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化宋 > 正文 第255章 宿命中的敌人
    “平时巡逻, 多是在辽泽周围,这两年来,女真人会有小队骚扰周围村落。是以辽东村落都是修筑成坞堡的模样, 以此抗击金军, ”种彦崇骑着骏马,带着两位营将, 给他们讲解镇守辽东的一些细节, “咱们常常需要外出, 护卫乡村,辽东之地, 没有禁军乡军之分, 只有轮换守土之责。”

    他带着两人一路巡逻, 过了辽泽城外围,便能看到蔓延到天边的大片良田, 在五月里, 秧苗从中探头, 在微风中荡漾。

    “这里原本是泥泽, 后来开垦做了稻田。”

    他带着他们沿着辽河走了数十里,这里的堤坝修得十分整齐, 是强行截取了一条河道, 才能让泥沼干涸, 从而排掉积水, 才能有大片良田。

    辽东经过十几年的开垦,已经有上万顷的良田,并且还在增长之中。

    而到城外数十里的路口里, 两将却看到了大片营帐。

    他们本以为是军帐, 不想靠近之后, 才发现那里是无数形同走尸的流民,头发枯槁,蜡黄的皮包裹着凹凸的骨头,宛然骷髅一般,看得人无穷惊惧。

    “这是什么?”岳飞一时怔然,他在江南看过流民,但这里程度,远胜江南。

    “这些都是来投奔辽东的流民,”种彦崇叹息道,“没奈何,如今这里已经是东京道、南京道、中京道中唯一的安稳之地。每年都有络绎不绝的流民来此求生,现在还是少的,一到开春,暖和起来,路上有些野草树皮能吃了,周围能过来的,便都会过来。所以最多的时候,是六月到九月,十月差不多就没人来了,都死在路上了。”

    轻描淡写的话语里,是多少悄然湮没的人命,让人光是听听,便有些心紧。

    “能逃过来的,都是幸运的,”种彦崇指了指远处许多正在收敛的尸骨,“好些人路上,便被别的人吃掉了,大辽这些年天灾人祸不断,许多乱军甚至会流窜至大宋,辽东在这里镇着的,大宋才能安稳。”

    两人目光扫过那堆积如山的尸骨,突然就想到走之前,太子说“你们会明白”的那些话。

    “那这又是什么安排?”岳飞指了指那些帐篷。

    “这些人饿狠了,不能一下子就吃太多东西,要慢慢养一阵,”种彦崇解释道,“等缓过一口气了,便要绞了头发,换了衣服,去硫磺水里洗漱过了,才能入城安置。一来预防瘟疫,二来,也是给城里一个安置的时间。”

    如今辽泽已经不只是一个大城了,而是在远处安置了很多小镇,等他们缓过气来,便要以工促赈,修筑城墙,开垦良田,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辽东并不拒绝人口,对这里的人来说,人越多,便会越强大。

    讲到这,种彦崇还告诉他们:“如今周围那起事的流寇,也有许多加入辽东,不过不怎么能打,老陈看不上。”

    岳飞却从其中察觉出一些不对:“开垦良田、赈济灾民,修筑的城池,都是极大的耗费,辽东是如何支持这么大的消耗呢?”

    “当然是太子殿下给的了。”种彦崇没有隐瞒,笑笑道,“你不会真以为谁能凭空做下那么大片积业吧?十几年前,太子殿下便派老陈来辽国,这些年来,殿下在辽东的撒下的钱,早就越过国库一年的收入了。”

    正说着,便看到一队穿着麻布新衣,光头脑袋的流民,拿着一根毛巾裹住头颈,在一个竖着小旗的年轻人吆喝下,离开了营帐,向东边走去。

    “跟我走,别掉队,先走十里,那里有休息地方,两天后就能到镇上!大伙精神起来,到镇上就有瓦房可以住了!”

    而这队伍中,居然有两辆平板的马车,坐着一些妇人小孩。

    “马车不够,怕那些人跟不上,特意准备的。”种彦崇解释道。

    -

    在带他们走一圈后,种彦崇还带他们去了一个很特殊的镇子。

    这个镇修得很是寻常,但只是走进镇口,便感觉到一点不同。

    无它,才进去,便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书卷气。

    许多小孩子的声音在一间间房屋里响起,街道上有卖字画的店铺,有卖笔墨的店铺,有卖书的,有卖文玩,甚至还有占卜算命的店铺。

    岳飞还听到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在一个书画铺门口道:“我赵构是康王,你是郡王,难道不该多卖我些钱么?”

    “你是皇帝都不行!”对面的中年汉子冷漠道,“这画你还卖不卖了?”

    岳韩瞬间明白了这是什么地方。

    种彦崇人缘很不错,到处都有人和他打招呼,他带着二人走到一处卖羊肉汤的铺子,大声道:“来客人了!”

    正坐在一角的掌柜平静地抬眸看了看他:“你不是要回大宋了么,怎么还在?”

