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七零之佛系炮灰 > 正文 第71章 出路
    秋收之后下了一场大雨, 眼看着天气就凉快下来。

    因为得了上头的口头奖励,瘪老刘兴致高昂,时不时就要来一场思想动员大会, 也不知道秋收后的农闲时期,到底有什么好动员的。

    每次都是他在台上声嘶力竭的动员, 一群社员在下面嘀咕说话, 也不知道听进去了几分。

    只是现在生产队的思想改造重中之重,王麻子和吴老三还是不是要被, 这可都是政治任务,不能拒绝, 社员们心底不耐烦也得忍着。

    这一天他去溪源镇上接人, 生产队就安静多了。

    田地里的活儿不多, 大家伙儿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顾三妹自顾自翻地,不想搭理一直在她身边说话的刘大妮, 偏偏刘大妮不放过她。

    “小西,你们咋的不去上学了”

    “毕业了。”

    “真的假的,不会是学校关门了吧”刘大妮一副惊讶的样子。

    两人年纪相仿, 刘大妮还比顾三妹大一些,有爹有妈有哥有姐的, 以前家庭条件可比老顾家好多了,只可惜刘家觉得女孩儿读书没用,刘大妮只读了三年小学就辍学了。

    之前老顾家过得凄凄惨惨, 刘大妮心底还同情老顾家的姐妹俩, 觉得她们到了年纪, 肯定会被大哥卖了换彩礼钱。

    可谁想到他们家大嫂一死,顾明东倒是一下子支棱起来,干活出色不说, 还成了有名的除害英雄。

    这倒也罢了,顾明东还舍得给弟妹花钱,吃的喝得,去年新棉袄都穿上了,后来还花钱送妹妹上学,村里人劝说都不停,这让刘大妮心里头很不是滋味。

    忽然学校停课了,刘大妮顿时高兴起来,时不时要在顾三妹面前说几句风凉话找找存在感。

    这会儿说完还大声道“我就说读书没什么用,你们花了那么多钱交了学费,结果也没读出个什么玩意来。”

    “现在钱也花了,白白浪费了时间,早知道还不如别去。”

    这话一说,周围几个媳妇婆娘也跟着说“可不是吗,女孩子要读什么书。”

    “终归是要嫁人的,读书有啥用”

    “现在大学都没了,可见读书还不如回家种地。”

    “一年的功夫得少多少工分,你们俩不去上学下地干活的话,家里头还能攒点钱。”

    顾三妹气得够呛,一锤锄头就反问“我用你们家钱了,还是吃你们家米了,要你们来多管闲事。”

    她一发火,说闲话的几人倒不好再说什么“呦,怎么还发火了。”

    刘大妮却更来劲,冷哼道“别不识好人心了,我们是好心才劝你的。”

    “用不着。”顾三妹鞭子一甩,压根不给他们面子。

    比起没心没肺的哥哥,和心软脸皮薄的妹妹,顾三妹向来受不了这股子闲气。

    刘大妮的面子下不去,冷笑道“你不就仗着明东哥好说话,愿意给你们出钱读书,哼,也不看看自家什么情况,我要是当了大哥的拖油瓶,早就找根绳子吊死了。”

    顾三妹可不是好惹的,直接骂回去“你自己这么想不开,要死就去死,我们老顾家的事情还轮不到你管。”

    刘大妮被气得跳脚,旁边的刘三婶见自家女儿吃亏,忍不住搭腔道“小西,大妮也是关心你,你说话咋这么难听呢”

    顾三妹冷哼道“说风凉话就是关心啊,那我以后每天跟你说,一天说一箩筐。”

    刘三婶拉下脸“没娘教的孩子就是不行,还读书呢,对长辈说话都这样,你的书是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顾三妹压根不怕她“刘大妮倒是有娘教,还不是跟我半斤八两。”

    “有那闲功夫管别人家的事情,还是管好你自己吧。”

