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七零之佛系炮灰 > 正文 第162章 传承
    顾明东这么说, 顾明西就没有继续问,闷着头跟着往前走。

    她心底想,反正大哥是不会害我的, 待会儿就能知道。

    很快, 顾明东带着妹妹,绕过了竹林, 来到了老房子的后院。

    顾明西抬头一看,好久没来老房子, 她忽然发现这房子破旧了许多,尤其是跟新房子作对比, 外头瞧着破破烂烂的。

    原本屋后头还有个菜园子, 但臭老九自然是没资格种菜园子的, 所以这一块地被单独圈开去, 还是归属于老顾家。

    顾明西心底知道,大哥在菜园子里种了不少蔬菜,却很少过来摘来吃, 多余的自然是便宜了住在老房子里的人。

    对于顾明东照顾臭老九的事情,顾明西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对此不置可否。

    但现在一看,老房子屋顶上瓦片都掉了好几块, 屋外头堆着柴火, 看着邋遢的很,跟他们还住在里头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这让小姑娘不免皱眉,心底嘀咕是不是住进去的四个人不爱惜屋子。

    谁知顾明东敲了敲后门,很快,那扇木门打开,露出郑通那张仙风道骨的老脸来“来了, 进来吧。”

    顾明东一话不说,带着妹妹从后门走进去。

    一进门,顾明西眼底闪过一丝诧异。

    从屋外看,老房子被他们四个折腾的破破烂烂的,邋里邋遢。

    可从屋内看,老房子却被收拾的井井有条,偶尔还能瞧见原本破烂的瓦罐里,塞上了泥土,种上了一颗颗野花。

    乍一看,野趣纵然,竟是比顾明西姐妹俩用心收拾的房间还要雅致一些,一看就知道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顾明西有些好奇的打量着,眼底露出几分疑惑来,方才的不满倒是散去了。

    在她打量屋子的时候,郑通也在打量她。

    郑通自己说不擅长相人,但他认为相由心生,从一个人的脸上总能看到一些跟脚。

    就像是顾明东,脸色总是淡淡,处之坦然,有一种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气势,但他双目清正温润,实际上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生人勿进。

    顾明西长相明艳,比一般的女孩子显得英气,更难得眉宇之间带着自信和自强,这是在乡下的女孩子中极难看到的。

    郑通露出几分笑意,抚着长须道“这个妹妹倒有几分像你。”

    顾明东笑着挑眉“我家妹妹,自然是要像我。”

    瞧他得意的模样,郑通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面对顾明西倒是好声好气“听你大哥说,你对老东西很有兴趣”

    顾明西是个聪明孩子,心底一动就反应过来。

    她下意识的挺直腰杆,点头说道“是,我很喜欢以前传下来的老东西,觉得它们很有意思。”

    “有意思好觉得有意思才能有心思学。”郑通如此说道。

    “小丫头,我的情况你也知道,老夫不是学这一块的,只能说略懂,不过你要是有心,老夫倒也可以教你入个门。”

    如果不是看在顾明东的面子,郑通是绝不会开这个口的,毕竟现在他自身难保,而要教导的东西,又是需要被破除的那部分。

    可有顾明东在,郑通反倒是不担心了,左右他不能害了自家妹子。

    天塌下来有顾明东撑着,郑通乐呵呵的开口道。

    倒是顾明西被吓了一跳,下意识的转头看向顾明东。

    顾明东脸色不变,只问她“你不是对这一块感兴趣吗,感兴趣就学。”

    “可是这可以吗”顾明西心底很犹豫,她自己喜欢捣鼓那些,可也知道那些东西是不容于世的,要不然也不会被人砸烂了扔到回收站。

    每次看到老东西被破坏,顾明西心底都觉得可惜,却又无可奈何额。

    就像是她自己,偶尔带一些回来,但也绝对不敢拿出去乱用,不然被人可见了要惹是非。

    即使他们家成分很好,是红五类家庭,顾明西也不敢冒险。

    只要能时不时摸到那些老东西,看见喜欢的就带回家,顾明西已经很开心了。

    可是现在,大哥却特意帮她介绍了一位老师,让她能够跟着学习。

    巨大的惊喜过后,顾明西却犹豫徘徊起来,她低下头不敢看两人的表情“要是被人发现的话,我们都会一起倒霉的。”

