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综穿]公主难当 > 正文 第107章 我给小猪当公主24
    汉家诸侯王进京朝贡自然有规矩, 不能每年都来,也不能几年都不来。随着当年的削藩, 原本几个大的诸侯国被拆分,另外诸侯王的权力也缩水了一大截,可以说,诸侯王也就是在自个的王宫里头还有几分权威,出去之后有几个人认他们这些诸侯王的呢诸侯国内的事情主要就是看国相的,而这些国相都是上头派下来的,所以, 他们显示自己存在感的手段就是大兴土木, 征发徭役, 另外就是换着花样地捞钱, 但凡你想要显露一下自己的本领,那么对不起, 上头难免就有人觉得你有什么不良居心, 回头就要挑你的刺刘彻一直就是个小心眼的, 如今汉家的诸侯王里头,获罪的可是不少, 像是刘彻那些兄弟,还能安安稳稳做诸侯王的,几乎已经没有了, 好几个封国直接就被除国,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亲儿子,在封国,依旧缩手缩脚,不敢有什么明显的动作。

    不光是权力不够, 待在封国,远离中枢,也容易被人说坏话,很多事情,不是看你怎么做,而是看别人怎么说。说你坏话的人多了,那么没事也变成有事了,何况,很多诸侯王自己做事也经不起追究,在这样的情况下,跟中枢打好关系就很必要了

    太子宫那边,刘据还坐得住,但是太子宫中那些臣僚却有些坐不住了,居安思危是个好品质,哪怕如今看起来天子并没有起废立之心,但是最好还是先做到知己知彼。

    以前诸侯王没有进京的时候,长门宫这边虽说偶尔还有人上门,但是频率其实很低,因为陈阿娇很明显对于政事不感兴趣,而被天子宠爱的洛邑公主如今年纪也比较小,所以,很多人无非就是逢年过节的送礼,先培养一下感情,等到将来的时候,真想要求点什么事情,对方也不好意思拒绝不是。但是,等到诸侯王进京之后,长门宫居然变得炙手可热起来。甚至有人私底下还表示,卫子夫这个皇后,他们是不认得,他们只承认陈阿娇这个先帝册封的太子妃,太皇太后册立的皇后。

    这事当然很好理解,卫子夫做皇后,刘据就是嫡长子,对他们来说,压根半点好处都没有,可是陈阿娇又没有儿子,那么,她做皇后,其他人礼法上都是她的儿子,但凡是她有所偏向,将来可就不好说了

    “呵,这一个个都挺阔气啊”陈阿娇翻看了一下各个诸侯王送来的东西,不由啧啧了两声,“要是一年来这么一趟,咱们的库房都要放不下了”

    大长秋凑趣道“翁主担心这个作甚,库房放不下,那就另建,何况,咱们公主越来越大,也不能光是攒钱,也得给公主准备一些产业”

    陈阿娇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没错,光是将钱放在库房里头肯定是不行的,金饼之类的还好,不占地方,而且很保值,但是,其他那些东西就不一样了,像是齐国送来的珍珠,的确都是好东西,可是这玩意时间一长就会变色,所以,如果不是都拿来用的话,放着就不值钱了。还有衣料也是一样,时间一长,就算料子还行,颜色也会褪去,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陈阿娇沉吟一番,说道“既然如此,回头叫人留意一下,给阿姝购买一些店铺之类的,田地就算了”陈阿娇琢磨着过几年告缗之事盛行,不知道多少商人破产,正好可以趁机收购一些不错的店铺产业,难不成谁还能告到自个头上来不成至于说购买田地,陈阿娇琢磨着还是算了,店铺可以租出去,不需要多费心,良田佃给农人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你得有足够的人手去管着,陈阿娇手里也没多少靠谱的人,至于说找馆陶公主留下来的老人,那还是算了吧,这些人还不定有什么念头呢所以,还是店铺稳妥,另外再买几个宅院别业,别指望刘彻安排的公主府,这种公主府多半是拿那些获罪的列侯的府邸给改建的,实在是没什么可说的。所以,找点山清水秀的地方搞几处别业就很有必要了,夏天避暑,冬天避寒,这样的日子才叫舒坦,才不会委屈了自己。

    陈阿娇对于拿这些便宜儿子的礼物半点都不亏心,毕竟,这些事晚辈的孝敬,你们孝顺我,难道还指望我帮你们做什么不成另外就是,这几个货都是一心想要将刘据拉下去的,陈阿娇就算是不开口,但是以后也有的是人前赴后继,总之,刘据一天不能做皇帝,他就一天是个靶子,不知道多少人惦记着将他拉下来呢