    说完一甩辫子继续干活。

    刘三婶哪想到自己还能被一个小姑娘骂道跟前来,气得直骂“你们都听听这像是什么话,待会儿我可得去找阿东好好聊聊,问问他是怎么教妹妹的。”

    谁知旁边的钱金花噗嗤一笑“得了吧,阿东还能为你骂他妹妹不成,人家喊你一声婶子,你还真把自己当长辈了,他们家嫡亲的叔叔婶婶在那边呢。”

    说完还朝着顾三叔的方向努了努嘴,心底笑话刘三婶自找没趣。

    谁不知道顾明东疼家里头的弟弟妹妹,生产队当大哥的不少,但能像他一样送弟弟妹妹上学的绝无仅有。

    刘三婶顿时一口气憋在喉咙下不去。

    眼看顾三妹压根不把她放在眼里,刘三婶冷哼道“宠吧宠吧,把她宠坏了嫁不出去,看他急不急。”

    顾三妹冷哼一声。

    旁边的顾老二听见了,低声说“三妹,论吵架你是这个。”

    顾三妹一巴掌拍掉他的大拇指“烦不烦啊你。”

    “我夸你呢,有什么好烦的。”顾二弟不明白妹妹的纠结。

    顾三妹幽怨的瞪了他一眼,没心没肺就是好,没书读回家还能这么开心,不像她最近都睡不好觉。

    顾二弟见她发愁,还安慰道“她们也就敢嘴上说说,谁要敢真的欺负你,你告诉我,二哥帮你找回场子。”

    “我不打女人,但我可以揍他们的弟弟和儿子,来一个揍一个,来两个揍一双。”

    “感情大哥教你的功夫,你都用到这里了。”

    “我这不是要为你出气吗,要不然一群菜鸡,我才懒得跟他们动手。来十个都不够我一只手打的,要是咱哥出马,那一个生产队都不够他小拇指的。”

    顾三妹顿感无奈“行行行,我记住了,大哥怎么还不回来。”

    顾二弟被岔开话题,也说“可不是吗,只要有事儿大队长总得喊咱大哥,也没多给点工分,大哥亏了。”

    他哪里知道,瘪老刘心底还不想喊顾明东呢。

    偏偏顾明东养猪有一手,干活是好手,不知不觉中生产队大部分人都觉得服他。

    这顾明东一起来,顾建国的名声就更好了,隐隐约约有压过自己这个大队长的意思。

    可他能怎么办,他年纪也大了,家里头也没有得用的人,还出了一门子只会拖后腿的亲戚,每当遇到重要的事情,他不得已拉着顾明东充场面。

    就像现在,他们还没接到人,王书记的秘书居然出来跟顾明东打了个招呼。

    “顾明东同志,听说你们生产队今年大丰收,做的很好,要继续保持。”

    顾明东也一副熟络的样子“都是党和国家领导的好。”

    瘪老刘看着都觉得心塞,索性跟其他社员站一道儿去了。

    他没注意到自己一走,秘书就低声说“上次你托我打听的事情有眉目了。”

    顾明东脸色微微一变“等办完这边的事情,我单独来找你。”

    马秘书点了点头,上楼去了。

    他们俩的交情还得从第一次野猪肉说起,当时两人就打了个照面。

    后来王书记为了外甥女的事情,特意走了一趟上河村生产队,顾明东跟马秘书才熟悉起来。

    不过他们一个人在乡下,一个在溪源镇,也只是停留在认识的关系。

    如今孙强从中牵线,才有了这次的事情。

    几句话的功夫,瘪老刘那边已经交接好了。

    六个知青,四男两女。

    比起上一次自愿下乡的人,这群知青脸上带着彷徨和不忿,显然心底都有着怨气。

    显然他们并不是自愿下乡,而是在越来越严格的号召之下,不得已才来。

    另外四个人是需要下乡改造的,两帮人泾渭分明的站着。

    四人中,其中一对看着是夫妻,相互搀扶着,都是四十出头的样子,脸上还有明显的伤痕,身边跟着一个小姑娘,瞧着像是一家三口。

    最后一个看着年纪很大,白发苍苍不说,还有一把白胡子,这会儿胡子被剪得七零八落的,看着十分狼狈,他单独窝在角落,也不抬头看人。

    瘪老刘瞧着都觉得头疼“人齐了就走吧,别耽误功夫。”

