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穿成农门团宠福宝宝 > 第189章 189真的有水!
    刘伯领着姜虎出去找其他人,二娘也跟上了,自然少不了喜欢凑热闹的小米。

    小雪见他们都去,也跟着去了,还有杨婶子七喜

    本来就姜虎和刘伯两个人的,结果现在大家都一起去了。

    一群人出去的时候,已经有村民扛着锄头和铁锹过来了,村长也在,好像在寻摸下铲子的地方。

    姜虎连忙快走了几步“村长,等一等,刘伯说这里挖不出来水,我们再找找别的地方。”

    姜虎嗓门不小,几乎所有人都看了过来。

    刘伯在福安村也算是个名人,虽然他来的时间不长,也很少在村里走动,但大家都知道他。

    镇上的第一大户,儿子在县里做大生意,镇上人几乎都不敢得罪的刘家

    就算有那心里嘀咕的人,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都看向村长。

    村长也是一愣,然后上前几步“刘老爷”

    虽然都知道刘伯,但是介于刘伯很少在村里溜达,认识的倒是不多。

    加上他现在穿着廉价的粗布麻衣,就更加跟那个第一大户的刘老爷,联系不上了。

    此时几人已经走到人群跟前了,姜虎点点头。

    “刘伯会堪舆之术,经常帮人看地盖房子,我觉得咱们可以听一听刘伯的建议。”

    一听姜虎的解释,所有人肃然起敬,看向刘伯的眼神都变了。

    如果说之前是看有钱老爷的怯意,那么先在是看有大本事人的尊敬。

    堪舆之术啊,那可是有钱都学不到的大能耐

    刘伯摆摆手“我也就懂点皮毛,不过小姜刚才说的没错,这里挖不出来水,这点我倒是可以肯定。”

    村长连忙拱手行了一个礼“刘老爷,此话怎么说,可否劳烦您给我们解解惑”

    刘伯双手背后,一副高人模样,虽然穿着粗布麻衣,气度却也浑然天成,没人敢小看他。

    “就说点大家都看得见的吧,你们看看这一片,干枯十分严重,我记得当初草木庄稼干枯,这一片也是最先开始,最为明显的吧”

    “啊这”村长有些迟疑了。

    这边就住着姜家,其他人除非是找姜虎,或是干活,就很少过来了,更别说观察草木什么时候枯萎这么严重了。

    “没错,就是这样的。”

    二娘突然出声,让所有人都有些意外,视线齐刷刷就看了过去。

    二娘不像姜虎,每天赶着牛车从村里经过,偶尔还捎带从镇上回村的人,跟村里人还是很熟悉的。

    她平时就跟王香,和村里另外几个婶子比较熟,也很少到村里去,最多就是在地里干活的时候,跟旁边地里的人说两句。

    但是,除非农忙的时候,一般姜虎就把地里的活儿一把抓了,她都是忙着屋前屋后,照顾孩子等事情。

    所以这会儿,被那些人或惊讶,或好奇的眼神盯着,二娘直接就是一哆嗦,不由自主的就躲到了姜虎的身后。

    姜虎也惊讶,不过第一反应还是直接握住二娘的手,挡住了那些人的视线。

    “我家二娘胆子小,你们别吓唬她。”

    “咳咳,”村长假咳两声,提醒大家别再看了。

    “都那么激动干什么,让二娘慢慢说,不着急,反正咱们现在也是闲着没事,才来挖水塘的。”

    姜虎也捏了捏二娘的手,示意她别紧张。

    “二娘多半都是在家里忙着,人也仔细,有发现什么也正常的,不像我,粗枝大叶,没注意这些。”

    说完了,这才转过身,依旧挡住了一大半的视线“二娘,你是不是看到过刘伯说的那种情况别怕,慢慢说就是了。”

    小米也凑到了娘亲跟前“娘亲,你好厉害啊,大家都没发现,只有你发现了耶。”

    旁边的小雪还不太明白情况,不过一点都不妨碍她用力点头,表示小米说的对娘亲最厉害了

    丈夫和孩子确实安抚了二娘紧张的心情,人也放松了不少。

    “之前家里不是还养猪吗每天都要过来喂猪,确实发现这一片的茅草,是最先枯死的,那会儿这一片干枯的时候,其他地方还有点绿色呢。”

