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反贼套路深[综武侠] > 第850章 第二十七章
    没葬遇乞听了这话,不由暗暗发愁。

    他本来是御前侍卫,后来被皇帝调去了“一品堂”,在“一品堂”做事已有七年,中原武林的各大门派帮会,他知道的绝不算少,蜀中唐门在江湖上名气不小,尤其暗器可说是天下一绝,他当然也听说过唐门的威名。

    但是唐门弟子从来只为唐门做事,不会出来做事,“一品堂”招揽了不少中原的武林人士,没有一个是唐门弟子,所以他对唐门的了解,都来自于江湖传言。

    江湖传言有真有假,他没有派人去唐门调查这些传言,自然没法分辨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他对唐门都不甚了解,如何能在顷刻之间,想出对付唐门的办法来

    只是这件事决不能直说,如今赫连铁树死在了唐玉手上,“一品堂”总管的位置空了出来,正是他表现的时机,若是给皇帝留下一个“一问三不知”的印象,总管之位,一定没他的份了。

    没葬遇乞沉吟片刻,说道“陛下,这唐家堡建在蜀中,微臣虽然没有去过唐家堡,但听人说过,唐家堡说是唐家堡,其实占地十分广阔,更像是一个城市,里面有民居和良田,有商铺、酒楼和医馆,甚至还有唐家自己的衙门。

    唐家堡的衙门叫什么名字,微臣不知道,听说那衙门就和外面的衙门一样,有府尹负责处理百姓之间的纠纷,有衙役负责到处巡逻,只不过住在唐家堡的百姓,都是唐家的子孙,衙门里的府尹和衙役,都是唐家的家主任命的,他们遵照的律法也是家主制定的,家主还掌握生杀大权,可以随便处死违反了律法的人。

    青城派和唐家堡同在四川,赫连将军在世的时候,招揽了一个青城派的弟子进一品堂,微臣从前听他提起过唐家,他说他们那边的人,提起唐家的家主,都说他就是一个土皇帝。

    像他们青城派的掌门余沧海,在青城派也是极有威信,青城派弟子若是做了有违门规的事情,余沧海处罚他们,他们也不敢反抗,但余沧海绝不会像唐家家主一样,任命府尹和衙役来帮他管理青城派的弟子。”

    贾珂虽然没去过唐家堡,但和唐家人打过这么多年交道,唐家堡到底是一个什么地方,他当然十分清楚。

    唐家堡就像是桃花源记里的世外桃源,唐家人就在这个“桃源”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纵使唐家从来没有禁止外人去唐家堡,甚至蜀中一带最讲究的酒楼,最时新的绸缎庄,花样最齐全的脂粉铺,全都在唐家堡,他们非常欢迎外面的人去唐家堡做客,在他们那里消费,但是对于唐家人来说,这些外面的人,就好像是清朝的时候,远渡到中国的外国传教士,唐家人或许会对外面的人的生活感到好奇,但是听一下就罢了,他们从心里不把外面的人,当成和自己是同一个国家的人。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唐家上任家主要求唐家子弟修习阴劲,无数身体健全的唐家男丁,都因此变成了不男不女的阉人,反对这件事的却只有寥寥几人。毕竟对于唐家人来说,家主就是他们的皇帝,家主的命令就是圣旨,若是有人敢违背家主的命令,那便是大逆不道,甚至不用家主发话,他们就会自发地把犯下这等错误的人送去衙门,交由家主任命的“府尹”发落。

    其实贾珂从前就一直非常纳闷,皇帝为什么会允许唐家堡存在。一个唐家堡可能影响有限,但若江湖上出现第二个唐家堡、第三个唐家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效仿唐家,在卫国建立他们的某家堡,这些某家堡不就相当于西汉那会儿的诸侯国了么,甚至比诸侯国还要糟糕,好歹诸侯国的百姓和大臣还知道谁是君主,谁是诸侯,这些某家堡的百姓,可是只会听从家主的命令。

