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反贼套路深[综武侠] > 第895章 第七十一章
    谁想李讹庞纳上官丹凤为妃动机不纯,上官丹凤进宫侍候李讹庞却同样动机不纯,甚至她的身份都是假的,而且李讹庞只是图财,上官丹凤却连公主都敢杀,过几天她杀死李讹庞,自立为帝,也不是不可能。

    那灰衣老者跟在李讹庞身边这么多年,早已把李讹庞当成自己的子侄,想到李讹庞的枕边人如此算计他,着实为李讹庞捏了一把冷汗,恨不得插翅飞到李讹庞面前,告诉他,上官丹凤不是他想象的那般简单。

    随即想起适才王怜花说过,他也不知道,他们和李讹庞是敌是友,知道他们大概没把上官飞燕的事情告诉李讹庞,但心里仍不免存着一两分侥幸,问道“两位可曾把上官娘娘的真面目告诉皇上”

    王怜花笑道“皇帝绑架我妹妹的时候,可曾事先知会我”

    那灰衣老者听到这话,便知王怜花是打算两不相帮了。

    王怜花如此态度,那灰衣老者也能理解,毕竟李讹庞虽然是王怜花的亲舅舅,但是两人从不曾来往过,没有任何感情,而且李讹庞不顾念骨肉亲情,绑架王语嫣在先,王怜花此时两不相帮,而不是帮上官飞燕对付李讹庞,只怕比李讹庞还要强一点呢。

    但那灰衣老者实在放不下李讹庞,沉吟片刻,说道“段公子,你是大理国镇南王的亲生骨肉,因为那嚣张跋扈、不识大体的镇南王妃,你堂堂皇室子弟,只能做亲生父亲的家臣,这等奇耻大辱,你怎能忍受得了

    镇南王妃胆敢如此欺负你,不过是因为你无权无势,可以任她拿捏,但若皇上帮你出头,要求大理国恢复你的身份,镇南王妃再嚣张跋扈,也不敢再让你做镇南王的家臣了。

    我已经跟随皇上将近三十年了,在皇上面前说话还算有些分量,我可以在此发誓,只要贤伉俪帮皇上渡过此次难关,我定会竭尽所能,劝皇上认下你这个外甥。皇上这人最是护短,既然认下了你这个外甥,知道有人仗势欺负你,是绝不可能袖手不理的。”他不知道镇南王妃早已去世,只道镇南王妃仍在人世,所以王怜花再没回过镇南王府,一直带着妻子四处飘荡。

    王怜花心想“可惜段正淳的儿子只有段誉,没有段玉,不然他这个法子倒真是不错。”但随即转念,又想“段正淳每次和女人快活完了,就拍拍屁股走人,压根儿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儿女,要想冒充他的儿子,一点也不难。可惜我已经认了李讹庞当爹了,没法再认段正淳当爹,不知道说贾珂是段正淳和月神的儿子,有没有人相信。”

    贾珂淡淡一笑,说道“老先生是把我们夫妇当成小孩子了吗以为给我们许下一点虚无缥缈的甜头,我们就会对你言听计从我们的眼界还没有那么浅。”

    那灰衣老者道“段夫人,上官娘娘当年差点害了你的性命,你刚刚也说,你们夫妇本来打算在杭州祭拜完了王夫人,就去找上官娘娘报仇,现在你们只要把上官娘娘的真面目告诉皇上,就有皇上帮你们对付上官娘娘,上官娘娘死了,皇上平安无事,你也大仇得报,又何乐而不为

    亦或你见到上官娘娘以后,突然念起和上官娘娘的骨肉亲情,竟然忘了上官娘娘当年杀害你时的残忍无情,不忍找上官娘报仇了”

    贾珂微微一笑,说道“老先生此言差矣,我们夫妇现在就在皇宫,上官飞燕早已是我们的囊中之物,我们不需要借住皇帝的力量,便可以要了她的性命。我们离开兴州城之前,是一定会杀死她的。现在杀她,还是过几天再杀她,不过是让她多活几天、少活几天的事。你用上官飞燕的性命来说服我们帮皇帝,无异于用老虎的皮毛来说服老虎不要吃你,你说这好不好笑”

    那灰衣老者心下有些难堪,脸上却不表现出来,“嗯”的一声,问道“那你们想要什么”

