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化宋 > 正文 第257章 你们给我等着
    大雨过后, 又是晴天。

    不用组织,京城的百姓也开始自发清理起街道、码头、院子里的淤泥和杂物。

    杂物被堆积在路口,官府会有驴车将其拖走, 有些被冲掉门扉的家庭在堆积的杂物里找到了不知是哪家的门板,也就带回去, 修饰一下, 重新装上。

    垃圾堆也成为了小孩儿的寻宝之地, 不少人在淤泥与枯枝败叶中寻出一些破碎布片、木碗木勺,也会成为家里新的用具。

    街头的驴车一直反复在送水,有的井水被污染了, 需要放入大量的生石灰, 再将井水抽干,这里抽出来的生石灰水, 便会被用来冲洗街道、院落。

    街坊里妇人每家都分发了一些石灰, 要求将它们投放在墙角、旱沟里, 免得染疫。

    衙役们敲着铜锣, 告知街坊里这几天不要喝生水, 这几日的水里有疫病, 喝了便会上吐下泻,直到没命。

    整个京城在飞快地恢复正常, 酒楼茶馆重新开张,街边的汤饮子也摆上街角,桥上人流越加密集, 蔬菜和肉类价格有些上涨,但米面的价格被压下来了——因为朝廷开了一部分的常平仓。

    会让无数家庭破碎的天灾就这样平息下来, 人们茶余饭后会讨论起这场大雨, 但却没有多少后怕之心。

    连留在小云儿记忆里的, 也是那有点辣,但又很甜的姜糖水,特别好喝,那个大哥哥请他喝的白色水也很甜,但是没有姜糖水甜。

    小孩儿穿着别人送的裤衩和小褂在院子里数蚂蚁,听着母亲和别人闲谈,娘亲说要回老家,这让小孩儿很高兴,出来好几个月了,他也有些想阿爷阿奶了。

    “你真的要走么?”邻家妇人问道,“你在这里,也算是官眷,若觉着孤单,大可雇一个仆妇,你家汉子又不缺这点钱。”

    刘氏摇头叹息道:“这里就我一人,人生地不熟,爹娘说是故土难离,不愿意过来,还是回汤阴,免得我整日胡思乱想。”

    “也对,”邻家妇人又叹息道,“只是这东京城繁华,你在这里,还能过得享受,要是回了乡下,怕是便要辛苦了。”

    刘氏听她这话,也皱起眉头,她当然舍不得回去,当初是找着孩子生病过来求医的理由,想来随军,谁知道当家的又出去了异国,她是被前几日的大雨吓到了,就一个人在这东京城万一再遇到什么危险,连个指望都没有。

    “还是算了,这福我怕是享不了。”刘氏摇摆了一下,“等回头,我便去退了这宅院,也不知能不能要回些赁钱。”

    对面的妇人笑了笑:“这条街的这些个院子都是太子殿下给新军家眷安排的宅院,说是租住,但却是不要钱的。”

    刘氏微微一惊,小声道:“白姐姐,竟是如此么?”

    “当然,太子殿下对新军可看重着呢,”那白氏笑道,“我家那莽汉就说,这支新军将来必是有大作为的,绥德军全然比不了,只要敢打敢拼,必然能为我挣个诰命,给儿孙大好前程。”

    “是么,你家的也这么说?”刘氏回过神来,想到自家官人走前的说辞,居然不是敷衍她的么?

    “那是当然,”白氏感慨道,“我家那汉子,本来都已经在西军领了承节郎,在知晓有这只新军后,都想尽办法调到这边,那可是挑选的西军里最精锐的汉子,你那当家只是从军便能直接成为营将,不知是何等幸运呢。”

    刘氏被说得心动,谢过了这位韩家夫人,对方看她已经想明白,便也笑着离开了。

    白氏离开岳家的宅院,轻哼着小调儿,回到自家宅子,家中的公公婆婆看她回来,都露出了笑脸,问有没有儿子的家信。

    白氏摇头:“二十天前才送了,哪有那么快,我去劝了隔壁的妹妹,相公武勇惊人,必会平安,你们别急。”

    “谁急了。”韩庆老头正重新在院子里种蒜珠子,闻言不屑道,“咱们延安府的汉子,哪个会怕上战场,我担心的是那小子在外边拈花惹草,又给家里找麻烦。”

    白氏勉强笑笑:“相公只是贪杯了些,不是什么大事。”

    韩庆叹息道:“这些年辛苦你陪着我们两个老东西了。”

    白氏回了句哪里话,却忍不住看了看院外。她是不太懂的,小媳妇守着空闺是难了些,但那岳飞对她一心一意,可是把俸禄都给她了啊,还有独门独院的宅子,平日里管管一个小孩,便无事了,有吃有穿,不用伺候公婆,怎么还不满足。

    ……

    另外一边,王洋回来之后,又给赵士程出了一个难题。

    “你要让你的护卫去辽东领兵打仗?”赵士程将手中的奏书放下,靠在座椅上,“符渤啊,是什么成就让你这么飘了?舟儿是那么好说话的人么?”