    此刻听了没葬遇乞的话,贾珂更加想不明白,连这些住在唐家堡附近的人,都知道唐家家主就是一个土皇帝,当地的官员就不曾将这件事告诉皇帝吗皇帝若是知道这件事,怎会容许有人在他的疆土上做皇帝。还是蜀中的官员早就被唐家买通了,皇帝只知道这是一个武林世家,一个江湖门派,就没有把唐家放在心上。

    贾珂毕竟只是臣子,不是皇帝的儿子,即使他真的是皇帝的儿子,皇帝也不可能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都告诉他,心想“皇上对江湖门派一直都挺上心的,尤其唐家和他的两个儿子常常来往,他应该不会对唐家毫不关心,他留着唐家,或许是另有目的,只是我不知道罢了。不知道西泥国这边知不知道。”

    于是冷笑一声,说道“土皇帝嘿嘿区区一个蜀中武人,竟敢自比皇帝,真是好大的胆子唐家堡一共有多少人最多也就五六百人吧卫国那边怎会容许他这么做卫国的老皇帝,可不是一个被这种小门派蹬鼻子上脸地欺负,都忍气吞声的软蛋吧”他知道唐家堡现在有三百余人,但是李讹庞不知道这件事,所以他故意多说了两三百人。

    没葬遇乞道“这个微臣就不清楚了。微臣只知道卫国老皇帝生前很宠爱的楚太妃,卫国七王爷和驸马的生母,她的外祖父就是姓唐。卫国老皇帝一直不动唐家堡,也许和楚太妃有关。”

    贾珂左手在桌上一拍,脸露怒容,说道“什么驸马这桩婚事是卫国那小皇帝向朕提起的,朕起初是不愿意的,是卫国那边一直软磨硬泡,还向朕许诺银川嫁过去以后,他们定会对银川极尽礼遇,给她卫国长公主一般的尊荣,朕才答应下来。

    如今卫国那些迎亲的使臣还没到兴州,银川就遇刺了,而且刺杀银川的刺客,和李淳这小子还有关系匪浅,就算是个傻子,也能猜到,是李淳派唐玉进宫刺杀银川

    王语嫣是没葬遇乞从杭州带到兴州的,没葬遇乞当然知道,这位遭遇刺杀的银川公主,其实是卫国民女王语嫣。他见皇帝满脸怒容,认定皇帝如此生气,是因为李淳为了不和西泥国联姻,竟然找刺客刺杀未婚妻,完全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而不是因为心疼王语嫣遭遇刺杀,身受重伤。

    没葬遇乞想起先前皇帝要他去卫国找王语嫣之时,对他的再三叮嘱,知道皇帝对这桩婚事看得很重,而且皇帝答应这桩婚事,本来就不是为了李淳这个女婿,而是为了和卫国达成合作。可以说李淳对这桩婚事有什么想法,是这桩婚事里,最微不足道的一件事了,现在皇帝为了李淳找刺客刺杀公主,就放弃这场联姻,实在有些可惜。

    没葬遇乞道“皇上明鉴,微臣以为,只凭刺杀公主的刺客是唐玉,就断定是卫国的十一王爷指使唐玉这么做的,卫国只怕不会服气。

    陛下和卫国联姻,本是想要和卫国结成儿女亲家,共修两国百年之好,但若咱们没有找到证据,只凭唐家是十一王爷的母亲的外祖家,就空口白牙地说是十一王爷不愿跟公主殿下成亲,于是要唐玉潜入宫中,刺杀公主,卫国觉得咱们是诬陷他们的十一王爷,咱们又拿不出证据,证明真凶就是卫国的十一王爷,双方都觉得对方没理,陛下本来想和卫国共修百年之好,现在怕是要变成和卫国共修百年之仇了。

    依微臣愚见,咱们不如先按兵不动,寻找卫国的十一王爷和唐玉勾结在一起的证据,如果十一王爷和唐玉确实勾结在了一起,咱们就把证据给卫国看,卫国那边见证据确凿,他们无法否认,自然会给咱们一个交代。”

