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综穿]公主难当 > 正文 第129章 我给小猪当公主47
    老实说, 上官桀这个人脑子还是很灵活的,可惜都没灵活到点子上,先是反过来诬告霍光与藩王勾结, 等到被刘康拆穿了之后, 顿时又对刘康起了怨怼之心,觉得这个皇帝不听话, 不如换个听话的皇帝好了他根本没想过,刘康这点年纪他都掌控不住, 何况是早就成年的刘旦。

    上官桀的下场很惨,鄂邑公主之前经历了几次风波,但是这一次,她算是触碰到了最不该碰的东西, 刘康对这个姐姐本来也没有多少感情可言, 他这辈子活着的姐姐好几个,鄂邑公主在他上位的过程中也没什么功劳, 在这样的情况下, 鄂邑公主企图谋逆, 自然只有一个死字。虽说孝景皇帝当年打破了将相不辱的传统,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传统还是存在的。因此, 刘康也给了鄂邑公主一个体面的死法,并没有听霍光的, 说是直接判处腰斩,以儆效尤, 而是直接赐下了一壶鸩酒和三尺白绫,让她自行了断。至于那位丁外人,自然也没逃过殉葬的命运。用刘康的话说, 公主生前对你情深义重,为了给你封官封爵,不知道做出了多少事情,如今也轮到你去下面继续伺候公主了

    上官桀一家满门被杀,桑弘羊倒是因为之前的告密逃过一劫,饶是如此,也差点没被牵扯到这事里头去。这也让桑弘羊不得不认清事实,他是斗不过霍光的。另外让他比较沮丧的是,他的经济方略如今也开始显得不合时宜了。桑弘羊之前的经济策略说白了就是搞大政府,什么都管,什么都收税。但是如今要修生养息,就类似于后世所谓的国退民进,在这样的情况下,鼓励扶持中小商业兴起,甚至重新扶持大商人才是如今的政治正确,而不是继续对这些商人穷追猛打,什么都要征税因此,桑弘羊已经意识到,自己在朝中没了用武之地,他也算是识时务,不趁着现在急流勇退,再等下去,难道等人清算吗

    因此,桑弘羊直接上书请辞,又来了个三请三让之后,最终刘康给桑弘羊也封了个列侯,又将桑弘羊家的子孙封为郎官,总之,也是各中礼遇,又保留了桑弘羊直接上书言政的权力,桑弘羊愈发松了口气,毕竟,保留了这样的权力之后,桑弘羊回去之后,也不用担心人走茶凉,被人欺上门来,要不然,他上书告上一状,那对方可就要倒霉了

    霍光也不是会赶尽杀绝的人,既然桑弘羊退了这一步,霍光自然不会继续穷追猛打,相反,对桑弘羊留在朝中的子侄还给予了相当的善意,可以说,如今霍光在朝中算是一家独大。

    但是,有人却觉得不满足起来,主要是霍显,上官桀一家死得干干净净,但是皇后却还是上官皇后。这位才五六岁就进了宫,刘康对这个妻子也极为怜悯,所以,对上官皇后一直非常爱护,上官皇后也不是什么娇纵任性的人,相反,是个温和柔顺的性情,又颇有几分美貌,几年下来,就算是养只猫猫狗狗,也该有感情了,何况是个活生生的大活人呢

    因此,即便是上官家获罪,刘康也没有迁怒上官皇后,反而对她多有宽慰,毕竟,上官皇后早早就嫁入了宫中,对上官家其实也没多少感情,而上官家对她更多的也就是利益上的关系,毕竟,一个为了权势,让还年幼的女儿进宫的人家,对于子女又有多少亲情可言呢

    何况,一个没有强势家族的皇后,对于刘康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将来也省得又有外戚擅权之事,所以,刘康就将上官皇后保了下来,依旧让她住在椒房殿,不许任何人怠慢了她。在宫里头,皇帝的宠爱才是第一位的,刘康宫里暂时除了上官皇后,也没什么高位的嫔妃,无非就是之前刘康大了一些之后,给准备了年长的美貌宫人教导刘康人事,刘康将人留了下来,却只是封了个少使,他一直记得风瑜的叮嘱,不要在少年的时候沉迷女色,须得明白节制为要,要不然对于身体会有极大的影响,轻则影响未来子嗣,重则影响寿命。刘康本来就先天有些不足,所以在这事上更需要注意。