    贾珂笑道“老先生总算知道生意应该怎么谈了。你放心,我们要的也不多,不过是我们出了十分的力气,就一定要拿到十二分的报酬,少一分我们不肯,多一分我们不要。上官飞燕的底细,我们已经摸清楚了大半,有些地方不甚清楚,还要向你请教。等我们算出来,我们要出多大力气,才能帮李讹庞渡过难关,我们自然会把我们要的报酬告诉你的。”

    那灰衣老者见了贾珂这副商人做派,登时放下心来,他不怕王怜花和贾珂狮子大开口,就怕他们什么都不要,铁了心地两不相帮,等着看李讹庞的笑话。

    那灰衣老者道“好啊,你们有什么地方搞不清楚,就问我吧。”

    贾珂道“你先跟我们说,公主是怎么失踪的吧。”

    那灰衣老者有求于他们,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道“那是一个多月前的事。那时皇上刚给公主定下了和卫国十一王爷的婚事。

    公主心里很不痛快,跟皇上说,她小的时候,皇上把她许配给了卫国的七王爷,虽然她和卫国的七王爷的婚事早就不算数了,但是当年的事闹的那么大,这世上有几个人会不知道,卫国的七王爷,曾经是她的驸马。

    如今皇上把她许配给卫国的十一王爷,七王爷和十一王爷是一母同胞的亲生兄弟,不知有多少人会嘲笑她,堂堂西泥国公主,竟然和那些未开化的部落的女子一样,先后嫁给了两兄弟。

    公主最要面子,每次说起这件事,说到最后,都忍不住啜泣起来。皇上一向疼爱公主,见公主对这门婚事如此不满,心里也不好受,但是这门亲事是皇上提出来的,他是一国之君,自然不能只顾儿女私情,不顾江山社稷。

    卫国先皇在世之时,皇上就跟他提起过联姻的事,当时卫国先皇是想要公主嫁给卫国的六王爷,但是亲事还没定下来,卫国先皇就死在了刺客手上。卫国皇帝登基以后,和皇上提起此事,就说卫国太后已经为六王爷选定了王妃,其他几个王爷也都已经定好了王妃,出了孝就可以成亲了,十一王爷还没有定下王妃,就是不知公主愿不愿嫁给他。

    皇上其实也不想要卫国的十一王爷做驸马,觉得他年纪太小,没当过差事,母妃还是罪臣之女,公主跟着他一定没什么前途,但是更好的驸马,卫国皇帝不肯给,皇上为了大局着想,也只好委屈公主了。

    那天公主又和皇上吵了一架,回到青凤阁,就把自己关在屋里,不许外人进来,宫女给她送晚饭,她也不许宫女进去。公主平时待宫女太监十分严厉,青凤阁的宫女太监都很怕她,她不许他们进屋,他们就不敢打扰她。

    次日一早,宫女去敲公主的门,提醒公主该去给太后请安了,但是敲了好几遍门,都没有人过来应门。那几个宫女察觉不对,大着胆子把门撞开,就见屋里空荡荡的不见有人。

    她们走了进去,但见屋里的被褥十分整齐,公主不像是在上面睡过,桌上放着一本书,旁边放着茶杯茶壶,那本书是合上的,茶杯里残留着一口茶水,已经冰凉,仿佛公主刚刚还坐在桌子前面看书。

    青凤阁从前是皇太妃的旧居之地,皇太妃在地下以天然的石窟修建了内书房,她从前在宫里的时候,常常在内书房中修炼武功,后来皇太妃离开了皇宫,皇上就把青凤阁给了公主,地下的内书房就成了公主修炼武功的地方。

    本来内书房的入口不在公主的卧室,但是公主不喜欢每次去内书房,都要离开卧室,仿佛她生怕别人不知道,她要去内书房了一般,于是找人修了一条地道,与原本那条通往内书房的甬道连在一起,每次公主要去内书房了,不用出卧室,就可以直接过去了。

    那些宫女见公主不在卧室,就以为公主是去内书房了,于是拿上钥匙,找了过去,哪知在内书房里也不见公主的身影。

    那内书房建在地下,只有一个出口,就是那条甬道。她们将内书房找了个遍,都没找到公主,知道大事不妙,连忙将这件事禀告了皇上。

    皇上不信公主会离开皇宫,一边派人在宫里寻找公主,一边亲自去了公主的卧室,然后在公主放在桌上的那本书里,找到了一封信,是公主写给皇上的。

    信上说公主早就有喜欢的人了,只是她的情人不是贵族子弟,而是武林中人,她不知道应该怎么说服皇上同意他们的婚事,所以一直拖着没说,没想到拖着拖着,就等来了皇上要把她嫁给卫国的十一王爷的消息。

