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穿越之家和万事兴 > 49、049 夫妻生活
    邱婆子歇斯底里地骂至入夜, 还是刘氏担夜里风大她染上风寒,好说歹说把她劝回了屋。

    “我就劝你莫得意忘了形,只要娘在, 这个家就是娘说了算,你看三弟妹以前时不时偷吃给自己开个小灶啥的,现在自己把着灶房的活可曾偷吃过半粒米”谭二户端着洗脚水进门,一通牢骚,“你当三弟妹为何变了性子,不就摸清了咱娘的性子”

    洗脚水是凉的,谭二户双脚伸进去时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继续抱怨道, “咱娘的性子还不好琢磨她嘴巴骂得凶表明她没往里去,如果她嘴上不骂人,那就得当了。”

    “你看四弟当家那年,咱娘事事顺着他, 说话也平气和,之后怎么样了就差没提刀抹他脖子了。”

    说话间,谭二户的脚在盆里荡了几下, 随后就搭在盆边沥水,说李氏,“你好好想想,你和三弟妹轮流做饭以来, 咱娘多少天没骂过人了。”

    无论两人煮什么,他娘概不反对,最初还会嘟哝几句饭菜不好吃,慢慢的默不吭声,煮什么吃什么, 随意得很。

    谭二户说,“我刚发现娘不对劲就和你说,你不领情就算了,还嘲笑我个男人管什么家务活结果怎么着挨骂了吧”

    这要不是自己媳妇,谭二户非落井下石不可。

    明明刘氏是好吃之人,可得了灶房的活后,刘氏像变了个人,顿顿白粥红薯野菜轮着吃,而李氏则像脱缰的野马在米饭肉上一骑绝尘,谭二户掰着手指头数李氏煮饭以来煮了多少次肉,李氏不耐烦地凶他,“你当我那么做为了谁,还不是为了咱这个家。”

    谭家家底再丰厚,等老两口百年大半都是大房的,与其留给大房不如趁老两口在世她能花多少是多少。

    再者,她两个儿子年龄小,多吃肉能补身体,她把伙食安排好点怎么了

    至于刘氏,李氏觉得那就是个口是非爱做面子的,明明每次肉端上桌刘氏抢得最厉害,但话说得比谁都好听。

    “前几天不是才吃了肉吗,怎么今天又吃肉,会不会吃得太勤了点”

    “咱家是有点积蓄,可禁不住这么花啊,二嫂,节省点吧。”

    听听刘氏虚情假意的,不衬得她败家不罢休似的。

    别以为她不知道刘氏的思,不就躲在背后离间自己和邱婆子的关系吗刘氏那个蠢货怎么不想想,即使现在讨了邱婆子喜欢,年底争当家还是会撕破脸的,何苦呢。

    她瞧不起刘氏,同样的,也不满谭二户,怨道,“就你聪明会看人脸色,你知道娘会生气那你告状干什么”

    要不是谭二户出卖她,她抵死不认,邱婆子没证据能拿她怎么样追根究底是谭二户的错

    谭二户甩了甩脚上的水,套上鞋,出去倒洗脚水,闻言,反驳道,“怎么就是我告状了,明明是你想往娘家多捎些”

    “我我不注意多舀了几碗而已”

    谭二户端起盆往院里一甩,水哗的淋在地上,转身看她,一副鬼才相信你的话的表情。

    李氏一口气憋在胸口,差点没和他吵起来。

    的确是她疏忽了,但谭二户的做法让她寒,多年夫妻,每次遇到事谭二户只会想办法摘清他,推自己出去挨骂,行径和缩头乌龟没什么两样。

    正不爽着,谭二户已放好洗脚盆,缩着脖子,双手紧裹着衣衫跑进门,嗖的跳上床盖被子,牙齿冻得咯咯响,李氏记起自己还没洗漱,不禁胸闷气短,“还回来干什么,娘不是叫你休了我吗,你赶紧出门找个新的回来啊。”

    谭二户洗的冷水,又出去吹了阵冷风,这会儿冷得瑟瑟发抖,听到李氏的气话,翻身面朝里侧,“我懒得和你说。”

