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综穿]公主难当 > 第48章 我给四爷当公主48
    原本这事其实算不上什么,自从葛尔丹死后,那边一直没消停过。他们是真正富贵过的,所以他们一直以来想要更多的草场,更多的话语权,而这些是大清所不能容忍的。但是不能忍也没有别的什么办法,准噶尔实在是比较远,这年头又没有铁路什么的,再打一场,对于后勤压力也实在是比较大,所以,葛尔丹死了,准噶尔那边投降了,大清也就暂时偃旗息鼓,无非就是盯着那边的动作。

    当年葛尔丹虽说是死了,但是他的余部却远遁漠北,这些年一直藏在暗中,在草原上兴风作浪,如今,策旺阿拉布坦得了原本葛尔丹余部的效忠,愈发不满于现状,就直接开始兴兵。

    策旺阿拉布坦算起来还是葛尔丹的哥哥,他能有今日,也有康熙的扶持,当初他是投靠了康熙去攻打葛尔丹的。屁股决定立场,葛尔丹作为准噶尔大汗的时候,一心要恢复准噶尔当年的荣光,毕竟,他们老爹固始汗当年占据的底盘可比现在大多了,结果固始汗一死,几个儿子将老爹的地盘瓜分了,还被大清各个击破,最后,葛尔丹的准噶尔大汗的名头就显得有些名不副实,然后自然就想要从自家亲哥那里抢地盘。哪知道,你能对亲哥下手,亲哥又不是傻的,能任你鱼肉所以,策旺阿拉布坦很干脆地就投靠了康熙,在关键时刻捅了葛尔丹一刀。

    葛尔丹没了,康熙就将策旺阿拉布坦封为准噶尔汗,等到坐到了这个位置上,策旺阿拉布坦就发现,自己想要过得好,还得走自家老弟的道路。之前的时候,鉴于大清兵锋正盛,他也只能忍着,如今康熙老了,策旺阿拉布坦年纪也不小了,所以,他已经不能再等了

    原本西zang就是策旺阿拉布坦的领地,不过他做了准噶尔汗之后,康熙就将那边重新梳理了一番,任命了新的官员,连活佛都换了个,这般一来,策旺阿拉布坦的话就不管用了。他这次袭扰西zang,就是想要让现在的活佛给他站台,可惜人家不乐意,还直接向大清求援平叛。

    这等消息虽说不能说是疥癣之疾,但是原本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康熙一辈子经历过的事情多了去了,策旺阿拉布坦撑死也就是恢复原本准噶尔的地盘,按理说,康熙不会因此动怒,但是偏偏,康熙就中风了。

    四爷眼睁睁地看着康熙原本还在说话,突然就往后一倒,顿时就吓了一跳。

    这次是为了商量策旺阿拉布坦的事情,所以也没在大朝会上说,而是就在御书房,在场的也就是几个亲王还有内阁的几个大臣,四爷几乎是第一时间叫道“快,叫御医”

    御医很快就来了,很快就做出了诊断中风中风这种病,真不是寻常手段能够治疗的,最重要的是,这种病无法根治,只能缓解。因此,即便是通过金针刺穴的法门让康熙清醒了过来,康熙这会儿看起来也很不好,眼歪嘴斜虽说不严重,但是细看就能看出来,嘴角还忍不住往外流涎,半边身体已经没了多少知觉,好在还能开口“朕这病还能好吗”

    御医也很头大,只得谨慎地说道“万岁爷这病来势汹汹,虽说因为救治得早,清醒了过来,但是想要真正缓解身上的症状,须得通过药石针灸,多管齐下,不仅如此,还得清心静养,不得过于劳神。”

    老实说,这就很坑,除非是那等傀儡昏君,否则的话,做皇帝的,哪有清心静养的道理,尤其,如今还面临策旺阿拉布坦的威胁呢虽说一时半会儿,那位威胁不到中原,但是,真要是让其坐大,回头蒙古那边闹腾起来,可就真的不好收拾了。

    康熙这会儿都觉得脑子变得迟钝了起来,只觉眼前发花,顿时还真是不敢多想了,权势固然重要,但是他这个年纪,还是比较惜命的,他犹豫了一下,又问道“若是清心静养,那要什么时候能好”

    御医头低得恨不得趴到地上去,好半天才说道“万岁爷毕竟不是壮年,想要恢复,并非短期之功,只怕须得一年半载才行”

