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清穿+聊斋]我有特殊的咸鱼姿势 > 正文 第319章 和明若达成共识
    “我总觉得我忘了什么事, 可又想不起来。”胤禛疑惑的看一下明若,大大的眼睛里充满了迷茫。

    明若“噗嗤”一笑,“你且等着吧, 到不了明天,闽侯县令就该来拜见你了。”

    你那王生的品性, 知道胤禛几人的身份不一般之后,肯定会跑到县令那里邀功的。

    偏偏王生挖心案还没有找到凶手,胤禛一时半会儿还走不了。

    “啊, 这”

    想到那些官场上的应酬,胤禛就觉得脑壳疼。

    偏偏有些事情又避免不了,他也只能学着适应。

    “好了好了。”明若给他出主意, “你若是不想见这个县令,揆叙和隆科多这两位大人, 随便派出去一个, 也尽够了。”

    这两人都是出身大族, 且年轻高位。说实话, 派出来给胤禛做护卫,实在是太过屈才了。

    也就是胤禛投了个好胎, 生成了皇帝的儿子, 才能这么奢侈。

    “不, 还是见见吧。”胤禛苦着脸说, “我听说这个县令连续三年的考评都是优, 不是有真材实料,就是会钻营, 日后的前程肯定错不了。”

    明若一怔,“你”

    她想说“你明明不喜欢这些,又为什么要勉强自己”

    但她很快就明白了, 还能为什么呢,为了太子呗。

    想到胤禛和她说过,他上辈子是个姑娘,明若不免疑神疑鬼,低声问道“你实话告诉我,你对太子是不是,是不是”

    剩下的话,她实在是问不出口。

    “是不是什么呀别说话留一半呀。”胤禛一脸的莫名其妙。

    明若深吸了一口气,问道“早先我曾问过你,这辈子有什么打算。现在你能告诉我吗,你这辈子究竟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划”

    “我”胤禛不知道该不该实话告诉她。

    毕竟他要做的事,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那就是大逆不道。

    要是明若知道了,会不会立刻与他划清界限,分道扬镳

    “怎么,不能告诉我”明若目光锐利,“那你能回答我另外一个问题吗”

    胤禛犹豫着点了点头,“你问。”

    “你对太子,究竟是什么想法”

    “他是我哥呀。”这一回,胤禛回答得毫不犹豫,脱口而出,“打我出生起,他就对我挺好,我自然也要对他好呀。”

    他的神情十分坦荡,眼神也十分清明。明若紧紧地盯着他看了片刻,暗暗松了口气。

    看来,是我想多了。

    胤禛满脸纠结,好半天才磕磕绊绊地说“其实我这辈子的打算哎呀,怎么跟你说呢你你要是不想嫁给我,咱们回到京城,我就请汗阿玛允许咱们退婚。”

    毕竟他要做的事情太危险,明若如果真的和他结婚了,势必要受到牵连。

    她这辈子是富察氏的贵女,无论嫁到哪家,有富察氏撑腰,都能过得平安和乐,何必跟着他冒这种险呢

    他努力忽略了心里的那点不舒服,觉得这是因为他和明若玩得好,日后可能要失去这个朋友了,所以才会难受。

    “你要和我退婚”明若恼怒地睁大了眼,恨不得扑上去咬死他,“我究竟有哪里不好,让你这么嫌弃”

    “不是你很好,没有哪里不好。”

    要是你这样的都叫不好,那得什么样的才算好呀

    “那你是不是因为我前世是个男人,心里膈应”

    这个问题问出来之前,她就已经猜出了答案。

    胤禛绝对不是这样的人。

    可她还是问了,还是想听对方亲口把已知的答案说出来。

    明若自己都不知道,她究竟是哪来的这么多无理取闹的念头。

    “你怎么会这么想”胤禛简直摸不着头脑,“性别又不是你自己可以选择的。我上辈子还是个姑娘呢,你心里膈应吗”

    胤禛觉得,他就不该对那个问题进行延展。

    “那你究竟为什么要退婚”

    “就是我将来将来”胤禛张口结舌,问题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最初。

    而此时的明若也冷静了下来。

    冷静下来的明若,无论是城府还是心智,都不可小觑。

    她结合了一下前后语境,再联系了一下胤禛人际关系与心性胆识,很快就得出了一个让他震惊的答案。

    “你是不是疯了”她瞪大了眼睛看向胤禛,“太子究竟给了你什么好处,能让你为了他连命都不要了”

    “哦,猜出来了呀。”胤禛就像是突然卸下了千斤的枷锁,整个人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

    既然对方已经猜出来了,那他也不用再遮遮掩掩的了,“没错,如果皇上再想着要废太子,我们就要大逆不道了。”

