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综穿]莫名成了金大腿 > 正文 第274章 梁祝(六十八)
    随着范婉这边整装待发, 关于瘟疫的风言风语也传了出去。

    一时间,整个京师的老百姓们都吓得半死,到处都能听见老百姓们咒骂的声音, 至于咒骂的谁, 大家伙儿都知道,后来又听说那传播病痂的人骨头硬, 不肯说出去哪里放了病痂,老百姓们又是心有戚戚, 轻易不出门, 便是出门回了家,也是将身上的衣裳给脱了扔到外头,若不是实在家境不富裕,说不得那衣裳都得烧了。

    可纵然如此,还是不少人病了。

    起初以为是瘟疫,后来才发现是风寒。

    多数病的都是老年人与小儿, 老年人是因为担忧心悸, 又急着帮儿女攒点儿吃用,身上忙湿了也顾不上, 这才吹了寒风得了病,小儿则是因为怕染病, 家里人做主给洗了澡, 结果被做好保暖措施,这才着凉。

    这年头风寒也是大病。

    一时间,城里的大夫很是紧俏起来。

    与乡野不同, 京师还是有药房的,多数是宫里的御医带的弟子在外头开的,虽说弟子们的能力层次不齐, 但总体来说,却比游方郎中好些的,所以随着天气越来越冷,京师的药堂也变得越来越忙了起来。

    而就在此时,自从被梁地的人入侵,然后进行二十一天自我隔离后的药圣宫,终于开了门。

    这次开了门,苏宝珠就直接叫人在山脚支了口大锅,里面熬的就是强身健体的汤药,能治疗一些感冒咳嗽的小毛病。

    药圣宫出品,老百姓自然放心,就算没病,也想来喝一口安一安心。

    可随着那些风寒患者的家人带了一碗回家给病人喝,却发现病情好转后,药圣宫这药的名气瞬间大了起来,后来更是传出这药能够预防瘟疫的功效,以至于那些年岁大的,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出城来喝药。

    这哪能成啊。

    且不说这药是不是真有功效,便是有功效也不能叫这群老人家每天天不亮的就出门排队啊,这要是不出事还好,若是出了事呢

    年纪大了骨头脆,药圣宫建在山上,虽然地势平坦,可到底不是马车就能到的地方,从路口到他们施药的地方,还是有一点距离的,这要是摔了呢

    苏宝珠愁的都想把药锅给收了。

    可她也知道,既然范婉交代了,这件事就必做不可。

    左右为难之下,只好求助崔六郎。

    崔六郎如今在京城的国子监读书,平常刻苦之下,已经许久未曾到药圣宫来了,如今得了消息,忙不迭的就来了,与他一起来的,还有几个要好的同窗。

    而苏宝珠一身女版药圣宫校服,看起来清纯似仙,看的那几个同窗面红耳赤,整个人都不好了,他们清纯的反应落在苏宝珠眼里,却只觉得这群高中生可真是没见过世面。

    崔六郎得知苏宝珠的难处后,顿时笑了笑“这有何难,正好二叔母如今在家中也是无事可做,倒不如拜托她帮忙在城中施药,届时年岁大的直接在城中领了药,就不必出城了。”

    “这倒也是个办法。”

    苏宝珠打的也是这个注意,若崔二夫人愿意帮忙就最好了。

    却没想到崔六郎话音刚落,另外几个同窗倒是率先开了口“我母亲在家中也是无事可做,届时叫她一起来。”

    “还有我母亲亦是。”

    “我母亲亦有空闲来帮忙。”

    几个不孝子压根没想过回家问问亲妈的想法,直接就把亲妈给卖了。

    “既如此,那便拜托各位了。”

    苏宝珠对着几个人屈膝表示谢意,又换来几个少年人面红耳赤目光躲闪的反应,她权当没看见,只叫融云上茶,将这凉亭让给他们,自己则是去了育婴堂。

    等苏宝珠一走,几个人立即盘问起了崔六郎。

    崔六郎很是尴尬“你们还是别想了,我这四妹妹此生已经决意不再嫁人了。”

    其他人先是一愣,随即满眼狐疑的看着崔六郎。

    “便是新寡只要咱们这样的人家不在意,旁人也不能置喙的吧。”这话说的,以为苏宝珠是因为守了寡才出了家。

    崔六郎顿时更加尴尬了“倒不是因此缘故,至于到底为何,你们还是莫要再问了。”

    这话一处,其他人更是心痒痒的想知道答案。

    可惜崔六郎已经打定主意不再开口,几人百爪挠心难受极了,最后还是崔六郎站起身来“药圣宫中有一育婴堂,我带你们去瞧瞧。”

    几个人自然应允。

    于是又去了育婴堂,然后就看见刚刚还出尘似仙的苏宝珠,此时怀里正抱着个婴儿拿着木壶喂奶,旁边的藤编小窝里,排排放,每个里面都躺着一个孩子,场面壮观的很。

    “诸位兄台还望慷慨解囊了。”