    贾珂看向没葬遇乞,笑道“你考虑得倒很周全。”

    没葬遇乞心下一喜,暗道“总管之位,我来了”说道“谢陛下称赞。”

    贾珂道“朕想知道,你打算怎么调查唐玉进宫刺杀公主,是不是李淳指使的”

    没葬遇乞道“这这自然要在唐玉身上想办法。唐玉落网以后,微臣定会把十八般武艺都使出来,即使唐玉心坚如铁,微臣也能叫他把该说的话都吐出来。”

    贾珂道“不错,等你们抓住了唐玉,只要他还活着,咱们自然有办法撬开他的嘴,问出是谁指使他来刺杀公主的。但是朕想知道,你们什么时候能抓到唐玉你们抓住唐玉以后,又要用多久,能撬开唐玉的嘴,问出是谁指使的他。问出来以后,又要用多长时间,去核实他说的话的真假”

    没葬遇乞有些手足无措,说道“微臣定当竭尽全力,尽快捉拿唐玉归案。”

    贾珂道“朕想听到的不是尽快,而是你要几天时间,才能过来告诉朕,是谁指使唐玉刺杀公主。”

    没葬遇乞面露难色,说道“陛下,微臣微臣不会未卜先知,如今还没抓住唐玉,实在不知道咱们用上多久,才能抓住唐玉。微臣又不敢在陛下面前信口开河,随便说个时间,来哄陛下开心。陛下这个问题,微臣真的答不上来。”

    贾珂道“那么卫国的迎亲队伍什么时候到这个你总能答上来了吧。”

    没葬遇乞忙道“如果这两天天气清朗,没有刮风下雪,路上没有突发状况的话,卫国的迎亲队伍应该是明后天就能到了。”

    贾珂左手一拍桌子,说道“原来你知道他们明后天就到了。他们来兴州城,是要把公主带去卫国。他们能在兴州城待几天最多也就三四天吧你能保证在他们离开兴州城之前,你们就已经抓住唐玉,从唐玉口中问出是谁指使的他,而且已经核实清楚他的话是真的还是假的了吗

    如果不能,难道你要朕明知道李淳那小子派刺客来宫里刺杀公主,却还是把公主交给那小子,眼睁睁地看着那小子把公主带去卫国吗那小子如此痛恨这门婚事,说不定公主刚跟着他们离开兴州城,他就把公主弄死了,回头再假惺惺地掉几滴眼泪,告诉朕,公主是水土不服,在路上病死的。

    难道你要朕到时候再跟他说,朕早就知道,是他派唐玉进宫刺杀公主,他能做第一次,就能做第二次,他不用在朕面前假惺惺地掉眼泪,朕知道公主不是病死的,是被他害死的就算卫国那小皇帝杀死了这小子,让这小子给公主陪葬,又有什么用能换回公主的性命来吗”

    没葬遇乞忙道“是,都怪微臣考虑不周,只想到卫国可能因为咱们没有证据,就说咱们诬陷他们,坏了两国的交情,却没想到卫国迎亲队伍接到公主,就要带着公主离开西泥国了。”

    贾珂道“你知道就好。如果唐玉就在朕的面前,朕当然会想法子调查清楚这件事,甚至可以让唐玉和李淳那小子当面对质。但是唐玉已经逃到宫外了,你们想要抓住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私情,更不用说要他做别的事情了。

    你这时候劝朕先把这件事调查清楚,再去找卫国算账,无异于一个人在自己家里过得好好的,突然有个陌生人闯进了他家,捅了他一剑,然后自己跑了。

    这人听说捅自己的人,和另一个人交情匪浅,而且那人和他矛盾很多,很可能买凶杀人。他又找不到那个捅了自己的人,就要把那人送去衙门,你却劝他不要急着把那人送去衙门,他得先自己调查清楚真相,如果真的是那人买凶杀人,才能把他送去衙门。