    “行李放车上,走俩小时就差不多到生产队了。”

    话音未落,其中一个男知青就高声喊道“大队长,既然有车为什么不让我们坐”

    瘪老刘冷哼一声“你是来干活的,还是来享受的,还没到地方就想着坐车,我看你是好逸恶劳,一副封建地主做派。”

    过了一年,瘪老刘也大有长进,至少话也是一套一套的,钱知一现在想要忽悠他也没那么容易了,现在他这是想先把刺头压下去。

    果然,那男知青脸色难看“大队长,我们家可是贫农出生的工人阶级,你这大帽子扣的,不坐车就不坐车吧。”

    瘪老刘扫了知青们一眼“其他人还有意见吗”

    知青们哪儿还敢有意见,一个个闷不吭声的跟着走了。

    刚要上路,方才发难的男知青又说“哎哎哎,凭什么他们的东西跟我们的放一起”

    “大队长,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他们都是什么玩意,成分有问题是下乡改造的,跟我们可不一样。”

    面对知青的发难,那四个人没有辩驳却像是习惯了,只低着头不敢说话。

    瘪老刘顿时觉得头疼,下意识的看了眼顾明东。

    顾明东微微挑眉,开口道“各位知青同志,平时我们从镇上走到生产队,至少得一个多小时,你们没走惯劳动人民的泥路,至少得两个小时。”

    “如果他们自己背着行礼,走路的速度就更慢,耽误的时间也更长,还需要特意分出一位社员去管着他们,这不符合高效原则。”

    “当然,如果你们觉得自己的面子比天大,超过了无产阶级生产的重要性,那耽误就耽误吧。”

    瘪老刘忙道“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改造也得到了生产队再改造,要不然这不是耽误功夫吗。”

    到底是这么上路了。

    没走几步,刚才一直闹腾的男知青凑过来,打量着顾明东。

    顾明东瞥了他一眼,这位男知青倒是长得挺端正,十分标准的国字脸,是现在受欢迎的类型,只可惜眼睛小了点,麻子多了点,破坏了国字脸的端正。

    男知青扫了一眼顾明东,开口道“大兄弟,我叫林爱国,来自大东北,世世代代都是根正苗红的贫农,到了我爸这一辈才为了建设新中国当了一位光荣的伐木工人,你怎么称呼”

    “顾明东。”

    林爱国,顾明东眯了眯眼睛,原主的记忆中没这个名字,不过上河村的变化巨大,跟原主的记忆差距也越来越大。

    毕竟在原主的记忆中,大河村生产队也受到灾荒的影响,第一批知青下乡的时间还要晚一些,而第二批是在第三年才出现。

    林爱国又问“顾明东,好名字,你看这比我大几岁,我叫你一声大哥行吗”

    顾明东淡淡回答“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不用套近乎。”

    “你这话说的,我单纯就是看你投缘。”林爱国不承认。

    顾明东笑了笑“是吗我在生产队没有任何职务,只是帮忙来接人的,你要有事儿直接找大队长,都是他负责。”

    这就是顾明东完全没有竞争生产队干部的原因,就生产队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他懒得浪费那个时间精力。