    一年半载真要是这样,那真是黄花菜都凉了。康熙其实前几年的时候,右手就有些颤抖,不得不让张廷玉代为批复奏折,张廷玉擅长临摹,能将康熙的笔迹临摹个不离十,但是如今在内阁乃至几个年长儿子面前发作,那就不能再如何隐瞒了,甚至这也隐瞒不了,他如今半个身体不能动弹,总不能这般去上朝吧皇家威严何在康熙沉吟片刻,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往下头看了一下,终于抬起勉强还能动的左手,颤巍巍地指向了四爷“老四,接下来由你监国”

    四爷差点没傻了,一边恒亲王连忙推了四爷一把,四爷连忙说道“汗阿玛,儿臣才疏学浅”

    康熙顿时不爽起来“什么才疏学浅,这个时候是推拒的时候吗难不成,你还要在这儿搞什么三请三让不成”这话就说得有些诛心了,四爷一边心中狂喜,一边面上作出有些不敢置信的神情,老老实实地下拜“汗阿玛,儿臣定然不负汗阿玛厚望”

    消息传到外头,对于许多人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当然,也有大喜过望的,在这个时候,康熙指定四爷监国,差不多就是确定了继承人了。四爷又不是真的孤家寡人,他这些年在朝堂内外,还是有一些门人奴才的,这会儿一个个弹冠相庆,恨不得立马跑到四爷那里表忠心。

    而老八他们那里,这会儿就一阵沉默,他们才将十四抬起来没多久,十四年纪轻,也没拿得出手的成绩,之前拉拢那些大臣,不管是用的钱还是用的权,甚至拿捏的把柄,都跟十四没关系,这会儿就算是想要发难,也是无可奈何。毕竟,之前康熙指定四爷监国的时候,还有内阁一帮老大人在呢,他们都没有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如今再想要反对,却是已经晚了。

    “八哥,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十四也有些抓瞎,但是他倒是没有那么丧气,毕竟四爷是亲哥,就算是一直以来兄弟之间感情不睦,但是血脉在这里,哪怕是看在德妃的面子上,四爷也不能真拿他怎么样但是他依旧有些不甘心,毕竟,他自以为自己距离那个位置就剩下一步之遥,只需要一点时间,要老爷子知道自己的才干和孝心,哪知道,自己还什么都没干呢,老爷子居然因为策旺阿拉布坦的那点事情中风了,而且还很严重,人家坑爹,康熙这根本就是坑儿子啊

    老八看着十四的模样,心中暗恨,面上却是八风不动,依旧带着温煦的笑容“十四弟何必这般担忧,此事未必没有转机”

    十四眼睛一亮,虽说觉得老八是真的运气不好,宗室卡在关键时刻,但是对于老八的谋略心机,十四还是非常相信的,既然老八说事情还有转机,那么,他就信,他连忙给老八行了一礼,诚心问道“还请八哥指教”

    老八笑吟吟地说道“有句话叫做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在汗阿玛眼皮子底下未必是什么好事,汗阿玛只是中风,脑子还清醒,他如今身体不方便,自然能让老四监国,但若是汗阿玛好起来了呢他能忍着老四所以,现在的老四,跟当年的太子也没什么区别,说不定汗阿玛回头自个就找个罪名将老四拿下了反倒是西北那边,还有可操作的余地策旺阿拉布坦的事儿都听说了吧,汗阿玛如今可没那个精力御驾亲征了,但是他未必放心别人,所以,总要找个合适的人去征讨策旺阿拉布坦的,咱们兄弟们之中,知兵的也就那几个,如今大哥肯定是不会被放出来了,那么,你说汗阿玛会选谁呢”

    十四眼睛一亮,他在一众阿哥之中,的确武略出众,这在上书房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只不过一直以来没有他表现的余地,他正觉得此事已经是十拿九稳的时候,就听老九说道“十四弟你也别高兴的太早,除了你,还有十三呢老十三被老四捞出来之后,对老四肯定是死心塌地,这等事情,老四定然是更愿意相信老十三的,所以,你得抓紧时间才行”

    十四一听,顿时立马坐不住了,敷衍地拱了拱手“多谢九哥提醒,弟弟这就去想办法”说着,一溜烟地跑了。

    老十在一边如同隐形人一般,心里头却是也有些不爽,他其实也很擅长兵略的,怎么就没人能想起他来呢不过,在他们这个团体之中,老十一想搞得跟凑数的一样,所以,即便是心里有想法,嘴上也是什么都不说,慢悠悠地坐在那里喝茶,唔,八哥这边果然是不如从前了,茶叶都比以前次了一等