    她早就把她的情人当成丈夫了,没法嫁给第二个人,见皇上执意要把她嫁给卫国的十一王爷,左思右想,只好跟着情人走了,过得三年两载,等他们有了孩子,定会带着孩子回来看望皇上。

    皇上看到这封信,自是怒不可遏。他把青凤阁的宫女太监通通抓起来拷问,想着其他人可能不知道这件事,但其中两个和公主一起长大的宫女,不可能对这件事全然不知,于是对那两个宫女用了酷刑。那两个宫女哪里受过这样的苦,虽对公主忠心耿耿,但还是受不了折磨,跟皇上说了实话。

    她们说公主在信上说的都是真的,而且信上还有一件事没说,就是那个情人夜夜都会潜入皇宫,跟公主见面,每次天亮了才会离开。

    她们本来不知道公主给自己找了一个情人,直到有天晚上,她们出来起夜,见外面飘起了雨点,想着公主卧室的窗户还没关上,雨水潲进来,会把桌子打湿,连忙赶去公主的卧室。一到卧室外面,就听到公主在和一个男人说笑,还不等她们反应过来,屋门就从里面打开,一个陌生男人走了出来,把她们两个抓了进去。

    公主本来有些紧张,见是她们两个,登时放下心来,跟那个男人说,她们两个是她的心腹,不会把今天晚上看到的事情告诉别人的。那男人得了公主的保证,就放她们离开了。第二天公主又警告了她们几句,要她们发誓不把昨天晚上的事情说出去,得了她们的保证以后,又赏给她们几样首饰,要她们此后帮她打掩护。

    可惜那两个宫女只见过那男人一面,而且当时屋里没有点灯,黑暗里根本看不清楚那男人的长相,公主也没跟她们说过那男人的事情,因此她们只知道公主有个情人,公主和情人夜夜相会,却不知道那男人的身份来历。

    那两个宫女还跟皇上说,自从她们见过那个男人以后,公主每过天,就会给她们一包药,让她们等到大家都睡着了,就去小厨房把药煎好,次日一早再送过去。其中一个宫女认得其中几味药材,她嫂子心脏有问题,不能生孩子,大夫给她开的药里,就有这几味药材。”

    王怜花心想“我还以为李清露是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淑女,想不到她如此大胆,不仅找了一个情人,连孩子都快搞出来了,真不愧是李秋水的孙女。”笑道“皇帝就因为他的宝贝女儿给自己找了一个情人,就把青凤阁那些太监宫女通通杀了”

    那灰衣老者没想到他们才来兴州城一两日,就掌握了这么多秘密,微微一怔,随即叹了口气,说道“如果公主只是偷偷找了一个情人,只要公主愿意嫁给卫国的十一王爷,皇上只会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公主为了不嫁给卫国的十一王爷,跟着情人私奔了。

    这件事一旦传将出去,皇上声名扫地,还在其次,卫国被公主如此嫌弃,面上无光,自然会兴师问罪,皇上说不定还得割地赔款,这是皇上不愿看见的。

    皇上只好对外宣称公主生了重病,没法出来见人,然后派手下把王姑娘接来宫里,要王姑娘假扮公主。杀死青凤阁那些宫女太监,也是为了避免走漏风声。毕竟那些宫女太监人数太多,不好管控,只要有一个人多说了一句话,皇上这些天的布置,可能就要付诸东流了。”

    贾珂道“银川公主跟着情人私奔出走,已经是一个多月前的事了。这一个多月来,皇上应该没有放弃过寻找银川公主吧,你们有找到什么线索吗”

    那灰衣老者道“要说线索,确实是有几条,不过都没什么用。”

    王怜花道“没什么用也不妨说来听听。”

    那灰衣老者“嗯”了一声,说道“第一条线索是皇上发现的。那天皇上听说公主不知去向,亲自去了公主的卧室,回来以后,一直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后来皇上又去了一趟公主的卧室,在卧室待了很久,终于明白是什么地方不对劲了。

    公主从前最不喜欢看诗词了,尤其是花间派的诗词,说道花间派的诗词都是一些无病呻吟,软绵绵的,读起来好没意思,书架上放的多是一些兵家韬略。公主现在的书架上却放着好些诗集词集,而且那些诗集词集的封面上都有浅浅的折痕,显然被翻开过很多次。皇上就把那些诗集词集一一翻开,按照纸页的新旧程度,看看公主最近都在看谁的诗词。

