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七零之佛系炮灰 > 正文 第176章 失踪(二)
    因为生产队的闲言碎语, 顾明西平时也不大往村里头去。

    她其实也没啥时间出门溜达,毕竟白天得上班,晚上还得去找郑通学习古董知识。

    跟着郑通学习之后,顾明西才知道以前自己多傻多天真, 她哪能想到就一个老物件, 条条框框倒是能写出一本书来。

    这反倒是激起顾明西的胜负欲来, 不管多难多复杂,她都啃了下来。

    郑通一开始答应下来, 也就是卖顾明东一个面子, 如今世间久了,反倒是起了几分爱才之心。

    唯一可惜的是, 老顾家的孩子聪明归聪明,也够勤奋努力刻苦,可偏偏对他的本质风水毫无兴趣。

    又是一个晚上,一对一的教学结束,顾明西却没急着走。

    她笑嘻嘻的看着自家老师“郑老师,生产队都说我亏大了,你怎么都不问我”

    郑通哈哈一笑“这有啥好问的,你家老二我不熟,但阿东的人品我还不知道”

    “这年头重男轻女的多, 但你大哥不是那样的人。”

    顾明西听了也高兴“哎, 老师都看得明明白白的事情, 偏他们话多。”

    郑通倒是说“他们不一定不懂,只是茶余饭后话家常罢了。”

    顾明西撇了撇嘴, 起身打算离开。

    郑通犹豫了一下,叫住她问“这几天怎么不见你大哥”

    “他一直在家啊。”顾明西有些没明白,“大概开始春种了, 所以比较忙,没时间过来。”

    顾明东以前也不喜欢串门,再加上猪圈也不在这一块,十天半月不过来也不奇怪。

    郑通却总觉得哪里不对“你大哥最近心情怎么样”

    “挺好的,老二要结婚,他还挺高兴的。”顾明西看了看郑通,“郑老师,你是不是找我大哥有事儿,有事儿你告诉我,我回家告诉他。”

    “倒也没什么事情。”郑通沉吟下来。

    最后也没说到底什么事情,顾明西回到家,想了想还是找到了顾明东。

    “大哥,郑老师似乎找你有事儿,但我问他什么事情,他又不说。”

    顾明东挑了挑眉“那我待会儿过去看看。”

    等他到了郑通跟前,郑通上下打量了一番,见顾明东气色极好,之前从北京回来之后,身上总带着的几分郁气也都消散了。

    心底松了口气,郑通笑道“大年夜那天晚上喝醉了,我没说什么乱七八糟的话吧”

    “确实没说什么。”

    顾明东等他松了口气,忽然念道“以天为炉,以地为鼎,人肉为祀,烝兕乃得安。”

    郑通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暗骂自己喝酒误事,怎么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

    “这里面有什么是不能说的吗”顾明东问道。

    这几句话听着就是古代的咒语,他原本也知道青铜鼎是祭祀用的礼器,郑通为什么要隐瞒这个。

    郑通叹了口气“不是不能说,而是没必要说,说了也是徒增烦恼。”

    “阿东,你我都是凡人,自己的命运尚且随波逐流,更何况是天地大运。”

    顾明东心思一转“什么意思,还跟天地扯上关系了”

    郑通无奈道“青铜鼎里面的字记载,上古时期曾经发生了巨大的灾难,需要以天地为炉鼎,用活人作为祭祀,最后还杀了神兽,才让灾难平息,获得暂时的安宁。”

    “你想想看,上古时期都无法解决,只能依赖于人牲来祭祀镇压的东西,是你我能碰的吗”

    顾明东脸色微微一沉“这么严重”

    郑通叹气道“之前看到小青铜鼎,我已经预感不妙,后来你在北京遇到了大号的,我这心里头就七上八下的。”

    “这里头,怕不只是借运那么简单,而是有了不得的事情,是你我都无法触碰的。”

    顾明东听着这危言耸听的话,心底信了大半,恐怕守珠人守着的并不是佛骨,而是依赖于佛骨的存在,一代代被镇压的邪物。

    “你也说了,这是我们无法触碰的东西,既然如此何必发愁”

    郑通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老夫这不是担心你天不怕地不怕,胆大妄为,到时候把老天爷捅一个窟窿来。”

    这倒是猜对了一半,顾明东显然已经早早的去找过,只可惜没找到罢了。

    不过现在听郑通这么一顿分析,顾明东也不打算继续冒险。

    顾明东笑了一声“那你可想错了,我这个人最惜命,才不会以身试险。”

    “最好是这样。”郑通笑骂了一句。

    “原想着解决不了的事情,索性放下不提,也省得你烦心,谁知道喝酒误事。”

