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我在古代当公主 > 正文 第196章 一合一
    大理寺牢狱。

    虞朝现存的世家嫡系和五代旁支都关在这里, 大理寺为给他们空出足够的地方,特意将原本的犯人都送去刑部。

    临时从羽林卫调来的士兵,沉默的狱中穿行。

    世家罪人并非按照姓氏或入狱的顺序关押,先以官职、辈分、家族内的地位列出具体的名单, 再由大理寺卿亲自决定他们分别关押在哪里。

    世家家主们地位特殊, 即使白身的虞氏家主, 也能和崔太师、英国公和其他有官职的世家家主关押在同处。

    这间牢房中还有七个人,全都正任从四品以上的官职, 能算得上是世家的核心人物。

    他们隔壁是女眷,各家的老夫人、当家夫人、协助掌家的儿媳和任八品以上官职的人。

    另一侧是各家长子、长孙,任六品以上官职的人。

    再远些是嫡系和旁系的男丁。

    如祁延鹤这般,非嫡长房的嫡系男丁有很多,又碰巧被排到异常狭小, 只能容纳七、八个人的牢房中,才幸运的与同姓从兄弟们关在同处。

    可惜

    大理寺少卿带着昨日断气的世家子名单, 亲自送到关押世家家主们的牢房。

    世家的案子牵扯到先帝,谁都不能肯定,长平帝会不会因为想要保住先帝的清白,放过世家。

    所以大理寺上下, 皆没有完全将牢狱中的世家子当成无法翻身的罪人。

    哪怕是负责审问的人, 也有鲜为人知的顾虑。刻意避免因为残酷的刑讯,伤害牢狱中世家子的性命。

    免得将来长平帝真的因为先帝放过世家, 他们审讯死无罪的朝廷命官、勋贵之后的往事,会成为晋升路途中难以逾越的绊脚石。

    在大理寺牢狱中亡故的十六个人中, 只有一个人是在被审讯的过程中旧疾复发, 突然亡故。其余人都是伤势稳定之后才回牢狱, 然后因高烧、伤口崩裂、突然撞墙等, 各种稀奇古怪的原因暴毙。

    昨日总共暴毙三人,分别是祁延鹤,崔青浦和郑明玉。

    大理寺少卿既鄙夷世家为虎作伥,所做的丑事,又不想背审讯罪人至死的黑锅,态度非常强硬。他意有所指的道,“若是祁公、崔公想知道是谁害得他们英年早逝,大理寺可以代为审问。”

    别以为大理寺是傻子,这些人分明是死在与他们同牢关押的人手中。

    英国公和崔太师长长的叹了口气,对大理寺少卿的阴阳怪气视而不见,只叹息亡故的人命苦无福,丝毫没有因此质问大理寺的意思。

    大理寺少卿见状,紧绷的脸色稍稍缓和。

    跟在他身后的小厮熟练的搭起桌案,端来毛笔和墨水。

    英国公、崔太师和郑氏家主没用大理寺少卿催促,从善如流的拿起蘸染墨水的毛笔,写下文书中所记载的祁延鹤、崔青浦和郑明玉的死亡原因。

    大理寺少卿沉声道了句节哀顺变,亲自拿着墨迹已经彻底晾干的宣纸离开。

    虽然仍旧没办法完全杜绝,今后因为世家子在大理寺牢狱中暴毙,在朝堂受政敌攻讦,起码能有个为大理寺辩驳的理由。

    唉,不知何时才能送走这些麻烦的源头。

    可怜大理寺少卿完全没想到,他刚离开大理寺牢狱,就有狱卒连滚带爬的来追他,连声道,“出事了”