    调查清楚事情真相是衙门应该做的事,不是被捅了一剑的受害人应该做的事。这件事也是这样,有刺客潜入朕的皇宫,差点杀死朕的女儿,想要夺走朕的性命,害死了保护朕的大臣,朕知道这个刺客和李淳有关系,和卫国有关系,这就足够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应该让卫国来告诉朕。

    你在一品堂点齐两百高手,朕打算派狄将军率领两万兵马,去迎接卫国这些使臣,一品堂这两百高手,都跟着狄将军去迎接卫国使臣。你就留在兴州城,帮朕把唐玉找出来。”

    没葬遇乞知道这两万兵马,绝不是去迎接这些卫国使臣的,而是去把这些卫国使臣押送到兴州城,以免有人在路上逃跑,皇帝这是要跟卫国撕破脸了。

    没葬遇乞略一迟疑,说道“陛下,西门吹雪也在卫国的迎亲队伍里。这人是一个剑术大家,在中原武林威名赫赫,到时候狄将军率领两万雄兵包围卫国的迎亲队伍,以西门吹雪的武功,在两万大军的包围下,他也许没法把所有人带走,但他自己突破重围,从容离开,应该没什么问题。

    即使狄将军带上两百一品堂的高手助阵,到时这些高手都去对付西门吹雪,也未必能留住他。陛下,微臣绝不是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只是双方武功相差实在太大,如果不早做准备,结果怕是会不如人意。”

    贾珂道“你说的有理。这些武功高手本就和普通人不同,换做是皇太妃,别说两万兵马了,只要她想离开,五万兵马也拦不住她。没葬,依你之见,朕应当怎么做”

    没葬遇乞道“微臣以为,对付这等武功高手,明知咱们不是他们的对手,跟他们明刀明枪地交战,实乃下策。既然咱们不是西门吹雪的对手,不如想法子接近他们,然后趁他们不备,用悲酥清风将他们放倒。微臣没听说西门吹雪有百毒不侵的法宝,他的剑法再厉害,也一定抵挡不住悲酥清风的毒性,到时他身中迷药,瘫倒在地,岂不是任由咱们拿捏”

    贾珂记得天龙八部里赫连铁树率领“一品堂”来到中原,和当时还是丐帮帮主的乔峰定好在江南见面,他率领大批兵马来到杏子林,那时乔峰已经离开了。“一品堂”众高手跟丐帮帮众打了起来,眼见不敌,又用“悲酥清风”将群丐放倒在地,通通带走,想要一举毁了丐帮,不由得十分无奈,暗道“一品堂就这么依赖悲酥清风么,李讹庞因为这份依赖,丢掉了性命,真的一点也不冤枉。”

    跟着想到眼前这条大汉,先前受李讹庞嘱托,去杭州绑架了王语嫣,把王语嫣带来了兴州城、即使他不清楚李讹庞为什么要他去绑架一个小姑娘,但在看到王语嫣的相貌以后,也该猜到王语嫣和李讹庞有什么特殊的关系。他知道王语嫣身份特殊,还在路上对她十分怠慢,动不动将她关进车里,放进麻袋里,真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绑匪,完全没想过王语嫣被他如此对待,日后可能会报复他,眼光如此短浅,委实不堪重用。

    贾珂道“如果你要对付的只有西门吹雪一个人,而且西门吹雪是为了自己的私事来的,你用悲酥清风对付他,朕倒是没有意见。但是西门吹雪是卫国迎亲的使臣,和他同行的不是卫国官员,就是卫国王爷,朕派狄将军过去,是去迎接他们,此事传将出去,没人会说朕的不好。

    你用悲酥清风将他们放倒,这叫伏击,此事传将出去,不知会有多少人说西泥国的将士胆小如鼠,在自己的国土上,面对一两百人,也不敢堂堂正正地收拾他们,只敢鬼鬼祟祟地用毒药偷袭。