    “我这不是给你带些朋友来嘛,”种彦崇招呼着两位新人坐到对方面前,“这是岳飞、这是韩世忠,都是太子殿下的嫡系,你以后若有什么事,大可找他们帮帮忙。”

    说完,他又对两人道:“这位是赵士街,太子殿下的嫡兄,他和殿下的兄弟情深,你们平日里方便的话,照顾一二——其实也没什么好照顾的,他平时也就在这算算账,打发时间。”

    二将没想到这位的身份如此之高,立刻便起身躬身行礼。

    赵士街抬了下眼皮随意道:“来这里不用行礼,这里光是郡王就有三百多位,你们要是见一个行一次,就别想抬起腰了。”

    种彦崇安慰道:“唉,你放心吧,早晚能回去——”

    赵士街一手托着头,一手拨着算盘,平静道:“行了,连大哥都来辽国了,我岂会再有妄想,你走吧,我已经认命了。咱们哪个不让他安排得明明白白,没准再过几年,爹娘也要一起来辽国呢。”

    种彦崇安慰道:“你能看开就好,其实你要想做事的话,陈行舟肯定不会拒绝,你看小不息,如今他都是辽泽港的调度了……行,我不说了,来,上酒菜,我给你们好好介绍介绍!”

    -

    同一时间,陈行舟拿着最新军情,神情严肃。

    在他面前,耶律家的两兄弟正乖巧地坐着,听他分析。

    “开春后,金军必然又会全力攻打黄龙府,如今那里的局面你们也知晓,那边拼死送来的军情,黄龙府的食物,最多再坚持一月。”

    梁王晋王都露出难过之色,再怎么样,那城里的人也是他们的父亲。

    “但是,如果陛下真落到金人手中,对大辽仅存的士气,也是很大的打击,”

    两兄弟神情低落,这件事他们当然明白,晋王耶律敖卢斡试探地问道:“那,有什么办法吗?是不是要去出兵解黄龙府之围?”

    “解不了,”陈行舟摇头道,“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两兄弟一起期待地看着他。

    “等黄龙府被攻破,以陛下的性子,想必不会……咳,不会想不开的,对吧?”陈行舟先和他们确定这一点。

    晋王梁王一时失语,耶律雅里更是不悦道:“先生你怎么说话呢?就算我你皇贪生怕死,你也不能这么明白地说出来啊。”

    陈行舟淡定道:“你要不要救他的?”

    晋王梁王一时踌躇,老实说,感情上,救是真的想救,但理智上,他们都知道最好还是不救,他们的父亲光是存在,对大辽就是雪上加霜。

    尤其是在魏王已经登基的情况下,他回来,只会弄坏辽国的权利交接。

    “我的意思是,金国攻下黄龙府后,必然陷入狂喜,全军上下,必然轻敌,”陈行舟缓缓道,“如果我们趁机攻打,必然能重挫金人锐气。”

    “这,不可啊,金人不可敌啊!”耶律雅里小声道,“我大辽和金国上上下下百次交手,没有一次赢过的,就连上次辽东被围困,也是他们主动撤离……”

    “正因如此,我们才要抓住机会,主动出击,”陈行舟叹息道,“若拿下陛下,金国上下的士气便更盛了,不寻机伤掉金军这不败之身,将来他们攻打辽东时,咱们就更难了。”

    辽东毕竟是以种田为业,又有大量工坊、平民,要是每年金人都南下几次,不攻打只抢掠,那么辽东是很难维持下去的,必须要主动出击,将战场放在辽东之外。

    而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天下人知道,金人并非不败之辈。

    就像是高丽,在依仗天险与金国大战数次后,哪怕都败了,但也让金国觉得攻下来太耗费兵力,从而将之弃于一旁,不再理会。

    两位王爷都明白了,当然也就支持了陈行舟的想法——至于能不能救出爹,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于是陈行舟便把辽东如今的主事者都拉来,一起商讨此事。

    不但有特母哥、郭药师等人,种彦崇也带着两位新人一起前来。

    等陈相公一番长篇大论后,特母哥首先表态:“一切听先生安排,我手下五千禁卫骑皆愿出战。”

    “我的常胜军也没问题。”郭药师如今十分有威望,“除去各地留守驻军,能调动两万人。”

    “我……”种彦崇苦笑道,“按理,新军是奉命帮助守城,不应出战的。”

    “你要走了,不该让这些新来的兵们见识一下金国的厉害么?”陈行舟挑眉道,“辽东是战场,可不是他们东京城每天有肉吃的大营,若这点小事都不敢,便趁早回去,别给我添麻烦。”

    这话有些不客气了。

    就在这里,岳飞起身,朗声道:“回禀留守,殿下遣我等前来时,曾说您的意思,就是他的意思,我等任凭吩咐,愿意出战!”

    他真这么说的?陈行舟差点脱口而出,眉宇间瞬间舒展,然后掩饰道:“想不道贵国太子竟如此深明大义,在下佩服,既然如此,你们放心,此战不会给你们太多麻烦。完颜阿骨打的中军由我们辽东军去对付,你们牵制一下完颜斜也和完颜兀术的侧翼,若打不过,逃了便可。”

    岳飞和韩世忠领命,都默默念了斜也和兀术两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