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穿成农门团宠福宝宝 > 正文 第248章 248变化
    第248章248变化

    姜虎这几年也是买了不少荒地,这些经验还是有的,不过村长叮嘱他,也是自己的心意。

    把村长写的证明放好,明天早上去城里一趟,把地契办理了,这地就是他们家的,可以随便处置了。

    姜虎现在也是比较热衷于买荒地,因为便宜

    按理说,荒地很荒凉,野草丛生,留下了无数野草种子和根茎,开荒的前几年,几乎都要跟地里的野草作斗争。

    而除了这个,荒地养分很差,前几年的庄稼,收成都特别低。

    这是所有庄稼人的共识。

    所以大家要是想买地,只要钱够,首选良田,别的不说,至少粮食产量高,能让家里人填饱肚子,剩下的还能卖钱。

    这要是荒地,就算前三年都不交粮税,可这荒田怕是也没什么收成,还白白浪费家里的劳动力。

    像姜虎这样一买就是十亩荒地的,在大多数人眼里,那就是犯傻。

    就算姜虎这是盖猪圈,可谁家猪圈能盖十亩地那么大啊,就算养两头母猪,那也用不了那么大的地方啊

    好吧,就算是盖猪圈,村长和张远也依旧觉得,姜虎买荒地这事儿,就是脑子有问题。

    尤其是也听说姜虎以后会找长工干活,这前几年,荒地这块儿,怕是更加入不敷出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姜虎到底不是土生土长的香木村人,就算村长和张远心里觉得这样不好,也没法多说什么。

    随即姜虎就跟村长说了,要找人搭猪圈的事情,顺便还拿出了猪圈设计图。

    这设计图是小米口头描述,刘伯画出来的。

    是小米上辈子见过的猪圈大棚的样式,猪圈在两边,中间是走道,从中间走过去,就可以把两边的猪都喂了。

    猪圈高四尺半,没有围墙,只有梁柱和屋顶。

    而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通风。

    小米在询问过娘亲后,才惊讶的发现,娘亲的野心不小呢。

    原本以为娘亲养几头母猪就够了,却没想到娘亲说的只是几头母猪,却忘了说母猪生的小猪仔,也全部养着,不卖

    这是打算自产自销啊,只要养上几头母猪,一只母猪平均每年两窝小猪仔,一窝十只,那就是二十只。

    这要是养上三头母猪,那

    小米甚至已经看到了,自家养上五六十头猪的那一天。

    小米在知道这个消息后,果断相出了这个模样的猪圈。

    不管养什么,最重要的就是通风散气,保持空气的流通,仅此一招,就可以预防大部分疾病了。

    刘伯虽然也震撼二娘这突如其来的野心,不过也乐得二娘这么高的斗志,那是一点都劝说的想法都没有。

    不仅如此,甚至刘伯还在小米的想法上,重新添加了自己的想法。

    那就是房梁竹子都弄结实点的,用好木头,然后在猪圈上面,加一层,专门用来做仓库,专门放猪草,杂物。

    毕竟养那么多猪的话,肯定时刻都要准备足够多的食物,这就势必需要腾出地方放置。

    虽然姜家的院子够大,全部放在家里也不是放不下,可这搬来搬去的太累人了。

    到时候再把小黑的孩子,稍加训练,放一只在猪圈那边,完全可以看守猪圈和猪草,一点都不用担心。

    毕竟,有小黑这个珠玉在前,是小黑的孩子肯定不会差了,一定会跟妈妈一样聪明能干

    “村长你看,这是我准备盖的猪圈,我已经找了几个专门给人盖房子的师傅,还需要大概十来个做杂事的。”

    姜虎早就看过无数次图纸,也很淡定“反正是要找人,肥水不流外人田,就想着先问问村里人。”

    虽然之前已经给张远说过,不过这毕竟是村长,有必要跟他提一提。

    然而现在,村长的心思显然没在姜虎的声音上,他在看到姜虎展开的那张图纸的时候,眼睛就瞪圆了。

    “这,这是猪圈”甚至还伸手数了一下“一,二,三七,八,九,一边九个,十八个猪圈”

