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踏枝 > 正文 第397章 令牌
    忠义伯见儿子这么油盐不进,气白了脸。

    可偏偏,万承的理由也说得通。

    一旦京师被围,城里还真就未必有城外安全。

    万承见老父亲气急,垂下肩膀,说了些缓和的话“儿子知道您在气什么,您气得是我无端端被停职在家中。”

    忠义伯撇了他一眼。

    “儿子倒是觉得,    真在衙门里凑着,倒不如在家稳妥,”万承扶住父亲的胳膊,一面往里走,一面劝道,“您看外头气氛,    您敢说最后谁输谁赢吗

    儿子看不清。

    若真是有人想改朝换代,    儿子没多少本事也得去守京城,保住大周。不然我们万家几十年前对先帝的一切支持都化作泡沫了。

    可现在是,    侄儿与叔叔闹起来了。

    说句不好听的,真是皇太孙赢了,以我们与秦家的关系,忠义伯府还是忠义伯府。

    若是皇上胜了,他之后一定秋后算账。

    长公主的瑰卫一个都跑不了,语兰到时候怎么办

    我们迫于皇权,把语兰交出去了,皇上也不会再重用我们万家。

    您将来是替阿妙招婿,还是从族中过继一个,万家都是一路下坡”

    忠义伯皱着眉头,品着万承的话,    终是没有再说什么。

    万承把老父送到书房里,这才长松了一口气,往自己院子去。

    院外,他见到了万妙。

    万妙把担忧写在了脸上。

    家中氛围的起伏,万妙心细,    自能感受。

    祖父几次施压,    父亲又被停职,一点一滴的矛盾累积着,迟早要爆发。

    万妙绝对不希望祖母回府,也绝对不会原谅她。

    同时,她亦十分牵挂秦鸾与秦家。

    万妙看向万承,想从父亲的脸上看到些情绪,来知道状况。

    万承摸了摸女儿的脑袋,笑了笑“不用担心,你母亲呢”

    万妙指了指屋子里“母亲在看书。”

    “我寻她说事,”万承道,“阿妙与我们备些茶水”

    万妙闻言,应下了。

    进了屋里,见楚语兰抬眼看向他,万承揉了揉脸,挤出个笑容来。

    在妻子身边坐下,他道“都被你猜到了。”

    楚语兰握住了他的手。

    “父亲会说什么,在意什么,都被语兰你看得清清楚楚,    ”万承苦笑,“我照着你说的那些,    给他堵回去了。”

    “虽然过去很多年了,    可我出身何处,我至始至终都没有忘,”楚语兰叹道,“倒是难为你,丢了职,还得应付父亲。”

    “夫妻之间,不用说难为不难为的,”万承深吸了一口气,“是谁让我现在还能听见你的声音,知道你的想法,我也没有忘。”

    一年前,若非阿鸾相救,他已经是个鳏夫了。

    即便之后发现了母亲的秘密,但人死不能复生,只能满腔遗憾。

    忠义仁孝,每一个字都太沉了。

    他不是個能面面俱到的人,但万承想,他还是得做他认为对的事情。

    “我听说,忠勤伯点了指挥使包逵守西城”他低声道。

    日落了。

    京城钟鼓齐鸣。

    离原本关城门的时间还远,但随着钟鼓声,所有守备都忙碌起来。

    拦住了还要进出的百姓,沉甸甸的城门关闭。

    忠勤伯登上城墙,站在城楼上,远远看向南方。

    林繁与秦胤率领的大军,已经出现在了视野范围内。

    很快,大军安营扎寨,迅速建起了塔楼瞭望。

    忠勤伯冷冷看着。

    两军毫无动静时,他即便敞开城门,在秦胤眼里也就是个“请君入瓮”,他们不会贸然进城。

    而且,就这么敞着,皇太孙没有进城,他翁某人指不定就被个对皇上忠心耿耿的家伙给告了,直接丢了这总帅位子。

    这活儿真太糙了。

    还是得有些动静才好。

    两军交战时,城门被“攻破”,敌军顺势入城。

    这样固然天衣无缝,但一定会有损伤。

    为此,他给秦胤准备了份礼物。

    忠勤伯摸着胡子,与身边守军道“盯仔细些一有什么动静,当即来报。”

    远处,永宁侯登上塔楼,看向京城。

    他一眼就看到了城楼上的忠勤伯。

    可惜。

    老侯爷想。

    就是隔得太远了些,要不然,他一定要喊上两句,号召忠勤伯投降。

    看来,得等明日天明,去城下叫阵了。

    从塔楼上下来,永宁侯往大帐中走,背后传来匆匆脚步声,他转头一看,是个传令兵。

    “外头有人探头探脑,想见老侯爷,”传令兵递上一物,“手里拿着这个。”

    秦胤一看,倏地,眼睛瞪大了。

    他赶紧拿了过来,看仔细了,便道“把那人带进来,再请皇太孙。”

    林繁得了消息,快步到永宁侯帐中。

    一迈进去,秦胤就把那东西交给了林繁。

    林繁低头看去。

    这是一块铜令牌,虽然有些年头了,但被保养得不错,正中是一个“赵”字。

    “这是”他问。

    “殿下没见过也不习惯,”永宁侯道,“这是大周建朝前,先帝军中用的令牌,数量不多,只有十六枚,能拿到的都是老夫、安国公这样的大将。

    建朝后,令牌就换了,就是殿下熟悉的四面围龙、中间一个周字的令牌。

    原先的这块都交还了。”

    林繁道“那这块”

    “有一人没交,”永宁侯乐得直笑,“忠勤伯那老东西没交他当时一身伤,养回来也打不了仗了,他就说,新的没用,看着还难受,倒不如老的留下,当个纪念。先帝听了,就随他去了。”

    传令兵把那探头探脑的领了进来,是个二十出头、长得毫不起眼的年轻人。

    永宁侯指着林繁手中的令牌“这什么个意思”

    年轻人行礼,道“忠勤伯无意与殿下、老侯爷为敌,又怕旁人守城,两军交战,平白牺牲,所以揽了指挥。老伯爷说,三日后的卯正,请您率兵前压,他趁乱开西城门。”

    “卯正”永宁侯挑眉,“天刚亮,他不怕,老夫很怕,万一中了埋伏”

    年轻人愣住了。

    永宁侯却是哈哈大笑。

    忠勤伯还挺机灵,上了贼船,知道赶紧跳下来。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