    郑通看了她一眼,笑着问道“怎么,你嫌弃老头子成分不好”

    顾明西连忙反驳道“不是的,我是怕因为自己一时喜欢,害得大家一起倒霉。”

    话音未落,顾明东笑了一声“喜欢就学,小心一些别被发现就是了。”

    不等顾明西再说什么,顾明东又说道“现在住得近,这边人也少,只要你们不出去乱说,谁会发现。”

    顾明西顿时有些心动。

    郑通笑着说了句“老夫都不怕,你个小丫头怕什么”

    顾明西露出笑容来,抬头喊了一声“师傅。”

    谁知郑通听了这两个字,露出几分惆怅来,摇头说道“我也只是略懂,当不得这两个字。”

    “如果你不嫌弃,喊我一声郑爷爷就行。”

    “郑爷爷。”顾明西倒是也干脆,定了要学,她也就不再前瞻后顾的,开开心心的叫了人。

    定下了名分,郑通更高兴了,顾芸一直住在老顾家,吃穿都跟老顾家的双胞胎一样,甚至还更被照顾一些,可他却帮不上什么忙,老头儿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所以在顾明东提出,让他教自家三妹的时候,郑通毫不犹豫一口答应下来。

    走了一趟,约定好学习的时间,顾明东跟顾明西也没多留,很快又从后门离开了。

    回家的路上,顾明西心底显然有些兴奋,一边走一边跳,又问道“大哥,你跟郑爷爷很熟吗我觉得你俩有秘密。”

    顾明东笑着说了句“小芸儿的事情,你不是早就知道了。”

    顾明西吐了吐舌头,又说“还有其他的秘密。”

    “不过大哥不想说就算了,每个人都有秘密,我也有。”

    顾明东笑了起来“不错,很贴心,要是老一在这儿,肯定会打破沙锅问到底。”

    “因为大哥总不会害我,等大哥想说了总会说的。”顾明西如此说道。

    快到家的时候,顾明西停下脚步,又问道“大哥,学这些东西派不上用场,也不能涨工资,你为什么同意我去学”

    还有一句话顾明西没说出口,那就是除了她自己喜欢,这些东西即使学了,很可能一辈子也不能让别人知道。

    顾明东却只说道“世界是会变的,现在用不上,不代表以后用不上。”

    “而且,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不需要其他的理由。”

    顾明西抿了抿嘴角,眼底流露出笑意来,她忍不住抱住大哥的手臂“哥,你真好。”

    “知道我好以后就好好学,别白费了这个人情。”

    “那当然,我肯定会好好学,把郑爷爷一肚子的学问都掏空。”

