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踏枝 > 第120章 太合适了
    正院里,永宁侯夫人一脸凝重。

    季氏前脚刚走,侯夫人并不相信二儿媳的说法。

    降妖除魔。

    在侯夫人看来,京城里最大的妖魔在宫里,在皇上身边,就是那邓国师。

    阿鸾能半夜三更不歇觉,进宫里去邓国师斗法

    绝无可能。

    至于说其他所谓的不干不净的东西,阿鸾兴许真有那样的本事,但京城里怕是还没生出几个要她抓的鬼怪来。

    那么,阿鸾做什么去了

    侯夫人好奇极了。

    当然,再怎么好奇,她也不会往私德上去揣度秦鸾。

    自己的孙女,再是疏离,品行上,侯夫人十分放心。

    阿鸾绝不可能稀里糊涂的,把她放在安国公夫人那样的处境上,让全城看一出笑话。

    一面琢磨,侯夫人一面打量了永宁侯几眼。

    她隐隐觉得,秦鸾的夜不归宿与秦胤有关,这祖孙两人不知道有什么秘密,悄悄瞒着她。

    她是先探丈夫的口风,还是单独问问孙女

    侯夫人还未决定,外头通传一声,说是秦鸾来了。

    永宁侯夫人往天翻了个白眼。

    好嘛

    果然是有秘密。

    果然把她老太婆瞒了个结结实实。

    秦胤起身要出去,侯夫人道“作甚不让阿鸾进来”

    永宁侯轻咳,解释道“你不是不愿意阿鸾在你跟前转吗你关心她,我晓得。”

    侯夫人哼笑一声。

    不愿意的缘由是什么

    是不希望阿鸾与家里人走太近,有个万一

    秦胤能不明白吗

    他肯定明白。

    不过是言辞上找漏洞而已。

    官场上那字字是坑的那一套,竟然用到家里来了。

    侯夫人懒得与永宁侯争辩,与采薇道“让大姑娘进来。”

    秦鸾并不知道祖父母之间的交锋。

    等她入内,只听侯夫人道“有什么事儿,就在这里说,让我也听听。”

    秦鸾眨了眨眼睛,心念一动,看向永宁侯。

    她倒是不怕与祖母说,但先帝爷的遗诏,祖父藏了二十年,一个字都没有与祖母说过。

    若说兹事体大,倒也说得通,可祖父与秦鸾交代了真相,偏还继续瞒着祖母

    风雨携手了半辈子的老夫老妻,确实有点不太地道。

    不过,她是个好孙女,得为祖父解个围。

    “您上回与我说,”秦鸾道,“我若要做什么事,需得仔细说给祖母听,一来有人一块谋划,二来行事打个配合,我听得很是在理,怎么祖父您自己行事,却不这么做了呢”

    秦胤被她说得老脸一红,忙道“阿鸾说得在理,此事是老夫瞻前顾后,不够果断,自己琢磨个没完,没顾上与你祖母说一说。来来来,趁此机会,让你祖母出出主意。”

    侯夫人哼了声,抿了口茶。

    别以为她看不出阿鸾在给老头子铺台阶。

    一个红脸一个白脸而已。

    可是,谁让话好听呢

    受用

    心里舒坦了,侯夫人便道“说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永宁侯大手一挥,把人都屏退了。

    侯夫人见他如此谨慎,也不由收敛了心神,集中精力。

    秦胤与妻子说这事,就无需跟秦鸾说时一般、把来龙去脉、每个人物都介绍一遍,只说最简单的就行。

    侯夫人神色凝重极了。

    她当然记得,先太子妃失踪的时候,腹中怀有胎儿。

    胆大之时,她也想过,先太子之死太突然了,也许先太子妃母子是被藏了起来,以防不测。

    可侯夫人没有想到,那个孩子一直都站在朝堂上,站在他们所有人的面前。

    而她家老头子,手握遗诏。

    秦鸾又将那日拜访平阳长公主的结果说了。

    侯夫人感慨不已“他们兄妹,生死患难,长公主这些年也不容易。”

    秦胤问道“你来找老夫,是他下决心了”

    “过几日,我想带国公爷回一趟天一观,”秦鸾道,“我觉得,观中静宁师太十有八九是失踪的先太子妃。”

    老侯爷和侯夫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无数惊讶。

    秦胤想的是,林繁的路想走得顺畅,能证明他是皇太孙的人与物,自然是越多越好。

    遗诏在他手里,承认换了孩子的长公主,若还有活生生的先太子妃,谁还能质疑他以桃代李

    侯夫人想的是,今儿冲击她的事儿太多了,一桩接一桩的,饶是她老当益壮、思路清晰,一时之间都惊愕不已,等晚些她要好好整一整思绪才是。

    “只你和林小子去,”老侯爷摇了摇头,“你们谁都不认得先太子妃。”

    “亲生母子,血脉相连,或有感悟。”秦鸾道。

    侯夫人目光一沉。

    前尘与将来,牵扯太多,还需要梳理。

    但眼前这事儿,有什么难的,她直接拍板。

    “让阿沁跟着你去,她认得先太子妃,”侯夫人道,“路上也有个照应。”

    阿沁从年轻时就伺候侯夫人,一身好武艺,嫁了永宁侯麾下一参将,如今四十好几了,隔半月会来陪侯夫人说说话。

    “你那点功夫,孤身出门,家里也不放心,”老侯爷颇为赞同,“有阿沁陪着,倒不用怕出什么事儿。”

    秦鸾对这安排并无异议。

    祖孙三人又商量了些事,秦鸾才回了东园。

    侯夫人靠着引枕,闭目理思路。

    时隔多年,她还记得先太子赵临的英姿,也为他的英年早逝可惜不已。

    当年,朝堂上,对赵临、赵隶两兄弟是有一番比较。

    赵临豪爽、时有惊人之举,赵隶温和有序,有守成之相。

    可他们武将多是向着赵临的。

    比起居于后方、从未亲临战场的赵隶,自然还是赵临更得他们的心。

    拳头,在乱世意味着一切。

    而守成,大周初建,大片土地没有收复,不思进取,光想着守守守

    守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诚然,此一时、彼一时,侯夫人也不知道,若赵临没有被害,他继承皇位,过二十年,大周会是什么样子,但从现在来看,林繁显然比走偏了的赵隶更像回事。

    赵隶宠信邓国师,大殿下病故,余下的几位殿下,就没有顺眼的。

    难道要阿鸾与这样的赵家共

    咦

    侯夫人倏地睁开了眼睛。

    一旦林繁起势,她家阿鸾,可不就有枝了

    林繁的出身、资质,配阿鸾,那真是太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