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 75、芬兰杯结束
    原本还说看一看接下来的冰舞和男单比赛呢, 这下子丛澜也没有了心情。

    在后台走路的时候,她脑子里就全是明天自由滑的意象,以一种高空场景来过整个节目的编排。

    于谨在旁边跟着, 看到她的右手一直在空中舞动, 幅度或大或小, 根据他对丛澜节目的了解, 猜测,往上和逆时针打圈是跳跃, 手指向下打圈八成是旋转。

    她也不至于走着走着就转圈,但很明显心思没放在走路上。

    于谨想说什么又不知道怎么说,o的时候丛澜就嘟囔场地不是很舒服, 感觉有点紧,也调整了一下, 没想到实际比赛又出了差错。

    o的三十分钟里,轮到自己音乐时, 丛澜也不是挨个过了整个节目编排的, 最关注的当然是跳跃, 旋转做一个就不再往后接了, 只是走个路线。

    要是跳跃摔了, 那接下来的步伐基本上就忽略,直接滑到现场音乐对应的下一个动作。

    算不上态度不认真,时间短, 本身就是为了让选手对场地多些适应而已。

    丛澜苦恼地用一根手指挠了挠自己的头发,编发太紧她戳不进去, 于是只能小小地抠了抠。

    “好烦啊”她轻叹一声。

    于谨“回去改一下,没事。”

    丛澜点头“只能这样了。”

    单跳不用考虑,最麻烦的是在短边处的连跳, 她远度卓越,此时仿佛成为了劣势。

    不可能所有的跳跃都在场子中央,为了冰面覆盖率,编排路线时有好几次是会擦着挡板滑过的,比如短边处、裁判所在的场边等等。

    冰场大小是给了标准的,有些会宽阔点,有些就紧着来,后者便显得紧巴巴的,让选手难以施展。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合乐训练的流程,不然直接六练比赛就行了,还麻烦那么多做什么呢

    回去吃了点饭,写作业消消食,发呆的时候走一下自由滑编排,一下午过去得也挺快。

    晚上去训练,包场的冰场显得空旷幽寂,播放着丛澜自由滑的音乐。

    于谨敲了敲围栏“你夹心跳之前的步法改一改吧。”

    丛澜想想也是,又退回了原来的位置,往后滑了过去。

    第二天o,在主场馆里的时候,丛澜特意关注了几个连跳的位置,跟着走了一整个编排。

    她滑到了于谨跟前“有点不太适应。”

    临时改了两个部分,导致她现在别扭得很。

    于谨“你刚才两个连跳都不行,起跳犹豫了,一开始就没好。”

    丛澜“嗯,有点。”

    于谨“你太注重合乐,这没有什么不好,但关键还是要得分。”

    丛澜“可是在两个重音之间起跳,合乐性差的话,分里的小项也上不去。”

    分五个维度,滑行技术、编排衔接、表现执行、编舞构成、表演诠释。

    合乐是基础。

    丛澜抠旋律节奏设置跳跃,能够完美展现的话带来的观赏性是极佳的,可容错率也低。

    就像现在,如果要减步法,就要考虑怎么把这一秒的时间给补上,不然最后就相当于在“咚”与“咚”之间起跳,这卡的哪门子节奏

    丛澜“没事,我换个方向。”

    在前面略微换一个转体方向,将短边的夹心跳距离给空出来。

    于谨点头“去试试。”

    好在o是三十分钟,现改也来得及。

    于谨觉得可以联系一下编舞来处理后续了,看能不能改一下编排。

    反正包售后,总得负责到底呀。

    女单自由滑当地时间下午两点二十开始,也是最后一个比赛的节目。

    丛澜昨天短节目结束后去抽签,手气不错,抽到了最后一名,于是成为本次芬兰杯真正的大轴压得那属实是最沉的。

    冰舞的宋茗茗古意刚结束,排了第五。

    男单的易儒拿了第一,成绩不错。

    卓铮打算退役,成年组目前就是刚升组两年的楼翎撑着,二哥三哥也伤病不断,成绩出不来。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易儒明年就升组了。

