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清穿之四爷的小娇包 > 正文 第209章 其志
    福晋想着就摇头顾氏的家世

    当初从侍妾提到格格也就罢了。

    可是若真是侧福晋,就凭她

    不过眼前,既然四爷要扩建花步阁为花步小筑,福晋反而就放下了一颗心。

    这就是主子爷对顾氏的赏赐。

    顾此难以及彼有了这扩建,就算主子爷有想替顾氏请封侧福晋的意思,也得再放一放。

    不然就太招摇,太扎眼了。

    然后,这“放一放”说不准就是几年。

    府里一连没了三个格格,最近进来的又都是侍妾。

    算不得正经选秀出身。

    往后赶上了三年秀女大选,汉军旗里也有不少好姑娘谁说到时候,四爷对这顾氏的心意会不会变淡呢

    福晋越想越觉得渐渐安定了下来,正好芝迷进来问是不是要现在摆上晚膳。

    福晋想了想,让人挑了几道好菜,用食盒装着,换了一身衣裳又重新梳了妆,就往四阿哥前院书房过去了。

    四阿哥果然正在外书房会客,刚刚将人送走,回到里面来,就看福晋被一群人簇拥着,笑盈盈的地在庭院里等着他。

    四阿哥在原地站定住了脚“福晋怎么过来了”

    乌拉那拉氏笑着指了指奴才手里的食盒,表明了来意,然后屈膝“给爷请安。”

    四阿哥伸手虚扶,示意福晋起身。

    福晋跟着他往屋子里走,等到在上座坐定下来了,她一边指挥着奴才们将被盘碗盏铺排开来,一边就对四阿哥道“妾身过来,是想和爷商议商议今年过年的事儿。”

    过年嘛,各种事儿都得有个了结。

    要是有什么大事也得往宫里报上去。

    福晋这其实算是个试探。

    她就想看看清楚四阿哥到底有没有想给顾氏请封的意思。

    若是有,一会儿肯定得说。

    果然,四阿哥有些莫名其妙地瞥了福晋一眼“过年就同往年一般布置便是。”

    他顿了顿“福晋是有什么想法”

    乌拉那拉氏一颗心终于彻底的放了下来。

    她畅快一笑,一边亲手给四阿哥盛汤,一边就道“没有,没有。四爷放心,妾身会将各处上下赏赐礼物安排预备好,到时候拟了单子,妾身再让人送来给爷过目一遍。”

    四阿哥低头喝汤这汤虽然熬得浓醇,但并不腻。

    他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

    用完了膳,四阿哥倒是真的想起一件事弘昐如今到了年龄了,等到这个年过完,明年开春,差不多就该进上书房了。

    其实年龄还是偏小了一点,不过不要紧,耳濡目染也是好的。

    最重要是环境。

    他对着福晋说了,福晋一脸慈母笑容,轻轻出了一口长气感慨“孩子们长得真是快,一转眼,大阿哥都要进上书房了想来,没过几年,弘晖也要有这时候。”

    她句句话都不忘提到自己儿子。

    四阿哥也些感慨,伸手过去在福晋的手背上拍了拍“弘晖如今年纪还太小,等他再大一些,爷先带着他在前院书房和当初大阿哥一样。”

    福晋脸上的笑容勉强了一些。

    弘晖可是尊贵的嫡阿哥,谁要和那臭小子弘昐“一样”

    转眼到了康熙四十一年的开春。

    花步小筑已经扩建好了连廊连接着另一边的院落,说不出的幽静雅致,因为正是草长莺飞二月天,院子里到处都弥漫着花儿的甜香。

    顾幺幺带着乳母和二格格,出来在小院子里转了转,也觉得惬意极了。

    她知道府里至少有好几处眼睛都盯着自己这里自从二格格出生之后,许多人都以为她有可能会被抬成侧福晋。

    毕竟四阿哥这么宠爱她。

    但是随着四阿哥那儿,什么动静也没有,渐渐地,府里也就有点看笑话的意思了。

    喏,是宠呢,但也就止于“宠”了。

    说到底主子爷不把顾氏抬成侧福晋,只不过是因为内心深处觉得她不配。

    她的身份不配。

    她的母家也不配。

    更何况,顾氏生的只是二格格,这还不像当初李氏生了弘昐阿哥。

    为了小阿哥四阿哥总是要将他生母的身份给安排妥当的。

    福晋那里,其实也不好过。

    过年的时候,各府的女眷难免要彼此走动,嫡福晋们之间,也会在一起交流。

    一个得宠的格格,又有了孩子,府里唯一的侧福晋地位又在摇摇欲坠。

    这几个条件排列组合起来,换作在哪个皇子府里,嫡福晋心中都是要提防的。

    更何况,顾格格还年轻,虽说这一胎生了个小格格,难道以后她就不能再生了么

    谁又知道这府里的三阿哥,将来会不会托生在顾格格的肚子里呢

    被别人一点,乌拉那拉氏疑心又生起来了看着顾氏的时候,也觉得越看越值得玩味。

    虽然顾格格现在一副安分守己、知足感恩的姿态,但谁知道是不是装出来的呢

    若是装的,反而倒也就罢了。

    福晋最担心的就是顾氏是真的无所求。

    有欲有求反而不可怕,无欲无求的人才最要命。

    所谓“其志不在小”,谁又能说得清

    三月份,朝廷里出事了。

    起因是湖广镇筸几个生员捅了上来,说是当地的苗民肆行抢掳,还杀了不少人。

    镇筸在湖南的西边,长期有商人屯丁和苗民混合居住,是朝廷未曾关注到的角落

    地方官隐匿不报,为了当年的政绩,硬生生的将这事情给压了下去,也不及时奏请剿抚,简直将百姓的安危视为儿戏。

    康熙命吏部左侍郎、工部右侍郎奉旨下去调查,结果不出一月,奏报就回来了果然是地方官隐匿不报,而且当地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民怨连天,又有流民忍无可忍,奋起反抗,贼人间杂其中,四处作乱,无恶不作。

    事情越捅越大。

    这事儿拖延了一段时间之后,事态已经渐渐趋向无法控制。

    康熙看完了奏报,一口气憋在胸口,当场就把奏报给狠狠扔了,随后一口气下了旨意下去。

    直接将当地的官员从上至下革职,连革职留任都没有。

    开春的紫禁城里,暖意浮动,康熙站在半明半暗的乾清宫大殿上,把所有的大臣和皇子们都叫来问政。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