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七零之佛系炮灰 > 正文 第196章 开放
    才三岁的小谢谢被养的极好, 胖嘟嘟的,小脸也粉嫩嫩,看得人就想亲一口。

    被亲爸放到顾明东面前后, 谢谢就立刻伸手抱住大舅,口中喊道“舅舅,我可想你啦, 你想不想我”

    顾明东也很喜欢这个爱笑爱撒娇的小外甥女, 笑着捏了捏她的脸颊“舅舅也想你。”

    谢谢麻利熟练的爬到他身上, 靠在他肩头, 举着小手,自以为小声的说“舅舅, 我留下来陪你好不好”

    “你不要爸爸妈妈了”顾明东故意问道。

    谢谢又说“我爸爸说啦,他们要出远门,先把我压在这里, 等回来再接我回家。”

    顾明东挑眉看向谢南山,知道这主意肯定是他出的。

    果然, 谢南山笑呵呵的说“哥, 你瞧谢谢多亲你, 不知道的八成以为这就是你亲闺女,怎么样, 我把闺女借你养几天。”

    孙淑梅掐了一把自家丈夫,没好气的说“胡说八道什么呢。”

    “表哥, 谢谢能不能在你家住几天, 我们打算去一趟上海,最少三天,最多一周就回来了。”

    谢谢托着自己的脸颊,一块儿看向顾明东“舅舅, 你就收留我吧。”

    顾明东倒是不介意家里多一个孩子,尤其是谢谢这样乖巧懂事还嘴甜的“舅舅随时实地欢迎谢谢过来住。”

    小姑娘一听,立刻欢呼一声,抱住他的脖子喊“太好了,终于不用吃爸爸做的难吃的饭了。”

    瞧着他们俩亲亲热热的模样,谢南山都有些吃醋了。

    确定能住下来,小谢谢拉着自己的小行李箱,哒哒哒往顾芸的房间走“我要跟小芸姐姐一起住。”

    孙淑梅连忙跟进去帮忙收拾。

    顾明东看了眼谢南山“怎么忽然想到去上海了”

    “黛山市都跑遍了,再跑也就这样,如今时兴货都是上海那边过来的,所以我打算过去看看。”谢南山解释道。

    现在市场风气开始放开,顾明东倒是也不阻止,只说“注意点分寸,别踩线了。”

    “你还不知道我吗,就算不为自己,为了她们娘俩,我肯定也会分外小心。”谢南山心里门清,知道即使政策变得宽松,也不能一下子就做大,不然非得进去不可。

    “阿东,你有啥想要的跟我说,顺路帮你带回来。”

    作为感谢,谢南山大包大揽的拍着胸脯保证。

    顾明东实在是没什么想要的,但开口之前,忽然想到一件事“既然你去上海,那正好帮我打听一件事。”

    谢南山朝他看去“你说,甭管什么事情,我都能打听的清清楚楚。”

    “具体的地址我不记得了,但在黄浦江边那一带,应该有一户姓黑的人家。”顾明东仔细翻了翻白小花的记忆。

    白小花穿越后只想着侵占孙淑梅的人生,书里头的记忆也十分混乱,尤其是很多年后男女主的发家事迹更是零碎。

    正因为如此,顾明东当初才会想留下钱知一和吴梦婷,依靠他们的“主角光环”去寻找散落到各地的舍利子。

    只可惜如今钱知一不知道下落,吴梦婷参加了第一次高考,结果落榜了,如今还在溪源镇上待着给人当继母,显然是不可能离开。

    谢南山几位敏锐,下意识的反问“姓黑的人家是不是跟那件事有关。”

    顾明东倒是也没瞒他“我怀疑他们家可能有舍利子。”

    谢南山一听,毫不犹豫的说道“行,只要他们家有,甭管他们藏得多好,我都会给你找出来,带回来。”

    顾明东只说“实在找不到就打听一下那户人家在哪里,到时候我走一趟。”

