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综穿]莫名成了金大腿 > 正文 第209章 梁祝(三)
    应付完了头顶三巨头, 范婉回到存真堂。

    这是原主谢清的书房。

    与存泽堂一前一后,同属一条中轴线,由此就可见哪怕谢必琮不喜欢这个儿子, 谢清的地位也是稳如泰山的。

    这个世界嫡庶分明的厉害,哪怕庶子再厉害, 那也是为嫡子服务的。

    而嫡子也是任务繁重, 能被养纨绔的嫡子是少之又少的。

    循着记忆中的常识,范婉只觉得这世界当真是奇怪的很,与大清,亦或者曾经的大启都不甚相同,原本以为平安平和两兄弟是受崔老太太恶意磋磨才签了奴籍, 可在记忆中循旧例便知道, 这妾与妾也是不同的,地位最高的自然是嫡夫人, 再就是聘回来的良妾,而良妾有子当为嫡出助力, 这些孩子可以读书识字, 聪慧的话,可举孝廉成为官员,日后与嫡脉守望相助,若不聪慧,也可打理家中庶务,成为店铺管事。

    良妾之下便是普通妾侍。

    这些妾侍大多居于外院, 平常家里老爷待客之时, 可随侍左右,也可赠予客人得一夜之幸。

    而这些妾侍所生的孩子便毫无地位,少数得了恩典, 放出去做个平头百姓,但大多还是养在家中做奴仆,如平安平和这等外室子,则是地位最为低下,是报不了户籍的黑户。

    如平安平和两兄弟这样入了奴籍的,反倒是得了天大的恩典。

    可偏偏,谢必琮眼瞎心盲的看不清,总觉得大崔氏磋磨了他的两个宝贝蛋。

    范婉坐在书桌后,佯装看书,脑海中却打开系统,开始呼唤苏宝珠。

    这一次苏宝珠的回复倒是挺快婉姐,来了来了。没等范婉说话,她就噼里啪啦发了一长段话来我现在姓崔,是清河崔氏嫡脉的嫡出三小姐,上头有两个姐姐,分别嫁去了陇西李家和太原王家,我现在十四岁,宫里前几天来了人,要为皇帝聘我为贵妃,但是这皇帝是农人出身,我爹和我爷爷看不上他,觉得他是泥腿子,现在家里就我的婚事僵着了,你说我要不要跑啊,总觉得再这么僵下去,我爹就要让我病逝了。

    范婉赶紧安抚道你先别着急,给我仔细讲讲到底怎么回事

    有了主心骨的苏宝珠这才很快的平静了下来。

    天知道,自从变成了崔三娘后,她已经快被折磨疯了,这世家女子也太辛苦了吧。

    苏宝珠婉姐,你知道咱们现在这个皇帝不

    范婉知道。

    本朝名为大晋,刚立国不到五十年,皇帝姓辰,名叫冕,现年三十九岁,他的父亲辰元帝,是农奴起义得的这天下,早年是前朝七公主府上的马奴,据说七公主虽年少貌美,却是个嚣张跋扈的性子,经常鞭挞奴仆。

    前朝末帝在位时,二十余年不上早朝,朝堂由世家把持,皇子们醉生梦死,公主们被养的跋扈恶毒,再加上天灾人祸,黄河决堤,到处都是流民。

    终于,忍无可忍的大才者们揭竿而起,开始冲击世家坞堡。

    辰元帝自然也是如此,他杀了七公主,打出祭天旗,最快速度的拿下了皇城,又迅速招兵买马,平定四方,征战十九年,终于打下了天下,登基成了皇帝。

    等他终于坐上皇位,才发现自己在打仗的时候生的那些儿子们一个个都没治国才能,各个都是只会喊打喊杀的大老粗,自己更是对国事一窍不通,身边能说得上话的,都是世家出来的旁支。

    这些旁支自出生起便被灌输嫡脉为尊的思想,每一个起义军的背后,都有这些世家的影子。

    他们仿佛就是那无形的水,悄无声息的侵占了每一个权势的缝隙。

    辰元帝因深恨世家把持朝政而起义,最后的归途,却依旧是依赖世家,甚至在皇后殡天后,便一心求娶世家女为妻,奈何世家多高傲,你当了皇帝也没用,看不上就是看不上,一直到将近五十岁才与一妃嫔生了辰冕。