    卫国那小皇帝也一定会就此事向朕发难,甚至会说朕是自导自演,什么唐玉,什么刺杀,全是朕一手安排的,为的就是找个名目,毁掉和卫国的婚约,甚至挑起两国战火。

    没葬,朕知道你们一品堂平时多是和那些武人打交道,你遇到棘手的事情,想到偷袭,想到悲酥清风,这也是人之常情,这次朕不怪你,但是往后你可要分清楚了。

    何况悲酥清风虽然厉害,但并不是无往而不利,刚刚唐玉就中了悲酥清风,朕不知道,他是有能力抵挡悲酥清风的药性,还是早就备好了一瓶解药,只知道他从一开始就没有中毒,不然他根本没有机会逃跑,赫连也不会死在他的手上。”

    没葬遇乞见皇帝将自己的提议批评的一无是处,心里又着急,又烦闷,却又不敢反驳,只能连连点头,暗道“皇上对我这个提议如此不满,一定觉得我不堪重用,看来总管之位,是和我无缘了。”

    待得听到“这次朕不怪你”这句话,心下稍松,一边听皇帝说话,一边暗自琢磨这句话的意思,难道皇帝还愿意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做“一品堂”的总管

    最后听到唐玉中了“悲酥清风”,却还是逃跑了,不由大吃一惊。这些年来,“一品堂”在中原武林收编了不少帮派门派,仰仗的就是“悲酥清风”的威力,如果有人研制出了“悲酥清风”的解药,或是想出了抵御“悲酥清风”的法门,“悲酥清风”就算是废了一大半,往后他们再去中原对付那些帮派门派,岂不是只能靠武功取胜

    没葬遇乞一边担忧“一品堂”的未来,一边说道“多谢陛下指点微臣,陛下放心,微臣以后绝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只是西门吹雪那厮的武功确实厉害,若是不用悲酥清风,微臣只怕狄将军留不下他来。”

    贾珂摇了摇头,说道“你觉得狄将军需要留下他来,是因为你觉得他和咱们是敌人,他一见到狄将军就会逃跑。但你莫要忘了,他们是来接公主去卫国的。无论朕有没有派狄将军去迎接他们,他们都会来兴州城。朕派狄将军带着两万兵马去迎接他们,不是要和他们打仗,狄将军去见他们,代表的是朕的态度。”

    没葬遇乞听到这里,终于明白皇帝这么做,其实是在打信息差。

    他知道刺杀公主的刺客是唐玉,知道皇帝怀疑唐玉是李淳派来的,知道卫国迎亲使臣到达兴州城以后,皇帝会将他们软禁起来,然后向卫国皇帝兴师问罪,可是卫国那些使臣不知道。

    在卫国那些使臣看来,皇帝已经和卫国皇帝谈妥了婚事,狄将军率领两万兵马和两百“一品堂”的高手去城外迎接他们,那是皇帝为了显示自己对他们是何等的重视。

    等到那些使臣到达兴州城以后,皇帝就会将他们软禁起来,他们再想起狄将军一行,才会明白皇帝派狄将军去接他们,是担心他们逃跑。而且这件事传将出去以后,大家听说了这件事,只会认是皇帝怀疑李淳派人刺杀公主,对这件事十分重视,所以派了两万兵马护送卫国迎亲队伍到兴州城,名为护送,实为监视,显然皇帝对公主刺杀一事十分愤怒。

    这愤怒也是给卫国皇帝看的,他知道皇帝对公主刺杀一事如此愤怒,才不敢有丝毫怠慢,只会尽快查清楚此事,给皇帝一个交代,平息皇帝的怒火。

    没葬遇乞想通此节,不由万分羞愧,心想明明皇上一开始说的就是派狄将军去迎接卫国那些使臣,自己怎会把“迎接”理解为将卫国那些使臣制服呢随即转念,又觉得从前皇帝的心思明明十分简单好懂,怎么突然就变得这么复杂难懂了,自己接连在皇帝面前出糗,总管之位,怕是轮不到自己了。

    贾珂道“朕交代你的事情,你都记清楚了吗”

    没葬遇乞忙道“微臣都记清楚了。”

    贾珂道“那你下去吧。”

    没葬遇乞道“是,微臣告退。”站起身来,忽然想起一事,又道“陛下,刚刚微臣在漪兰殿外面,遇到了九皇子和十三皇子。”