    “你可别小看我,只要东西在,我绝对能找到。”谢南山对自己倒是信心满满。

    说完,他有些疑惑的问“但是你找这个做什么”

    “哥,不是我说,这东西虽然叫舍利子,但我总觉得太邪性。”

    即使顾明东告诉过他,谢家倒霉纯属是被人当做替身使唤,可一直以来的印象,都让谢南山对这个祖传下来的“宝贝”心有余悸。

    顾明东笑着说“山人自有妙用。”

    谢南山见他卖关子不说,便也没有追问“你心底有数就好。”

    夫妻俩匆匆忙忙的来,急急忙忙的走,只留下了个活蹦乱跳的大胖女儿。

    小谢谢方才高高兴兴的收拾东西,等爸妈真的走了,小姑娘却开始伤心起来,搬了个凳子坐在门口,一吸一吸鼻子,要哭不哭的十分可怜。

    顾明东摸了摸她的小脑袋“怎么了,刚才不是还说喜欢舅舅,要住在舅舅家吗”

    小谢谢噘着嘴说“我喜欢舅舅,但我也好想爸爸妈妈啊。”

    顾明东瞧她大眼睛都红彤彤的,有些无奈,想了想起身进了屋,再出来的时候拿着一把大白兔“吃不吃糖”

    小谢谢毫不犹豫的点头“吃。”

    剥开一颗糖塞进嘴里,离别的伤痛顿时从小姑娘的脑袋里飞走了。

    吃了两颗糖,谢谢就不再伤心了“舅舅,你能不能别告诉爸爸妈妈我哭了”

    “为什么”顾明东好笑的看着她。

    谢谢就歪着头说“爸爸妈妈可辛苦啦,他们要赚钱养活我,如果他们知道我伤心的哭了,肯定也会伤心的,所以不能让他们知道。”

    这懂事的小模样,让顾明东心疼不已,暗道谢南山整天不着调的样子,谁知道生出来的女儿这么乖。

    “好,舅舅保证不告诉你爸妈。”

    “那我们来拉钩,拉钩上吊一百年,谁骗人就是小狗狗。”

    等顾亮星三个放学回来,还没进家门呢,就瞧见小谢谢搬了个小椅子,正坐在门口剥豆子。

    “小谢谢,你怎么来啦”顾亮星惊喜的叫道,他也十分喜欢小表妹。

    谢谢挺起胸膛说“大表哥,我要在这里住几天。”

    说完哒哒哒跑到顾芸身边,顾芸顺势将她抱起来,就得到小姑娘两个香吻“小芸姐姐,我可想你啦,想得晚上都睡不着啦。”

    顾芸开心的笑起来,忍不住对着她的脸颊亲了亲。

    顾亮星在旁边喊道“快让表哥也亲亲,你想不想大表哥”

    谢谢犹豫了一下,勉强回答“也想,但是你不能亲我。”

    “为什么”顾亮星故意逗她。

    谢谢解释道“你是男生,我是女生,我妈妈说了男生不能亲女生。”

    “那你怎么老让我爸亲”顾亮星不依。

    谢谢理直气壮的说“大表哥,你跟舅舅怎么能一样呢,舅舅是舅舅,大表哥是大表哥额。”

    “嘿,小家伙人不大,架势倒是不小。”顾亮星偏要闹她,“不行,今天我非得亲你不可。”

    谢谢被他闹得大笑起来,搂住顾芸的脖子不肯让他碰。

    顾亮晨扯住大哥的衣领子,警告道“闹得差不多就得了,待会儿闹哭了你自己哄”

    顾亮星这才罢休。

    谁知下一刻,谢谢伸出小手臂“阿晨哥哥抱抱。”

    顾亮晨刚伸手呢,顾亮星就给接过去了,口中喊道“小谢谢你偏心,为什么让小芸跟阿晨抱,就不给我抱”