    辰元帝提刀骑马争天下,身体暗伤不少,辰冕十四岁那年就一命呜呼驾崩。

    未成年的小皇帝战战兢兢的跟着世家夫子读书。

    到如今登基二十五年,从二十岁开始就想要迎娶世家女为后,一直到如今,三十九岁了,还没有一个世家女进后宫,国不可一日无君,后宫自然不可一日无后。

    辰冕娶了泥腿子出身的镇国将军邵彪的嫡女做皇后,如今,好容易在世家方面有了突破口,当即求娶崔三娘为贵妃。

    奈何崔家氏族庞大,从族老到旁支,没一个同意的。

    只是,皇帝如今年富力强,手段愈发凌厉,世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前些年还强势的搞了个什么科举制度,打破了世家举孝廉的规矩,搞得世家很被动。

    一个铁了心的要娶世家女,一个死活不肯叫清名受损,两方博弈的结果,大概率由崔三娘病逝而终。

    而现在,两边已经崩了快三个月了。

    也难怪苏宝珠这么着急。

    范婉皇帝非要你做贵妃

    苏宝珠是啊,那老皇帝我远远的看过一眼,感觉有点甲亢,眼珠子都快爆出来了。

    范婉已经能感受到苏宝珠内心的不情愿了。

    连忙安抚道别怕别怕,咱不嫁,要嫁就嫁个帅气的小鲜肉。

    苏宝珠叹气现在不是说嫁不嫁的问题了,要是能活命,我嫁了也没事,大不了进了宫就装病,总归这老皇帝只想要个世家女的妃子做摆设,可不见得真喜欢我。

    说到底,世家女教养后一颦一笑虽说都很端庄,但也没什么人气,就好似那天上神女,着实不好亲近。

    不说男人,就说她自己,也更喜欢爱笑爱闹的小姐姐,谁会喜欢教导主任类型的呢

    范婉沉吟一声。

    这还真是个难题。

    世家这种东西,你说好,那是好,藏书万卷,文学泰斗,喜欢遵循规则,有风骨,对世家身份有着谜一般的执着,但你要说不好,那也不好,目下无尘,国危时藏匿于民,国盛时又冒头。

    就好比那夫妻,只能同富贵,不能共患难。

    他同你好,就说明你一定有利用价值。

    苏宝珠简直快哭了,形势危急,她甚至都没有多余的时间去了解范婉如今的处境,她只期望范婉能赶紧想个办法,至少得活下来。

    至于任务中所谓的桐城瘟疫,这会儿是一点都想不起来了。

    不过,办法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想到的,范婉如今当务之急,是先去收拾行礼去万松书院。

    翠云是个能干的。

    几乎不用范婉插手,二十几个箱笼就全收拾齐整了。

    到了晚上,崔家的大公子崔蓝玉送来了两本写满了注释的书和两个机灵可爱的书童,书是用来打点山长的,而书童就是跟随范婉伺候的。

    书院里都是男子,翠云没办法进去伺候,但她也不留下,领了崔老太太的两千两银子,去万松书院山下置办产业去了,买个院子,日后留给范婉休沐放松和接待好友作用。

    次日天蒙蒙亮,范婉就拜别父母,离开了余姚谢氏的大宅。

    余姚到杭州,距离在未来来说不算远,可在如今来说,想要平安到达却很艰难。

    且不说山匪野兽,光那官道就很难走。

    没有减震效果的马车颠的吱吱呀呀,骑着马的范婉也被折磨的腰酸背疼。

    是的,如今的男子都是要学习君子六艺的,能骑马就绝不坐马车,且如今的马车是真不舒服,小的像鸽子笼,天凉快还好些,天热了坐在里面,人都给烤熟了。

    范婉一边骑马一边拿着水囊喝咖啡,一边脑内暴风的在思考。

    如何才能让苏宝珠活下来。

    “什么人出来”