    李氏愈发来气,几步走到床前,唰的掀开被子,嗓音带着哭腔,“什么懒得和我说,我为这个家做了多少事,就揪着我芝麻大点事不放,你当我过得高兴啊。”

    眼泪汹涌而来。

    谭二户懵了,说话不如平时流利,磕磕巴巴道,“你还还不是你自己作的,你事事听娘的话,哪儿会有这茬。”

    自李氏嫁到谭家来,他娘说过两回休妻的话,第一次是李氏擅作主张去灶房煮饭,第二次就是今天。如果李氏没有做错,他娘钱多才说休了她重新娶个呢,真当这年头娶媳妇不要钱的吗

    李氏低着头抹泪。

    谭二户略感烦躁,不过声音软了很多。

    “你也别怄气,咱家有今天都是娘的功劳,凡事听娘的准没错”谭二户坐起身,抓过被子盖住自己脖子,徐徐道,“当家的事你也别掺和了,我觉得娘当家挺好的。”

    饿不着,冻不着,伙食比村里大多数人家强得多。

    话完,也不管李氏听进去多少,缩进被子里,重新面朝里侧睡了。

    李氏又要伸手掀他被子,手刚碰到灰色被角,只听传来道绵长浑厚的鼾声。

    李氏“”

    她怎么嫁了个这么没出息的丈夫,李氏恨得掐他,熟睡中的人翻个身,眉头皱了皱,挣脱后复又翻身睡去。

    李氏狠狠掐了他好几下才解气。

    油灯不怎么亮了,她拿出藏钱的盒子,一个一个数了起来。

    “一二三”

    对面屋里,刘氏双眼亮晶晶的,一张脸在晕黄的光下像镀了层金色,谭三户坐在桌边,双手撑着下巴,昏昏欲睡。

    “三户,工钱都在这了”

    快睡着时,耳边传来听得起老茧的问话,谭三户眼皮动了动,没有睁开,懒洋洋道,“都在这了,我能骗你不成”

    刘氏又仔细数了数,然后放进盒子里,又一个一个往外数。

    低柔的声音听得人越是瞌睡。

    谭三户点了下脑袋,额头滑落,差点磕在桌角。

    惊得他瞬间醒了。

    “媳妇,我先睡了啊。”

    明天还得外出干活呢。

    “急什么,你帮我看着,看看我数对了没。”刘氏舔了舔唇,眼里熠熠生辉。

    谭三户望了眼窗户,窗户紧闭,屋里又燃着油灯,看不出窗外天黑的情形,他打了个哈欠,说道,“娘今个儿情不好,如果知道你觊觎她当家位置,小她收拾你。”

    刘氏聚精会神默数着钱,自从被几个孩子知道她攒了多少钱后,她数钱尽量不大声数出来,扒着铜板,回谭三户道,“娘是被二嫂给气的,和我没关系,再说了,我当了家会对她老人家更好,她辛苦一辈子,享享福是好事。”

    “你要说到做到啊。”谭三户伸个懒腰,去把窗户推开了些。

    刘氏惊慌地扬手,“没看到我数钱呢,还不赶紧关上”

    谭三户回过神,眼珠往外瞅了瞅,赶紧把窗户关上,“娘睡下了,看不到的。”

    刘氏指望着这些钱做大事,出不得半点篓子,尤其不能被他娘发现。

    谭三户睡意全无,坐下帮着刘氏数。

    夫妻俩数了一会儿才把钱数清楚了。

    刘氏藏好钱,准备脱衣睡觉,谭三户提醒她没洗脚,刘氏理直气壮,“昨晚不也没洗吗洗脚不如洗被子。”

    想想也是,谭三户嘿嘿嘿笑着爬上了床。

    嗅嗅被子,又道,“被子是不是该换下来洗了”

    每晚钻进被子似乎总有股味道。

    刘氏吹灭灯上床,抓过被子闻了闻,“没有啊,是不是你的脚臭”