    心中各自存了取而代之的想法,一帮皇子诸侯王如今就在长安城各种作秀,总之,这个礼贤下士,那个勇武过人,最重要的是,一个个都很慷慨大方。

    刘彻对于这帮儿子的想法其实是心知肚明,毕竟他也是那时候过来的,哪怕是做了太子之后,也得继续在老爹还有祖母那里做戏,表现自己的孝顺能干,而刘荣被废之后,其他那些兄弟同样总是在先帝面前显露自己的才干,总之就是证明,自己才是那个最好的选择

    如今他这些儿子,真要说起来,手段还比较生嫩,毕竟年纪小,沉不住气,根本没有意识到,如今的关键,其实不在于刘彻选谁,而是在于军方选择谁只要卫青还在,以他的功劳,但凡刘彻不想落得个过河拆桥的名声,那么,刘据除非犯下什么不可饶恕的过错,否则的话,起码卫青在世的时候,他的地位不可动摇。

    所以,这几个儿子除非能有几个类似于卫青这样的人撑着,否则的话,十年之内,根本没戏

    刘彻也有些无奈,霍去病一死,卫青也只是作为大将军坐镇后方,等闲的战事,他已经不会亲自上阵了没办法,卫青已经是封无可封,高祖皇帝斩白马为誓,非刘氏不得封王,如此,卫青已经达到了人臣的顶点,哪怕是为了保护卫青,刘彻也不可能再让卫青上战场了但是没了卫青和霍去病,其他那些将领就没有了对匈奴的统治性优势,如今跟匈奴那边居然开始进入了僵持状态。

    匈奴人虽说失去了祁连山和焉支山,但是,他们还有大片的草场,甚至还能攻打西域,从西域那边获取足够的资源,包括人口、战马还有大量的财富,匈奴人啃不过汉人这根硬骨头,甚至为此硌掉了好几颗牙,但是对西域那些国家,匈奴却依旧保持着极大的优势,偏偏大汉对西域来说,是鞭长莫及,那里实在是太远了,很难干涉到那里。当初张骞出使西域,的确跟西域各国建立起了联系,但是,比起匈奴近在眼前的威胁,大汉就离得太远了,根本帮不了他们什么。原本与匈奴有仇的大月氏,早就跑得无影无踪,其他那些国家,乌孙国跟匈奴关系比较复杂,他们一度跟匈奴好得跟穿一条裤子一样,但是到了后来,两家又闹翻了,乌孙分裂,其中一部分投靠了匈奴,另一部分直接跑了。

    大汉这边其实真没太多办法,你进军匈奴,可以就食于敌,减少后勤的压力,但是你要是去西域那边,不带上足够的粮草,想要指望西域那些小国给你后勤粮草,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西域那些小国,一个国家说不定就只是一个绿洲而已,这点地方,能产出多少粮食呢,汉军一来,哪怕只是过境,都要将他们吃穷了,何况有句话叫做请神容易送神难,他们也未必信得过大汉,匈奴人来抢劫好歹也讲究一个可持续发展,一般情况下,就是抢粮食金币女人还有工匠,不至于让那些贵族国主真的变成穷光蛋,但是大汉到底是个什么想法呢

    所以,指望着西域那边有什么实质性的支持是不可能的,他们最多为了保护自己的财富和地位,不直接投靠匈奴跟大汉对着干口头上跟大汉结盟,甚至还可能送出几个王子贵族出来做质子,但是在这么做得同时,他们可能还会同时送质子去匈奴。这就是弱者的悲哀,只能说老老实实做墙头草。

    以前霍去病在的时候,将乌桓人顶在前头,乌桓人也将霍去病视作是神明一般,指哪打哪,但是如今霍去病不在了,再指望借乌桓人的手去攻打匈奴,也成了一个问题。

    总之,刘彻如今是真的缺人,他需要出现一个新的具有统治力的将星,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还真没有他如今倒是想要提拔李广利,但是李广利这个人,打顺风仗没什么问题,但是若是遇上逆境,那只怕有些不成之前的时候,刘彻还能想着让李广利好好锻炼一下,但是如今,刘彻也觉得有些消耗不起了