    小谢谢被他闹得大叫“阿星哥哥快放开我,别扎我,不然我要喊舅舅啦”

    最后还是顾芸伸出援手,救下了可怜的小谢谢。

    结果等吃饭的时候,顾亮星就说“小谢谢,待会儿哥哥带你出去玩好不好,到时候我们去小河边捞鱼。”

    小谢谢一听,顿时眼睛亮了。

    顾明东敲了一下大儿子“别去深的地方。”

    “爸,你就放心吧,保准不让表妹下水。”就算小谢谢愿意,他也不敢啊,所谓的小河边捞鱼,其实就是田里头的沟渠,三岁小孩也不怕会淹着。

    刚才还因为爸爸妈妈离开,心底有些失落的小谢谢,听说能去捞鱼,三两下吃完自己的饭,欢欢喜喜的跟着走了。

    顾芸不放心粗手粗脚的大哥,跟着一道儿去了,免得这两人玩疯了闹出事儿来。

    顾亮晨顺手收拾了碗筷,口中道“爸,最近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没心思上课了,都想着参加今年的高考呢。”

    这一年的高考在七月份,距离现在也就两个月了。

    顾明东笑道“持续不了多久。”

    越是往后,高考越是规范,同时对文化课的要求也越来越大,甚至因为报考的人数太多,直接开始采用预选制,这样就等于刷下了大部分人。

    两人正说着话呢,顾三叔皱着眉走进来了。

    瞧他脸色不大好的样子,顾明东连忙招呼他坐下。

    顾亮晨泡了茶出来“三爷爷喝茶。”

    “哎,阿晨可真懂事儿。”顾三叔忍不住夸了一句。

    双胞胎虽然从小没了娘,但被养的极好,长得高脑子聪明会读书,更难得是孝顺,看得别人都觉得眼馋。

    顾三叔自家也有三个孙子,除了小的看不出来,老大顾军已经去参军了,去了之后了无音信,几个月才来一封信只说还好,就跟断了线的风筝似的。

    老二顾勇还在备考,为了高考如今有些疯魔了。

    左右两个不如双胞胎聪明不说,也不如他们孝顺懂事,一点都不知道体谅老人。

    顾明东笑了笑,开口问道“三叔,您这是有啥烦心事儿吗”

    一提起这事儿,顾三叔就叹了口气“哎,现如今政策放宽松了,我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顾明东笑道“那肯定是好事儿,至少我们家不缺鸡蛋吃了。”

    这要是以前,家里头鸡都是有数的,生产队不少人家都舍不得吃,藏起来卖了换盐和糖。

    顾三叔一想也是,不说别人家,如今他们家的鸡也多了。

    只是想到生产队的事情,顾三叔还是拧着眉“是啊,大家伙儿日子是好了。”

    “可是你说说生产队现在的风气咋回事儿,大家伙儿下地干活都不积极了,原本四月份能干完的活儿,现在到了五月份还没干完,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

    顾明东知道这种变化的原因。

    时代在发展,如今心思灵活的就开始做点小买卖,甭管是卖自家做的米糕,还是茶叶蛋,甚至是山上的菌子,竹林的笋子,都能挣到不少钱。

    对比起来,每天辛辛苦苦下地干活挣到的那点工分,一年到头顶多就能分到三十块,性价比实在是太低了。

    社员们也不傻,明眼人都知道怎么干才更好。

    再有一个,不管干得多还是干得少,只要你下地了,户口粮食关系在生产队,那到了年底,生产队都是要给你分粮食的。

    工分会影响数量的多少,可影响的实在是优先。

    于是有些聪明人便觉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错,摸鱼下地多轻松,也能凑一口吃的。

    这可愁坏了顾建国,他是大队长,连着几年上河村都是先进生产队,可临了临了,老天爷风调雨顺,社员们却撂摊子了。

    “你说他们到底咋想的,再这么下去咱们上河村的粮食产量还能跟得上吗”