    顾三妹说到做到,从“拜师”这一天开始,逮着机会就往老房子跑。

    她每次都不会空着手去,总要带一点家里头的蔬果,亦或者自己做的点心过去,学习又分外的踏实,脑子灵活,一点就通。

    在老物件上,顾三妹原本只是喜欢,可越是学习,就越发痴迷起来。

    她以前并不知道,一样看着“雅致”的老物件,背后居然能藏着那么多的历史。

    知道的多了,顾明西心底更是惋惜,甚至开始觉得打砸不可取,每次在回收站瞧见被损坏的东西,可惜的同时更添无奈。

    不管是顾明东还是郑通,都带着一种超脱年代的通透,而现在,顾明西也很好的继承着他们的通透。

    郑通一开始收下这个小徒弟,只是碍于顾明东的情面。

    但随着时间越来越久,接触的越来越多,他倒是越发喜欢起这个小姑娘来。

    顾明西爽朗大方,精明能干,有时候甚至有些市侩,但却不会丢掉做人的基本原则,身上的那些小缺点,倒是显得她整个人更加真实。

    比起哥哥妹妹,顾明西嘴巴也巧,吵架的时候得理不饶人,讨好人的时候却跟百灵鸟似的动听。

    一段时间下来,郑通也被她哄得乐呵呵,倒是真心实意的认下了这半个徒弟。

    很快,老顾家的人都发现,不只是他们家大哥和小芸儿爱往老房子跑,就连老三也喜欢往那边跑。

    这激起了顾一弟的好奇心,偷摸着跟着去了一回。

    结果郑通跟老三闭口历史,闭口朝代风格,弄得他两眼发晕,赶紧回家吃了口西瓜醒醒神。

    比起那玄玄乎乎,听起来都差不多的玩意儿,顾一弟觉得还是自家的修车技术更实在。

    顾芸倒是很高兴,以前她只能偷偷摸摸的过去找郑通,但现在却能跟着三姑一块儿过去。

    顾三妹在学习,顾芸就在旁边蹲着看。

    等到这一年秋收结束,第一场冬雪落下的时候,顾三妹已经学了个皮毛,至少再也不会把一眼能认出来的赝品带回家了。

    冬雪落下,上河村生产队的日子一下子变得空闲下来。

    农活儿少了,一年下来两场大丰收,让上河村的老百姓高高兴兴,粮仓都是满的,吃饱喝足之下,连带着日子都变得美好起来。

    人吃饱了,就能想着其他的事情。

    前两年闹饥荒的时候,生产队新生儿大大下降,连着两年没有一个孩子出生,现在日子眼看着好起来,生产队的孩子也一下子多了起来。

    毕竟前两年生了孩子都怕养不活,可现在社员们有那个自信,孩子生下来肯定能吃饱。

    某一天顾明东出门,恍然发现生产队里适育年龄的女人,一个个都挺起了大肚子小肚子,就连许久没有动静的老顾家,顾三叔的两个儿媳妇也先后传出好消息来。

    顾保家已经有两个儿子,可顾卫国夫妻只有两个女儿,小媳妇几年没见动静,顾三婶急得嘴上长燎泡,土方子都打听了好几个。

    如今两个媳妇都有了好消息,可把顾三婶乐坏了。

    大儿媳妇生男生女都一样,顾三婶琢磨着小夫妻都搬出去住,虽然住得近,但照顾起来到底不方便,她便想着是不是去老一家住一段时间。

    刚提出这想法,顾三叔就给她打消了“俩儿子都搬出去住,现在两个儿媳妇都有了,你搬到老一家照顾算怎么回事儿保家媳妇心底能高兴”

    顾三婶嘀咕道“可老一家的怀相不好,老一还没儿子,我心里头担心。”

    顾三叔却说“你担心有啥用,难不成你过去住就能保证生儿子”

    这话把顾三婶呛着,她没好气的拍了一下男人“瞎说什么呢,我又不是送子观音。”

    顾三叔抓住她的手,拍着她的背说道“你也知道自己不是啊那你去有啥用,老一家的心思多,你要去那边盯着,她八成还以为你催着生儿子呢。”

    顾三婶撇了撇嘴,暗道她可不是心急吗,虽然现在大家喊着生男生女都一样,可实际上大家伙儿心底都清楚。

    就一个,男丁能分宅基地,下地干活能拿满工分,女人行吗

    顾三婶自认为不是那种重男轻女从的婆婆,这些年老一家就两个女儿,她也没给过脸色,但心底还指望着能生个孙子。

    顾三叔继续说道“你就别添乱了,好不容易俩儿子都分出去住了,咱俩也能过几天清净日子,你要真的担心就收拾收拾,多给她们送点吃的喝的,比什么都实在。”

    好说歹说,顾三婶到底是打消了去照顾老一家媳妇的想法。

    倒不是她想开了,而是想到百年之后,他们一老不得让老大养老,照顾他们的还是老大媳妇。

    对老大媳妇,顾三婶是打心底满意的,虽说也有小心思,但比老一家的孝顺,懂事,而且嘴也甜,总不能因为老一家的,反倒是让老大家的伤心。

    顾三婶自然也不会放着不管,第一天就家里家外的收拾,把新打的大米称了一袋子,又将好不容易攒下来的鸡蛋点了点,觉得太少,又去顾明东家换了一些,这才拎着送到了两个儿子家。