    比如苏东坡那首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就是公主最常看的,那一页纸都被公主摸的有些泛黄了。再比如秦观那首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也是公主很喜欢的。

    还有什么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什么一枝秾艳露凝香,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什么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什么冻蕊凝香色艳新,小山深坞伴幽人。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样春,都是公主经常看的诗词。

    不过这些诗词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不过就是女孩家有了意中人,开始患得患失,多愁善感罢了。”

    王怜花也想不出这几首诗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说道“杨柳丝丝弄轻柔这首词是王雱写的,他常年缠绵病榻,他父亲便把他老婆嫁给了别人,他在家里独守空房,怀念老婆,就写下了这首词。”

    贾珂只听说儿子死了,让儿媳妇为儿子守寡,给家族挣座贞节牌坊的公公,儿子还没死,就让儿媳妇改嫁他人,而不是留在家里守活寡的公公,他还是头一回听说,不由吃了一惊,心想“这是亲爹吗”

    然后道“王雱的父亲把他的妻子嫁给了别人,王雱无法反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出嫁,皇帝要把银川公主嫁给别人,银川公主也无法反抗,只能遵从皇帝的安排坐上花轿,嫁去卫国,银川公主和王雱境遇相同,喜欢看他这首词,那也不足为奇。”

    王怜花向贾珂一笑,说道“银川公主若是和王雱境遇相同,那才奇怪了。这王雱是王安石的儿子,出身名门,年少聪敏,二十三岁就考中进士,本来算是一个天之骄子,哪想成亲以后,竟然得了失心疯。

    他老婆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却天天疑神疑鬼,觉得这儿子和他长得一点也不像,定是他老婆和别人通奸,生下的孽种,于是天天折磨自己的儿子。等儿子被他弄死了,王雱又天天找老婆麻烦,对老婆动辄打骂。

    他老婆天天以泪洗面,痛不欲生,王安石就做主让儿子和儿媳和离,还给儿媳找了一个佳婿,把她嫁了过去。王雱生前嫁妇,那是他咎由自取,银川公主若是觉得自己与他境遇相同,岂不是说,皇帝是因为银川公主做了什么事,才决定把她送去卫国联姻的”

    那灰衣老者道“要公主和卫国联姻,确实是皇上自己的主意,和公主并无干系。后宫不得干政,皇上再宠爱公主,也不可能在国家大事上征求她的意见的。”

    王怜花笑了笑,说道“我只是说着玩的。吃饭的人何必去管厨子的来历,我看银川公主只是喜欢这首词,根本不了解作这首词的人的生平经历。”

    贾珂笑道“那也未必。银川公主在信上不是说,她一直想要找个机会,告诉皇帝,她已经给自己找好了驸马,只是一直没有找到这个机会,拖着拖着,就等来了皇帝要把她嫁去卫国的消息嘛。

    倘若皇帝早就知道,她已经给自己找好了驸马,而且她和驸马早就做过夫妻了,皇帝未必还会把她嫁去卫国。她悔不当初,觉得这一切都是她咎由自取,倒也不是不可能。”说到这里,突然间心中一动,觉得好像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顿了一顿,又道“后面那几首诗是谁做的”

    王怜花道“一枝秾艳露凝香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的时候,让李白作的。这首诗简单得很,就是称赞杨贵妃如何天香国色,如何得君王宠爱。竹影和诗瘦是王庭筠做的,不过是他到庭院里散步,看到庭院里的景致有感而发罢了。冻蕊凝香色艳新是陆希声寓居义兴的时候写的,只是一首很常见的描写梅花的诗。嗯,银川公主喜欢梅花吗”

    那灰衣老者想了想,说道“公主对梅花还算喜欢,但最喜欢的是牡丹,尤其喜欢牡丹的雍容华贵。我记得从前皇后娘娘还在的时候,给了青凤阁几个宫女,其中一个宫女,是皇后娘娘身边的一个宫女的亲戚,因为头上戴着牡丹花纹的发簪,就被公主狠狠地罚了。

    公主从来不许她的宫女头上戴和牡丹有关的发簪,衣服上绣和牡丹有关的图案,说是下人就该有下人的规矩,牡丹这等雍容华贵的花卉,不是下人能用的。后来公主这话传到皇上的耳朵里,皇上就下令所有宫女头上都不许戴和牡丹有关的发簪,衣服上都不许绣和牡丹有关的图案了。”