    林爱国脸色一僵,方才见顾明东开口说话,他还以为这人说话好使,结果就这

    他笑了笑,果然没再缠着顾明东套近乎,反倒是走到瘪老刘身边去了。

    顾明东也不在意,他扫了一眼这群知青,觉得以后生产队怕是有得热闹。

    蓦然,一种锋芒在背的感觉刺来,顾明东猛然转头,看向跟在队伍最后头的几个人。

    他的眼神太过于锋利,以至于那对夫妻下意识的惊呼一声,不约而同的将女儿拉到身后,那小姑娘更是低着头,连看也不敢看他。

    顾明东的视线却没有在他们身上多做停留,反倒是落到了最后头那个人身上。

    白头发白胡须,那人看着年纪很大,走路都有些颤颤巍巍,但却一直跟着没掉队。

    顾明东看过去的时候,老人微微抬头,苍白的发丝中露出一双眼睛,精光四射。

    两人的视线一触即断,顾明东转头继续走路,老人也低下头去。

    倒是一块儿跟着来接人的李铁柱闲不住,唠嗑道“上头怎么想的,这么大年纪的老头都送过来改造,这能有好啊,可别死在咱们生产队了。”

    见顾明东不搭理他,李铁柱又说“阿东,你知道他们为啥被打倒不”

    “你知道”不然不会特意提起。

    李铁柱嘿嘿一笑,低声说“我刚打听到的,前头那对带着孩子的夫妻,听说都是华清大学的教授,教英语的,因为跟国外资本家有联系被打倒了。”

    “那个小闺女不肯跟爹妈划清界限,这才被一块儿送过来了。”

    “后头那个老头可不得了,听说是大名鼎鼎的风水师,进过皇宫的那种,都说人老成精,他这功夫明显没学到家啊,连自己这一出都没算到。果然封建社会的牛鬼神蛇都是骗人的。”

    “风水师”顾明东若有所思。

    两个小时的脚程,对当地人来说不算什么,顾二弟顾三妹每天上下学的时候赶时间,走得快一个小时出头就能到。

    可对于知青们而言,这显然太远了。

    走到半路,知青们就开始闹腾起来要休息。

    瘪老刘拧着眉头,无奈的说“你们要早点习惯,原本出发的就晚,再这么拖拖拉拉的晚上都到不了。”

    林爱国忍不住说“大队长,生产队难道就没辆拖拉机吗,有了拖拉机来去多方便”

    谁知瘪老刘瞥了他一眼“我倒是也想要啊。”

    “咱生产队一直在申请呢,等申请到了再说吧,你要是有办法让咱们生产队申请到,到时候别说坐车了,你想开车也行。”

    林爱国哀嚎了一声,到底又被拉着上路了,知青们走得磕磕碰碰,倒是后头那四个人咬牙坚持,一声都不吭。

    李铁柱在后头嘲笑道“这批知青不行啊,比杜家兄弟差远了,连徐知青都比不上,看着都跟钱知青和吴知青似的。”

    瘪老刘没好气的说“别说风凉话,都分到咱生产队了还能怎么办”

    顾明东倒是笑着说“农活干习惯了都会,一直干不习惯的,那就是不够饿。”

    李铁柱顿时偷笑起来“可不是吗,那钱知青和吴知青以前就知道磨洋工,现在也能干一些了。”

    说完又嘀咕“错了,只有钱知青,吴知青有的是人愿意帮她干活。”

    林爱国凑过来问“两位大哥,你们在说什么呢,是以前来生产队的知青前辈吗”

    李铁柱嘿嘿笑道“是,等到了你就能见到。”

    拖拖拉拉了好半天,知青们才终于到了地方。

    瘪老刘显然已经不耐烦起来,将人往知青点一丢“杜家兄弟,徐知青,他们就教给你们了。”

    被丢下的林爱国六个人面面相觑。

    杜涛先开口道“你们就是新来的知青吧,先把行礼放下吧。”

    “男生住这屋,女生在对面那屋。”

    林爱国拎着行礼进了门,知青所这边是大通铺,不过之前人少,三个人住也算宽敞,这会儿又来了四个人,顿时显得紧张起来。

    林爱国一瞧,立刻说“这儿是谁的床,我这人胆小,喜欢睡在最里头。”