    不单单是因为他和太子的关系好,还有他无论推演多少次,得出的结论都一样只有太子继位,他的兄弟们才可会尽可能的被保全。

    除了这点私心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这天下最多的还是汉人,而汉人注重正统。

    太子乃是元后所出,又是重新序齿之后,记在玉碟上的嫡长子。他继位的政治意义,远大于象征意义。

    只可惜,康熙在皇位上坐久了,难免高傲自大,早就忘了当初是为什么,要把年轻两岁的胤礽捧上太子之位的。

    统治者的政权稳固,天下的人心才能安定;天下人心安定,统治者才能更高的威望;统治者的威望增高,想要改革才会更加容易。

    正所谓名正才能言顺,言顺才能事成。都是一样的。

    对此,明若深以为然。

    她上辈子继位之后,因为老八他们散播的流言,可是受够了名不正言不顺的苦。

    分明是灵前继位的正统,却为流言搞成了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偏偏她性子急躁,又太过刚正,在这方面根本就玩不过老八老九和老十。

    他为什么恨老妈恨得牙痒痒,还不是老八把他得罪的太狠

    “好了,好了,那都是上辈子的事了,别想了。来,喝口茶消消气。”

    胤禛赶紧给他续了杯茶,心里暗暗地想绝对不能让明若知道,八弟也是重生的。要不然,肯定是家无宁日呀

    但明若不想再和他讨论这些,他她深吸了一口气,质问道“你就是因为这些,才想要和我退婚的”

    “这些还不够吗”胤禛微微垂着眼睫,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淡,“万一失败了,是会牵连到你,甚至牵连到富察氏的。”

    明若对自己这辈子的父母亲人有多看重,对富察氏就有多看重。

    关于这一点,胤禛可是太清楚了。

    胤禛说完,等了许久,也不听明若开口。

    他不由暗叹了一声,心头略略失落果然

    “你想什么呢”明若失笑道,“你真当我们富察室是泥捏的,出了个谋反的女婿,皇上就敢诛连我们全族”

    “啊”胤禛一抬头,正看见明若正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他。

    明若安抚道“好了,你也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了。既然你想扶太子上位,我自然是要帮你的。别的不说,怎么把老八按下去,我可是很有心得的。”

    胤禛愣愣地看了她半晌,只觉心头一片通畅,不由自主就笑了起来。

    见他什么话也不说,就盯着自己一个劲儿的笑,明若觉得浑身都不自在,嗔怪道“你傻笑什么呢”

    “啊,没事,我的意思是说八弟那边你不用管,他不会给我捣乱的。”

    至少在给康熙添堵这件事情上,八阿哥是绝对不会给他捣乱的。

    明若微微眯了眯眼,狐疑地看着他,“你对老八,是不是太过信任了”

    胤禛若无其事地说“我觉得八弟挺好的呀,也不像你说的那样。”

    关于雍正和廉亲王这两位的恩怨是非,胤禛可是私底下找太子打探过的。

    据太子所说,这两位小时候的关系其实挺好。

    只是后来,皇贵妃薨逝,两人一个被送回了德妃处,一个被交给惠妃抚养,不得不站在两个阵营里,这才渐行渐远。

    正常情况下,如今皇贵妃还健在,他和八阿哥被一个母亲抚养,关系好才是理所应当的。

    果然,明若听他说八阿哥挺好,神情恍惚了一瞬,心头疑虑尽消,喃喃道“八弟的确挺好。”

    前世他头一次和八阿哥相互算计的时候,也曾幻想过,如果皇贵妃长寿,他们一直长在皇贵妃膝下,会不会一直都是兄友弟恭的好兄弟

    或许,上天让她重生一世,就是让她做一个旁观者,好好看一看,他前世的遗憾究竟能不能弥补。

    果然不出明若所料,距离他们从王家出来还不到两个时辰,闽侯县的县令张世忠,就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前来拜见。

    这张世忠也不愧是能连续三年考评为优的人物,情商不是一般的高。

    因为胤禛一行人一直很低调,他来的时候也就没有大张旗鼓。除了他和自己的两个儿子,随行的就只有一个做事伶俐老成的管家。

    进了客栈,找掌柜的打探消息时他,也只说是来见故人,丝毫没有透露出几人的身份不一般。

    这种做法可谓是恰到好处。

    作为闽侯县的地头蛇,客栈掌柜的不可能不认识县太爷。能让县太爷的亲自来拜访的故人,掌柜的肯定得好好敬着。

    胤禛直接开了个包间接待他,这张县令也没有一味地冲胤禛献媚,人家是带着公务来的。

    “四爷您看,这两张都是我那小舅子口述,县里最好的仵作画出来的。”

    摊在胤禛面前的是两张画像。一张是一个千娇百媚的绝色尤物,另一张却是个张牙舞爪凶恶无比的恶鬼。

    “也就是说,张生掏心案的凶手,不是凡人,而是一个恶鬼”

    这一点倒是出乎胤禛的预料。

    他本以为作案的是个狐狸,却没想到,人家的走的不是剧版,而是原著版。

    张世忠道“王生虽然好色成性,但在我面前,他却是从来不敢打马虎眼的。既然他说是亲眼看见了那恶鬼换皮,就不会有假。”