    不过,刘彻还是比较擅长玩弄权术的,他将几个儿子都夸奖了一番,给他们留下了一点希望,然后就打发他们回封地了,弄得许多人不上不下的,根本搞不明白刘彻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刘彻如今自觉自己还是壮年,刘据更是年纪还小,也就是说,他如今还没有真正参与到朝政中,不做不错,但是真要是让他开始参与朝政,那么,他的政治主张也就会慢慢暴露出来,渐渐地,朝臣们就知道该如何选择了别以为只有君择臣,实际上做臣子的,也是希望能够在一个能够让自己施展所学的君主手下做事。若是跟君主三观不合,那么就是个灾难像是在高祖刘邦手底下,儒家就混得很悲催,除了一个叔孙通,靠着圆滑世故各种谄媚,算是在高祖那里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是其他那些儒生,拿真的是只有被高祖指着鼻子骂的份别说是平步青云了,就算是想要保住性命都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而且,你可以改变自己的学派,但是,你很难改变自己的利益立场,当一个出身地主阶层,整天想的就是兼并土地,壮大家族财富,收拢更多人口的人,遇上一个成天只想要拆分家族,逼着大家族分家立户,一发现什么地方土地兼并达到了一条红线的时候,就将对方打入豪强的行列,逼着人背井离乡搬到陵邑的皇帝,那是没多少前程的,一个不注意,你就得倒霉同样的,在一个主战的皇帝手下,你要是成天喊着要与民生息,指责皇帝好大喜功,穷兵黩武,那肯定要倒霉。而对一个一心只想要和平的皇帝,你却喊着要复百世之仇,那也是吃枣药丸

    所以,刘据参与朝政之后,当他的政治倾向暴露出来,那么,自然会有不少原本支持他这个太子的人会离他越来越远,当然,也会有人更加紧密地簇拥到他的周围,到时候,朝堂上的矛盾就是太子这一党与反对太子一党之间的争执,而刘彻就可以从容应对。

    刘彻表示要让刘据正式参政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刘彻的想法,反而觉得刘彻是肯定了太子的才能,所以才准备让太子正式进入到朝堂中去。许多人为此欢欣鼓舞,便是卫子夫和卫青都为此松了口气。刘据有那么多臣僚帮忙,这会儿刚刚参政,刘彻也不会让他去解决什么为难的问题,那些简单的事情,要是刘据再处理不过来,那么,这个太子就真的别当了

    唯有经历过一世的几个人都为此叹息,刘据的弱点实在是太明显了,他这个人根本就是不合时宜,他作为太子,如果是给孝景皇帝做太子,都没什么问题,偏偏是给刘彻这个孝武皇帝做太子,这就很悲催。一朝天子一朝臣,刘彻做了皇帝,那么扬眉吐气的就是军方的一帮杀胚,他们从军功之中才得到了出人头地的机会,让他们解甲归田,这等阻人前程的事情,谁能一笑了之呢当然,民间大概对此会很赞同,打仗是会死人的,如果一直能打胜仗,而且损失不大也就算了,大家都能接受,但是如今损失也不小了,士卒还好,那些民夫就很悲催,就算是分到了不少良田,但是男丁被征调去调运粮食,充当后勤,以汉军出征的频率来看,很容易就要误了农时,没人耕种,那么田地再多又有什么用呢,甚至许多地主连佃户都雇佣不到了,北地的地主还好,他们本来也不靠田租生活,而是利用田地结好乡党,好带着乡党一同从军立功。但是其他地方的就不一样了,他们是需要有人帮着干活的,结果人都被征召去军中干活了,他们的利益自然得不到保障。

    所以,刘据的主张还是很能得到一部分人的支持的,不过,他以前的基本盘其实是军方,当军方不再为他站台的时候,那么,光靠着那一部分支持者,他又能坐稳太子的位置吗

    卫伉反正不看好,老实说,卫伉其实很难理解刘据的选择,就像是难以理解公子扶苏一样,不过,他自知自己改变不了什么,所以也只能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对于卫青想要让卫伉去给刘据做太子舍人的事情,卫伉表现出了极大的抗拒,他上辈子没有给刘据做舍人尚且被连累了,真要是给刘据做舍人,那还不死定了啊卫伉理所当然地拒绝了,卫青对此也没办法,因为回头卫伉居然就去求了平阳公主,然后平阳公主给卫伉在大鸿胪找了个差事,大鸿胪负责的就是邦交还有边陲部族的事务,另外还兼任诸侯国的朝贡,这其实是个比较清闲的差事,而且不容易出错,大鸿胪卿秩比也就是六百石,下面的属官自然秩比也不高,但是如今大汉可以说就是世界中心了,周边各国,哪个敢跟大汉扎刺,便是匈奴,如今对大汉态度也算是比较谦卑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鸿胪的地位自然是愈发不如从前了。但是,这个衙门胜在安稳,不会出什么差错。卫伉要的就是安稳,因此,他很快就跑去上任了。