    男单擦边15岁升组的不是没有,但比较少。有很多是在青少组待不下去了被迫升组的,易儒今年16,在青少组的成绩很不错,只是不晓得升组以后会如何。

    他们仨在观众席给丛澜加油,看着她六练结束,又等到她再次上冰。

    丛澜还是随便的两个捻转,在行进的路上找找轴心和重心,小小的一个华尔兹跳,抻了下手臂,脚下一个变刃,打着圈儿地站在了冰场中心,面对着裁判席。

    定点姿势摆好,稍后,吉赛尔的音乐从cd里流淌而出。

    跳跃自3z3t始,场馆的音响不算特别好,观众比昨天增加了近一倍,丛澜完成这个连跳以后,四面八方爆发了一阵惊叹和掌声。

    很快,只两秒的时长,掌声呼喊消失在赛场礼仪之下。

    如果论跳跃的美感,丛澜的3a能排第一,连跳3a3t比不上她的单跳,因为前者更游刃有余。

    排第二的是3z3t,尤其是第一跳,有着让人震撼的高度与远度,第二跳也丝毫不减,让人怀疑丛澜是从哪里借的力。

    所以,在3a和3z3t上,丛澜的e总是不错。

    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一声声的“哇哦”从不同的人嘴中发出,不管他们来自哪个国家,说着什么语言。

    3o之后是旋转和编排步伐,在此之后,是一连串的跳跃。

    3f落冰时膝盖深深地往下,丛澜显得有点费力地撑住,顺势滑出。

    后半程紧接着3a3t,这一个跳跃出来,观众们当场沸腾,足有三秒多的掌声,堪堪盖过了音乐声。

    吉赛尔在跳舞,场中的丛澜此时就是吉赛尔的化身。

    她自挡板处滑过,滑行流畅,寻找着下一个跳跃的时机。

    夹心跳在之前没有成功,她很想完整地展现出来。

    3f起跳,接1eu,再接3s,眼看着丛澜落冰,几米外时刻观察着她的于谨直接蹦了起来。

    “yes”他欢呼,没忍住地鼓起掌来。

    观众也再度沸腾。

    算上前面两分钟里不加分的3f,丛澜接连跳了五个跳跃,中间虽然有步法衔接,但没有长时间的编排步伐与接续步和旋转来隔开,就显得不是很断裂。

    可她并非为人诟病的“蹦滑蹦滑”,相反,因为节目的编排圆满,她每个跳跃都有丰富的进入与滑出,不仅赏心悦目,还给人满足感。

    之所以会有空虚的“蹦蹦滑”,是因为跳跃之前的较长时间的单足向后滑行,没有转体,没有步法,还要看选手紧张地扭头观察前方,这样一来,节目就没有什么内容了。

    丛澜缩短了这个单足弧线的时间,能在难度步法后立刻起跳的,就直接起跳。实在不行,也会将7s缩成4s再到2s,她在努力,也在不断地进步。

    有这样的实力,离不开她每日坚持的滑行课。

    跳跃是最重要的,因为分值高。

    但没有滑行,跳跃的成功率也无法提高。

    基础之所以是基础,就是因为是不能割舍的存在。

    3a由大一字进出,丛澜高举双手,身体延展,在冰面上绘就了美不胜收的画面。

    跳接燕式转、接续步、换足联合旋转,璀璨灯光下,吉赛尔随着曲子的结束而消散。

    观众齐齐地喊了起来,声势浩大,远胜刚才跳跃后的庆祝声,不少人直接站起来为她鼓掌。

    丛澜维持了两秒的结束姿势,而后起身,低头把右膝盖的冰碴拍掉。

    太累了,她脸颊氤出红色,额前出了细汗,微微张口喘着呼吸。

    在o上缓慢地绕了一小圈,丛澜才从节目里抽离。

    她给自己拍拍手,嘴里说了一句“不错”。

    镜头给了特写,转播出去后不少人因她这个可爱的笑容和自我鼓励被萌得乱颤,有人直接在推特上询问丛澜的口型,想知道她说了什么。

    这个时候就是留学生们的天下了,经过分析,有人猜是“真棒”,有人觉得是“不错”,反正都大差不差,于是翻译给外国人就是“od”。

    丛澜笑着向四周的观众谢幕,冰面上的小礼物比昨天的多,她避开阻碍,一路朝着kc区过去,开口就在这里。

    于谨早早地等在此处,伸出手臂拥抱了她一下,带着人上了kc区的台阶。

    坐下后接过冰刀套,丛澜才抬起腿搭在另一侧膝盖上,挨个地把冰刀套扣好。

    有冰童陆续过俩,把捡到的花束与娃娃递给丛澜。

    丛澜“thank you。”