    没错,崔六郎今天的目的是喊同窗来捐款的。

    养孩子可费钱的很。

    几个人将身上的钱掏空了才得以出了药圣宫,偏偏他们还挺高兴,心里着火似的回家找亲妈,对于做好事,各家夫人自然愿意,毕竟能给自家老爷攒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但问起药圣宫中的崔三娘,她们就不约而同的冷了脸“快将那点子心思扔掉。”

    再问,却一个人都不肯说了。

    谁都知道,当初的灾星之名是为了避免入宫才搞出来的,既然如此决绝,自然也断了日后入宫的路,否则的话,像卢十一娘一般,嫁给一个病秧子岂不更好

    可既然崔家叫崔三娘出了家,可见为了清流之名,这辈子,崔三娘都别想嫁人了。

    仔细破给儿子听,见他脸上愤愤不平,到底叹了口气,又继续磨碎了说“比起卢氏,崔家算是疼女儿的了,没一碗药下去叫人没了命,还将她托付给了声名远扬的国师大人,日后只要国师大人不倒,崔三娘的日子恐怕比那些嫁了人的女子都过的更自在些。”

    这话又从何说起呢

    他们不懂,可看他们母亲的面色,却又懵懵懂懂的懂了些什么。

    崔六郎说到做到,当天晚上回去与崔二夫人通了气,次日一早,就派人到药圣宫拿了药包,详细的将熬制方法记了下来后,就在城里支了灶台开始熬药,然后又叫人拿了铜锣街头巷尾的统治,这一天,可算是没那么多老人出城去追药喝了。

    苏宝珠就此松了口气。

    随着日子一天一天的过,瘟疫一直不见踪影,可见京师未曾感染,这才叫大家松了口气。

    可这口气还没松完呢,就听越地来报,说越地发现瘟疫,不过因为反应及时,未曾大规模蔓延开来,如今只安置在城外山里的一处山民聚集村落里,越地的大夫们也开始研究瘟疫。

    因为信使一路宣扬的缘故,越王如今对梁王很是不满,写信到京城来,就昭示着他的示好了。

    皇帝自然也投桃报李,只说国师已经前往梁地研究瘟疫,一旦有了大的进展,会立即通知越地,一边还不忘白莲花一把,喊一声好哥哥,担心燕地与鲁地,以及代地的情况,若他们那边情况有变,还望好哥哥别阻拦,能叫他们迅速入京来,到底百姓的命更要紧。

    这话说的情真意切,倒是叫越王看了后沉默了许久。

    以前没嫡子的时候,这位越王就是诸位兄弟中的随波逐流者,他不上不下的排行老三,母家不显,很没竞争力,后来先帝去了,嫡子登基,他也没二话的就藩,如今看来,这个嫡出的弟弟倒是有些仁心,至少对百姓是真心的。

    想到这里,越王到底叹了口气“日后若有燕、鲁、代三地信使,无需阻拦,直接叫他们过吧。”

    “喏。”

    等内侍下去后,越王才回了后宫,越王妃伺候着越王安置,询问起瘟疫的情况,提起这个越王就忍不住的头疼,当即忍不住的骂道“老五这性子,以前在京师时就可见其叛逆,如今看来,岂止叛逆,简直恶毒。”说着,又忍不住攥了攥王妃手“辛亏登基的是陛下,否则咱们这些弟兄,恐怕早就没了性命。”

    王妃当初刚成了婚,就跟着越王来了封地,但对当年六王相斗,嫡子得利的事情还是记得的,只要想想,就心有余悸“大王能这般想,妾身也就安心了,妾身不求荣华富贵,只求大王能够好好的陪在妾身与几个孩儿身边。”

    “放心吧,本王也不蠢。”

    越王对王妃紧张自己的态度很是满意,他母妃去的早,便是外祖家有心关爱,也不能时时刻刻在身边,直到娶了个满心满眼都是自己的王妃,他这才满足了。

    王妃扑到越王怀里,纤细的身子愈发娇柔“说起来,陛下此次行动,倒是叫妾身有些刮目相看了,梁地大疫,若未能及时发现,恐怕京师都要沦陷。”

    “是啊。”

    越王手摩挲着王妃的肩膀“说是那位新上任的国师测算天机测算出来的,是真是假,本王就不得而知了。”

    “甭管是真是假,这位国师能愿意前往梁地治疗疫病,就叫人佩服的紧,只不知道,他是否当真有这般本事。”

    “咱们且看着吧。”

    若真有这般本事,到时候越地百姓也有救了,烦躁的闭上双眼“明日本王再叫人去查看一番,是否有新增的病人,如今非常时期,王妃将后院孩子们要看好了,莫要叫他们到外头去乱跑,染了病就不好了。”

    王妃心里一紧“妾身省得。”

    与此同时,范婉离开京师,一路往梁地赶去,途径一处村落,人称梁家庄。

    进去之后,范婉方才得知,这里乃是同窗梁山伯的族地,听到里长说起梁家庄最好的后生梁山伯却不停摇头后,范婉先是一愣,随即想到,可能剧情到了梁山伯求亲未成,反被殴打,最后病入膏肓的时候了。

    当即提出要前去探望梁山伯。

    等看到躺在床上,瘦若骷髅,形容枯槁的梁山伯时,范婉都忍不住的感叹“梁兄,你怎会变成如此这般模样”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