    平阳公主是什么人,她简直是第一时间就意识到,卫伉对刘据并不看好,这让平阳公主自然生出了一些幸灾乐祸的感觉,然后她就打算看看能不能借着卫伉的手给卫子夫和刘据一个难堪。平阳公主来了这么一手,其他人没什么感觉,卫青对自家儿子心知肚明,自然明白,平阳公主此举其实就是在表示,她并没有忘记杀子之仇,这也让卫青愈发无奈起来。

    同样意识到这一点的还有诸邑公主,诸邑公主跟卫伉早就有了默契,这两位当初都是被莫名连累的,卫伉还好,他重生算是比较早的,但是诸邑公主恢复上辈子记忆的时候,已经面临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们考虑过将刘据推上去,但是仔细想了想刘据的为人,他们就意识到,这事不可行。刘据这个人看起来宽厚,实际上这个人继承了老刘家一脉相承的刻薄寡恩,他是个利己主义者,像是当年巫蛊之祸,一直到火烧到刘据头上的时候,他才奋起反抗,在这之前,那些倒霉的人难道就是因为公孙贺、公孙敬声父子与朱安世的仇恨吗说白了,一切都是冲着刘据这个太子来的但是他那时候却是一直按兵不动,若是他及早动手,即便是最终依旧失败身死,诸邑公主和卫伉都不会那么失望,偏偏刘据什么都没有做

    所以,这两人后来私底下沟通了一番,然后就确定,他们需要的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与刘据切割开来,才能免去之后的祸患,诸邑公主还想要顺手拉一把阳石公主,毕竟,阳石公主同样非常冤枉。卫伉对此倒是没什么意见,他当初其实跟几个表妹关系还算是不错,当初他因为没有宫籍,擅自进宫被抓到,诸邑公主和阳石公主还帮他求过情,后来他被充作城旦,她们也暗中送了不少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卫伉在意识到诸邑公主重生之后跟她联系上的缘故,他们想要自救,就得合作,起码不能互相扯后腿

    像是这个时候,诸邑公主尽管对卫伉的态度心知肚明,但是在卫子夫问起来的时候,还是说道“伉表兄就算是不进太子宫,难道在其他人眼里就不是太子的人了本来就是一家人,何必再占一个名额虽说太子舍人不定额,但是以后本来还要不断增补,现在也不宜挑选太多,伉表兄将这个名额留出来,太子自然可以择优挑选出更合适的人,也好为太子宫再增加一重助力”

    诸邑公主知道卫子夫就喜欢听这样的话,果不其然,她这么一说,卫子夫就信了,她还是叹道“伉儿还是太小心了,他堂堂宜春侯,别说是一个太子舍人了,资历再强一些,便是太子家令也是做得的”

    卫子夫也就是这么一说,太子家令的地位何等重要,要知道,后来这个官职就是太子少傅,如此就可以知道这个官职是怎么回事了当初孝景皇帝的太子家令就是晁错,因此这位从孝景皇帝登基之后就青云直上,很快就成了御史大夫,要不是他缺少军功,丞相的位置也就落到他头上了当然,他也死得很惨,他力主削藩,正如了孝景皇帝的意,结果七国造反,打出清君侧,诛晁错的名义,为了让七国师出无名,孝景皇帝就果断将晁错干掉了,之后也没所谓的死后哀荣。即便孝景皇帝知道晁错死得冤枉,但是他依旧不可能认错,因此,晁错的死就这样不再被人提起,免得被孝景皇帝惦记上。至于刘彻,他倒是没有太子家令,倒是有个太傅,也就是卫绾,这位倒是个老实忠厚的,结果刘彻上台没多久,他就被罢相,可见刘彻对这个太傅也没有多深厚的感情可言。

    卫伉一个毛头小子,卫子夫就说什么太子家令,便是诸邑公主也觉得卫子夫口不对心,心中暗叹卫子夫实在是没什么诚意。卫子夫从来都是这样,一向觉得外人值得拉拢,自家人就是要被委屈的,诸邑公主就属于受委屈的自家人,因此,在跟卫子夫说了这事之后,她就表示自己要去见阳石公主,卫子夫一想到这个女儿,顿时就觉得郁气上涌,她摆了摆手,说道“去吧,去吧,这倔丫头,也不知道究竟像了谁”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