    如今跟顾明东聊过了此事,郑通也放心下来,还打趣道“听说你家老二要结婚了,新娘子怎么样,要不要我帮你相看八字”

    “难不成八字不合,我还能棒打鸳鸯”顾明东笑起来。

    郑通哈哈一笑“八字能流传千年,自然有他的道理,你可别不信。”

    “我信我信,但我更相信日子是过出来的,不是靠八字定下的。”就算是八字不合,现在顾明南跟钱晓茹都认准了对方,他才不会去做王母娘娘。

    这话让郑通频频点头“还是你通透。”

    “不过老顾家有你镇着,什么牛鬼蛇神都得靠边站,你弟弟妹妹也都能沾光。”

    郑通没说虚话,自从顾明东来到这个世界,老顾家的整个风水都变了。

    原本等待着他们一家的炮灰命运已经越行越远,一切蒸蒸日上,虽说不是顺风顺水,却也已经摆脱了命运的枷锁。

    与之相反的,是男女主的人生宛如滑铁卢般一落千丈。

    知青请探亲假回家过年在政策上是被允许的,不过在有些下乡的地方,当地的干部怕出事儿,亦或者其他的缘故,总是喜欢卡着知青的申请。

    顾三叔就从来不这样,谁乐意回去就回去,总不可能不回来了。

    毕竟粮食关系都转了,你要是不回来吃什么,当地的领导也不能干。

    几年下来,果然从来没出过错,相比起其他生产队因为探亲回乡的事情经常闹架,有几次还脑到了公社,上河村这一块清清爽爽。

    所以刘大妮找上门的时候,顾三叔心底觉得时间太赶,年底看着还要下雪,但他们小夫妻坚持,他也还是给打了证明。

    随后几天,顾三叔也只有在看见大雪的时候,担心一下还可能在路上的夫妻俩,主要是担心孩子,那孩子还小,怕出事儿没有人照应。

    那时候他哪里想到,钱知一带着刘大妮母子俩这一走,就再也没回来。

    时间已经到了二月份,春忙都开始了,知青们早就都回来了,钱知一一家三口却还是不见人影。

    最先着急的是刘三婶,她女儿跟着一道儿走了,临走前还问她借走了十块钱,说好了等见过城里头的公公婆婆,到时候拿两倍还给她。

    刘三婶都想好了,趁着这次女儿上门的机会,再把关系修补修补,虽说当初闹得难看,但母女哪有隔夜仇的。

    钱知青虽然是城里人,可现在生活在村里头,还不得靠媳妇娘家照应。

    等把关系弄好了,钱知青家里头再寄点什么东西过来,那不得有他们一份

    过年那几天,刘三婶都已经琢磨着钱家会不会寄沙琪玛过来,到时候她就拿到晒谷场去吃,也让村里头的人见识见识,让他们知道不只是老顾家有本事,他们老刘家也有能耐人。

    谁知道这一等遥遥无期,刘三婶能不着急

    这刘大妮要是不回来了,她的算盘珠子都落空了,岂不是白养了个女儿还赔了钱

    “大队长,你可得帮我想想办法啊,这钱知青说带着他们娘俩回家过年,结果到现在还没回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早知道就不该让他们小俩口自己去,他们哪儿能顶事儿啊,我就该跟着一道儿去。”

    顾三叔心底也着急,只能安抚道“再等等吧,指不定过几天就回来了。”

    一开始他还想着,也许是钱知一几年没回去,这次回去就想着多待几天。

    后来又想着他们家孩子还小,说不定在路上生病了,所以才耽误了。

    可等到二月份,顾三叔再也说服不了自己了。

    钱知一怕是带着老婆孩子跑了。

    这事儿是瞒不住的,顾三叔只得硬着头皮去了一趟镇上公社,将上河村知青回乡探亲,结果一去不回的消息报上去。

    王书记一听,也是吓了一跳“你说什么,你们生产队的知青跑了”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跑了,但去了都快两个月了,一直没回来。”顾三叔苦着脸说。

    王书记暴跳如雷“你怎么到现在才说”

    “我也没想到啊,之前没回来,我就琢磨着要么是孩子病了,路上耽误了,谁知道”

    王书记只觉得头脑发晕。

    去年农科院那事儿,他可是在上头露了脸的,结果翻过年倒是好。

    “你啊你,你们上河村生产队是不是闲不得,不声不响就闹出个大事儿来。”

    平时最让人省心的生产队,偏偏不出事还好,一出事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儿。

    “别说溪源镇了,十里八乡也没发生过知青逃跑的事儿,今天发生了这事儿还了得,跑了就赶紧去找啊。”