    短短半个时辰之内,牢狱中又死了三个妇人、两个郎君。

    正是昨日暴毙的祁延鹤、崔青浦和郑明玉的母亲和崔青浦、郑明玉的父亲。

    大理寺少卿闻言,立刻翻看手中的宣纸,眼中险些冒火。

    世家嫡系

    祁延鹤、崔青浦和郑明玉是世家嫡系,他们的父母自然也是世家嫡系。

    狱卒被大理寺少卿难看的脸色吓得瑟瑟发抖,声音忽然变小,“祁延鹤的母亲是中毒身亡。崔青浦的母亲发现亡故时,浑身都捆着布条,左臂骨折,身体已经彻底僵硬,死因需要等仵作来看。与她同狱的人说,她无法接受崔青浦的死讯,当场发癫,她们不忍心看到她伤人伤己,才会撕下裙摆,将她绑起来。郑明玉的母亲是用藏起来的玉簪自杀,同样是发现的时候,已经彻底僵硬。”

    大理寺少卿冷笑,“他们的父亲又是怎么回事”

    “崔青浦的父亲原本正因为儿子的暴毙消沉,忽然听闻妻子也亡故,说了些不正常的话,突然撞墙郑明玉的父亲看到崔青浦的父亲撞墙之后,不知从何处拿出匕首,忽然朝郑氏家主冲了过去,其余人劝阻他的时候,失手将匕首怼进他胸膛。”狱卒摇了摇头,眼中的惧怕更加浓厚。

    两天死了八个人,两个一家三口,一个母子。无论怎么看,都像是中邪。

    尤其是发生在大理寺牢狱这等,经常有人亡故的地方。

    如何能令人不多想

    “还有一个人”大理少卿猛拍大腿,“祁延鹤的父亲如何快去让人将他单独提出来”

    他的眼界远胜狱卒,即使遇到这等能称得上是诡异的事,也不会下意识的往鬼神灵异方面想。

    人心永远比鬼怪可怕,这分明是杀人灭口

    他们一定是知道世家不想透漏的事。

    狱卒被吓得愣在眼底,结巴着道,“祁、祁副尉没事他只是抱着咱兄弟的腿大哭,没有寻死”

    “快去”大理寺卿险些被不开窍的狱卒气得昏过去。

    之前没寻死,也许只是没找到合适的机会,不代表现在、将来也不会寻死。

    因为接连有人暴毙,大理寺牢狱慌乱整整半日。所有人都要重新面对羽林卫的搜身,牢房险些被挖地三尺。

    祁副尉作为三个一家三口中唯一的活口,立刻变成重点审问对象。即使抱着祁柏枝的腰不撒手,也无法逃脱被羽林卫抬去刑房的命运。

    就连英国公、崔太师等人,也因此受到大理寺官员的冷嘲热讽。

    要不是长平帝没有下旨去英国公的爵位和崔太师的一品官职,大理寺官员甚至想要给他们上刑。

    英国公和崔太师有护身符,暂时无需为审问发愁,如郑氏家主和虞氏家主这般同为世家家主却没有护身符的人,顺理成章的成为出气筒。

    整个家族都没有官职的虞氏,更是首当其冲。

    除了始终被单独关在小狱中的虞风一家,上至家主,下到五代旁支,皆没能逃过酷刑。

    可惜突然扩大范围的审问,没有让大理寺官员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

    所有知情人都坚持原本的供词,对所做恶事供认不讳。声称是因为皇命不得不从,不得已作恶。

    自古忠义难两全,他们选择了忠。

    原本什么都审不出来的人,哪怕情绪崩溃,故意按照主审的引导胡言乱语,以求不再受折磨,也从细节之处透露出他们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纪新雪和虞珩偶尔翻看从凤翔宫分到玉和宫的文书,不禁惊讶世家的团结和硬骨头。