    家里头的鸡蛋一直是顾四妹掌管,之前顾明东生病,家里头杀了两只鸡给他炖汤喝,鸡蛋也吃了不少。

    后头养的小鸡崽刚能下蛋,要不是他们家养的鸡下蛋勤快,几乎每只鸡每天都能下蛋,可真攒不出鸡蛋能换给顾三婶。

    顾四妹点了点剩下的鸡蛋,抬头说了句“只够吃两天了。”

    “没事儿,吃完了母鸡又下新的蛋了。”顾明东安慰道。

    顾四妹叹了口气,有些幽怨的说了声“不知道啥时候咱家能多养几只鸡,这样就不用数着吃鸡蛋了,想吃多少吃多少。”

    顾明东忍不住笑道“很快就会了,指不定到时候你就不爱吃鸡蛋了。”

    “哪有人会不爱吃鸡蛋。”顾四妹觉得不可能。

    就在这时候,孙强骑着车,满面红光的来报喜了。

    “阿东,我媳妇生了。”孙强脸上是克制不住的笑容,咧着嘴像个傻爸爸。

    “是个男孩。”孙强一边大声喊,一边将车上的红鸡蛋拿下来。

    上河村这边的习俗,生完孩子报喜的时候,要带上染红的鸡蛋,这就是报喜蛋。

    顾明东连忙道喜,又喊孙强先进门坐坐,结果孙强压根没下车,乐呵呵的说“我还得去三舅家一趟,回头你们来看孩子。”

    说完刷的一声骑车走了。

    后头的顾四妹笑道“表哥肯定乐坏了,想着赶紧送完红鸡蛋就回去陪孩子。”

    这是顾明东第一次收到红鸡蛋,上一次还是金老五家送来的。

    双胞胎站在八仙桌边上,看着红鸡蛋好奇的问“爸,我们又有小弟弟了吗”

    “多了个小表弟。”顾明东笑着拿起红鸡蛋,分给三个孩子,“吃一个沾沾喜气。”

    顾亮星接过去,惊讶的喊道“我手指也红了。”

    这年头的红鸡蛋都是用洋红染色,染上去之后很容易掉色,而且比起纯正的正红色,也更偏向于一种艳丽的粉红。

    顾亮星剥开红鸡蛋一口吞了,拿着染红的手指就去弄弟弟,顾亮晨拧着眉头躲开,免得被画成大花脸。

    顾四妹瞧着他们俩玩闹,也来了兴致,笑嘻嘻的沾上洋红,给顾芸抹了抹脸颊。

    于是顾芸吃着鸡蛋,两个脸蛋都变成红彤彤的。

    她无辜的睁大眼睛,顾亮星满口称赞道“小芸儿真好看。”

    听着这话,小姑娘哒哒哒跑进屋子,照了照镜子,看见那夸张的高原红差点没哭出来。

    自家亲表哥有了儿子,顾明东自然是要表示表示的。

    按照上河村一带的规矩,舅舅比天大,如果他爸妈还活着,大外甥婚丧嫁娶都得出大力气。

    可惜顾父顾母走的早,原主的亲舅舅倒是活着,可还不如死了省心。

    第一天,顾明东跟顾三妹一道儿去了孙家。

    他们家人多,要是都去那就不是送礼,而是添乱了,最后只能派代表。

    朱燕生完孩子就出院了,原本小夫妻跟顾秀秀夫妻俩是分开住的,不过现在得坐月子,所以还是回到了孙家。

    兄妹俩一上楼,才发现孙家热闹的很。

    朱燕屋子里坐着几个人,顾秀秀正陪着他们说话,瞧着面熟,应该都是上次婚宴上见过的。

    朱燕靠在床上,头发用头巾包着,看着面色红润,体态发福了不少,显然月子坐得很好。

    “阿东小西来了,快进来看看我儿子。”孙强瞧见他们,乐呵呵的招呼道。

    他手里头抱着一个襁褓,瞧着抱孩子的动作还挺熟练,高高兴兴的让他们看。

    顾明东低头一看,孩子太小,刚生出来跟老头儿似的,实在是看不出什么来。

    倒是顾明西看了一眼,就满口夸道“这孩子真好看,专挑着表哥表嫂的优点长,长大了肯定是个帅小伙子。”

