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清穿+聊斋]我有特殊的咸鱼姿势 > 正文 第333章 拆盲盒式吃饭
    “哦, 对了四弟,还有一件事我得告诉你。”敖放突然想起了什么。

    此时的胤禛,还不知道自己即将面临怎样一个落差, 不甚在意地问“什么事呀”

    敖放嘿嘿一笑, 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就是那个仙鹤飞舟,我问了我大姐才知道,那飞舟只有借助海面上的风力,才能日行万里。”

    “如果没有海风助力呢”胤禛有了非常不好的预感。

    “一天也就能走个七八百里吧。”敖放看天看地, 就是不敢看他。

    胤禛的神色僵住了,好半天才深吸了一口气, “我知道了,我也有一件事要告诉你。”

    “四弟尽管说。”这会儿敖放正心虚呢。

    “三哥, 你可一定要记住, 进了京城, 千万不能暴露自己龙子的身份。”

    同样一句话, 胤禛对敖放千叮咛万嘱咐,就怕他一个不注意, 说漏了嘴。

    要知道,人族的皇子都喜欢说自己是真龙天子,对于龙这种神话生物的感情极其复杂。

    不但皇帝对龙的感情复杂,平民百姓对龙的感情更是复杂中偏于警惕排斥。

    君不见,多少民间传说里, 都把龙作为法力高强度反派来描写, 而且龙的结局也都不大好。

    一方面,百姓敬畏龙神,觉得他们能行云布雨, 非常厉害;另一方面,他们又不觉得龙神会与普通百姓站在同一个立场上,甚至会在传说故事里,故意把龙神折腾一顿。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人间皇帝爱宣扬自己是真龙天子。

    老百姓在传说故事里折腾龙神,其实就是变相地在心里折腾高高在上,掌握了自己的生死命途的皇帝。

    古代的老百姓,日子过得好的没几个。就算皇帝自己不加赋税,底下的官员也会以各种明目增加他们都负担。

    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又不是泥捏的菩萨,常年被这么折腾,心里怎么可能没有怨气

    这种折腾龙神的传说之所以会在百姓这么盛行,而且口耳相传,一传就是好多代,不就是老百姓找个借口,发泄一下自己的怨气吗

    这一点做皇帝的不一定不知道,但他们也不能真的和平头百姓计较,或者是不屑于和这些草芥计较。

    反正胤禛是不敢想象,如果人间真的出现了一条真龙,平民百姓会有什么反应,坐在帝位上的康熙又会用什么方法,来消除这条真龙在民间掀起的影响。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一开始便隐藏好敖放的身份,只把他当成一条普通的蛇妖啊不,是一条对胤禛有救命之恩的蛇妖。

    “你可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能暴露身份”

    走了没两步,胤禛就再次忍不住叮嘱。

    不是他非要啰嗦,实在是敖放这条龙,从内到外都散发这一种不靠谱的气质,就差在脸上写明“人傻钱多速来”了。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我记住了,你能不能不要再啰嗦了”

    同样的一句,话连续听了几十遍,就算熬放对胤禛的滤镜再厚,也受不了这个呀。

    更何况,他本来就不是一条有耐心的龙,而是一个被父母兄姐宠坏了的熊孩子。

    “四弟,不是我说,才几年不见,你怎么就变得和我大姐一样爱唠唠叨叨了”

    一旁的明若直接笑喷,接收到胤禛怨念的眼神,她急忙止住笑意,从中说和,“好了小四,我看三太子是真的记住了,你就不要再一遍一遍叮嘱了。听了这么多遍,就算三太子不烦,我的耳朵也要起茧子了。”

    “就是嘛,还是弟妹明事理。”

    得到了旁人的维护,敖放瞬间得意洋洋,尾巴都快翘上天了,心中对明若的好感度蹭蹭往上涨。

    他有一种预感,日后和胤禛在一起,需要向这位弟妹求助的时候还多着呢。

    “行吧。”胤禛也知道自己是关心则乱了,见明若给了台阶,他就顺着下来了。

    劝住了胤禛之后,明若右转过头来安抚敖放,“三太子”

    “诶,叫什么三太子直接喊三哥。”敖放大手一挥,非常现实地认下了这个弟妹,“我是小四他哥,也就是你哥。往后有用的着哥的地方,尽管说。”

    明若微微一笑,从善如流,“好,三哥。”

    “诶,这才对嘛。都是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

    说这话对时候,敖放心里想着咱都是一家人了,日后我若是惹到四弟了,弟妹你可千万要来救我于水火呀

    阅人无数的明若,只从他的表情,就能猜出他的心思,心下顿时好笑不已,心里羡慕敖放的无忧无虑。

    按理说,她这辈子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不该羡慕别人被父母疼爱。

    可是,上辈子爹不疼娘不爱的影响不是那么好消除的,她在权谋里逼出来的心机城府,除非孟婆汤灌一碗,否则也是消除不掉的。

    所以,对于敖放这种,被父母宠出来的天真,她永远都会觉得羡慕。

    “三哥也别和小四置气,他也是担心你,不想你出任何意外,这才难免关心则乱。这也就是自家人,他才会如此。若是换了感情一般都朋友,他根本就不屑管的。”

