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清穿+聊斋]我有特殊的咸鱼姿势 > 正文 第260章 夜间投宿
    说是饯别, 法保搞得还挺是那么回事。不但备下了胤禛能喝一点的果酒,还特意折了一根光秃秃的柳枝。

    “你这是”胤禛古怪地看着他。

    法保嘿嘿一笑,抓着头皮说“古书不都说了嘛, 折柳送别嘛。奴才这也是附庸风雅,还望四爷别见怪。”

    “这是你自己从书上看的”胤禛有些诧异。

    提起这个,法保立刻就骄傲地挺起来胸膛, “不错,就是奴才自己看的。主子,奴才觉得您说的对, 不管干哪一行,拼到最后拼的都是文化。奴才虽然蠢笨,但也愿意向学。”

    其实, 他是掌家这一年来,遇到的问题太多了。

    分家之后, 他就是自己这一支的大家长了,总不能什么事都去问儿子,只能自己想法子应对。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他才不得不承认,揆叙这个爱读书的, 就是比他心眼密、办法多。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说的就是法保。

    正经诗书他是看不进去的,就挑挑拣拣,挑了一本故事性特别强的三国演义。

    那“折柳送别”的典故,就是在三国演义里看见的曹操送关羽。

    胤禛欣慰地说“你知道要读书, 这很好。一定要坚持下去呀。”

    虽然他自己不爱读书,却一点都不妨碍他鼓励别人读书。

    得到了胤禛的肯定,法保更加飘飘然了, 连连点头道“主子放心,奴才一定每天都读书。”

    说到这里,他得意地看了揆叙一眼。

    揆叙笑了笑,没搭理他。

    隆科多撇了撇嘴,心里十分不屑。

    法保却一点都不在意,只是左右看了看,有些疑惑地问“那位钟大师不是很厉害吗,主子为什么不带着他”

    胤禛不动声色地笑道“钟大师有别的事情。”

    其实钟大师昨天晚上已经出发了,而且人家是用法术赶路,不出意外,要比他们早到好几天。

    不过这件事除了揆叙之外,别人都不知道,连康熙都不知道。

    胤禛之所以不光明正大的带着钟大师一起去,就是因为他很清楚,康熙对于钟大师并不信任。

    而想要取得康熙的信任,就得先办成一件事,再证明自己嘴巴很严。

    对此,钟大师觉得很烦。

    混江湖的头陀猛然遭遇了皇权,总是显得格格不入,又觉得格外拘束。

    他宁愿和厉害的妖物大战三百回合,法力耗空、鲜血流尽而死,也不愿意空有一身本事,连怎样用都显得憋屈。

    如果不是胤禛好一番安抚劝慰,把好话说尽,又把天下苍生搬出来,人家早就甩手不干了。

    “大师放心,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胤禛胸有成竹地说,“等咱们道录司真正运作起来之后,皇上就算想管,也管不过来了。”

    在替胡九娘送信的时候,胤禛自己也发了一封信。

    只不过,他的信是诚心邀请皇甫老大夫,来京助他一臂之力。

    人才嘛,总是一点一点积累,一个一个聚集的。以后道录司的高人只会越来越多,康熙还有整个天下的事情要处理,哪能一个一个亲自筛选考验呢

    不过,这些事情,法保就不用知道了,省得再给他增加心理负担。

    胤禛喝了他的酒,接了他的柳枝,又叮嘱了他几句不可和索额图来往过密,就登车走了。

    目送他离去之后,法保才摸着下巴沉思起来。

    不要和索额图来往过密,主子为什么特意交代这一句呢

    要知道,分家之后,他和索额图基本上就是撕破脸了。

    难不成,是索额图要有什么动作了

    法保觉得,自己真相了,并立刻决定,回去之后就找人专门盯着索额图。

    如果是在现代,从北京到沈阳,不用坐高铁,走告速也就是七八个小时的事。

    但古代没有高速,就算他们一行是奉旨出京,能走官道,还有符咒加持,每天也走不了多远。

    特别是这个时候,已经进入腊月了,东北地区的雪正下得纷纷扬扬,在地上一层又一层的铺,每一层都比最厚的那种地毯更厚七分。

    盛京官员该送的年节请安折子,早就送到京城了,三官保的求救奏折,就是夹在请安折子里一块送的。

    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三官保能多年得康熙宠信,一直把持着东北的人参贸易,不是没有道理的。

    他虽然远离京城,但实在是把康熙的心思摸得透透的,太知道事情该怎么办了。

    就比如这一次,但凡他因为心疼自己儿子,在不该送奏折的时候来一趟八百里加急,康熙那里肯定不会给他好脸。

    不是往京城送奏折的时候,就说明官道处于闲置时期,根本没人打理。

    也就是说,官道上的雪已积攒了不知道多少天了。

    而古代的官道,唯一比乡间土路强的,也就是压得比较平整了。

    但压得再平整,土路也还是土路。被大雪覆盖了这个多天,不扫雪时雪沒马腿;扫完雪之后是一步一滑。

    早在第一场雪落下来之后,雪下的路面就被雪水浸透了,这会儿早结冰了。

    胤禛到是有法子让雪提前化了,但雪化之后就是泥水,还不如让它冻着呢。

    就这么一路冰一路雪的,等到他们晚间找到人烟投诉的时候,也才走到了遵化附近。

    遵化在清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清朝皇室几乎每隔几年就会来一趟。

    因为这里是皇陵,顺治皇帝 就埋在这里,康熙皇帝的陵寝也在修建之中。、

    可以说,这里就是皇贵妃和德妃口中的,三千里荒无人烟的地界。

    一行人顶风冒雪走了半天,才终于在一棵光秃秃的大柳树下,找到了一盏隐约的灯光。

    张保抄着手坐在车辕上,随着那盏灯火越来越近,一个青砖瓦房的院子逐渐映入眼帘。

    “主子,果然是一户人家。”他兴奋地对着车帘子说了一句,就赶紧让赶车的侍卫停车,“快停下,快停下,咱家去叫门。”