    顾三叔脸色更苦了“他都去北京了,我们怎么找。”

    王书记一想也是,这事儿还得他出面。

    于是乎王书记茶也不喝了,直接往上级打电话,一层层的领导汇报,最后直接查到了钱知一的户籍地址。

    结果那边街道查了半天,回过来一句话“是有一个叫钱知一的下乡知青,但下乡后一直没回来,家里头都没人了,回来干啥”

    “跟街坊邻居都确定过了,那孩子下乡后真的没回来过。”

    “钱家没人了”顾三叔一愣。

    王书记皱眉道“你不知道他家没人了”

    “不可能啊,钱知青刚来我们生产队的时候,家里头隔三差五的给他寄东西。”顾三叔对此还记得清清楚楚。

    就因为这个,钱知一下地干活从来不积极,吃的却不差,社员们也无可奈何。

    王书记一听,觉得事情不大对“你确定”

    “确定,王书记,你要是不信我可以问邮局,他们肯定有印象。”顾三叔说。

    王书记还真的派人去查,这一查立刻查出问题来,钱知一家里头不但寄东西过来,还寄钱,前前后后加起来可真不少。

    可从户籍地那边传过来的信息,这个下乡的钱知青就应该无父无母,压根不可能有家人。

    王书记心底咯噔一声,觉得自己大概是摊上了大事儿,立刻将这事情汇报上去。

    原本只是知青逃跑的事情,立刻被升级起来。

    一时间公社领导全部开会,相关人员都被带走调查,专门的工作小组都弄了好几个,甚至连公安都参与进来。

    有人负责外出找人,有的负责电话联系,有的负责核对信息,还有人负责去上河村查探消息。

    顾三叔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心底一阵阵发毛。

    王麻子那破屋子被翻了个遍,有价值的一样没找到,反倒是把王麻子媳妇杜萍萍的事儿又翻了出来。

    王麻子那是赌咒发誓,说自己就爱回家打老婆,所以才把老婆打跑了,绝对跟这次知青逃跑的事情没关系。

    比起钱知一,杜萍萍的事情反倒是好查。

    几个公安鄙视王麻子,但杜萍萍确实是在知青们来之前就跑了,两件事应该没关系。

    作为上河村生产队的一员,老顾家也接受了调查。

    顾明东一五一十的说了,自然是只说了自己表面上能了解到的,其他的分毫不露。

    他倒是没想到,钱知一居然一去不回,直接带着刘大妮母子逃走了,可在这个出门就要通行证,住宿都要介绍信的世界,他能去哪儿

    前来调查的公安做了笔录,又问“在他们离开生产队之前,你们真的没有发现异样吗”

    顾明东摇头“我跟知青说不来,平时不来往。”

    公安也知道这样的情况,倒是也没继续盘问就放过了他们。

    相比起老顾家,知青所和刘三婶一家却倒了大霉。

    前者同样是知青,而且他们一起住了好几年,肯定是熟悉的。

    后者女儿嫁给了钱知一,现在还跟着一起消失了,已经被定位共犯。

    刘三婶欲哭无泪,当着公安的面满地打滚“这是不让人活了,我好好的闺女被拐走了,临走还从我这边要了好多钱,现在我人也没了,钱也没了,反倒是成了嫌疑犯。”

    可惜公安可不吃这套,严令她赶紧起来配合调查,不然罪加一等。

    知青所那边倒是配合,可回过头来,他们才发现一起住了几年的人并不熟悉。

    杜家兄弟是同一批过来的,他们听了也是惊讶“钱知青没有家里人了这怎么可能,他家经常寄东西过来,而且他偶尔还会提起家里。”

    “你确定他提过”

    “真的,有一次吃完饭的时候,饭烧得太生了,他就说这要是在家,他爸肯定一口都不吃下,不信你们问李明明,当时他也在。”

    另一头,李明明也一口咬定“他真的提过家里头父母,我们都以为钱知青家里条件好,指不定还是当干部的。”

    公安对视一眼“他还有其他的异常情况吗”

    杜家兄弟摇头“我们虽然住在一起,但大家的关系不太好,平时也不亲近,其实钱知青人很傲,也不爱跟我们说话。”

    犹豫了一下,他们还是说“要不你们问问吴知青,他们关系很好,而且说过是青梅竹马一块儿长大的。”

    公安早就掌握这个情况了,所以吴梦婷被单独隔离开来接受审问,审问的人也更加的严肃和认真。

    吴梦婷怎么都没有想到,钱知一居然敢一去不回了

    难道他找到那东西了

    不可能,如果找到了东西,他怎么会带着刘大妮灰溜溜的回去,还闹出这样大的动静来。

    吴梦婷唯一得到的答案就是,钱家出了大事儿,已经无暇顾及善后了。

    “快说,你跟钱知一什么关系,他现在逃到了哪里他到底是不是敌人潜伏在人民内部的奸细”