    “是不是过了两年好日子,他们就忘了饿肚子多难受了,如今吃饱了饭也不肯下地干活,一群懒鬼,老子这几天嘴皮子都要磨破了。”

    “懒驴上磨屎尿多,我也不能天天跟在后头追着打着吧”

    顾建国倒是想追着赶着,可惜他在的时候,社员们就好一些,他一旦走开又故态复萌,而且他就一个人,也不可能盯着每一个社员。

    顾明东耐心的听着他的抱怨,等他说完了,才推过去茶杯。

    顾建国端起茶杯灌了一口,叹气道“哎,世道变了,好日子都没有人想过了。”

    顾明东却问道“三叔,你有没有想过现在大家一起劳动,最后一起分粮食,这样的状态跟以前吃大锅饭也差不离。”

    “这怎么能一样,大家也是记录工分的,多劳多得。”

    “但是在多劳多得之前,还有一个按户分配。”顾明东提醒道。

    顾建国眉头皱得更紧了。

    顾明东继续说道“我还记得当年吃大锅饭的时候,每个社员都生怕自己少吃一口,如今反过来,大家伙儿都生怕自己多干一点。”

    “这是千古以来人类的本性,反正干得多干得少的差距都不大,那光靠喊口号,一年两年还成,长此以往肯定是助长惰性的。”

    顾三叔哪里不知道这个道理,拧眉道“道理是这个道理,但这也没办法啊。”

    就像是王麻子一家,王麻子跟刘寡妇干活都不行,但他们的户口在,一家四口的粮食就得有所保证。

    总不能有些人吃饱喝足,有些人却饿死,不符合共产的口号。

    顾明东却说“三叔,那是以前,现在政策风向不同了,也许我们可以大胆尝试。”

    这话说得顾建国心头一跳,下意识的看向自家大侄子。

    多年过去,顾建国早知道顾明东是个有想法,且有真本事的,不提别的,他们生产队为什么能年年丰收,还不是因为顾明东能弄来别人弄不到的粮种、肥料

    犹豫了一下,顾建国就问道“阿东,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你尽管大胆的说,左右这儿就咱们三个,说错了也不怕被人揪住尾巴。”

    顾明东便开口道“三叔,你听过包产到户吗”

    包产到户的概念其实不难解释,但随着顾明东的话,顾三叔的脸色却越来越阴沉。

    “不行,这哪儿行啊,这不是鼓动私人买卖土地,这可是走资本主义的道路了”

    刚经历过那么动乱的年代,顾三叔一听这话,就被顾明东的大胆吓得胆战心惊。

    他连连摇头“不行不行,纸包不住火,这事儿可是要掉脑袋的。”

    顾明东却解释道“三叔,这不是土地买卖,土地依旧是国家和集体所有,只是将集体的土地,分配到个人头上,从此之后不按照工分来分配粮食,谁家承包的土地谁家自己负责,劳动多少,产出多少,收获就是多少。”

    顾三叔还是摇头“说是这么说,但这事儿也没先例,从来也没听说哪儿的生产队敢这么干。”

    顾明东却说“这事儿还真有人已经这么干了,只是还没大范围传播。”

    “他们难道就不怕”顾三叔皱眉道。

    顾明东笑着说“三叔,你看看现在的政策,以后放开自由买卖是大趋势,买卖都能放开了,包产到户还不是迟早的事儿”

    “我们改变的又不是土地的所有权,而是承包权,你想啊,等承包到户了,那自家的农田自家干,直接跟年底的收成相关,这样不就能最大程度上调动社员们的劳动积极性。”

    即使他说的天花乱坠,顾三叔还是犹豫不决。

    实在是被闹怕了,万一出事儿了怎么办,他年纪大了无所谓,可不能拉着那么多社员遭罪啊。

    顾明东也没逼着他做决定,反倒是说“这事儿也不着急,咱们看看再说。”