    至于别的,就不知道了。

    刘伯捋捋胡须,将众人的视线吸引到自己身上。

    “确实如此,我早上上了一趟山,发现这座山几乎是大石头,水潭附近你们也发现了吧”

    “因为是石头,石头下面的水汽没那么快干,也因为是石头,上面的草木是最先出现枯萎现象的。”

    “这里正好是在山脚,我的估计没错的话,这石头,肯定不是山上才有,所以才说在这一带挖水塘没用。”

    刘伯说完,其他人也是面面相窥,村长继续问“刘老爷,那您可有什么指教能否帮我们指点一下迷津”

    刘伯也不卖关子“我刚才在山上,确实看过一点,你们跟我来。”

    说着刘伯转身就走,表示要带他们去看可以挖水塘的地方。

    村长连忙让大家跟上。

    姜虎一手拉着二娘,一手拉着小米,小雪也连忙跑过去拉着娘亲,一家人都跟了上去。

    半路碰到姜裕刘海几个孩子,还有刘阳一家,也浩浩荡荡的跟了上来。

    刘阳刚才在家忙老二呢,晚了一点,现在听说了事情的原委,一边夸嫂子仔细,一边夸刘伯厉害。

    原本略有些紧张和沉默的气氛,瞬间就被刘阳给打消掉了。

    村长在心里悄悄夸奖刘阳,这家伙,关键时刻,还是有大用处的。

    大家跟着刘伯,其实并没有走多远,一直到了姜宅的另一边,又往前走了百十米的距离。

    刘伯大手一画。

    “这一块,我初来福安村,虽然不常在村里走动,但却在姜家附近看过。”

    “这一片的草木,是最晚出现颓势的,虽然不甚明显,但是从山上看,这一片地势较矮一点,如果要挖水塘,这一片最为合适。”

    这一片并没有靠近山脚,在大山和河流中间,也在姜家和其他村民聚集地的中间一段。

    这里只有一块耕种的土地,剩下的全是荒地。

    好巧不巧的,刘伯指着的那一片,恰好是刚刚开垦出来的地方。

    “这不是姜哥家的藕塘吗年前才找人挖出来的。”

    姜虎点点头“之前也是刘伯给我指的地方,说这一片草木旺盛,下面水源较足,正好适合种莲藕。”

    这么一说,正好对上了。

    大家齐刷刷看向村长。

    这下可就难办了,本来说随便找个地方挖水塘,反正就是没事儿干,打发时间。

    现在倒好,被高人指点,找到了最有可能挖到水源的地方,可是这地方

    是姜家的耶

    纵然大家平日里跟姜家来往并不是特别多,主要归功于姜家两口子都不咋到村里走动。

    可这并不妨碍大家对小福星的看中啊,甭管村长之前怎么唬外人,但是在他们自己心里,小福星的分量,那是一点都不轻

    现在要是直接抢占了姜家的土地,万一遭到恶报了,或者不被福星保佑了,咋办

    小米琢磨着,得用什么办法让大家就选这里算了,可别因为顾忌她,从而换了地方。

    正待她琢磨时,姜裕突然拉了拉爹娘的胳膊。

    “爹,娘,要是把这里挖成大水塘了,那还是咱们家的吗咱们可以养鸭子养鹅吗”

    姜裕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也知道眼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他倒是没想过不许别人动自家的土地,他就想知道,挖成了水塘,那还是自家的地方吗

    这新开垦的地,可是已经办了地契了。

    至于藕塘边水塘

    姜裕可没想那么多,他就惦记着之前小米和铁蛋说过,鸭子和鹅长大了很多,水渠有点小了。

    这要是家里有个大大的水塘,能养多少鸭子和鹅啊而且还更近呢。

    姜虎也看村长,这事儿,他还真不好说什么。

    村长也是一脸沉思,不过并没有思考多久“小姜,你看这样行不。”

    “反正这水塘在哪儿挖都是挖,刘老爷说了这地方最有可能挖到水源,我们信刘老爷的。”