    吴梦婷张了张嘴,下意识的想交代钱知一真正的身份,好把自己的嫌疑洗脱。

    可是说出口之前,吴梦婷硬生生忍住了。

    她不能说,当时办理假户籍的时候,他们用的是一套关系,如果说出钱知一的身份,那么她自己的也就暴露了。

    到时候她就算洗脱了奸细的罪名,也会成为有国外关系的

    想到吴巍一家三口过的苦日子,吴梦婷神经质的咬着自己的手指。

    咬死了不认,那是只有钱知一倒霉被搜捕,如果她要是认了,那自己也得跟着一起倒霉。

    “还不说,你不要企图狡辩,我们会查明一切。”

    吴梦婷心底定下了计划,眼泪刷刷刷往下流。

    “我真的不知道,我们俩是一块儿长大的,但男女有别,来到上河村生产队后,我们的关系就变差了,后来他还娶了当地的女人。”

    她哽咽着,塑造出一个被青梅竹马恋人背叛,伤心欲绝的痛苦女知青。

    “那你怎么解释他家里头寄过来的钱”

    抹了抹眼泪,吴梦婷继续说道“当时我也觉得很奇怪,私底下追问过他,但他只说是远方亲戚知道他下乡了,怕他太辛苦,所以才寄过来的。”

    “他说你就信了”

    “我不信也没办法啊,他他那时候也愿意为我花钱。”吴梦婷吸着鼻子。

    “那他平时提起自己的父亲,难道你就不觉得奇怪吗”

    吴梦婷却说“我以为他只是不想别人知道自己爸妈都死了,在北京的时候,邻居都骂我们是扫把星,我真的没想到他会逃走,他能逃到哪儿去呢”

    说着说着,吴梦婷就开始哭“公安同志,我要知道他会逃走的话,那肯定会直接举报他啊,再不然也得跟着一起走,怎么会等到现在还留在知青所。”

    公安心底一想也是,吴梦婷要是早知道的话,为什么不跟着一起走。

    他们看了看吴梦婷,长得是娇滴滴的,但看着柔弱不已,很可能真的被蒙在鼓里。

    殊不知他们心底的娇弱女知青,却已经将钱知一恨到了骨子里,如果钱知一在这里,只怕是会被她撕成碎片。

    “不过”

    “不过什么”

    吴梦婷微微垂下眼帘“他来上河村之后常常往山上跑,似乎在找什么东西,我也问过他,但他只说喜欢看高处的风景。”

    这话不只是吴梦婷提起,其余的知青也说过,就连社员们也都纷纷表示,钱知一很喜欢上山乱走,有一次还从山上滚下来摔断了腿。

    可至于他上山找什么,那就没有人知道了。

    公安带着人,顾三叔又组织了社员们一块儿上山,也没找到任何的痕迹,只得先放弃了这条线索。

    钱知一逃跑了,公社和公安前前后后查了一个月,愣是什么都没查出来。

    只知道当时顾建国帮他们打了证明,两人就带着孩子去买了火车票往北京去了,北京那边出入的人太多,一时不太好查。

    隔了一段时间,才有乘务员说有印象,当时两人带着孩子确实是到了北京。

    可出站之后去了哪里就不好查了。

    离开车站之后,他们三个人就像是消失了一样,没有留下任何踪迹。

    邮局那边也有了消息,可往钱知一这边汇钱寄东西的地址每次不同,信息也都是假的,查来查去什么都没留下。

    下放的四个人也被里里外外盘问了一遍,幸好他们跟知青所压根没联系,倒是被轻轻放过。

    钱知一跑了,生产队的日子却还得继续过。

    农忙起来,社员们也都没工夫议论纷纷了,上河村再一次恢复了平静。

    唯一的不同就是,现在生产队的知青再想要出门,那开证明可就难多了,而且把时间扣得很紧。

    顾建国也是怕了,虽然最后也没查出来钱知一是奸细的证据,但今年上河村是别想评选优秀了。

    想起之前因为刘大柱没了资格,现在又因为钱知一没了资格,顾建国心底也是叫苦不迭。

    不只是上河村,黛山市都特意下了命令,下乡的知青除非必要不能离开所在地,如果一定要回乡探亲的,就得需要经过大队、公社的共同同意。

    这命令一出,知青们自然是暗暗叫苦,心底将逃走的钱知一骂了个狗血淋头。

    没有人知道钱知一到底去了哪里。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