    贾珂道“不是九皇子和十三皇子,是十皇子和十四皇子。”侧头看了王怜花一眼,说道“他也是朕的儿子,小六比他小了五个月,就变成小七了。”

    没葬遇乞忙向王怜花行礼“微臣参见六殿下。”

    王怜花点了点头,微笑道“没葬大人请起。”

    贾珂道“你刚刚提到小十和十四,他们两个怎么了”

    没葬遇乞脸露难色,说道“刚刚两位殿下见到微臣,就说他们要拜微臣为师,跟微臣学些厉害武功,等到武功练成以后,就去找唐家报仇。两位殿下要跟微臣学武功,那是微臣的荣幸,只是微臣这些年来行走江湖,见过的武功高手不胜枚举,对自己的水平还算有所了解。

    两位殿下若要跟微臣学武功,遇到一般高手,还能应付得来,但若遇到像老先生那样的武功高手,那肯定不是对手。所以微臣就想,两位殿下既然想学武功,就该拜一个武功高手为师,不知陛下想不想让两位殿下学武功,可需要微臣帮两位殿下物色几位师父”

    贾珂脸上露出意兴阑珊之色,说道“这件事以后再说吧。朕现在没心情管这件事。你呢,也不用急着去管他们,办好朕交给你的差事,尽快抓住唐玉,这才是你的首要任务。”

    没葬遇乞见皇帝对十皇子和十四皇子如此冷淡,刚刚提起这个横空出世的六皇子的时候,倒是一脸慈爱,他虽然不知道池贵妃是怎么死的,但也已经猜到,皇帝这种变化一定和池贵妃有莫大的关系,忙道“是,卑职告退。”

    贾珂见没葬遇乞走了,松了口气,伸手搂住王怜花的腰,将脸埋在他的肚子上,说道“跟傻瓜说话好累。”

    贾珂将脸埋了起来,王怜花看不见他的脸,还是很乐意跟他亲热的,笑眯眯地抚摸他的头发,说道“我看你说得很起劲啊,换做是我,跟他说上几句话,耐心就耗尽了,就把他赶走了,哪有这等闲情逸致,几次问他,他的意见是什么。”

    贾珂笑道“我是想要试一试他。如果他是一个聪明人,咱们就可以多用一用他,如果他是一个蠢人,等咱们物色好了合适人选以后,就可以把他调走了。”

    王怜花提醒道“到时你不要忘了,王语嫣是他从杭州绑架来的,他不仅知道银川公主不是真的,还知道你这个皇帝,打算用王语嫣来冒充银川公主,嫁去卫国。”

    贾珂抬起头来,笑道“我当然”

    这句话尚未说完,就觉眼前一黑,王怜花的手掌盖了下来,将他的脸捂得严严实实的。

    贾珂十分郁闷,问道“我对你笑一下也不行吗”

    王怜花理直气壮地道“不行我看到你用这张脸对我笑,晚上会做噩梦。”

    贾珂心中一动,说道“你松开我的脸吧,我不对你笑了。”

    王怜花半信半疑地松开了手,就见贾珂仰着头看着他,眉宇间一抹哀愁,忽然眼圈一红,泪珠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在王怜花看来,就是王云梦仰头看他,泪珠一滴滴地下掉,脸上神情十分忧郁。

    王怜花一愣之下,伸手将贾珂的脸捂住。

    贾珂笑道“你不让我对你笑,为什么我对你哭也不行”

    王怜花干巴巴地道“你哭起来又不好看,我干吗要看你哭”

    贾珂笑道“会不好看吗梨花落雨,海棠沾露,我还以为挺好看的呢。你快松开我的脸,让我拿镜子看看,这样哭会是什么模样。”

    王怜花摇了摇头,然后反应过来,贾珂的眼睛已经被他用手捂住,不可能看见他摇头的,便道“不给你看。”顿了一顿,又道“我妈才不会这么哭呢。”