    孙强更高兴了“他可机灵了,饿了就哼哼,尿了就哭,我一听就知道这小子要干嘛。”

    “这孩子好带,知道体贴亲妈,晚上也不闹腾。”

    “是啊,就没见过这么省心的孩子。”

    “长得也好,比燕儿俊。”

    “哦哦哦,笑了。”

    “瞧着小嘴巴吧唧吧唧的,真想亲一口。”

    这话打开了话匣子,让那边的几个女人都参与进来。

    顾明西到底是未出嫁的姑娘家,跟着说了几句,就赶紧溜到床边去跟朱燕说悄悄话了,姑嫂两个倒是有话聊的很。

    被丢下的顾明东只得维持着笑容,他实在是掺和不进去。

    孙淑梅泡了茶出来,瞧见自家表哥的模样,就知道他的心思,憋着笑走过去“表哥,先喝水。”

    说完避开人对着他挤了挤眼睛“从生出来到现在都这样。”

    顾明东笑着说道“姑姑忙着照顾孙子,肯定没心思催你了。”

    孙淑梅偷笑道“可不是,我以后一定好好疼小胖墩。”

    孙强头一个儿子,大名孙正业,小名小胖墩,一出生就得到了全家人的喜欢。

    坐了一会儿,顾明东就忙不迭的告辞了,顾秀秀倒是想留他们吃饭,可惜兄妹俩不答应,这么多人呢,他们俩留下还不得添乱。

    顾明东笑道“姑,你跟我还客气什么,三妹得去上班,我还有点事儿,下次再来。”

    顾秀秀只得送了他们出去。

    屋里头的人也散的差不多了,趁着孙淑梅出去收拾东西的当头,朱燕亲妈低声说了句“这就是你婆婆家的外甥长得倒是真不错。”

    “是吧,你女儿的眼光能有差的。”朱燕得意的笑了笑。

    朱母差点没忍住翻白眼,伸手拍了她一下“多大的人了,孩子都生了还这么不着调。”

    想起女儿每次回家,都满口夸孙家人长得好,老顾家的长得更好,朱母心底就忧愁的很。

    自家宠着长大的女儿,等到要嫁人的时候万事先看脸,其他都往后排,这让他们怎么能不担心。

    幸亏瞎猫抓到死耗子,孙家的家境是差了点,但孙强自己能干,人品好,妹妹也已经是饼干厂的正式工了。

    虽说公公婆婆没正经工作,但孙国栋现在扫大街,每个月也能养活自己,倒是也不算负累,这要是往前两年,孙国栋还瘫在床上,朱母肯定不能答应这桩婚事。

    当初朱燕死活要嫁过来,朱母最担心的不是别的,而是婆婆难相处,尤其是知道这婆婆还是个乡下人进城的。

    农村来的婆婆有多难伺候,朱母是亲眼见过的。

    如今女儿嫁过来一年多,儿子也生了,婆婆还是个明事理的,朱母一颗心才总算是放下。

    看着女儿红润到发光的脸色,朱母自认她当婆婆的时候,也做不到顾秀秀这么好了,忍不住笑着说了句“你婆婆和小姑子待你好,你也得表示表示,人都是有来有往才处得久。”

    “妈,你放心吧,这点我还能不知道吗”朱燕笑道,她是颜控,但也不傻。

    朱母交待完,又说“你婆婆家那大外甥外甥女结婚了吗要不要我给介绍一个”

    她方才瞧着兄妹俩待人接物都客气的很,带过来的东西也丰厚,倒是信了女儿之前夸赞老顾家的那些话。

    瞧着好了,朱母便心痒痒的想帮忙做媒。

    朱燕顿时无奈,连忙道“妈,你可别瞎掺和,我这大舅子主意正的很,我婆婆想给做媒都没成。”

    朱母一听,顿时觉得可惜,多好的小伙子,长得俊待人也和气,就是那姑娘也不错啊。

    离开姑姑家的顾明东并不知道,身后又多了一个想帮忙做媒的人,他先把三妹送到回收站,这才转身离开。

    方才他也不算糊弄顾秀秀,这次来镇上,顾明东确实还有事情要办。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