    “我洗了的。”谭三户道。

    他每天和村里的汉子外出干活,臭的话会遭人嘲笑,故而每晚回屋前他都舀水洗了脚的。

    “是不是没洗干净。”

    谭三户顿住,“我拿水冲的。”

    “肯定没冲干净。”

    “要不要重新洗过”

    “你不瞌睡啊今晚就这样吧,明晚洗干净点。”

    “哦。”

    黑暗中,均匀的呼吸声慢慢响起。

    夜里万籁俱寂,丁点响动都听得一清二楚,东屋这边,郭寒梅在被子里拱了拱,没有半点睡意,最近婆婆没有冷脸相向,家务事也全由她操持,她并未感到高兴,相反,里渐渐恐慌。

    嫁给谭青文有些日子了,肚子迟迟没有动静。

    哪怕婆婆现在什么也没说,指不定哪天就想起来了呢

    郭寒梅愁得不行,以致一宿没睡。

    不知过了多久,外边响起动静时她立刻翻身坐了起来,脑袋昏昏沉沉的,她唤了声,“小妹,起了吗”

    青桃提着灯笼,脚步轻了轻,小声道,“是不是吵醒大嫂了。”

    邵氏买了几尺布给她做衣服,针线活被郭寒梅揽了去,青桃记得她夜里回屋郭寒梅还在灯下缝制衣衫,约莫想趁天更冷前赶出来,为此她有点过意不去,知道邵氏买了布她想着自己动手做两身简单的袄子就行了,岂料郭寒梅看得重,裁剪绣花精致得很。

    她哑声说,“时辰还早,大嫂再睡会吧。”

    “不睡了。”郭寒梅蹑手蹑脚下床,摸黑套上衣衫,推门出去,“我帮你生火吧。”

    她不会做包子馒头,只会烧火。

    青桃高举着灯笼,见她眼角泛着青色,脸颊有些肿,明显没休息好的缘故,说道,“我有衣服穿,冻不着,大嫂别熬夜缝衣服了。”

    郭寒梅揉了揉眼睛,“没事的,趁早做出来,你穿着出门就不会冷了。”

    进了灶房,她自然而然绕到灶台后。

    灶台上亮着油灯,照得青桃的脸清丽温柔,郭寒梅仰着头看了会儿,等青桃将面团搓成长条时,她站起身,“要不要我帮忙”

    “不用。”青桃脱口而出。

    话落,惊觉郭寒梅神色僵住,青桃猛地想起前几天邵氏警告郭寒梅不准插手她生意的事,邵氏的话半点不含蓄,郭寒梅听后脸色白了好一阵,底约莫不好受,她想了想,笑着道,“大嫂来帮我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怎么样”

    “我我可以吗”郭寒梅语气忐忑。

    青桃点头,“可以的,怎么切我和你说。”

    “好。”

    邵氏伸着懒腰来灶房帮忙时,看到的就是这幕。

    闺女站在灶台旁,全神贯注地将砧板上的面团赶成薄薄的圆形,大儿媳握着菜刀,小翼翼切着面团。

    一块大,一块小,极不均匀。

    邵氏当即沉了脸。

    “大郎媳妇,干什么呢”

    尖锐的质问声在寂静的清晨分外刺耳,郭寒梅手抖,菜刀彭的切到砧板上,一头刺了进去。

    邵氏几步上前,黑着脸将菜刀夺了过去。

    青桃也吓了跳,回过神解释,“我让大嫂帮我的,客栈那边还等着,我一个人忙不过来。”

    客栈要的包子馒头说少不少,一蒸笼蒸不完,要蒸两蒸笼,青桃早上就更忙了。

    邵氏天天早起帮忙,也是昨晚睡前和谭秀才说了会话起晚了。

    思及此,邵氏脸色有所好转,挤开郭寒梅,“我来吧,你切的不匀称,小的卖不出去怎么办”

    包子大的馅料多,客人自然愿意买这种,而小包子就没人买了。

    郭寒梅无所适从的退到边上,一脸尴尬。

    青桃道,“娘别说大嫂了,大嫂也是好想帮我。”