    杜涛一听就知道是个刺头,也不同意也不答应,只说“那是钱知青的床,你要是想睡的话就跟他商量商量。”

    说完也不再招呼他,只跟其他三个男知青说话。

    “上河村生产队这边人还不错,都比较讲道理,平时我们除了知青补贴之外就是靠工分,干多少活儿拿多少工分。”

    杜明补充了一句“你们刚来,如果没粮食吃的话可以先问大队里借,等有了工分再还。”

    林爱国一点不觉得自己被嫌弃,还问“正好,我没带多少粮食,还担心要饿肚子。”

    还问“咱们今晚吃什么”

    杜家兄弟对视一眼“昨晚我们商量过,每个人拿出一点粮食来当晚饭,就当是欢迎你们的到来,不过等明天你们就得去找大队长了。”

    言下之意就是明天他们就不管饭了。

    林爱国一愣,忙道“咱们以后不一起吃饭吗”

    “大家五湖四海的口味也不一样,各做各的更方便。”

    另一头,徐珍珍也把以后大家分开吃的事情说了。

    两个女知青对视一眼,纷纷说道“大家都是知青,到了这里不是应该相互照顾吗,各自做饭浪费柴火不说,这也太生疏了。”

    徐珍珍只是道“习惯了也挺方便的。”

    至少她是不用做另外两人的饭菜,还得帮他们洗碗,做的不好吃还得落下埋怨。

    想到这些,徐珍珍又道“不过你们安顿好了之后,也可以去问问其他人,也许别人愿意一起做饭吃。”

    左右她是不乐意的,吃力不讨好。

    就像是今天,他们上完工还得招待新来的,那两人倒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躲着了。

    来上河村生产队不到一年,徐珍珍就像是变了一个人,刚来时她还是害羞的小姑娘,现在却知道你要是不说,别人还真当理所当然了,她才不要吃这钟亏。

    这边新来的知青满头官司,那头顾明东家却准备开饭了。

    这季节正是蔬果成熟的时候,顾明东圈养的小菜园也迎来大丰收,瓜果自家吃不完,还往顾三叔和顾秀秀家送了一些。

    清炒老南瓜、番茄炒蛋、咸肉冬瓜汤,外加扎扎实实的一碗红烧鱼。

    这菜色,已经超过了生产队大部分。

    顾二弟吃得筷子飞起,顾明东也点头道“小北做饭越来越好吃了。”

    顾四妹笑了笑“是我舍得用油了,有油什么菜不好吃。”

    “那也是咱四妹手艺好,别人肯定做不出这味道。”顾二弟夸道。

    说完看了眼对面心不在焉的妹妹“老三,你怎么不吃,不爱吃鱼啊”

    “不是”顾三妹欲言又止的看着大哥。

    顾明东挑眉道“有话就说,吞吞吐吐干什么。”

    顾三妹戳了戳碗里头的饭,才说“大哥,现在学校都停课了,那我们以后是不是真的只能回家种地了。”

    说完,她又解释道“我也不是说种地不好,只是”

    “只是心里头不甘心是吧。”顾明东道。

    顾三妹点了点头。

    这话一说,顾四妹脸上也有几分失落,她倒不是想出头人地,而是真的喜欢读书。

    顾明东看着弟弟妹妹的脸色,忽然笑了起来“正好有件事要跟你们商量,本来打算办成了再说,现在看来得早些告诉你们。”

    “大哥,什么事情”顾二弟连忙问道。

    顾明东也没卖关子“给你们找了事儿干。”

    顾二弟猛地瞪大了眼睛,差点没惊掉了筷子,而顾三妹也惊讶不已。

    顾明东点了点桌面“先吃饭,吃完了再说。”

    顾三妹连忙开始扒饭,生怕吃得慢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被封了系列,今天是肥嫩多汁的一章

    奖励一下预收呗点作者专栏遗腹子的科举人生不良人穿成反派的儿子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