    顾三叔皱着眉,背着手走了,顾明东的话在他心底落下了一颗种子,随时都会生根发芽。

    顾亮晨抬头问道“爸,三爷爷会答应吗”

    “迟早会的。”顾明东很坚定,这是历史的大潮,没有人可以抵挡。

    顾亮晨见他爸信心满满,毫不犹豫的信了。

    果然,过了一段时间,顾建国心底的念头越来越浓。

    倒不是他想通了,而是社员们的劳动积极性每况愈下,尤其是他们生产队读书人多,之前考大学的也多,零零散散寄回来的信,更是让社员们心思浮动。

    大城市的风向比小地方转的更快,很快,上河村的社员们知道,在大城市的地方,街道上甚至已经开始有了叫卖的声音。

    这时候大部分人是看不起小商小贩的,觉得没有进工厂当工人体面,但挡不住赚钱多。

    心思多了,干活就更不行了。

    像是王麻子,甚至还说自己身体不好,不乐意下地了。

    顾三叔上门去劝他,王麻子就说“我家爱花都上大学了,现在每个月能拿补贴,她省一省寄回来就够我们一家人活,等她以后出来工作了,那工资还不得更多,我还累死累活做什么。”

    这话实在是无耻,但顾三叔也拿王麻子没办法。

    最让他觉得生气的是,以前干农活最积极的李铁柱,最近也时不时往外跑。

    一打听才知道,钱金花每天上山挖野菜菌子和竹笋,李铁柱就下河捞鱼,第二天早上偷偷上街去卖了,换到的钱不多,但也比种地强多了。

    这么劳累着,他每天能上工就不错了,哪儿还有以前的积极性。

    顾三叔一看这形式不行,继续这么下去的话,别说丰收了,上河村的粮食产量都要被打回原形。

    如此形式下,顾三叔咬了咬牙,终于召开了社员大会。

    下头是乌压压的人头,社员们以为顾三叔又要讲劳动积极性的事情,一个个无精打采的,有几个还懒洋洋的坐在那里打哈欠。

    看着他们这幅架势,顾三叔忍不住皱眉。

    他的目光落到顾明东身上,忍不住叹了口气,深感大侄子有远见,看来这包产到户是势在必行了。

    “包产到户”这四个字如同惊雷,落到了社员们的头顶。

    李铁柱先激动起来“大队长,你的意思是生产队将田地承包给我们家,然后自己负责种地,产出多少都归自家”

    顾三叔点了点头,强调道“土地还是集体的,只是包给你家种着。”

    李铁柱一琢磨,心头立刻热乎起来,暗道不管土地是不是自己的,只要上面种着的粮食是自己的就成,自家人干自家的,那肯定比吃大锅饭好啊。

    也有人一听就知道不能偷懒了,嚷嚷道“大队长,这不是搞特殊化吗”

    话音未落,李铁柱就反驳道“哪儿特殊了,感情就许你家偷懒不干活,整天占别人便宜”

    “哎,你说清楚,我什么时候占别人便宜了”

    “你不干活就是占了老实干活的人便宜,你又不是我老子娘,我每天辛辛苦苦的下地,种出来的粮食还得给你。”

    “我呸,我可也是下了地的,凭什么就是你种的,我还说你占了我便宜。”

    眼看要吵起来,也有人说公道话“包产到户要是能行,肯定比现在好,到时候谁家好好干活,谁家偷懒,自家心里头清楚,也不用吵吵了。”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有好处的事情。

    只是有人担心“大队长,咱这么干能行吗,不会被上头批评吧”

    顾三叔解释道“这是一个新的尝试,谁也不知道上头会不会支持,但如果大家伙儿都同意,咱们就先干,等粮食产量出来了,拿着好成绩再去领导面前说。”

    “现在有没有人反对,有反对的站出来说”

    众人对视一眼,都有些蠢蠢欲动,显然都觉得自家种地能比种公家的地更好。

    就在这时候,忽然有人喊道“我反对”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