拍拍手中长枪道:“猎真枪,果然不错。不愧是实验室里出来的三无产品,哪怕一颗子弹两千多万美金,也值了。”

    年轻人眉开眼笑,一旁年纪稍大的人恍若未闻,只是脸色复杂的看着地上的杨志,眼神悲切,而不知道什么时候,他手上多了一颗飞镖。一颗和杨志一模一样的飞镖,被他赶蚊子似的丢了出去。

    快,不仅快,也悄无声息。

    飞镖准确的插进了年轻人的喉咙,让他连话都说不出来,满眼都是不可思议之色,他根本不知道是谁出的手,也没机会知道了。

    “玛德。早就该死了,唧唧歪歪,像苍蝇一样,呸。”那人吐了口唾沫,便不再看他。

    “任务完成了,二零四六,该走了。”那人看着门口处,声音冷峻。一道人影慢慢的走了出来,赫然是训练营姓苏的小子。

    “走,去哪?”苏小子低声喃喃自语,看也不看地上的尸体,和那人擦肩而过,“替我告诉局里,这是我最后一次任务了,这世界再也没有二零四六,只有苏琼,亡命天涯的苏琼。”

    他就这么走了,那人也没阻止。

    电话一直都没关,两人的声音被那头的胡青青听的清清楚楚,她想哭,可眼泪都流不出来了。只是平静的挂了电话,她甩过头进了房间,那位马煌马公子是时候上路了。

    是夜,冲天大火在这个山头燃起,两百多条性命,就这般消失在世间。

    苏市定远县的杨家村,自这日后,多了一个墓群。修葺的低调华丽的墓群,总共有五十九个小山包,每一座山包前都有一座石碑耸立,上面有他们生前的相片。除了杨志,他们都是最朴素,最纯真的农民,却在二十年后,才被后人祭拜。

    值得人们诧异的是,这座墓群只有六十个位置,后面便是杨家当年的祖坟。这唯一空着的,便是杨家仅存的血脉给自己留的。

    生命是可贵的,多少人认识这几个字,又有多少人能明白?至少杨靖知道。他在新加坡成功的拿到了当局需要的三件宝贝,并且在五年后,当上了国安的局长,真可谓权势滔天。

    可这其中所背负的东西,又有多少人懂呢?堂哥杨志设的局,偏偏要自己来执行,那宝贝本就是堂哥的,为什么要自己透露给国家?那实验室幕后的资金也是堂哥提供的,为什么要研究这种大杀器?那行走天下的催眠师也是堂哥自己找的,为什么只催眠堂哥,放过自己?杨靖想不明白。

    他只是修了坟,给自己留了一个位置。直到若干年后,他才有些感悟。只是终究有些晚了,因为他们的故事已经完了。

    好一阵秋雨,在这座巍峨的都城大邑上空,细细的下个不停。雨滴落入城中每一家每一户,速度快的让淋雨的人感觉到皮肤生疼,甚至落了地它们都不安分,兀自化作了水雾,让这座大城,披上了一层轻纱。

    已是夜晚,宵禁时间到了。大金国都城,中都燕京的大街上人影开始稀少起来,除了贪心的小贩和匆匆的路人外,便只有大金国巡城的精兵们,还在被雨水侵湿的大街上行走。

    自小在辽东苦寒之地生活的金兵,个个魁梧壮硕,披甲执刀,带着黑色整齐的蓑衣,提着包裹严实的灯笼,在城中各条街道上,巡视四方。不快不慢的脚步,让任何人都生不出懈怠。

    城中最宽阔的大街,这里两旁住的都是王爷皇亲,枢密院各位大人。一支十人巡城小队,和往常一样出勤。大金得益于孟安谋克的制度,军中上下等级分明,即便是一支十人的小队,也有上下之分。