    十四能想到的办法无非就是找德妃,他才不想要直接去找四爷呢,这会让他有一种示弱的感觉,如今的十四,这个头低下去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德妃听到十四的说法,只觉得这个小儿子简直是没脑子,她叹了口气,说道“你来找额娘,额娘又去找谁呢”

    十四才想要开口,就听德妃继续说道“如今万岁爷那个样子,别说是我了,便是佟贵妃等闲也见不到万岁爷,真要是在万岁爷那里闹腾起来,叫万岁爷病势加重,至于说你四哥,你说说看,你凭什么让你四哥选你呢就凭你天天跟他对着干”

    十四顿时傻了眼,额娘你还是不是我亲额娘了,不帮我想办法,还来打击我

    德妃这会儿是真不觉得十四有什么胜算,要是康熙没指定老四,那自然什么都好说,但是既然康熙已经指定了老四,那么十四铁定没戏。同母所出的皇子,一个在内监国,一个在外领兵,康熙难道是觉得自己屁股下面的椅子太烫吗

    德妃没有跟十四说清楚,他若是自个想不清楚,那德妃也没别的办法。不过,十四搞了这么一场,她这个做额娘的,还得给十四描补,因此,等到四福晋来给自己请安的时候,德妃就说道“老四家的,你回去跟老四说一声,就说十四那小子是个不懂事的混账东西,叫他这个做哥哥的,不要十四一般计较”

    四福晋连忙说道“额娘的话,儿媳记下了,我们爷跟十四叔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我们爷一向还是关照兄弟的,只怕十四叔被人挑唆,跟我们爷起了隔阂”

    德妃也没有再说什么,很多事情过犹不及,到了这个时候,她愈发不能显出偏心来,没得叫老四对十四更有想法,因此,她只是笑道“十四是老四的亲弟弟,老四觉得十四做错了事,只管骂,只管打便是”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四福晋还有什么好说的,只得答应了下来,回去之后就跟四爷说了。四爷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他嗤笑一声“行了,娘娘的意思,爷也算是明白了,不过,十四那小子,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四爷是经历过当年征讨葛尔丹之事的,准噶尔作乱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事实上,当年朝廷平定三藩的时候,准噶尔就各种不消停了,在这之前,朝廷一直就是通过拉拢分化之类的手段,制衡准噶尔,毕竟,蒙古那边大家其实也不希望头上再多一个作威作福的主子,臣服大清,大清起码不会抢他们的草场,而臣服准噶尔,准噶尔自家就是草原上的狼,狼是要吃人的所以,即便准噶尔那会儿跟北边的沙俄勾勾搭搭,各种给大清添乱,大清这边也一直等到积累了足够的粮草钱财,恢复了兵力,康熙才大举亲政,要不是期间出了岔子,那一次其实就能毕其功于一役。

    所以,这一次策旺阿拉布坦的事情也是一样,朝廷不会这个时候先出兵的,多半就是先警告,然后再传信给蒙古各部,让他们先牵制住准噶尔那边的兵力,然后再去搞明白策旺阿拉布坦的情况,这位年纪不小了,说不定没几天就死了,到时候朝廷完全可以通过扶持他那些儿子分裂准噶尔,就像是当年固始汗过世之后,大清所做的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出兵的事情是真不用着急。

    所以,四爷一直很纳闷,这点事情,怎么就搞得康熙中风了,居然还挺严重,这里头肯定有问题啊只是,越是到了现在,四爷越是要小心谨慎,比如说,私底下找御医打听康熙的身体情况,那肯定是不可以的,这难免叫人觉得他等不及了,心怀不轨。因此,四爷这些日子一直在私底下翻阅各类医书,还问了自家府里的大夫,这中风到底是个什么缘故,之后,他就有了个猜测,那就是康熙是真的老了,在饮食上头也有些不谐,康熙这些年愈发口重起来,即便一直以来还算是节制,但是相比较而言,他的饮食是比较肥腻,加上这些年又颇为纵谷欠,这才导致情绪稍微一上头,就引发了中风。