    “这水塘就算挖出水源来了,还是你姜家的,不管你们以后做什么,村里人都不许有异议。”

    人群开始出现声音,很小,听不清。

    村长继续说“只是有一点,若是平日里就算了,像眼下这种情况,咱们村里想要用水的话,你不能阻止。”

    要是有一个私人水塘,好处还是很多的,找人挖一个,得花不少钱呢。

    村长这样说,也是为了以后,万一再遇到现在这种灾害。

    姜虎毫不犹豫的点头“虽然这块地是我家的,可水塘是大家一起挖的,里面的水大家都可以用,这是自然的。”

    左右挖藕塘也没花多少钱,现在白得一个水塘,算起来,姜家其实还是占便宜了呢。

    当然,其他人也不亏就是了,左右都是挖,没挖出水源就算了,要是挖出来了,定然能解一解燃眉之急。

    随着村长一声令下,几十个人立刻动员起来,锄头箩筐齐上阵,挖出来的泥土,被挑到附近的荒地上。

    俗话说,人少好吃馍,但人多好干活,只一个时辰,藕塘就又深了一层。

    不过是一天下来,藕塘就半人多高了。

    这时候,下面已经变成石块泥土一起了,挖起来也慢了。

    现在也不是抢收,大家不需要那么拼命的干,累了就歇会儿,歇息够了就继续挖。

    村里也组织了几个身体好的妇人,专门到山上守着打水。

    要求不高,把每天大家挖水塘喝的水打起来,这就足够了,至少,这样可以减少家里存水的消耗。

    随着水塘一点点挖开,地下的泥土终于不再是发干发硬,而是渐渐变得湿润起来。

    所有人都是斗志高昂。

    来福安村后山水塘挑水的人越来越少了,有时候来了,拜托村里的妇人帮他们打水,他们也会帮忙挑一会儿土,挖一会儿泥。

    每个人都期待可以挖出水来,甚至有别村的人,特意请了刘老爷去帮他们看地,也想试着挖一个水塘。

    刘伯倒是没有拒绝,但也说了,能不能挖出来,看天意,并不是他说了可以挖,就一定能挖出水来。

    刘伯没收那些人的银子,只是友情帮忙,大家乐意听就听,不乐意听的,他也管不着。

    半个月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此时已经正月下旬。

    若是往年,此时大家都在忙这拔除油菜地小麦地里的野草,可是现在,连高粱都开始萎蔫了。

    依旧是滴雨未下。

    就连挖水塘的人,也早就过了最开始的兴奋期,现在也变得萎靡不振起来,甚至连交流声都少了。

    水塘并不是直上直下的,而是上面宽下面窄的那种,漏斗一样的形状。

    并且人也分成了三班倒,二十个人一组,一组一天。

    今天恰好是姜虎他们一组,其中就有跟姜家关系最好的刘阳李生他们。

    三人正在下面挖,遇到石头了,还要搬出去,把泥铲进箩筐,有人会挑出去倒掉。

    “姜哥,都这么久这么深了,还没见水,这到底有没有水啊。”

    刘阳将铁锹杵在地上,撑着铁锹叹气,这半个月,天天挖土,还没洗脸洗澡,浑身都臭烘烘的了。

    姜虎一铲子把泥铲进旁边的竹筐,也停了下来“这几天的泥越来越湿润了,可能真的会挖到水呢。”

    这话说的,他自己都有点不信了。

    泥确实是湿润了,可好几天前就这样了,但是好几天过去了,一点变化都没有。

    旁边的李生又是一锄头下去“要不然卧槽水真的有水”

    一句话没说完,一小股水流,就从锄头挖开的地方溢了出来,小小的,还没撒尿那么大的一股水流

    可这就是水啊

    “什么真的挖出来了”

    “真的是水挖到了,挖到了”

    旁边的人全都围了过来。

    “快挖快挖,就李生挖的这里,挖大一点”

    “挖到水了挖到水了”

    “出水了我们有水了”

    巨大的欢呼雀跃声,瞬间传遍整个福安村

    一瞬间,村里老老少少几乎所有人,都从屋里跑了出来,就连那六旬老人,也是跑得健步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