    说到最后,声音都有点变调了。

    就这一个猪圈,都赶上那几个地主家,给雇农家奴住的房子那么大了,甚至还更大一些。

    可人家是几十口人住一排房子,姜虎这是,是养猪

    旁边张远也是眼神都直了,之前倒是听出来,要盖一个大的猪圈,不然也不会找人了。

    可是,他也没想过这么大啊比他家房子还大

    姜虎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以前家里养几百只鸡和兔子,那圈起来的鸡舍兔舍,那才叫大呢。

    所以姜虎只是淡定的点点头“是啊,孩子他娘想多养点猪,已经跟张远兄弟定了下一窝的所有母猪了,这猪圈自然要弄大点。”

    村长呲了呲牙,吸了一口凉气,很是不可思议的看了一眼姜虎。

    不过震惊之后,还是想起了正事儿。

    “你大概要多少人,我家老大老二干活都还不错,也不偷奸耍滑,我让他们俩也一起来行不”

    姜虎点头“当然行,到时候过来就是。”

    随即又说了动工的时间,问了村长有没有觉得干活不错的,再推荐四五个,加上张远介绍的那几个,就差不多了。

    张远,就跟当初的刘阳一样,算是村里第一个跟姜家走近的。

    而找村长推荐,也算是让村长知道这新来的姜家,不是那种无视村里,并且还愿意跟村里拉近关系的。

    这算是一个友好的信号,表示姜家虽然住在那大院子里,但也是香木村的人了,不会那么排外。

    从村长家出来,张远又带他去找其他人,反正没事,就打算去把村长和张远推荐的那些人家,都走一遍,也算是在村里认认门路。

    说起来也是好笑,到村里也两个来月了,居然还跟刚搬过来一样,谁谁都不熟。

    张远说的那些,都是他提前通过气,确定会来的,所以姜虎再去问一声,就都连连答应了。

    村长推荐的那几个,虽然没有提前打招呼,但也听说了新来的姜家要盖猪圈,同样是没有人拒绝。

    这赚钱的事儿,还就在村里,这么近,也不用干活之前还要交一个铜板,谁会傻到拒绝啊。

    这一圈走下来,那就是大半个时辰,也不轻松。

    “对了张远兄弟,弟妹有空吗”回去的路上,姜虎突然这么问张远。

    张远愣了一下“最近好像都没什么事,怎么了姜哥,嫂子找春花啊”

    “不是。”姜虎摇头。

    “这干活要包午饭,我们家事儿也不少,就想外面找个人专门煮饭,十五个铜板一顿饭,弟妹要是想来的话,我就不去找别人了。”

    “来来来”张远想都没想就连连点头“肯定来,姜哥你真找对人了,春花做饭可好吃了,还经常帮人做席面呢。”

    “真的,那可太好了,等开工那天,你们一起过来。”

    有个做饭好吃的厨娘,可以让干活的干劲提升不少,这是毋庸置疑的。

    等到第二天,姜虎果然一大早就进城去了,办理地契这事儿,自然有专门的官员,还不至于会惊动更上面的人。

    不过在出发之前,姜虎还是特意包了几个红包。

    这几年找人办事儿,他也是熟门熟路了,有些时候,一点点银钱,就可以非常的省时省力还省心。

    然而让姜虎意外的是,今天一路走来,他准备送出去的红包,都被人拒绝了,并且还一路畅通无阻。

    尤其是那办地契的官员,在仔细询问之后,就麻溜的给他办理了地契,完全没有为难的意思。

    从进门到离开,全程不到两刻钟。

    到最后姜虎不得不感叹,这县衙里果然还是清风朗月啊

    而不小心听到爹爹感慨的小米则表示,这分明就是上面有人打了招呼,所以才会这么顺利的好吗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姜家的猪圈,开工啦

