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重生之燃灯 > 第007章 前世机缘
    时间走走停停,很快两个晚上就这么过去了。

    今个一大早,住了两个晚上的肖夫人准备告辞了,之所以这么晚,除了王妃和小王爷挽留外,更多的还是王爷没在府中,这让她少了许多顾虑。再者,也是为了帮小王爷和王妃调养身子。

    和姐姐说完话,肖夫人便在杨康的陪同下出了草屋。雨后放晴的天气,让站在院门前的两人都忍不住深深的吸一口气。

    肖夫人有些怜爱的打量着小王爷,芊芊玉手自然的抚上他的头顶,细声道:“康儿,你的身体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只是一定要记得不要在吃酒了。等你在大些,便是你娘不让你吃,来找我也是可以的。”

    她用手紧了紧小王爷的衣裳,又道:“你娘身子柔弱,不要在惹她生气了,有时间也多去陪陪她。”

    “知道了,姐姐。嘿嘿,有空我会去找你的。”杨康嬉笑着,一脸没心没肺的模样,但他心里却非常感激这位妇人,不仅亲自为他熬药,还时刻的陪在他身边,重要的是他能感受到肖夫人的关爱,真诚、炽烈。这是他心底一直缺失的。

    “小鬼。”肖夫人轻笑,她已经不再拒绝这姐姐的称呼了。两天,已经足够杨康就这个话题纠缠了。不过两人约定好,只能在私下里称呼,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杨康没有送出王府,只在院子门前说了几句,就分开了。他没有急着回草屋,实际上他有自己的院子。

    几天之后。

    静静的走在青石铺就的王府大道上,他脑子里浮现出许多的事情。他能坦然接受自己重生的事实,实在是心里有些准备,不然他也不会傻到不要命的去研究杀死自己的武器。

    虽说不能延续香火,但好死不如赖活着,况且还有堂弟杨靖不是。只是他虽立志报仇,但心底还有一个更大的执念,那便是武道。他想探一探葬送千万武人的深渊,到底是如何模样,他更想领略先人笔记中,武道上的一花一景。

    这大抵是武人的通病,于是他不顾一切的这么做了。当然,他不是傻,也不是一点把握也没有。总的来说,这要涉及到他前世的一场旷世奇缘。

    他之所以逃过了杨家村的灭门惨案,除了要感谢虚无缥缈的运气外,他还要感谢自己的一丝善心。作为冰城的大学生,每年回家都是个大难题,不仅要早早的订好火车票,还要熬上一天一夜的颠簸,带着满身的疲惫回家。

    那日他本是准备上车的,只是在去火车站的路上,遇见了一群闹事的人。碰瓷,在当年那个年代还没这个概念,也流传不广。只是些泼皮流氓用来讨饭吃的手段罢了。

    那日他便遇见了这事,本来与他没关系的。只那群人不知怎么竟把注意打到了老人家身上,他虽出身贫农,但自小敬老爱幼的观念,已经根植心中。

    特别是看见那位老伯,满头银发,皱纹遍布,不知怎么的就心一软,上前义正言辞的拆穿了那几人的把戏。只他虽痛快了,祸根也就埋下了。

    他这番行为自引来旁人叫好,但为何周围那么多人,却没一人上前?原来,使这些下流手段的人,背后能量不小,听说是个什么帮派的人员,这围观的人里大多心里有底,畏惧不前,只有他这个还没出校门的愣小子,热血上涌,义气用事。

    他自不知这些,婉拒了老人家的邀请后,他便急急忙忙赶去火车站,只他在路边等了许久,也打不到车,甚至连公交车也诡异的在离他一段距离停下。

    没法,他想自己有脚,大不了走呗。结果不言而喻了,他不仅没赶上火车,白白浪费了票子,而且脚痛肚饿两眼昏。还不止如此,在一个偏僻的角落,他被人用麻袋装着,扔进了一个潮湿的地窖。这便是遭报应了。

    但,善有善报,也是符合了佛家讲得因果。那帮人虽说把他关了起来,本意只是想出口气罢了。没成想,天才刚暗,上面的政策下来了,市里紧急行动,一下子端掉了他们的老窝。

    可怜的杨志,在郊外的地窖哭天喊地,却没人搭救。生性坚韧的他,并没有放弃,而是解了皮带扣子,想挖出一条生路。整整一夜,路没出来,他手上却多了一个盒子。

    他失望之余,打开盒子。里面便有一本书、一个小白瓷瓶儿和那三件宝贝,还有一封信。等他看完信,他才知道了一些被历史掩埋的事情。

    原来,这里曾经是密宗修行的故地。还是唐朝时候,佛教盛行,让西域佛教有些眼馋。他们本就觊觎中华的强盛,又妒忌佛教传播,认为中土的佛教不过是左道之流,他们西域密宗才是嫡传,这般观念下,也纷纷来到了中原。