    贾珂笑道“你既然知道你妈不会这么哭,为什么还不敢看我这么哭”

    他突然俯下身去,摸到了王怜花的腿,然后将王怜花打横抱起。

    王怜花的姿势发生变化,手掌虽然仍然捂着贾珂的脸,手掌却被身体带着转了大半圈。

    贾珂稍一用力,就挣脱了王怜花的手掌,然后凑到王怜花面前,说道“王公子,你看清楚,我不是你妈,我是你老公。”

    贾珂说话的时候,长长的眼睫毛上兀自挂着几滴晶莹的泪珠,他专注地看着王怜花,因为刚刚掉过眼泪,眼中孕着一层湿气,本就深情的目光,显得更加温柔旖旎。

    王怜花脸色铁青地看着贾珂,强压着想要逃跑的冲动,和贾珂对视了一会儿,忍不住移开目光,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浑身放松,瘫在贾珂的怀里,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殊死搏斗,耗尽了全身的气力一般,说道“我当然知道你不是我妈,但是但是我从小跟着我妈,十五岁才去找你。

    我跟我妈在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她的容貌,早就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了,我怎么可能忘掉。你现在的样子,真的和她太像了,我心里知道面具后面的人是你,但我每次看见你,就会忍不住想起我妈来。”

    贾珂叹了口气,说道“我知道你不容意,换做是我,我一时半会儿,也接受不了这张脸。但是咱们还要在这里假扮李讹庞至少半个月,难道这半个月里,每次我看向你,你都要捂住我的脸,或者干脆转身不看我吗

    你多试一试嘛,就像平常那样,每次看见我脸上的易容,看到的都是我本来的样子。咱们在扬州的时候,我戴着那张奇丑无比的麻子脸的面具,你一点也不嫌弃我,看我和平时没有任何差别,我想你现在一定也可以。

    只是你得放下你心里这些杂念,不要每次看见我,就去想诸如这张脸和我妈妈长得太像了,我一看到贾珂就会想起我妈妈,我妈妈做这种表情,真的太可怕了。你就把我现在这张脸当成那张麻子脸,再来看我一次。”

    王怜花不情不愿地道“我情愿你现在戴的是那张麻子脸的面具,这样我看见你的脸,只会感叹我那张面具做的真的太精致了,而不是想起我妈。”

    王怜花也知道自己反应过激了,而且接下来贾珂要假扮那么多天皇帝,他当然会一直待在贾珂身边。倘若他每次看见这张脸,就想起王云梦来,最受折磨的人,一定是他自己。

    但他一看见贾珂这张脸,就会想起王云梦,这能怪他吗

    当然不能,这只能怪李讹庞,为什么要长得和王云梦这么相像。

    王怜花叹了口气,说道“那我只看一眼。”

    贾珂笑道“好,你看吧。”

    对于王怜花来说,此刻“王云梦”将他抱在怀里,亲亲热热地跟他说话,就已经是很大的折磨了。

    他小心翼翼地转过头,向贾珂瞧了一眼,就见贾珂微笑着看着他,与他目光相触,便对他眨了眨眼睛,神态看上去十分顽皮。

    这当然是王云梦不可能在王怜花面前露出来的神态,不过王怜花无法忍受的,是王云梦柔情脉脉地看着自己,仿佛自己是她心爱的儿子一般,眼下王云梦只是向他顽皮地眨了眨眼睛,这副模样,王怜花还是能接受的。

    王怜花松了口气,心想“和贾珂对视,好像也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嘛”于是向贾珂也眨了眨眼睛。

    贾珂见王怜花回应自己,便向王怜花做了个鬼脸。

    这个王怜花也是能接受的,于是也向贾珂做了鬼脸,还用手指去顶自己的鼻尖,做了一个猪鼻子。

    贾珂眨了眨眼睛,忽然凑过去,在王怜花的额头上轻轻一吻。还没来得及直起身来,贾珂便觉眼前一花,连忙追着那道人影看去,就见王怜花站在离他最远的角落,铁青着脸,不断用手背去擦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