    四爷忽然想起来这几年来御膳的变化,一直以来,御膳都中规中矩,四平八稳,最多就是会根据时令调整菜单,像是什么稀奇的食材,几乎是不会出现在御膳房中的,因为御膳房得考虑到,若是皇帝吃什么新鲜东西吃顺了口,回头想要点菜,却找不到原材料的情况。但是自从老八府里那个钮钴禄氏搞出了一大堆新鲜菜谱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钮钴禄氏那边也很少会用什么稀奇的食材,毕竟,她处在一个半失宠状态,说是侧福晋,跟厨子没什么区别,无非就是身份更高贵一些的厨子,但是,她会大量使用各种香料调料来给菜肴增香增色,让人胃口大开,即便是素菜,也多半会用荤汤提鲜。

    虽说宫里一直有每道菜最多不过三口的规矩,但是,康熙多年大权在握,自然愿意让自己吃点顺口的。年纪大的人难免口淡,就喜欢吃点有滋有味的,钮钴禄氏搞出来的那些菜,别的不说,在滋味上头却做得很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的饮食习惯就这样微妙地出现了不少变化。别看每次巡幸热河木兰的时候,康熙依旧还会亲自上场狩猎,但是在那里的狩猎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围场里头的猎物多半都是圈养的,再加上还有人暗中帮着作弊,康熙自然是百发百中,次次满载而归,但实际上,四爷跟着出去过几次,很容易就知道其中的猫腻,不过就是大家都在演戏罢了。没有足够的运动量,吃得又过于油腻肥厚,康熙体型都有了膨胀的趋势。四爷再想到这些年体型愈发可观的老八老九老十他们,简直是倒抽了一口凉气。这钮钴禄氏的报复还真是润物细无声啊

    虽说有着这样的怀疑,但是四爷并不会跟任何人去说,如今这个局势对于四爷来说,还是非常有利的,最好老八他们也跟着中风暴毙才好,因此,四爷将猜测藏在心里,开始兢兢业业地干起了监国的差事。

    这个差事并不好做,康熙就算是如今需要静养,但是你也不能真的让他清心静养了。四爷这些年将康熙的心意揣摩得七七八八,自然知道,像是康熙这样的皇帝,最担心的也就是失去权柄,因此,他每每老老实实将朝堂上的大事都跟康熙汇报一遍,还要询问康熙的意见,让康熙不会觉得自己忙不迭地抢班夺权。

    康熙也很吃这一套,他是真担心自个就这么被架空了,他登基的时候不过就是一个稚童,那会儿真是看尽了下面那些权臣的脸色,为了能够亲政,那真的是绞尽脑汁,这才最终掌握了权柄。从那之后,他就知道,帝王不能一日无权,要不然的话,所谓的帝王不过就是个笑话罢了

    如今他身体情况不允许,但是康熙却依旧不能真正放下权柄,事实上,四爷说是监国,但是,紫禁城的侍卫,还有京中各处兵马,依旧掌握在康熙手里,但凡四爷有什么逾矩的地方,康熙拿下这个儿子并不会费太大的力气。

    这般一来,难免拖累了康熙养病的速度,康熙心里也是着急,他这身体一天不好,一天就只能在宫中静养,虽说老四对自己还算是恭敬,什么事情都会先听自己的吩咐,但是,时间长了呢康熙对于朝堂上那些臣子的节操是丝毫都不敢相信,胤礽做了二十年的太子,就有人死心塌地地将胤礽当做是自己的主子,不惜跟自个这个皇帝作对,那会儿起码自个还在盛年呢,可如今呢,自个这个身体状况,再拖个一年半载,老四差不多也就能拿捏住大半臣子了。

    有着这样的考虑,在康熙身体勉强好转一些之后,他就开始偶尔召见一些近臣了。四爷看在眼里,也不阻止,这个时候,他是真觉得自家这个汗阿玛有些不知道轻重,他如今的关键就是养好身体,一个连最基本的仪容都无法保证的皇帝能上朝吗行走不方便可以让人抬过去,但是,说话都说不清楚,那难免要被下面的臣子轻视。别以为身为皇帝,下面的人一定就会服从你,汉臣或许还好,他们在清兵入关之后,就多半被打断了脊梁,如今连口头威风都不敢逞了,但是八旗那些大爷,可不是什么忠君爱国的好奴才。这也是有根子在的,满清当年就是八王议政制度,先帝能够登基,其实就是这些八旗旗主之间的妥协,与其让自己的政敌占了便宜,不如联手立个傀儡。多尔衮在排除异己上做得很好,很是削弱了那几个铁帽子王的实力,但是他英年早逝,算是让顺治占了便宜。结果顺治也活得不长,轮到康熙做皇帝,又被几个辅政大臣搞得灰头土脸。总之,但凡是皇帝弱势,那么,八旗这些人定然是会蹦出来表现自己的存在感的,康熙要是一心想要折腾,那么难免就叫这些八旗贵族占了便宜。