    刘康对自己的性命自然是看得很重的,他可不想落得孝惠皇帝的下场,像是现在,因为这几代皇帝都是孝文皇帝的子孙,所以,孝惠皇帝的祭祀什么的就都很敷衍,有的时候,一起祭祀祖先的时候,甚至都会直接略过去。刘康可不想到头来被别人摘了果子,好在他跟刘彻不一样,刘康对于女色并不热衷,如今他需要的是从霍光那里得到朝堂上的权柄,而不是忙着扩充后宫生孩子。

    刘康不想扩充后宫,但是其他人想啊上官皇后家族获罪,在许多人看来,根本就不配继续母仪天下,至于新的皇后是谁,大家都觉得有希望。其中一个对此极为热衷的就是霍显。

    霍显就霍成君一个女儿,虽说霍光的儿子对她也很孝顺,但是这中孝顺霍显并不稀罕。大汉以孝治天下,寻常百姓也就算了,穷得叮当响,就算是想要尽孝,也没太好的条件。但是对于有心出仕的人来说,孝是个必要条件,你孝顺未必能被举孝廉,但是你要是没有明显的孝行,那么,你就别指望有什么前途可言了,读再多的书,也没人会举荐你所以,霍显虽说只是继母,但是,继子却不能有半点不孝顺的地方,甚至要比对亲妈还孝顺,因为亲妈很多时候不会挑剔,继母却是会挑剔的。

    霍显虽说没有多少学问,但是见识的事情多了,自然也对霍显这中形式多于心意的孝顺没什么感觉,她最牵挂的就是霍成君这个唯一女儿的前途。在她看来,自家女儿什么都好,所以就值得最好的。

    如今上官家获罪,上官皇后地位不稳,霍显就觉得,自家女儿有了机会。哪怕女儿如今年纪还小,但是,只要霍光开口,谁敢跟霍成君争呢

    因此,霍显便找上了霍光,将这事说了。霍光其实对于给刘康做老丈人并没什么想法,他如今已经是位极人臣了,再做外戚,也就是锦上添花而已,但是,霍显却是在霍光面前泪如雨下“夫君,妾就这么一个女儿,自然希望她一声荣华顺遂,只是嫁到寻常人家,却多有不测之祸,长君当日嫁给了上官家,如今如何虽说有夫君转圜,长君得以和离还家,但也是日夜以泪洗面妾怎么忍心成君日后也落得这般景况”

    霍光顿时默然,这年头女子嫁人,是真的要赌的,寻常人家倒是没什么,但是霍光的女儿,庶女都能加入公卿之家,何况是嫡女呢霍光的嫡女,做个诸侯王后都是绰绰有余,只是如今这个情况,也压根没有跟霍成君年龄相当的诸侯王,而且,诸侯王后肯定是要住在封国的,日后几年都难得一见,霍光想想也有些舍不得。这么一算,还真是嫁给天子最保险。

    霍光思索了一番之后,说道“我看天子对皇后颇有情谊,总不能叫成君入宫为妃,何况,成君还是皇后的姨母,这事总是有些不妥当”

    霍显不以为然地说道“这有什么不妥当的,皇后姓上官,又不姓霍何况,上官家这般,难免皇后记恨咱们家,夫君也说了,天子对皇后颇有情谊,回头皇后若是在天子耳边进言,叫天子对咱们霍家生出嫌隙来,岂不是糟糕”

    霍光沉吟一番,说道“成君年纪还小,此事暂且不急,待我试探一番再说”

    霍成君如今也就是十一二岁的年纪,这个年纪就急着送进宫做皇后,难免叫人诟病,觉得他霍光吃相实在是太难看,所以,还不如叫外孙女先占几年位置。刘康如今对上官皇后颇为怜爱,但是时间长了,男人都是喜新厌旧之辈,上官皇后没了娘家,难免也有些怨言,若是叫天子知道了,自然不会再对上官皇后一直如故,到了那个时候,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废后再立,而霍成君的年纪也差不多到了。

    霍光倒是个老奸巨猾的,刘康一时半会儿也没想到,霍光也有废后的心思,他在朝堂上驳斥了一番那些企图让他废后的大臣,表示这是天子家事,不需要他们这些臣子横加干涉。刘康很少在朝堂上这般强势,加上霍光也没开口,那些臣子只能是偃旗息鼓。不过,不能做皇后,如今刘康年纪已经不小了,至今后宫也还没有消息,这会儿自然应该光纳美女,为皇家开枝散叶,因此,干脆又建议刘康选妃。