    贾珂听了这话,不由大倒胃口,心想“幸好这位公主当年没有嫁给李湛,不然我每次去找李湛,只怕都得先趴在地上,给他们磕上八九个响头,她才允许我进门了。”

    随即转念,又想“现在她的父皇可是我,我若把她救回来了,定要想个法子,锉一锉她的傲慢,让她变得正常一点。嗯,不如我把她救回来以后,就给她改名为李灰露,把她的漂亮衣服和漂亮头饰通通拿走,只许她穿带着补丁的旧衣服,让她天天在御膳房烧火做饭。王公子还可以客串一下恶毒姐姐,不,是恶毒哥哥,三不五时,就去御膳房刁难刁难她。”

    贾珂越想越好笑,忍不住在心里偷笑,心想“王公子客串欺负灰姑娘的恶毒哥哥,可是本色出演了。”

    王怜花哪知道贾珂正在想他和童话里的反派角色是多么的相像,还在旁边正儿八经地分析那灰衣老者的话,问道“这世上可有不少描写牡丹的诗词,李清露经常看的那些诗词,没有一首是描写牡丹的吗”

    那灰衣老者摇了摇头,说道“没有。皇上当时专门找了一个学士,问他这几首诗词写的都是什么,见公主经常看写梅花的诗词,却没看写牡丹的诗词,也觉得有些奇怪。”

    王怜花微笑道“一个人的喜好可不是这么容易改变的,尤其银川公主对牡丹的喜爱,是因为她觉得牡丹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符合她金枝玉叶的公主身份,更不可能轻易改变,除非她觉得她这个公主,并不比服侍她的宫女高贵了。我看银川公主这么喜欢这首写梅花的诗,一定是因为她的情人特别喜欢梅花。”

    那灰衣老者奇道“为什么不是公主的情人的名字里,有梅这个字”

    王怜花听到这话,微微一笑,神色忽然变得十分温柔,说道“如果银川公主是因为情人的名字里有一个梅字,才经常读这首写梅花的诗,那她经常读的这些诗词,一定都是写梅花的。你自己数数,你提到的这几首诗词,有几首是写梅花的只有陆希声和王庭筠写的那两首诗,而且王庭筠那首诗也只是提到了梅香,主要写的根本不是梅花。”

    贾珂听到这话,心中的疑窦却是豁然而解,暗道“不错,不错按照怜花这个思路,一切就说得通了真相明明就摆在我的眼前,我怎么如此糊涂,竟然视而不见”转头看向王怜花,笑道“相公,你怎么这么聪明啊”

    王怜花听到这话,登时飘飘然的极是陶醉,整个人几乎都要飞起来了,不由暗恨贾珂为什么要假扮上官丹凤,哪怕贾珂说这句话的时候,用的是贾姑娘的声音,他也会美滋滋的真的飞起来的。

    王怜花转头看向贾珂,整个人容光焕发,全身几乎都要笑了出来,说道“难道你才知道你家相公这么聪明吗”

    贾珂笑道“你这么聪明,我当然不是第一天知道,只是和你相处的越久,就越忍不住赞叹,你怎么这么聪明啊。如果没有你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只怕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这是怎么一回事。”

    王怜花不由一怔,问道“什么怎么一回事”

    贾珂笑道“你刚刚不是说,如果银川公主是因为情人的名字里有一个梅字,才经常读这首写梅花的诗,那她经常读的这些诗词,一定都是写梅花的吗。这几首诗词看上去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其实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只是藏得很深,不容易被发现罢了。

    你看,第一首诗是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这句有一个香字。第二首诗是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又有一个香字。第三首诗是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还有一个香字。后面的一枝秾艳露凝香,巫山枉断肠,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冻蕊凝香色艳新,小山深坞伴幽人,也都有一个香字。

    我本来听了你说王雱为什么写那首词以后,以为银川公主是因为王雱的经历,才格外喜欢他写的那首词。可是银川公主是一个多月前私奔出走的,她和李淳的婚事,也是一个多月前才定下的,我想从她知道婚事,到私奔出走,可能也就五六天的时间吧,最多不会超过十天。

    如果她是知道皇帝要把她嫁去卫国以后,才喜欢上王雱作的这首词的,即使她天天去看这首词,也不可能把纸页摸的泛黄了。她一定是在知道皇帝要她嫁去卫国之前,就已经喜欢上这首词了。