    四爷倒不是没有孝心,但是在这种时候,孝心是要往后放一放的,尤其,你自以为自己尽了孝心,放到康熙那里,只会觉得你不忠不孝。这是立场问题,根本没法改变。所以,如今看着康熙在那里透支自己的身体,四爷也只能是看着,对此不会多做什么,甚至还会在监国的时候主动询问,是否有人要去给万岁爷请安。

    当然有人要去,毕竟,四爷如今的地位开始稳固,老八他们那一伙人自然是不肯就这么安分下来,一边给四爷捣乱,一边就想要到康熙那里进谗言。老八知道自己遭了老爷子的厌恶,就让别人过去。十四也是个蠢的,真跑到康熙那里主动请缨,结果被康熙三言两语给打发了,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去。

    策旺阿拉布坦那里,如今就按照四爷的策略慢慢进行的,策旺阿拉布坦年纪不小了,拖个几年,也能省掉大清许多麻烦,因此,四爷不过就是在跟康熙商讨了一番之后,拟了几道赐婚的旨意,康熙也是狠人,又从孙女里头挑了好几个赐婚给了蒙古各部,然后又命人去蒙古那边挑拨离间,主要针对的就是策旺阿拉布坦的几个儿子,策旺阿拉布坦看好的继承人是策零,但是,他又不是只有一个儿子,这些儿子能甘心放弃继承权,老老实实为策零驱使所以,只需要允许他这几个儿子继承一部分草场,那么,自然而然的,准噶尔那边内部就会分裂。

    对于四爷这番操作,康熙也是赞成的,这年头打仗是真的不划算,西zang那边不比其他地方,高原气候与平原相差很大,想要适应,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大军过去,光是要适应那里的气候就需要相当长时间,就这样,也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因为水土不服死在那里。另外,后勤辎重也是个问题,在平原上运输粮食辎重就得冒着额外耗费一半的风险,要是将这些送上高原,那么,路途上的损耗起码要七八成,谁也不知道这一战要持续多长时间,别一番折腾之下,直接将朝廷给打穷了。所以,如果能够用盘外招解决,那就尽量不要打仗,就算是要打,也不能在高原上打,大清实在是太吃亏了

    跟四爷比起来,只知道在那里喊着要打仗的十四,就显得太幼稚了。或许如果康熙再年轻十岁,会赞同打这么一仗,但是如今嘛,康熙还真不想费这个事,太亏了

    十四被康熙打发走了之后,他也就消停了。十四之前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因为仗着老四是亲哥,不能真的跟他一般计较,但是如今嘛,他觉得自己还是老实一些为好。跟十三比起来,十四其实胆气也一般得很,真要是彻底得罪了四爷,十四也不觉得自己能在自家亲哥那里讨到什么好处,加上德妃跟着训斥了他一顿,十四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老八他们之所以跟老四没完没了,主要是之前结了仇,另外就是,老八自个不甘心,毕竟,老八这些年那真的是各种搞事,四爷上位,自然是不会喜欢老八这样的,到时候老八真的只能做个闲散宗室了老八出身不高,心气却一直不低,为了这事一直憋着一口气呢,想要让老八放弃,比登天还难,所以,接下来的事情十四用脚后跟都能想到,老八肯定是要一个劲地跟老四对着干的,他要是再跟着老八他们胡闹,回头自个也没什么好果子吃。

    “十四那个混账,居然就这么退缩了”明明是大冬天,老九依旧满脑门子汗,他从袖子里面抽出扇子,用力扇了扇风,又摸出一张帕子,将满头的油汗擦了个干净,然后扯了扯衣领,打着扇子气哼哼地说道。

    老八也有些沉郁,他叹了口气“既然十四不乐意掺和,那咱们最近也消停一些吧”