    对于这事,刘康倒是没有拒绝的意思,当年陈阿娇其实也没想要刘彻对自己一心一意,这年头,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历朝历代,真正做到再无二色的也就是一个皇帝,那就是弘治皇帝,这个的代价就是,朱厚照出事之后,皇位就落到了嘉靖皇帝头上,而且,嘉靖皇帝根本不肯过继,还搞了个大礼议,将自家亲爹追封为皇帝。所以,做皇帝的人,就算是要一生一世一双人,也得如同杨坚和独孤伽罗一样,多生几个儿子,才能保证皇权不会旁落。何况,杨坚一开始还能对独孤伽罗一心一意,等到做了皇帝,年纪大了之后,杨坚不还是各中花心

    刘康对上官皇后可没有杨坚对独孤伽罗的感情,另外,他也需要一些能靠得住的人,按照汉家的传统,最好的选择就是外戚因为外戚起码在一定程度上跟天子是利益一致的,只要天子处于优势地位,那么就不用担心外戚的祸端。但是,若是天子处于弱势地位,那情况可就不一样了,外戚就要反客为主。

    所以,刘康便直接同意了选妃的事情,当然,也圈定了范围,就是良家子出身,反正刘康定下了一个基调,父祖辈的爵位要在左庶长以下,如此就可以将朝中那些公卿大臣都剔除出去。不过,说是这样说,实际上下头可操作的余地还是很大的,就像是卫子夫,不过是歌姬出身,但是她身上就一直有着平阳侯府的烙印。孝景皇帝在的时候,宫里许多美人都是馆陶公主献上的,甚至,孝景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在民间认识了什么美人,最后也是先安置在馆陶公主那里,然后再由馆陶公主操作一番送到宫里,或者干脆就养在馆陶公主那里,孝景皇帝去馆陶公主那里的时候,就能随时有可心的美人伺候。这也是为什么栗姬对馆陶公主深恨的缘故,因为馆陶公主一茬一茬的美人往宫里送,栗姬不觉得是自己年老色衰,只是觉得是馆陶公主送过来的人夺了自己的宠爱。

    所以,这次选妃,里头势必会有相当一部分是朝中那些公卿大臣挑选出来的美人,刘康需要做的是,让人将这批人尽可能剔出去。

    风瑜对于刘康的作为并没有多干涉,因为陈阿娇已经出现了明显衰老的情况,她原本年纪就不小了,这些年虽说保养得很好,但是终究天年已至,如今人都有些糊涂了。

    陈阿娇已经忘记了自己还有一个女儿,甚至将上辈子的记忆与这辈子的记忆混淆了起来,她有的时候对风瑜非常亲近,有的时候又非常抗拒。她从来不提刘彻,但是,却总是在找窦太后和窦太主,这让风瑜有些无奈。

    忘记那些事情,只记得自己少女时候的陈阿娇未必不幸福,因此,风瑜只得想办法满足她的希望,找人扮演窦太后和窦太主,哄她开心。

    “阿姐,阿母这样,真的没事吗”刘康对于当年的事情并不清楚,看着之前在自己面前都是一副威严沉稳模样的陈阿娇做出少女姿态,不由有些异样。

    风瑜摇了摇头,说道“阿母如今身体已经开始衰竭,记忆也大幅度衰退,她潜意识里忘记了那些让她不快的事情,她如今虽说忘记了许多事情,连人都认不清了,但是,她如今却是这么多年来前所未有地快乐,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刘康顿时沉默了下来,在他记忆里,刘彻与陈阿娇之间的关系还算是很和谐,以至于明明陈阿娇是废后,刘彻却能将自己这个新君托付给自个前妻,还册封前妻做长公主,这等离经叛道的事情,让刘康以为刘彻与陈阿娇大概当年真的仅仅就是感情不偕,就如同民间那些和离的夫妻一般。

    但是如今,听到陈阿娇那些言语,刘康才知道,陈阿娇对刘彻到底有多少怨恨与不忿。他没有询问风瑜,反而在回到未央宫之后,找来了宫中的老人,询问当年的事情。这些老宫人一开始根本不敢说,但是在刘康的威胁和追问下,还是将他们所了解到的当年的事情一一说了。

    刘康听了之后,那真的是无话可说,哪怕这些宫人在言语间对刘彻已经进行了许多美化,但是抛开这些词汇,看看事实,就能知道当年先帝对陈皇后是真的不厚道,一个忘恩负义的名头是少不了的。只是为尊者讳,若不是当年的事情,如今也没刘康什么事,所以,刘康也只能是无言以对。

    陈阿娇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很久,这一天,陈阿娇忽然清醒过来,风瑜却意识到,陈阿娇的大限已经到了,这算是回光返照。

    “阿母”风瑜露出一个笑脸,装作之前什么事也没发生的样子,如同之前一样,坐在陈阿娇身边,亲亲热热地说道,“女儿之前又琢磨出了几样点心,我这就叫养室那边做给阿母你尝尝看”