    王洋恭敬地拜了一拜:“臣那护卫颇有几分武勇,因家族获罪,想要在战场上挣些功劳,不让先祖蒙羞,我被其救过一命,才想帮这个忙。”

    赵士程挑眉头道:“你细细说来。”

    王洋便讲起,先前他在江南时,被一个官□□子救了一命,那女子做为护卫,在岳飞未带兵前来时,几次救他于危难之中,后来与他一同回京。但她身为女子,功劳却落不到她身上,仅能给家中几个女眷去籍,如今他回了家,家中大妇却对他有一个女护卫很是非议,让他把人娶入门为妾。

    妻子这些年于他在外时奉养双亲,照顾子嗣,他不能不顾及她的想法,所以不能继续让梁红玉给他当护卫了。

    她的父兄在方腊大军攻城时不但不救,反而弃军而逃,贻误战机,至使杭州城破,这种大罪是无论怎么都翻不过去的,可梁家已经没有男丁了。

    “她想效法方百、咳,想效法木兰故事,于军中建立功业。”王洋忍不住按住额头,“微臣给她弄个身份,自然容易,但她生得貌美,去了营中怕是要惹祸,所以,臣便来求殿下了。”

    “你这是祸水东引啊,”赵士程算是听明白了,“大宋无女子领兵先例,你也不想被人弹劾,所以把这球踢给舟儿,那边早就兵荒马乱,一个女子出战也不是了不起的事,对吧?”

    王洋腼腆地点点头:“正是如此,请殿下成全。”

    “有趣,她家因为的方百花攻下杭州而获罪,她却想像方百花那样以女子之身征战天下,”赵士程摸着下巴,“但你要知晓,舟儿可不会惯着谁,她去那边,只能自己打拼,最多,你私下出钱,或者用你的脸皮,去找舟儿的地点方便。”

    王洋正色道:“她不是普通女子,我信她能有一番成就!”

    赵士程懒懒道:“行了,这事我答应了,但我不可能亲自去和舟儿说,你自己去信给他便可。”

    舟儿心眼小,他要是又专门派个女子过去,舟儿怕不是就要多想了,回信时又会叭叭半天,他才不惹这麻烦。

    王洋诚恳地谢过太子殿下,心里大大松了一口气,如此,他也好给红玉一个交代了。

    赵士程笑了笑,他自然不会在意这点小事,正好累了,他站起身,在花园里和王洋讲起了最近的一些事情。

    他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播下的科学种子,在最近,收获了一些小小的果子。

    原本他没怎么放在心上的能量公式在最近被人用了起来。

    “原本我让做大钟表的那些人,做出一个大的发条,但这么长时间了,发条钟问题频出,总是卡顿,”赵士程微笑道,“我以为是材料的问题,但最近有学生受到启发,没有用发条,而是用三条挂了大摆锤的锁链当动力源,用绞盘上劲,将机械势能转换成动能,终于启动了那三层楼高的水像仪。也就是说,只要定时将摆锤绞起,便不需要水力,也不需要看守,便能将大钟转起来。”

    王洋听得不太懂,但还是欣喜道:“恭喜殿下,这是大好事。”

    “是啊,当懂了能量的转换,工业上的很多事情,便能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了,”赵士程欢欣道,“只要懂得了其中逻辑,便是我不再推动,他们也会自己想办法。”

    一抬头,他看到王洋的神情似乎有些迟疑,欲言又止。

    “想说什么,便说吧。”赵士程挥手道。

    王洋轻声道:“回禀殿下,如今,有传言说,您不可能是天生知之,如此能工巧匠,必是墨家传人。”

    赵士程敛了敛眉目,默不做声。

    “当然,这纯属无稽之谈,”王洋先义正辞严地谴责了这种说法,然后才道,“您的才华见解,直指大道,岂是一句兼爱非攻便能概括的,不过是些许儒生的不满之词罢了。”

    话是这么说,但儒家独尊千年之久,其势力之庞大,深的已经不是整个朝廷、而是渗透整个华夏之衣冠礼仪之中,要是坐实了殿下真的是墨家传人,朝廷诸多的士子,怕是都要坐不安稳了。

    赵士程脸上的笑意消失,轻声道:“儒家啊,他们还是那么念旧,念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念着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王洋听出其中深意,一时背上冷汗涔涔,不敢出一语。

    “安心的,我可不会说它不好,”赵士程轻轻扬起唇角,淡漠道,“还不是时候。”

    新的思想还未孕育完成,新的工业还在生长,新的阶级还未到渴望权利的时候。

    他在等,等他从势单力孤,变成人多势众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