    他们欲与中土佛教争高低,使出了各种手段。但佛家本就该清净本心,这般挑动事端,也让密宗某些人不满。于是一位有名的大师,来了。

    盒子里的这三件宝贝和一本经书,便是这位密宗大师所留,那小瓶儿中装的是毒药,因有违仁义被大师收了起来。信中只介绍了盒子里的物件,特别是那一本经书,相传是上古燃灯古佛传下来的,具体当然不可考证,只它的名字便唤燃灯秘法。

    燃一切法,点一盏灯,蒸腾污垢,普照世间。这便是秘法的核心,被记录在经书的第一句。和其他的佛经不同,它应该算的上是一本禅武合一的奇书。

    书中言明,人的身体便是灯身,浩瀚神秘的灵魂便是灯芯,而外界所有的一切都可算作是灯油,要点亮这盏灯,却不易。杨志一生惊才绝艳,却到死前都没有点亮。

    因为点亮这一盏灯,代价便是生命。谁又会拿自己的生命去博弈这虚无缥缈呢?杨志会,他也敢,为了报仇他早已不顾一切,而能一探经书之谜,便是去了性命又何妨,甚至不惜找到了行走天下的天师传人,让他催眠了自己,代价便是秘法一观。

    清脆的鸟叫声把杨康从回忆中惊醒,环顾四周才发现自己站在这里已经有好一会了。他微微一笑,不知是否是错觉,他的笑容里多了一丝玩味和讽刺。

    他是想到了那个天师传人。决计没人想到,在这末法时代还有这种传承出世吧。他淡淡的想,或许他说的对,末法时代,才是最好的修炼时代。君不见连马三那个混账玩意都差点结丹?

    只要有好的资源,便是没了天地元气又如何?隐于江湖的高手何其多矣,可笑那马三还妄想着纵横世界。他这般想着,却又摇摇头,暗自对自己道:杨康啊杨康,前世的一切都烟消云散了,何必过多执着。

    这般说完,自个顺着微风走向自己的院子,一路上不断的碰见忙活的下人们,听说那位对自己宠爱有加的王爷要回来了,大抵便是这月下旬的日子,他们可得提前打扫好房间呢。

    到了房间,他屏退了上前伺候的丫鬟,只是顺手拿起桌上的参茶,一口倒进嘴里,却没咽下,只是尽力的含着。又迈着小步子,他来到了卧房,竟自盘腿坐下。

    这大金本就地处辽东,盛产人参,而堂堂大金王府自然是不缺这些。以往他虽也吃些补药,但都是经过御医验证过的温和方子,这回他特意叮嘱,泡了一壶老参茶。

    静坐床上,从灵魂中透出来的熟悉感,让他很快平静下来,整个人呈现出无思无念,混沌空灵的状态,他下意识的咽了一口茶水,这一口茶不出意料的吞到了肚子里,不一会,一股热流又猛然要顺着咽喉冲出。

    有点像呕吐,但这股热流绝不像肚里的腌臜之物,它没有顺着喉咙从嘴巴里吐出,而是散发着温和又富有生机的气息,慢慢的从腹部开始往上升。像是一轮大日,缓慢的从五脏六腑中划过,一步步滋养身体内部。

    这股热流不是其他,而是那一口茶水中的药力,杨康可以肯定,身体内不知藏于何处的灯火,提炼了茶水,让药力更加的精纯,而后借着热气把药力输送到五脏六腑中,进行一步步淬炼。

    此刻虽寻不见灯火,但杨康也不着急。经书中记载,秘法修行三重以上,以生命代价,必可点燃灯火,虽然没有实例佐证,但他就是有这么股子信心。

    况且,连重生这么荒唐的事情都让他遇见了,他对这秘法就更加信心百倍,再者前世的修炼可没如今这般神异。热流从小腹升腾志胸口,快要喷薄而出时,又缓缓降下去。如此这般他足足咽了九次茶水,从腹部到胸口,也足足升降了九次。

    一升一降,不知给他带来了多少好处。肉眼不可见的身体内部,脏腑间的内膜被药力热流改造,让本是脆弱的内脏器官开始变的强劲有力,一些毛细血管也开始尽力的舒张,特别这参茶本就助益人的精气,补充人体不足。

    只这一会,他便感觉自身短小的身体,有一股力量在缓缓流动。毕竟是孩童之身,他也不敢多做修炼,口中茶水尽了,他就缓缓收功,睁开了眼睛。

    他未立刻起床,而是反复咽口水,直到口中淡而无味,才罢了。撩起长跑,他下意识的站了个桩。四平八稳,端腰翘臀,这是大枪桩,太极里面的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