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姜女贵不可言 > 第236章 一碗豆羹
    第237章 一碗豆羹

    “民间有一岁一饥、六年一衰、十二年一荒说法,足见自古以来灾害就多发。天下兴亡,苦的是百姓;水涝干旱,苦的也是百姓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米一粟,粒粒皆辛。这天底下最不容易的就是百姓。”

    姜佛桑笑了笑“亏得还有夫主这样肯纡尊降贵体会稼穑艰难的父母官,既能解衣推食,又能含蓼问疾,巫雄百姓何其有幸。”

    “少来这套。”萧元度耙了下头发,终究没忍住,还是往那边瞟了一眼,“真说起来,你倒是比我适合做这个巫雄令。”

    至于他,完全是赶鸭子上架。就像是硬嵌进一个不合适的模子里,言行皆不能随性,虽也能应付,到底有些勉强。

    当然也有跟姜女赌气的成分,不想让她轻视姜女不同,萧元度看得出来,她是由心而发,根本不需人教。

    姜佛桑静默片刻,一笑“夫主忘了,妾是女人。”

    “女人又如何,女人也能”萧元度顿住。

    他是想起了在南州之地见过的那些女人。

    只是姜女和她们毕竟不同,她是贵女出身, 许多事应是不屑为之的。

    不过, 回想起她与乡民相处时的那份自在,以及夜宿灵水村时帮老丈一家做活的情景,似乎也没甚么不一样。

    按说不应该萧元度又陷入了沉思。

    天光越来越暗,雨完全没有停的意思, 不知还要下到何时。

    姜佛桑看了眼外面, 起身将书卷搁回原处,而后找来火镰点亮灯盏。

    灯火昏昏, 萧元度回过神来, 见她竟是要走。

    也不知怎么想的,“那个婢女”

    姜女回来这么久了, 应该也知道了那个婢女的事, 却是绝口不提。

    果然,她的反应也在意料之中,一丝讶异也无,遑论别的什么情绪。

    “妾已从方婆处知晓。”姜佛桑低首, 语气带了点愧责,“没把人调教好是妾得过失。”

    萧元度语气有些沉,“那你对于我的处置可有意见”

    查出四个美婢是从范广的一个庄子上直接送进衙署的之后, 萧元度又命休屠围绕那个庄子继续深挖,结果又查出庄子是本地大族汤氏低价转给范广的。

    多低的价呢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也就是说,这四女最初是汤氏的人。只不知是汤氏先送给范广、范广再借花献佛, 还是从一开始就冲着萧元度来的,仅是借了范广的手。

    萧元度当即便让人把包括凝香在内的四个美婢打包一起送回了汤氏。

    汤氏被他这一出弄得大约有些懵。想见他又见不到,只好托人奉上四个婢女的买身钱,言不好白要萧县令的人。

    倒好似这四人当真和汤氏没半点关系。

    姜佛桑道“夫主处置得很好, 妾没有半点意见。只是, 夫主若疑心汤氏,何不放长线钓大鱼不管对方打得什么主意, 时间一长,尾巴总会露出来直接送回汤氏, 只怕打草惊蛇。”

    人都爬到他榻上来了, 还放长线钓大鱼

    萧元度微哂“我可没有夫人这般好的耐性, 把人送回去也并非怀疑甚么, 纯粹觉得碍眼。”

    一句夫人, 让方才畅快的气氛瞬间消失无踪。

    或者从姜佛桑在这件事上开口之后气氛就已经没有了。

    但她自忖并不曾说错甚么, 这不就是一个妻子应该做得么夫主纳小是因为自己不好,夫主不纳小也是因为自己不好, 一日三省, 反思就对了。

    那她表现得应该还算得体。

    萧元度却似憋着气, 跟着又问了句“说来那婢女确实貌美, 送回去着实有些可惜,倘若我真把那婢女收了如何”

    姜佛桑神情不变,唇角甚至还有点小弧度, “夫主喜欢便好, 妾有何话说”

    萧元度哈了一声, 有笑形无笑貌“夫人果然大度。”

    姜佛桑颔首“应当的。”

    屋内气氛至此彻底僵死。

    萧元度躺在榻上, 面容沉冷, 再无一词。

    “不过,”谁知姜佛桑话锋一转, 补充了句, “出一趟远门回来就多一个姐妹的事, 有不如没有,夫主洁身自律,妾甚感欢欣。”

    萧元度正憋闷,想说洁身自律也不是为了你。

    偏头看去,眉目带笑的灯下美人,任谁看了都挪不开眼。

    好比春来冰解,凝滞的空气又开始流动。

    萧元度虽然仍旧没甚么表情,眉间那股阴郁之气到底是散了。

    收回视线,又翘起了腿。

    “妾不打扰夫主休息了。”话落转身。

    萧元度看了眼窗外的雨势,叫住她,“等”

    “女君,婢子来接你回去。”菖蒲的声音插了进来。

    她不仅带了簦伞、蓑衣,还带了高齿木屐。为了不让女君淋雨, 准备可谓齐全。

    萧元度恰巧瞥见姜女扶着菖蒲的手脱丝履换木屐的一幕。

    姜佛桑换了木屐,回转身, 见他一径盯着窗外, 像是在想事情。

    “夫主有伤在身,不宜移动, 稍后妾让方婆把夕食送来。”

    萧元度嗯了一声, 也没看她。实则脑中空空,倒把方才要说的话忘得一干二净。

    过了约有小半个时辰,方婆送来了饭食。

    萧元度原本没甚胃口,鼻尖却闻到一种熟悉的味道。

    缓缓从榻上坐起,支起右腿,右臂搭在膝上,看向被挪到榻边的食案。

    别的都寻常,唯有当中一碗薄粥,“豆羹”

    “是、是豆羹。”方婆答得有些忐忑。

    这般粗陋的食物,往日是绝上不了萧家食案的,也不知少夫人怎么想的。

    萧元度低头浅尝了一口,接着一言不发,一勺勺喝了个精光。

    方婆见状,疑虑尽去,“公子可还喜欢”

    萧元度点了下头,顿了顿,难得给出回应,“幼时我阿母常做来吃。”

    什么口感已经忘了,他只记得阿母在世时常常施舍粥饭给穷困流民,麦粥粟粥亦或豆羹都是亲煮。每每煮好也会给他和萧元胤盛上一碗,好像还会说上一番道理。

    大约就是姜女方才说过的“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米一粟,粒粒皆辛”之类的话。

    方婆喜道“还是少夫人知晓公子心意这豆羹是少夫人亲自熬煮的。”

    萧元度怔住,垂眼看着空空的碗底。

    良久,低声咕哝了句“难怪有甜味。”

    感谢天天赢家、扎根荒芜的尽头、木心雕叶、放牛的贞子给的月票感谢大家投的推荐票感谢放牛的贞子的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