    马车内,隆科多淌着大青鼻涕缩在角落里,身上不但裹着狐皮披风,还盖着一层狼皮褥子。

    “阿嚏”他打了个喷嚏,不情不愿地伸出手,哆嗦又迅速地把鼻涕擦干净了。

    没办法,这都是血泪教训呀。

    他可再也不想体验鼻涕被冻在脸上的滋味儿了。

    “终于有人家了”隆科多险些喜极而泣,没泣的原因是不想再伸手擦眼泪,“我以前怎么不知道,天还冷成这样”

    马车里原也点了炭盆的,但为了不碳中毒,只点了一个,还得时不时把窗户开一条缝,散散里面的一氧化碳。

    次之后,隆科多就受不了了,和他商议干脆别点炭盆了。好不容易聚集一点热气,一开窗不但全散出去了,还把外面的冷气给带进来了。

    “别人点碳也没这样呀。”

    胤禛诚恳地说“所以别人在车里坐久了会头疼。”

    不等隆科多再说什么,胤禛一句话给他堵了回去,“说好了一路上听我的呢”

    隆科多“”

    好吧,我闭嘴可以吗

    闭嘴是可以,但也架不住他会生病。

    胤禛不可置信地看着他,“舅舅,你这身体素质不行呀。揆叙一个文弱书生都没有病,你倒是先病了。”

    “不是,他文弱书生”隆科多仿佛听到了什么难以置信的事,“四爷呸,是小四,你知不知道,今年八旗子弟聚一块秋猎毒时候,他得了第一”

    这个胤禛当然知道,揆叙还给他松了好几张猞猁皮和狐狸皮,他身上现在穿的斗篷就是那几张狐狸皮做的。

    张保的声音就是在这个时候传过来的,带着难以遏制的兴奋。

    “终于有人家了”隆科多差点喜极而泣,“我大要求也不高,能有碗热姜汤暖暖身子就行。”

    胤禛笑道“舅舅别急,不但姜汤会有,药也会有的。”

    他记得自己的行礼中,不但有上好的生姜,还有抓好的中药,大多数都是治风寒的。另外还有好几盒治冻疮的药膏。

    这个时候,胤禛就不得不佩服两位额娘的经验了。

    车外的张保很快就敲开了这户人家的大门,隐约 有一个苍老的男声传了过来。

    “谁呀这大晚上的。”

    张保彬彬有礼地说“老人家,我们是过路的客人,因贪着赶路错过了宿头,想要借宿一晚,还望老人家行个方便。”

    说着,他非常懂的塞了一锭五两重的银元宝。

    但那老汉没要,和颜悦色地说“这就不必来,出门在外的,谁还没个难处你们都进来吧。只是,这么多马车,我这院子里可放不下。”

    张保笑道“无妨,只要有间干净屋子,给我们小少爷歇一夜就行。我们这些粗人,在外面将就将就也无妨。”

    “你们还带着孩子呀”老汉脸色微变,催促道,“快,快带孩子进来。这大冷的天,可别冻出个好歹来。”

    张保对他千恩万谢,回身小跑到马车前,“小少爷,您下来吧。”

    揆叙掀开了车帘,胤禛走到车辕上,正要扶着张保的手往下跳,无意中瞥了那宅子一眼,不由面色一变,动作也顿住了。

    “小少爷”张保不明所以,低声出言提醒。

    胤禛扫了那老汉一眼,这才若无其事地下了马车,又等着隆科多和揆叙下来,一起向那老人家道谢,“多谢老人家收留我们。”

    “不碍事,不碍事。”老人家笑呵呵地摆了摆手,就把人往里让,“快进来吧,外面冷得狠,老汉叫女儿掌火,给几位少爷烤烤。”

    胤禛闻言,急忙吩咐随行侍卫搬几筐碳下来。

    皇贵妃和德妃准备的东西,都是按照正常行驶速度来的。但他的速度比正常速度快了三倍不止,碳自然也就有多余的。

    侍卫的动作很快,他们前脚进去,后脚就搬了五筐红罗碳来。

    那老汉百般推辞不得,只能随他们去了。

    平常人家都是在堂屋待客,一行人走到屋门口,便有一只纤纤素手掀开了崭新的皮帘子。

    “爹爹,是有客人来了吗”声音婉转如黄莺歌唱,冷得直打哆嗦的隆科多都不禁浑身一酥,差点没被积雪滑倒。

    “三爷小心。”揆叙顺势扶了他一把。

    “多谢,多谢。”隆科多一边道谢,一边伸长率脖子往前看,恨不得自己生了一双透视眼,能把那皮帘子给看透了。

    好在里面的人没有让他期待多久,帘子被掀开,露出了两张芙蓉玉面。

    老汉笑呵呵地给三人介绍,“老汉这辈子命中无子,只有这两个掌上明珠。”

    转头就吩咐自己女儿,“珠珠儿,娇娇儿,快给客人掌火熬汤,去去寒气。”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