    一席话把敖放说得心花怒放,喜笑颜开地说“那是。也不看看我和四弟是什么样的交情,哪里是旁人能比的”

    对于他的反应,明若早有预料。

    别看敖放一声又一声地抱怨胤禛,满嘴都是嫌弃他啰嗦。但旁观者若是眼不明心不亮,为此便觉得他对胤禛心生不满,为了安抚他说几句胤禛的不是,怕是头一个炸锅的,就是被安抚的敖放本龙。

    说到底,在敖放眼中,他与胤禛才是多年的交情,明若这个半路来的弟妹之所以能到他分青眼,不过是因为他是胤禛的未婚妻。

    敖放对她态度好,也都是看着胤禛的面子上。

    明若精通人情世故,自然不会犯这种忌讳。

    眼看两人都顺着自己的台阶下,来重归于好了,明若伸着脖子看了看天色,笑道“这个时辰也该用膳了,我让人上了饭菜二位先吃着,我那里把诸位大师安置好了再说。

    整个队伍六百多人,每顿的饭食可不是个小工程。

    更别说如今他们是在荒郊野外扎营,一天三顿都得自己埋锅造饭。

    若不是明若调度得当,又十分地会拿捏安抚人心,只怕还不等走到京城,这六百位大爷就要造反了。

    胤禛虽有心让明若歇歇,但也知道,外面的事的确需要有能人来安排。

    再有就是,明若自己也挺喜欢管事儿的,这让她打心底有充实感,胤禛干脆就随她去了。

    这一趟胤禛出门,连随身太监都没带,更别说厨子了。

    来的时候他们人少,随便找个地方投诉,只要肯花几个银钱,饭食管够。

    但回程的时候,他们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哪家客栈也不可能住得下。

    所以,他们只能放弃投宿,像军队一样,每天都赶在荒郊野外扎营。

    住处尚且如此,在膳食方面,就更别想讲究那么多了。

    虽然他们每路过一处城镇,就会将城里当天的熟食卤肉扫荡一空,但他们人数也多呀。

    就算把整个城里的熟食店搬空了,六百多人分下来,每人每顿能分半斤卤肉,就算是这座城够大,里面的百姓的生活水平够高了。

    但凡百姓的生活水准不够的,也没那个闲钱去买卤肉呀。

    至于其他的膳食,都是在明若的调度安排下,六百多人每天轮流做的。

    由于大家的手艺参差不齐,整得每天吃饭就跟拆盲盒似的。运气好的能吃到一顿不错的美食,运气差点儿,也只能尽力让自己饿不着了。

    所以,能辟谷的敖放曾经有多喜欢人族的美食,如今对用膳这回事,就有多么的兴致缺缺。

    他是喜欢吃美食,不是喜欢吃。

    美食吃进嘴里是一种享受,这群人做的都是什么呀

    反正他又不靠吃饭续命,干嘛难为自己

    很快,胤禛的午膳就先被端了上来,揆叙和隆科多也一起上了桌。

    隆科多求救地看了揆叙一眼,揆叙却笑着对他做了个“请”的手势,摆明了是死道友不死贫道。

    这些日子,他们俩都是轮流试菜的。倒不是为了试毒,而是为了试味儿。

    眼见是躲不过去这拆盲盒的命运了,隆科多深吸了一口气,夹起离他最近的一盘炒莴笋,闭上眼睛扔进了嘴里,迅速咀嚼了几下。

    那架势,大有“只要我咀嚼得够快,味觉就追不上我”的意思。

    胤禛看得好笑不已,敖放看得兴致勃勃。

    他把胳膊肘搁在桌面上,双手托着自己的下巴,眼巴巴地等待隆科多的反馈

    如果菜好吃,那他就要加入抢食的行列了;如果菜不好吃,他会立马走人,绝对不会挤占别人吃饭的空间。

    等菜的味道在嘴里扩散开来,隆科多被迫仔细品了品,神色平淡地说“还行,比上一顿做得好多了。”

    今天早上那一顿,简直就是黑暗料理。

    如果不是一顿不吃饿得慌,谁能咽的下去呢

    一听只是比上一顿好一点,敖放“切”了一声,起身就走,远远地留下一句,“你们吃吧,我就不打扰了。”

    隆科多满脸羡慕地目送他离去,感慨道“能辟谷真好”

    如果他也有辟谷的本事,哪里还会受这种折磨

    “行了,有的吃就不错了。”胤禛好笑地给他夹了一块买来的卤肉,“来,吃块鸡肉。”

    虽然他也挑食,他也喜欢好吃的,但这完全不妨碍他嘲笑隆科多。

    隆科多气闷地把那块鸡肉塞进嘴里,一边咀嚼,一边去抢盘子里剩余的卤肉,嘴里呜呜囔囔地说着,“诶,诶,你们俩慢点,给我留点,给我留点。”

    虽然卤肉吃多了也腻,但整个饭桌上也没有哪个菜比卤肉更好吃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