    邵氏唇动了动,没泼青桃冷水。

    知人知面不知,郭寒梅有没有私谁说得清,青桃性子单纯被她骗了也不知,邵氏淡淡点了下头,和郭寒梅说,“没事把火烧上。”

    “诶。”郭寒梅松了口气,规规矩矩去烧火。

    火烧起来后,烟雾腾腾往上冒,她就坐在凳子上,静静看着烟雾后的母女两。

    邵氏负责切面团,青桃将面团赶开后就包包子。

    比起最开始的肉馅,新添了菌子味儿的,菌子不值钱,但买的人很多,尤其客栈那边卖得格外好,郭寒梅尝过,好吃归好吃,比肉馅的差远了,真不知道怎么有人舍得花四文钱买这个。

    青桃做包子的动作极为熟稔,左手掐着一小角,右手快速收边,几下就搞定了。

    郭寒梅跟着动了动手指,不由得好奇她动手做出来的会是什么样的。

    当然,这种好奇万万不敢和邵氏说的。

    邵氏防她防得紧,好像生怕自己偷学了青桃手艺似的。

    也不想想,即便她偷学了又有什么用。

    难不成她还能和青桃抢生意不成

    郭寒梅苦笑。

    青桃先将客栈要的包子馒头蒸出来,随后再蒸今个儿要卖的。

    邵氏提着灯笼陪她出门。

    路上,青桃劝邵氏待郭寒梅好点。

    “大嫂嫁到咱家就是咱家的人了,哪有像防贼似的防着自家人的。”青桃劝邵氏,“大嫂进门就费尽思讨好娘,娘该感觉得到才是。”

    郭寒梅不喜欢自己,但对邵氏是百般讨好的。

    送自己鞋也是希望邵氏高兴而已。

    “娘把家里的事丢给她,她惶惶不安,再小的事也要问过娘才敢拿主意,生怕擅作主张犯了您的忌讳”

    谭家有李氏的例子在前,郭寒梅谨记教训,做事甚是谨慎。

    邵氏扶着推车走得极慢,手里的灯笼被风吹得东摇西晃,在院墙投下的身影也不停晃动着,她道,“我是那等小肚鸡肠的人吗”话完惊觉自己在暗骂邱婆子,改口说,“家里的事我既丢给她便不会与她计较,我是见不得她阴阳怪气。”

    “有的话你年龄小听不懂。”

    邵氏自个也没懂,是谭秀才和她说的。

    青桃当着全家人的面说了跟客栈签订契约书的事情后,郭寒梅就假借关的名义打听价格,青桃没有眼,有什么说什么,郭寒梅就叹气,说青桃吃亏了,该卖个更好的价格,即使客栈不买,有的是人买。

    谭秀才说郭寒梅话里有深意。

    昨晚她反复想了想,还真是这样,青桃给客栈的价格低了低了些,但卖得多挣得也多,她做娘的没说什么,郭寒梅的话是几个意思

    “你大嫂啥思我也懒得说,娘就给你提个醒,你提防些没错的。”

    青桃顿时明白了,邵氏暗指郭家。

    邵氏走了几步,想想有的话得嚼碎和青桃说,便道,“想你二婶勤俭节约能吃苦,每年和你二叔挣的钱不比你三婶她们挣的少,可娘觉得你二婶攒的钱没你三婶多。”邵氏和两个妯娌相处的时间不算长,不过每次回去都会听到关于两人的故事,李氏除了重男轻女没什么好挑剔的,相较而言,刘氏小毛病更多,但论攒钱,刘氏就强得多。

    “你二婶娘家人多,每次回去要往里贴不少钱”

    邵氏语速很慢,像在斟酌,“娘没说你二婶做得不对,娘是觉得你二婶的娘家人做得不对,那些钱若是你二婶主动孝顺的就算了,可她们开口要就不妥了,你二婶嫁了人,有了新的一家人,就该为新的一家人考虑,她娘家人逢年过节就开口要这要那,半点不为你二婶考虑。”