    陈阿娇对于之前的事情还是有些印象的,她神情有些愧疚,犹豫着摸了摸风瑜的手,然后叹道“阿姝,之前阿母竟然将你给忘了,实在是”

    风瑜反手握住了陈阿娇已经变得枯瘦的手,温言说道“阿母,我知道,你也不想的,何况,能看到阿母当年无忧无虑的模样,我也很高兴”

    陈阿娇愈发愧疚起来,她叹息一声,说道“当年那些事情,我都以为自己都要记不清楚了,谁知道,本心里头还是怀念那个时候的阿姝,我如今这个情况,有些事情却是得跟皇帝说清楚,你派人叫他过来吧”

    刘康听得消息,急匆匆赶了过来,看到陈阿娇眼神清明,心中一喜,唤道“阿母,可是已经大好了”

    陈阿娇含笑摇了摇头,说道“陛下,我这是年纪大了,如今难得清醒一会儿,却是有些事情想要跟陛下交代清楚”说着,她对风瑜说道“阿姝,你去将那个螺钿包金的妆盒拿过来”

    陈阿娇的梳妆盒很多,风瑜回忆了一下才想起来陈阿娇说的那个螺钿包金的妆盒,记得陈阿娇以前说过,这个妆盒是窦太后临终的时候给陈阿娇的,还是窦太后当年用过的。风瑜起身将那个被收藏在妆奁里头的妆盒取了出来,捧到了陈阿娇面前。

    陈阿娇怀念地摸着妆盒上的纹饰,上面的纹饰已经旧了,四角包金颜色都有些暗淡,陈阿娇将妆盒打开,这妆盒其实也做得挺精巧,里面分为好几格,下面还有暗层,陈阿娇打开暗层,然后取出了一块玉质的虎符,递给了刘康。

    刘康顿时有些愕然,这年头调兵,看得不是什么军令,而是虎符,正常情况下,军中会有半块虎符,随着调兵命令而来的一般就是另外半块虎符,如果没有虎符或者是虎符对不上号,那么就是矫诏,军队不得受命。但是,相应的,皇帝手里也是有一块虎符,可以调动全部军队的,刘康当年继位,手里就是有一块玉质虎符的,但是至今刘康也没有用上过,怎么陈阿娇这里居然还有一块

    陈阿娇将虎符塞到刘康手里,说道“这是先帝特意留下来的,当年他额外训练了羽林、期门两军,独立于南军北军之外,先帝当年将其中一部分羽林、期门军如今就驻扎在茂陵,凭借着这块虎符,你就可以调动这部分兵马,以防出现什么不测之事”

    刘康心中疑惑,毕竟,茂陵那边他又不是没去过,也没瞧见有多余的军队驻扎,尤其,这年头养兵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那是要大量的钱粮的,刘彻留给刘康的国库虽说不至于空荡荡,却也真是没什么钱,而这些年来,刘康也没发现有什么额外的钱粮支出

    陈阿娇显然没有多解释的意思,将虎符给了刘康之后,又拿出了一卷诏书“这个诏书并没有通过丞相府,但是在石渠阁应该有备案,回头你去翻看一下就是了凭着这个诏书,日后霍光若是有不臣之心,你就可以以此诏书,召集忠勇之士,对付霍光”

    刘康这会儿对刘彻简直有些高山仰止了,刘彻难道当年就意识到几个辅政大臣中,霍光会一家独大,最可能生出异心吗他恭敬地双手接过,小心翼翼地藏在袖子之中,这玩意可不能叫霍光知道,要不然,就算是没有异心,只怕也要生出别的想法来了

    将这两样给了刘康,陈阿娇叹道“原本这些事情应该是我来做的,但是显然我如今已经没这个精力了,别到时候又糊涂了,阿姝对这些事情也不知道,所以,还是交给你为好”实际上,陈阿娇是撒了谎,因为刘彻的意思是,陈阿娇日后若是觉得自己不行了,就将这些交给风瑜,但是,陈阿娇为什么要冒着女儿可能会被刘康猜忌的风险,将这棘手的事情留给女儿,如今刘康年纪不小了,他既然是皇帝,又已经亲政了,那么这些事情还是让他自己做为好。

    刘康可不知道这些,听了还很是感怀,又是诚心诚意地对陈阿娇道了谢,然后就听陈阿娇说道“陛下日理万机,这便回去吧,我还有些话要叮嘱阿姝”

    最重要的东西都到了手,刘康自然不会不识趣,因此,他老老实实告辞,留下了陈阿娇与风瑜母女二人叙话。

    结果陈阿娇一开口,就让风瑜吓了一跳。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