    这件案子,委实让张世忠觉得棘手。

    他之所以这么着急来拜访,就是因为和在他我宁愿任职的同窗曾经向他透露过,明相的嫡次子,一直跟着四爷做事。

    四爷的名头在这边境之地,虽然不如在京城响亮,但张世忠在京城有门路,陆陆续续也听过不少。

    如今在他的地头上,竟然出现了这种超出常理的事情。而四爷却正好来了他这里,可不正是上天助他吗

    要知道朝廷最忌讳怪力乱神之事,他这里出了命案又不可能不上报。若是他查出了真相,找出了真凶,哪怕实话实说,上面的人也会帮他压下来,另找一个合适的说辞。

    若是他不能将此案完美了结,上面的人担心这种灵异事件会闹得人心惶惶,肯定会一级一级压下来,找个替罪羊。

    而他这个地方县令,岂不就是现成的

    因而,在向胤禛开口求助之前,他心里是很忐忑的,不知道四贝勒愿不愿意为了他一个小官,耽误自己的差事。

    好在四贝勒听完之后,半点犹豫都没有,直接就答应了他的请求,愿意留在闽侯县,将那害人的恶鬼捉拿归案。

    张世忠心中感激不已,想着若四爷当真保着他过了这一关,日后若有用得着他的地方,他就算不能万死不辞,也会尽量给对方行方便。

    胤禛仔细看了看那鬼物,进一步确认道“王升能确定他没有记错,这鬼物大致就长这样吗”

    “若说细节方面,可能会有误差,但大致的应该不会错。”

    胤禛点了点头,又问道“除了这些,还有其他线索吗王生是不是唯一的受害者”

    这个时代的法律和现代不一样,按照现代的法律,所有的人命案都属于公诉案。无论有没有人报案,只要警察叔叔发现了,都可以动用一切力量追查。

    但这个时代,讲究民不举,官不究。

    因为这个时代,地方宗族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是大于官府的。除了朝廷的法律之外,宗族内部也会有宗法。若是某个人触犯了宗法,被宗族处死,官府也不好多管。

    而王生掏心案,之所以会这么迅速被爆出来。一是因为王生在县城也属于有名有姓的乡绅,而且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县太爷的小舅子。

    谁也不能保证,在王生之前,没有济济无名者被这鬼物害死。其家族内部,却因某种原因没有报官。

    张世忠道“这件事下官已经派人去调查了,一旦有线索,就立刻来禀报四爷。”

    胤禛听完,暗暗点头,心里越发觉得,这张世忠之所以年年考评都是优,有一大半的原因,都是他办事得力。

    如此一来,他倒是真起了几分拉拢之意。

    “张大人办事,我自然放心。”胤禛先是肯定了他的办事能力,又略略沉吟的片刻,起身走到桌案前,取出裁剪好的黄符纸,提笔蘸着桌案上研磨好的朱砂,挥笔就画了一道护身符咒。

    符咒画好之后,他嘴里念念有词,将符咒用特殊的手法折成了三角形。只见一团青光闪过,张世忠就觉得,原本普普通通的符咒上,似是有神光隐现。

    “张大人,这个符咒你收好。无论是鬼、是妖还是修道者,只要修为不高于我的,这个符咒都能抵挡他三次杀招。”

    “这这也太珍贵了,下官受之有愧。”

    虽然在他画符的时候,张世忠就隐隐猜到了,这符咒是要给自己的。

    可是,真当胤禛一脸郑重地,亲手把这符咒放进他手里时,他还是觉得受宠若惊。

    他不过就是个小小县令,还是汉人出身,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当朝皇子的厚爱

    胤禛亲手将符咒放进他的手心,又将他的手掌握住,满脸诚恳地说“张大人不但一心为民,还是个难得的能臣干吏。我只是希望像张大人这样的好官,能够少一分危险,也能多为这天下尽一份力。”

    “四爷”张世忠已经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了。

    他是正儿八经的科举出身,心底也颇有几分属于文人的坚持。

    就比如士为知己者死。

    虽然他好好做官,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向上爬。可自己的努力被人肯定,谁又会不感动

    胤禛拍了拍他的手背,温和地暗示道“张大人的忠心和办事能力,皇上都看在眼里。只要皇上心里记着你的好,日后飞黄腾达,还不是指日可待”

    张世忠微微一怔,很快就明白了过来,笑着谦虚道“微臣一定再接再厉,皇上尽忠。”

    像他这样的微末小官,全国上下不知道有多少。而且他当初科技的名气也并不靠前,皇上怎么可能会记得他

    但若是朝中有人为他说话,那就不一样了。

    而且这一次,他的治下有鬼怪作祟,可不就是很好的上达天听的机会

    据他所知,四皇子乃是宫中德妃所出,有为当今皇贵妃所养。

    不说皇贵妃的家世有多显赫,哪怕德妃娘娘,也是出身内务府世家,家族和姻亲里,不知有多少是在御前伺候的。

    张世忠越想,就越觉得跟着四爷有前途。

    十年寒窗,为的不就是前途吗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