    也是邱婆子不计较,换了其他婆婆,早去李家闹了。

    邵氏娘就常劝邵氏别往娘家带厚礼,说依照村里习俗就可。

    有次她娘生病,她走不开,托牛家媳妇带两包糖给她娘,没几天牛家媳妇就把糖还回来了,说她娘没收,之后她回娘家,她娘责怪她做得不对,家里婆婆当家,像送礼这种事该问了婆婆再做决定,叮嘱她做事要守规矩,谭家家境好,她嫁给谭秀才是高攀,要惜福。

    邵氏一直都记得的。

    所以谭秀才和她说郭寒梅可能有其他思,她立即想到的是郭家。

    因为很多人对娘家人都像李氏的态度。

    郭寒梅在老宅就和二房关系好,保不齐也是个爱娘家胜过爱婆家的。

    邵氏不喜欢这种人。

    和青桃说,“你大嫂进门时间短,啥品行我也说不准,不过你爹不会看走眼的。”

    青桃没料到里边还有谭秀才的事,想说他爹看走眼的时候恐怕不少,比如赵氏比如何树森。

    她微微张嘴,作了声叹息。

    邵氏笑了,“你叹什么气啊,你大嫂性子如何有娘管着,她不敢打你的主意的。”

    青桃想说叹气不是因为那个。

    “娘”

    “嗯”邵氏侧身,语气带着疑惑。

    青桃话锋一转,撒娇的语气说,“有娘在真好。”

    邵氏一愣,脸上笑开来,“闺女嘴甜真好,我养你大哥到现在也没听到他说过什么好听的话。”

    以前的邵氏对青桃更多的是想弥补她,以及堵住其他人的嘴巴,以免落得个重男轻女的名声,现如今是打眼里喜欢青桃,青桃孝顺,事事想着她这个做娘的,哪怕养在乡下,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遇事亦处变不惊,比自己刚搬来镇上畏手畏脚的样子强多了。

    不怪婆婆和相公说青桃的好,处处为青桃考虑。

    在她看来,闺女比儿子贴得多。

    “不聊你大嫂了,你让我对她好点就好点吧,只要不叫我发现她打你的主意。”邵氏换只手提灯笼,想起什么,又道,“往后挣了多少钱你就别当着全家人的面说了,你自己有数就好。”

    郭寒梅不知道挣了多少该就收敛了吧。

    青桃“”

    自古以来,少有防儿媳防到这种份上的。

    “爹说的”青桃不由得问。

    邵氏“你爹看人准得很。”

    青桃再次沉默。

    她就纳了闷了,如此慧眼独具的人为什么看自己身边朋友就瞎了眼呢,她又问邵氏,“爹可有说去何叔家带什么礼去”

    以谭秀才的性子做不出空手上门吃饭的事来,少不得要带份礼,而那天是何树森收义子,谭秀才的礼多半会给周荣。

    邵氏错愕,“你爹要去何叔家”

    “娘不知道”

    邵氏停下脚步,语气很轻,“你爹没说。”

    “何树森收周荣为义子,请爹去做见证人呢。”青桃打量着邵氏神色,看她听到何树森的名字先是面色怔忡,随即眉头紧皱,“你何叔收周荣作义子”

    “嗯。”

    “为什么”邵氏满脸不解。

    青桃冷嗤,“谁知道呢”

    总之不会是什么好事。

    “你说”邵氏抬脚,忽地踩到低洼里,她重不稳朝前扑去,青桃忙唤她,却看她栽到墙边,手肘擦着墙壁划过,灯笼顺势撞到了墙上。

    烛火灭了。

    “娘。”青桃惊呼了声。

    “没事。”漆黑中,邵氏的声音没什么起伏,“这儿不好走,你站在那别动,等娘把烛火点亮。”