    在四月初八这一天,随着姜虎第一锄头下去,加上专业师傅一共十五个人,就热火朝天的忙碌起来了。

    大家先搭了一个简易的亭子,就在猪圈外面不远的地方,让春花方便煮饭。

    然后是清理杂草荆棘,还有一些野生的树。

    姜虎找了一处没有大树的地方盖猪圈,这里正好也在十亩荒地的边缘,就靠近小溪流。

    等猪圈盖好了,煮猪食的锅也在靠小溪这边,到时候挑水也方便。

    大家热火朝天的忙碌起来,姜虎和七喜也去帮忙了,中午饭都直接在那边一块吃了。

    二娘和杨婶子在家照看孩子老人,还要给家里的其他鸡鸭鹅准备吃食,也不轻松。

    不过二娘也好奇猪圈那边是什么模样的,就喜欢站在水潭边上,往那边看。

    正好今天小米跟她一起过来,看看娘亲,再看看面前的小溪,干脆拉了拉娘亲的胳膊。

    “娘,我们在这边搭一座小桥呗,这样以后去猪圈多方便啊,不用从那边绕远路了。”

    说着还顺手一指,可不是,距离他们最近的一座小桥,也有四五百米的距离呢。

    而那猪圈就在水潭的正对面,这要是有一座桥,直线距离只有二三十米好吗

    “搭桥”二娘点了点小米的眉心“这猪圈都还没盖好呢,又想着搭桥啊。”

    小米瘪瘪嘴“这又不难,爹爹他们昨天不是才挖了两棵树吗这小溪也就五六尺宽,直接用几根竖树干也能搭一座木桥啊。”

    木桥是最简单的,把小溪两边稍微挖一挖,然后把几根树干并排放进去,再把两端填上土,完全不用担心会松动好吗

    当然,要是愿意辛苦点,在小溪中间放上一块厚厚的石头,然后在石头和小溪两边分别放上青石板,这石桥不就成了嘛。

    “这要是近了,爹和七喜叔回家也近不是再说了,以后在那边养猪,肯定早晚也要搭桥得嘛。”

    二娘听进去了,若有所思片刻,直接一抬头“虎哥,你过来一下。”

    小米眨眨眼,总感觉现在的娘亲,好像比以前果断了。

    这架势,分明就是准备给爹爹说这事儿了啊。

    姜虎抹着额头的汗水过来“怎么了二娘”

    二娘也不含糊,指了指水潭上游一处地方“我们在这搭个桥吧,就用长树干搭一个木桥就行了,到时候过去回来都方便。”

    姜虎回头看了一眼,才刚砍了两棵柏树,还有三棵,都长在要盖猪圈的地方,

    这柏树还不小,有碗口那么粗了,若是用来做木桥的话,确实很合适。

    “那行,等剩下几棵柏树挖出来了,正好搭个小木桥,反正等猪圈盖好了,也是要搭桥的。”

    “嗯,我也觉得是这样没错。”

    “那我先回去了,今天下午应该就可以把那三棵树挖出来,明天上午搭桥。”

    左右都是按天算工钱,让大家帮忙把柏树处理一下,也不是什么难事。

    姜虎说完就又转身走了,他刚才跟二娘说话的时候,也隔着面前的水潭呢。

    小米看看爹爹的背影,又看看娘亲,突然觉的,好像不只是娘亲变了,连爹爹也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以前的爹爹,不管做什么,可都会先思考很久,还要权衡会不会对孩子们有影响,尤其是对小米的名声有没有影响。

    可是现在,好像,并没有那么的优柔寡断了啊

    又拉了拉娘亲的衣袖“娘,你和爹爹为什么这么快就答应了啊,以前都会先商量几天,再犹豫几天,然后才会做最终决定的。”

    不管啥事儿,好像都是一样,就连曾经野鸡鸡舍扩张面积,夫妻俩那都是商量了很久呢。

    而商量的主要内容,不外乎就是,对于外人看待小米小福星的名头,会不会有什么不少的影响。

    小米不解的问出自己的疑问,二娘却是顺了顺她的脑后的头发,又牵着她往回走。

    “以前在福安村啊,大家都知道你是小福星,咱们家不管做点什么,都有好多双眼睛盯着,而且还是盯着你。”

    “而现在呢,没人知道什么是小福星,也不会天天看你在干满,是不是又给家里带来了好运气,这样的话,爹娘做事情,也就不用束手束脚了啊。”

    小米惊讶“所以我们搬家都那么偷偷摸摸的吗”

    二娘敲了她一下“什么偷偷摸摸,我们那是走得早而已。”

    小米吐吐舌头,好嘛,走得早就走得早呗。

    反正,她知道爹娘从以前到现在,到底为她做了多少。

    本章完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