    “八哥,你就这样认输了”老九顿时跳起脚来。

    不等老八说话,老十却在一边没心没肺地说道“不认输能怎么样,十四起码还能在汗阿玛那里说几句话呢,咱们哥几个连汗阿玛的面都见不到,谁不知道咱们被汗阿玛厌弃了,到了这时候,咱们再想要找别人,那可真的是找不着了”

    老九瞧着老十那副样子,不免憋了一肚子气,偏偏老十话说完,就自个拿了点心在那里吃着,浑然没将自己刚才那几句话放在心上。

    实际上,随着时间推移,除了那些跟胤禩牵扯太深的人还在战战兢兢地继续与老八他们往来之外,其他那些人一个个都退缩了。像是马齐,如今半点不提老八的事情,老老实实干自个的差事,对四爷吩咐下去的事情执行得也很是用心。四爷最喜欢这种能干的人,虽说这位之前立场有问题,但是如今既然改过来了,那么四爷便不当回事,马齐这个当年八爷党里的急先锋尚且如此,何况是其他那些小喽啰,瞧着四爷并没有追究到底的意思,一个个便都不吭声了。

    至于宗室里头跟着八爷的那几个人,如今也都在观望。安郡王府如今算是彻底完蛋了,玛尔珲前几年病逝,他没有嫡子,府里头上了好几次折子,想要过继一个儿子,最后康熙都没同意,最后以无嗣为由直接绝了安王这一系。然后,这一脉就彻底没落了。原本的王府不能住了,不合规制,许多当年赐下来的摆设也得收缴,甚至还包括了一部分产业。连同正蓝旗,如今也被康熙将各个佐领都拆分掉了。事实上,在安郡王这事上,老八费了不少力气,最终却啥也没成,为了维持自家的好名声,如今老八还得花钱养着没了王爵,最高只封了个辅国公的安王一系,总不能叫其他跟着他的人心寒。反倒是八福晋,对这些不是娘家胜似娘家的亲戚一直很冷淡,毕竟,太侧福晋早就没了,她跟老八关系不睦的时候,安郡王府也不曾给她撑腰,她一直是个爱憎分明的人,她从自己的嫁妆里头拿了一笔钱给了安郡王府,然后就不再管他们的事。

    瞧着安郡王府这般下场,大家也对老八的能力产生了质疑,虽说老八承诺自己若是上位,会为安王府复爵,但是,这种空口白话,谁真信了谁是傻子老八如今这个样子,谁上位都轮不到他因此,如今一帮宗室,虽说还没有立刻凑到四爷那里,但是,已经开始从老八那里抽身,只气得老九背后跳脚大骂。

    四爷冷眼看着,他这会儿愈发意识到了皇权的可怕之处,康熙并没有直接杀人,就让曾经能够影响大半个朝堂的八爷党分崩离析,四爷也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他不像是太子,从小跟着康熙身边耳濡目染,学的就是治国之道,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帝王心术,相比较而言,四爷开府之后,接触康熙的次数多半就是在朝堂上,许多事情那会儿他也看不分明,想不分明,这么多年下来,他一直在揣摩康熙的心意,但是,这么多年的收获都不如这些日子跟在康熙身边。

    康熙倒不是有意教他,但是,这样的交流足以让四爷窥见康熙的心思,并且从中分析出康熙这样做的动机还有结果,通过这样的交流,四爷也已经将曾经被神化的皇权给看得分明起来。康熙也不是通过正常的地王教育上位的,他的帝王心术都是在跟臣子的斗争中培养出来的,比起康熙当年面临的内外交困,如今四爷面对的情况其实要好很多,因此,他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

    因为康熙的中风,这个新年并未如何大操大办,过得比较低调,随着春暖花开的到来,康熙的身体情况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虽说依旧行动不便,但是,起码脸上已经看不出多少异常,言语也不像是之前那般含混不清,吐字变得清晰了许多。

    见到康熙这般,四爷当机立断,便要辞去监国之职,将权力还给康熙,康熙夸奖了四爷一番,然后顺利地拿回了权力,重新开始上朝执政。

    就在许多人觉得四爷要被冷落的时候,康熙还朝之后第一件事,就直接颁布册立诏书皇四子胤禛自幼抚育与孝懿皇后膝下,仁孝纯深,天资粹美,朕钦承景业,俯顺舆情,立胤禛为皇太子,择日敬告天地、宗庙、社稷。

    四爷只觉头晕目眩,有些恍惚地接下圣旨,然后看着玉阶下反应过来的群臣山呼跪拜,一时如在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