    青桃看不到邵氏,只能听到邵氏手伸进衣兜的声响,不多时,火折子的光亮起,照亮了邵氏小半边脸颊。

    邵氏的脸很白,眼睛微微闭着。

    另只手费力地抬着灯笼。

    灯罩落在她脚边。

    好几下,烛火也没被点燃。

    邵氏鼓起腮帮,朝火折子大口大口吹气。

    脸一会暗一会亮。

    青桃上前,蹲身扶邵氏站起,顺势拿了她手里的灯笼与火折子,“娘,我来吧。”

    烛火点亮,青桃小护着它不被风吹灭,快速捡起灯罩盖上。

    光亮了。

    顺势照亮了邵氏整张脸。

    邵氏垂着眼,神色恍惚,青桃隐约猜到所谓何事,故作懵懂地问,“娘在想什么,是不是伤着手了。”

    手肘那处的衣服被磨破了,邵氏甩了甩,“有点疼,不碍事的。”

    她怔怔的看着青桃,多次张了张嘴。

    “青桃”

    “嗯”

    “你何叔为什么想收周荣为义子啊”这句话在她唇边徘徊了许久才问出来。

    脸上是清晰可见的难过。

    青桃把灯笼插在挂着的板凳上,反问邵氏,“娘觉得是为什么”

    邵氏不说话了。

    青桃按着她的手问疼不疼,邵氏讷讷的说有点,青桃让她回家歇息,天亮去医馆瞧瞧。

    邵氏说不用。

    客栈那边老掌柜还等着她送货,青桃就没多劝,重新回到车后,推着车走。

    街上静悄悄的,看不到人影。

    邵氏仍然走在前边。

    快到客栈时,她提起灯笼,怅然的说了句,“你赵婶子命真好。”

    青桃里琢磨了番话里的含义,“命好就不会守寡了,娘的命比她好。”

    邵氏里,何树森收周荣为义子是图赵氏的美色

    青桃巴不得是那样。

    “娘,那天你和爹同去吧。”

    女人在那方面是很敏锐的,何树森跟赵氏是不是那么回事,邵氏分辨得出来。

    邵氏没什么精神,“人家没请我,我去多不合适呀。”

    “有什么不合适的,何家婶子死前不是托你照顾两个孩子吗,周荣拜何叔为义父,名义上是两个孩子的哥哥,你帮她们看看哥哥品性没错吧,况且何叔和爹走得近,你和爹一块去没什么不妥。”

    邵氏摇头,“我就不去了吧。”

    “去吧,我也去。”

    青桃没把何树森和赵氏往那方面想过,没有摸清两家结干亲家的目的她始终不安,总觉得两家背后要使坏。

    劝不动邵氏,便去劝谭秀才,让他带她和邵氏去见见世面。

    谭秀才没拒绝,只问青桃生意怎么办。

    青桃早想到了,生意照做,经过何家门前进门瞧瞧就行。

    不留饭,更不会惹麻烦。

    谭秀才答应了。

    于是,等青桃沿街卖了包子去何家,敬茶仪式已经结束了,赵氏娘坐在堂屋里,笑声连连地说着什么。

    铁牛铁蛋带着周荣在院里玩耍。

    何树森两个闺女坐在走廊上,两手拿着糖人吃。

    青桃喊了声爹娘,邵氏率先走了出来。

    那张抹得比雪白的脸让青桃嘴角抽了抽,她和邵氏说了脂粉过重不好看,偏邵氏喜欢,每次出门前可劲往脸上抹,双唇像血盆大口似的,青桃深吸口气,努力挤出个笑来,“娘。”

    “青桃来了啊。”

    比起青桃,邵氏脸上的笑亦有几分勉强。

    出来后,眼睛还往灶房瞄了两眼。

    青桃顺势偏头看去。

    只见赵氏系着围裙站在灶台边,和对面烧火的何家老太太有说有笑。

    要知道,赵氏站的位置以前是邵氏的。

    她走到邵氏跟前,晃了晃邵氏手臂,“娘。”

    “你来晚了。”邵氏说,“敬茶早结束了。”

    何树森很喜欢周荣,敬茶专门请人看了时辰的,邵氏替青桃顺了顺被风吹乱的几撮头发,“卖得怎么样了”