    不仅养尊处优的世家家主们,在长平帝钦点的主审官堪称折磨的审问中,完全按照商议的内容招供,没透露半分实情。

    即使是此前几十年长安公认的废物祁副尉,也能在先丧子又丧妻的情况下,扛住大理寺的刑讯。

    如宜筠郡主这等什么都不知道的人,竟然也口口声声的称相信夫君,事关先帝,能理解夫君的隐瞒。

    大半个月之后,病去如抽丝的长平帝终于能强撑病体,处理世家对焱光帝的污蔑。

    他将有资格参与小朝会的朝臣、有差事在身的纪靖柔、主审世家官员、反省多日的纪新雪和虞珩都叫去凤翔宫。

    面对长平帝期盼的目光,负责平息流言的纪靖柔满脸愧疚的跪地,低声道,“阿耶息怒,儿臣”

    不行,根本就找不到求长平帝饶过她理由。

    经过她的不懈努力,原本只是在京畿流传的传言,以势如破竹的姿态冲破山南两道、关内道、河东道的壁障,快速席卷整个虞朝。

    纪新雪轻咳一声,以他能想到最委婉的语言,告诉长平帝,纪靖柔的无能为力。

    长平帝的表情逐渐消失,看向藏在人群中的主审官员,沉声道,“诸卿已经审问罪臣多日,可有他们污蔑先帝的证据”

    五名被长平帝钦点的主审如同下饺子似的跪地,异口同声的道,“臣有罪,请陛下息怒。”

    经过他们的日夜不休的审问,自信已经挖出世家手中掌握的所有证据。为证明这些证据的真假。钦差们先后请六部尚书、九寺大卿核实证据的真假。

    无一例外,都是真的。

    啪

    长平帝拿起松年端着的茶盏,狠狠的掷在地上,面色不善的看向六部尚书,“为什么不先禀明吾,再去核实”

    纪新雪和虞珩偷偷交换眼色,老老实实的跪下背锅,“阿耶的病情久久未见起色,儿臣怕阿耶因为此事恼怒,导致病情再度反复,又自作主张,用阿耶给儿臣的小印,应允六部尚书的折子。”

    面对长平帝满含怒火的双眼,纪新雪像是被吓破胆似的往虞珩身后缩了缩,口不择言的道,“儿臣也没想到,先帝居然能做出这等”

    虞珩及时捂住纪新雪的嘴,按着纪新雪后背,齐刷刷的扣头,只留给长平帝两个漆黑又乖巧的头顶。

    没办法解释,您直接罚。

    良久的寂静之后,长平帝的目光依次在纪靖柔和并排叩首的纪新雪、虞珩身上划过,落在六部尚书身上,“你们、是亲自去核实的证据”

    六部尚书齐刷刷的跪地。九寺领头悄悄跪在后面。

    这陛下有所不知,大理寺送来的证据装满十八个能装下两个成年男人的大木箱,他们又不是没事可做的闲人,怎么可能亲自去核实证据

    听到六部尚书的狡辩,长平帝的目光更冷,“你们将差事交给了侍郎”

    尚书们呐呐点头,眉宇间的无法掩饰的心虚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更浓。

    有幸参与小朝会的六部侍郎立刻跪地,恨不得找个地缝隐藏身形。

    少数仍旧没有跪地的人见状,皆悄无声息的混入人群。生怕被值恼怒的长平帝留意,成为出气筒。

    “嗯。”长平帝平静的应声,“你们忙于军、国、大、事,侍郎总有时间亲自去核实证据了吧。”

    发须皆白的老尚书绝望的闭上眼睛,开始思考装晕致仕的可能性。

    五殿下信誓旦旦的与他们说,先帝身为九五之尊,绝不会做通敌叛国的傻事。要求他们必须配合大理寺,找出先帝没有通敌卖国的证据。只有这样,才能掩盖先帝弑父夺位的污点。

    六部尚书深觉有理,特意交代侍郎,做不完的事,可以交给下面的人做。

    所以几乎六部九寺的所有官员都参与了核实证据的过程。

    愚民只是在流言的影响下,认定先帝弑父夺位、通敌卖国。

    在朝臣眼中,这已经是证据确凿、无法争辩的事实。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