    一连串地说出口,礼物在这个米白偏灰的沙发上堆了一个小山。

    前方摄像师的位置里有摄影师混进来,举着相机恳请拍照。

    丛澜跟于谨看了过去,笑着比耶,每个镜头上都扫过,没有厚此薄彼。

    丛澜托腮,等着显示器上翻出分数。

    广播员“the sre for n ng”

    声音没有大屏幕上一眼扫过来得快,丛澜的名字刚被念到,观众们就已经看到了打出来的分值。

    t分8632,分5976,自由滑总分14608。

    页面刷新,加上短节目后总分是21607。

    于谨鼓掌“好”

    丛澜也笑了起来,特别开心的那种。

    她是最后一人,分数一出就是全部,总分排名第一,超了第二名足有3291分,这分差真是让人不禁摇头。

    “还让不让人活了”观众们更疯狂了起来。

    丛澜“哎,分没有很低诶”

    她不知道别的女单是多少,但直觉并不算低。

    于谨也没留意这个,想看排名还得回去翻全部的小分表。

    丛澜抱着一堆小礼物从这边离开,于谨搭了把手,也是一满怀的东西。

    丛澜的考斯滕在队服下面露出了裙摆,甩啊甩的,象征着主人的好心情。

    在后台做了采访,又等了一会儿才到颁奖仪式。

    丛澜跟二三名站在一起,kc这里的出口开得很大,她在正中间,左右是懒得取名的芬兰女单和陆心怡。

    先喊的是第一名,丛澜直接踏入冰面,绕过冰上铺的工字型深蓝色地毯,随着自由滑的音乐,到场中向着四周行礼,而后来到了第一名的台子前,不是很高,她抬起右脚踩着就上去了。

    毫不费力。

    带着芬兰语味道的英语在广播里弥漫,有嘉宾从入口处踏着红毯,或者说蓝毯,走了过来,从礼仪小姐的托盘里拿过一个深色的长方形盒子,交给了丛澜。

    丛澜笑着双手接过,道了声谢。

    而后又是这位嘉宾,从礼仪那里拎了白色的硬纸壳袋子,给了一二三名。

    丛澜一时间有点愣,但她很好地控制了面部表情,没有表现出来。

    长发嘉宾向侧边站了站,换了短金发的嘉宾来给她们仨颁花。

    花束很好看,绿色的叶子在四周包裹,内里是白色、紫色与粉色的花朵交错。

    最后一个嘉宾负责慰问,寒暄了两句话。

    合影拍照后,丛澜下台领着绕场,她举起了手里的花束,路过场边看到有观众伸手,笑着一路拍了过去。

    于是后面挡板处迅速增加了一堆的观众。

    场子小人少,这样还挺温馨的。

    等结束后回到酒店,丛澜翻了翻那个独属于她的长方形盒子,发现里面是一块手表。

    至于纸袋子里则是当地的一家服装品牌的赞助。

    丛澜“额”

    她抬头,不解“这个杯,是不给奖牌的吗”

    于谨噎住“去年是有的。”

    丛澜“也、也行吧,实用。”

    可惜她妈妈损失了一次制作奖牌小考斯滕的机会了。

    噫,好亏哦。

    作者有话要说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2012年的芬兰杯没给奖牌,但我真的没搜到11年还给了的

    可能后续补了

    我也不知道袋子里装的是啥,瞎编了个手表

    反正就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吧,我甚至没搜到颁奖仪式上的升旗明明是11年什么都有的

    芬兰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