    “快卖完了。”青桃朝堂屋看了眼,谭秀才朝她招手,青桃走过去,谭秀才就把敬茶的细节说了说,何树森坐在旁边,笑得满目欢喜,青桃恭喜他得了个义子,何树森抓桌上的糖给她,青桃收下,和谭秀才说要出去守推车。

    赵氏娘从青桃进门就拉长脸不高兴。

    闻言,鼻孔里哼了声。

    她就说青桃这妮子接近她没安好,扯谎说邻居家的孩子要去短学读书,可谭秀才说没那回事。

    她的猜测是对的,青桃是在为谭家那帮堂兄堂弟铺路。

    果然像邱婆子,狡猾得很。

    她掀着眼皮,面露鄙夷。

    青桃却没搭理她,走到门口,顺势挽着邵氏手臂,要邵氏帮她。

    邵氏看了眼灶房,迟疑,“我”

    “娘在这帮不上忙”

    这话对邵氏来说够扎的,她扯了扯嘴角,“好吧。”

    说着带青桃去灶房打招呼,灶房里的两人露出相同的表情,皆是不喜,假意留饭的话也懒得说,只让青桃慢点走。

    邵氏一脸失落。

    青桃拉着她就出了门。

    推车前站着两个半大的孩子,看到青桃,两人兴奋地挥手,“谭姑娘,我买包子。”

    “来了。”

    青桃收了钱,等人走后才问邵氏什么情况,邵氏的说法和谭秀才不同,言语间满是讽刺,“你赵婶子思可不简单”

    余下的话没有多说,青桃却懂来。

    赵氏喜欢何树森。

    但一个巴掌拍不响,何树森接近赵氏总有目的吧。

    “何叔怎么想起收周荣为义子了”青桃问出这个问题。

    邵氏说,“你何奶奶的意思。”

    果然不简单。

    青桃道,“何奶奶怎么想的”

    “投缘吧。”邵氏的回答很简单,青桃不太信,何家老太太抠门刻薄,不像会因为投缘就往家里招孩子的人,青桃说了句,“四弟来何家的次数更多,老太太和四弟不投缘”

    邵氏回答不上来。

    青桃故意撇嘴道,“我看老太太故意膈应咱们呢,明知周荣打了四弟,她不疼四弟,反而给何叔收周荣作义子”

    “她或许就是”邵氏给老太太找借口。

    青桃打断她,“就是给咱添堵。”

    邵氏哑然,片刻,解释说,“你何奶奶不是那样的人。”

    “那娘怎么解释这件事”

    邵氏再次沉默。

    青桃又去和谭秀才说,她承认自己做得不光彩,可为了谭家,不得不那么做。

    她和谭秀才说赵氏喜欢何树森,想嫁去何家。

    何家老太太也喜欢赵氏得紧。

    谭秀才听完整个人如遭雷劈愣在当场,“谁和你说的”

    “我有眼睛自己会看。”

    青桃见过邵氏在何家忙前忙活老太太眉开眼笑的情形,可这次,邵氏去了后老太太没怎么和她说过话,告辞时,老太太态度不冷不热的,谭秀才多少有点感觉才是。

    谭秀才不像邵氏情绪外露,他只说,“没听你何叔说啊”

    “续弦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谭秀才“”

    “那也不该是你赵婶子啊”良久,谭秀才才说了句。

    青桃无情地打击他,“也许何叔瞧不上赵婶子,是赵婶子自个往上贴。”

    谭秀才“”

    “你赵婶子不是那样的人。”谭秀才斩钉截铁。

    青桃“如果是呢”

    谭秀才彻底无话。

    是夜,夫妻俩同榻而眠,里都装着事,翻来覆去睡不着,拱来拱去,冷风直往被子里钻,谭秀才受不住了,开口问,“睡不着”

    邵氏嗯了声。

    作者有话要说  想起高中时班主任打击谈恋爱的,把两人叫到办公室,当着女生的面说男生坏话,你看他长成这样成绩又不好,你喜欢他啥啊,说完又当着男生的面说女生邋遢长得胖之类的,感觉好社死的画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