    就在范婉陷入沉思,只拎着缰绳被随扈引导着往前走的时候,就听到最前面的金镖头抽出大刀对着官道旁边的草丛大声呵斥。

    显然,那草丛里有人埋伏着。

    范婉眼睛一眯,盖上水囊,拎着缰绳止住脚步,目光凝重的看过去。

    自从来了后,她疯狂喝咖啡奶茶,就为了能早日有自保能力,喝的连饭都吃不下了,整个人越发瘦削,但精神尚可,看的翠云放心许多。

    草丛里一阵嘻嘻索索,很快,从里面钻出来一个背着书箱,穿着儒服的男子,此刻衣摆扎进腰带里,头发上满是枯草,看起来狼狈极了。

    只见他急急忙忙的扯下衣摆,打理了一下仪容,才对着范婉拱手行礼“小生梁山伯,见过大人。”

    梁是姓,名是山伯。

    此刻的单纯少年尚未有字,他自我介绍一番,言道“此去杭州万松书院求学。”

    哟吼,居然是未来同学。

    范婉上下打量一番,只觉得名字耳熟。

    她忙的很,不是个爱看电视的,也就跟着苏宝珠后头瞄过几眼。

    不过,如今遇上了,对方显然还遭了难,范婉还是很愿意伸手帮忙的,能到万松书院读书的人,少有没背景的,范婉也乐意多个朋友多条路。

    于是开口说道“既如此,便一路同行吧,我也要去万松书院求学的。”

    梁山伯顿时眼睛一亮。

    看这位少爷,又是书童又是护卫的,他若是能跟随在后的话,定能安全到达万松书院,他连忙抱拳致谢,然后说道“还请谢兄稍等片刻,愚弟那书童四九到前头探路去了,很快便回。”

    范婉好脾气的点头“恰好赶路半日,我也是累了,砚台。”

    “公子。”书童砚台小跑过来。

    “叫金镖头找个阴凉的地方歇一歇吧。”

    说着,他将自己的水囊递给砚台“这里面是家中准备的解暑汤,你去给金镖头倒一碗。”

    “欸。”砚台提着水囊立刻往金镖头的方向跑去。

    金镖头是崔蓝玉的人,给喝点儿咖啡不是坏事。

    崔蓝玉野心勃勃,想送几个嫡子去清河祖地读书,而不是留在会稽默默无闻,范婉自然支持,算起来,也是自己的表兄了,日后也是一大助力。

    金镖头得了咖啡,一入口先是苦涩,再就是醇香。

    喝完后赶紧过来同范婉道谢,范婉不说话,只叫金镖头回去抓紧时间休息,金镖头也知自己责任重大,靠着树干就眯上了眼睛,等再醒来,整个人灵台清明,只觉得身体里面有一股热流涌动,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

    这时候再不知道那苦药汤子是好物,也就白瞎了那一大碗了。

    翠云是个忙不停的,眼见着范婉同那梁山伯说话,赶急赶忙的支起小炉子,做了碗茶汤,公子瘦的厉害,她看了心疼。

    茶汤很香,但范婉喝不惯,倒是梁山伯咽了咽口水,没表现出来。

    范婉顺势接了茶汤往梁山伯面前一摆“梁兄请用茶。”

    翠云一看,那吊梢眉瞬间快吊到发际线了都。

    好在翠云是个很有职业素养的好丫鬟,哪怕心中不满,也只是暗地里咬牙切齿,不敢表现在明面上。

    范婉看了只觉得好笑,这个翠云当真是什么都摆在脸上。

    两个未来的同窗开始讨论起学问。

    比起梁山伯,范婉这个已经活了几百岁的老妖怪显然更占便宜,还没说多少呢,梁山伯崇拜的小眼神就掩藏不住了。

    而就在此时,梁山伯的书童四九回来了。

    他不仅自己回来了,还带回来另外两个人。

    走在前头的是一个瘦削的读书人,不仅个子矮,瞧着还有点体虚,小脸惨白一片,旁边背着书箱的书童,一样也是瘦瘦小小的,小小的肩膀都快被压垮了似的。

    四九一回来就向梁山伯禀告了来龙去脉。

    原来这两位读书人竟差点被山贼掳走,还是四九机灵,带着他们绕路方才躲过一劫。

    “小子祝英台,见过两位兄长。”

    范婉瞬间挑眉。

    她可算是想起来这两个人是谁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两只小蝴蝶。

    亲爱的,你慢慢飞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