    大雨的天气,这支巡逻队依然整齐,行走间无交头接耳,懈怠散漫的作风。即便是雨水湿了衣裳,也像个没事人般,继续巡逻着。

    突然,队里为首一人抬起了右手,整个队伍立马停止,从黑色的斗笠中,露出了九双如鹰般的眼睛。他们默契的看着前面的人,等候命令。

    为首之人没有动作,只是双耳动了动,细心的聆听。随后,像是确定什么一样,头转向了右边入口处便不动了。其他九人明了,没有言语,四散开来,呈半圆状封锁路口,隐隐堵住了所有的去路,目光灼灼的盯着前方,右手无声息的按上了腰间弯刀。

    那为首之人,早已浑身紧绷像弹簧,默默聚集全身力道,准备全力应对即将发生的事情。

    少顷,一阵马蹄声从路口处传来,声音被雨声压的很低,以至于让人忽略了后面的马车走过水坑的声音,只是隐隐能听见有人隔着雨帘在吆喝驾车。

    已经很近了,隔着水雾,他们已经能看见来人的轮廓,那九人看见这场景,纷纷眼中闪过一丝钦佩,倒是没有言语,默默的守在一旁。

    两匹高头大马幕然从雨帘中冲出,透过街边的昏暗灯光可以看见,头戴牛角盔,手提弯刀的金兵正坐在马上,熟练的拉着缰绳。五角圆顶盖,四方形状的马车跟在后面,车前有一个年轻的汉子,正在挥鞭驾车。

    看这驾车人的面庞,不过三十,衣服有些凌乱,裤脚有些水渍,行驶有些匆忙,狼狈样子让为首的巡逻兵心里老大不痛快,且看这人模样该是个汉人,不知道自己是否该出面。

    毕竟这只是个汉人,他又看了看那骑马的金兵,心里有了计较。自世宗到如今的章宗,汉人本在中都很常见,但在宵禁之时还这般行车,不是胆大么?这都城中可还有他们承运司呢。

    他熬不过自己的性子,只是一想,未等前方人马靠近,便是一闪身,越过几人,停在了前方。那金兵本就只顾埋头赶路,突然见路上多了一道人影,便是一惊。纷纷拉扯缰绳,止住胯下大马,因是急停,马儿也像受了惊,扬起了双腿,不爽的直啼。

    那车夫也才惊觉,赶忙勒住缰绳,只他身手没金兵厉害,加之心神不专,竟让那马车险些翻了出去,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马车稳住,惊的一头冷汗。

    “巡城队正在此,前方何人在宵禁时期,纵马直行,可有马行路引?职责所在,叨唠了。”为首之人扬声道。

    那两金兵本是有些恼怒的,可听得这话,却不好发作。此乃章宗年间,又在都城,临近皇宫最近的街道上,巡查却是非常严格,他们不过小小府兵,还不敢乱来。

    只见一金兵驱马上前,大声道:“赵王府府兵在此,奉六王爷之命,前去引客,万望放行,感激不尽。”此人话音一落,整个街面诡异的一静,原来雨大,整个街面上除了他们已经没人了。

    “六王爷?完颜洪烈?”为首之人心里大惊,哪里管那汉人之事,赶忙挥手收队,立于一旁稽首道:“原来是六王府中兄弟,倒是得罪了,即是迎客,便请速往。”

    那金兵瞧他这般懂事,心里也是满意,连同另一人在马背上一抱拳,挥鞭带着马车而去。很快,马蹄声便被雨声重新覆盖。

    “看来这六王府真是出大事了。”见队伍远去,九人中的一人低声说道。

    “今个是第五辆马车了,这么大的雨水,也这般焦急,不管不顾。”另一人也接着道。

    “我认得那马车,是已经致仕的肖老御医府中的,没想到连他老人家也惊动了。”旁边一人也顺嘴道。

    “好了,”那队长收回了远去的目光,厉声打断大家的话,训道:“莫要多舌,免的惹祸。”又看了看每位兄弟,默默道:“列队,巡逻。“

    众人听得他的话,连忙站好,继续巡视四方。

    雨下的越来越大了,他们的身影慢慢的消失在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