    她从前不喜欢看诗词,现在突然喜欢看诗词,显然是因为爱情。而在她的心里,这些诗词虽然内容不同,心境不同,但一定都能用来寄托她少女情窦初开之时,那些缠绵悱恻、患得患失的心事,所以我想这个香字,就是她的情人的代号。她的情人不是名字里有一个香字,就是外号里有一个香字,当然也有可能是小名里有一个香字。”

    王怜花听到这里,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一张脸来。

    那灰衣老者一愣之下,脱口而出“段夫人,你说的是楚留香”

    楚留香和陆小凤都是继段正淳之后,在江湖上最为著名的风流浪子,据说无论是半老徐娘,还是黄花闺女,只要长得漂亮,都和他们有点关系。

    那灰衣老者虽然久居深宫,鲜少踏足江湖,但也听说过楚留香的风流之名,一听说公主的情人的名字里有个“香”字,登时想到了这位大名鼎鼎的楚香帅。

    王怜花眨了眨眼睛,微笑道“天下可不止楚留香一个男人,名字里有香这个字,你怎会听到我夫人说银川公主的情人的名字里,应该有一个香字,就认定这人一定是楚留香了难道银川公主从前就认识楚留香”

    那灰衣老者摇了摇头,说道“公主当然不认识楚留香,只不过老朽从前听人说起过楚留香的事迹罢了。”

    王怜花道“什么事迹,说来听听。”

    那灰衣老者脸色有些难看,似乎想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说道“不是什么值得说的事情,不过是楚留香是怎么在江湖上欺骗那些无知少女罢了。”

    王怜花见那灰衣老者的脸色如此难看,知道他这一句话说的不尽不实,笑道“是么,我倒是很想知道,楚留香是怎么在江湖上欺骗那些无知少女的。”

    那灰衣老者道“男人欺骗女人,还能用什么手段不过是仗着自己生了一副好皮囊,说些花言巧语,然后就把女人骗上床了。听说楚留香长得油头粉脸的,和那星宿老怪年轻时的模样很像,那些年轻姑娘,最喜欢这种小白脸了,反倒是段正淳那种看着就很有男人味的长相,如今倒不流行了。”

    贾珂十分无语,心想“江湖上每天都出现那么多传闻,一百条传闻里,能有一条是真的吗江湖上说无花长得油头粉脸,和丁春秋长得很像也就算了,楚留香那么有男人味的脸,和丁春秋有什么关系”

    贾珂在心里吐槽了一句以后,也就罢了,他听到那灰衣老者提起丁春秋,还说楚留香长得和丁春秋很像,哪还不知道那灰衣老者为何对楚留香印象深刻,笑道“我听说丁春秋从前是皇太妃的情人,皇太妃为了和丁春秋在一起,不惜把自己的丈夫从万丈悬崖上推了下去。

    我没有见过楚留香,不知道他的长相,既然老先生说楚留香长得和丁春秋很像,我想皇太妃若是见过楚留香,定会对他一见钟情,为他神魂颠倒吧。”

    那灰衣老者听到这话,一张脸涨得通红,随即变得惨白,然后恢复正常,冷笑道“即使皇太妃真如你所说,看上了楚留香这个油头粉脸的小白脸,她知道楚留香和公主的事情以后,也不会再喜欢这个小白脸了。”

    贾珂和王怜花听到这话,对望一眼,均想“这一坛老陈醋也太酸了吧”

    王怜花随即转念,心想“李秋水当年离开皇宫的时候,都已经七八十岁了,这老头提起李秋水在外面找了情人,竟然还和一个毛头小子一样妒火中烧。我妈若是仍在人世,等她到了李秋水那个年纪,一定还是有很多男人,一见她便如痴如狂,神魂颠倒,为她杀死自己的妻儿也在所不惜。她为了一个柴玉关,少活了这么多年,真不知道她会不会后悔。”

    王怜花虽然知道王云梦活着只会给他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让他和贾珂苦不堪言,但王云梦毕竟是他的亲生母亲,和他相依为命多年,哪有这么容易放下,此刻想到王云梦最后满心欢喜地死在了柴玉关的手上,仍不禁心下黯然。

    贾珂刚刚故意说李秋水会被楚留香迷得神魂颠倒,就是想要套出那灰衣老者和李秋水的关系,现在已经得到答案了,他当然就不继续误导那灰衣老者了,笑道“老先生,虽然楚留香风流之名,天下知闻,但这世上不是只有他一个男人,名字里有香这个字。你不如好好想想,银川公主从前是否提到过这样一个男人,或者她身边的人,是否提到过这样一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