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香江旧事[娱乐圈] > 194、第194章:那一代人
    感叹完苏韵这一日暴富的神话后, 赵励明又颇有些触动的模样“所以我说,搞实业要比搞影视容易多了。”

    就像那被腰斩的轮流转,一旦不能打, 那么就会被上面的人当成弃子,白费了之前所有的努力;而搞实业特别是地产业, 在预购的制度下, 还未拿到地盖上楼, 就已经先回本了一部分。

    等盖完楼之后, 钱和资源那就是源源不断地来。

    而且就目前的房地产环境来说, 只要你能拿到开发权盖好楼, 那么就不愁卖不出去赵励明想要上去深市搞事业, 那也是做足了功课的在他之前,已经有一位港商和深市特区房地产公司这个深市第一家、同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深市的房地产公司商定好了合作, 通过深市出地、港方出钱这种模仿制造业“来料加工”的经营模式,建立了深市在改革开放后,有关于商品房建设的首次尝试。

    而这一套盘活了深市土地、承载了沉重历史印记的商品房小区, 名叫“东湖丽苑”。

    但比起打算如想要像当年炒起香江房地产一般把深市房地产炒热、然后趴在人民群众的血肉上大赚特赚的其他港商;赵励明却是想要走一条赚不了多少钱、却能保障人民群众在有屋住的基础上,也不至于被炒至疯狂的房地产行业压垮的一条荆棘之路。

    若是再过几年他才想这样做, 苏韵都不同意他去冒险挑战已经在深市扎根了的资本家们。

    所幸,目前这个年代,负责深市房地产行业的负责人初心未改,依然抱着一颗既要姓“资”的投资, 也要姓“社”之良心的初心。

    房地产行业带来的资本积累,固然能大幅度促进深市建设所需的原始资本,但在发展的基础上,“以人为本”却也是需要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

    “这种明显会减低资本积累速度的提议他们会答应吗”虽然赵励明自己就是个理想主义者,但同样也在香江见识过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他, 倒也对在资本利益的驱使下许多人从此就忘却初衷的做派有所认识。

    “如果是其他人的话,我也不放心,唯独是你”苏韵认真地看着他,“你是在新加坡那边见识过居者有其屋模式的特殊人才,对于房地产这个行业的发展有着国际级的认知和见识,兼且又还是香江赵家的人,除非他们真的被快速积累资本这个问题迷了眼,否则,就绝对没有拒绝你加盟的理由。”

    “而据我所知,深市特区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骆先生,当年为了解决地皮出租这个我们看来很寻常、但在那边看来仍然很大逆不道的问题,就翻遍了马列原著,最终寻章摘句获得了列宁引用恩格斯的话语消灭土地私有制,并不要求消灭地租,而是要求把地租转交给社会为了保证深市这唯一的原始资本积累方式能成功实施,听闻深市所有的房地产干部都把这句话背到滚瓜烂熟,一旦有人质疑土地怎么可以租给资本家的问题,就立刻甩出这句话来堵住质疑者的嘴。”说到这里,苏韵唏嘘不已改开初期的时候国家没有多少钱,只能紧巴巴地拨了一些初始资金和尽量给了一些政策优待,让划为特区的地方自己努力。

    就例如深市这个后来以“深市速度”闻名世界的区域,当年能拿到的资金也就只有三千万,而这个看起来很庞大的数字对于建设一个经济特区来说,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好不容易想到了利用地皮出租的方式积累原始建设资本这一招,居然还招惹来不少思想僵化的老顽固的质疑和抵制。

    也亏得当时这批先驱建设者思维灵活,用至理打败质疑,用魔法打败魔法,这才保证了深市这个后世赫赫有名的经济特区没有创业未半而中途崩殂。

    苏韵在这边还唏嘘着感叹这一代人的不容易呢,赵励明却是已经被她的话惊呆了,定了一下心神,这才小心翼翼地开口询问道“现在去内陆投资的要求这么高了吗做个生意还得熟读马列原著全篇,兼且做好相应的参考文献理论工作以应对质疑的提出”

    “倒也不是这样”苏韵也是被赵励明的神逻辑弄懵了一下,后来转念一想方才有些明悟赵励明的担心来由那个保守动乱的年代才过去不久,被划分出去的地区,对故乡便总是心存依恋却又有所担忧。

    “这么说吧,因为意识和眼光尚未能完全转变过来接轨世界,所以面对保守教条和传统规矩时,想要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就必须灵活地、合理地不守规矩。”这也是为什么深市那批先驱建设者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寻章摘句,用教条主义对抗教条主义的原因。

    “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赵励明细想了一会,这才是有些恍然地点了点头,“其实你有没有想过,你做实业做风投,都比你做影视也更能赚,也更不容易被找麻烦”

    “这还是得看这个人适合做哪一类型的工作而已,虽然影视业的回报率和回报时间在众多行业里面算得上是中等偏下的位置,但其作为制作人时所能给观众带来的有关于思想上的东西,是远远超过其余行业的。”苏韵笑了一下,“就像你宁愿放弃家业也要奋力追逐一次理想一样,我由始至终的目标,都在影视业里面。”

    “我希望能这些流转在光影之中的故事,能给予观者一些思想上的解放和明悟。”

    “这样的话,那你不是应该更偏向艺术片一类的吗”赵励明有些不解。

    “艺术片已经有太多太多大师沉溺于其中了,在这些必将于历史长河留痕的大师面前,我只是初生的一棵小草。”苏韵解释道,“因此,我想做的,是更为浅显易懂的东西。”

    “我做不来李白杜甫这样的浪漫瑰丽阔大雄伟,所以只想做写出来的诗就连不识字的老婆婆,都能听懂其中意思的白居易而已。”

    “就比如那么多的好莱坞大片,它们之中又有多少是有深刻内涵的”

    “照样卖得很好,赚得盆满钵满。”

    “就算有些稍微追求一下艺术,也会因为题材、篇幅以及受众的限制,只能是描述一些浅显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必须保持初心不变方得安宁的话题但这些,却亦是做一个人最易懂又可能是最难做到的。”

    “你这个言论,倒是有点像我老豆。”赵励明看着苏韵,有点感叹。

    想起自己亲生父亲赵日赋也是更偏爱商业片,为的除了商业片能赚钱之外,也是图这一份全家大小老少咸宜的其乐融融。

    不需要什么反复思考探寻才能得出似是而非的部分结论,就只需要乐呵呵地看完后,觉得心情舒畅人间美好,便已足够。

    要是从中能赚到钱并且还能教小朋友一些道理,那就更好不过。

    “那不是正好,你替我支援祖国建设,我替你发展家族事业。”苏韵倒也不客气,一副两人都摆到了最适合位置的模样。

    赵励明也笑了笑,心里却暗叹一声可惜。

    苏韵再怎么厉害再怎么能干,能坐到的最高位置,也只能是半实权。

    赵氏顾名思义就是赵家的产业,除非他父亲赵日赋能想通,要传承理想而不是传承血脉,否则,赵氏始终都不是能让苏韵真正无所顾忌地发展所长的舞台。

    “不说这些了,我还有个客人要见一下。”苏韵叫了赵励明一声,在发现他下意识地想离开一下回避时,赶紧又叫住了他,“你留下,这个客人是内陆影视界的人,也许你也该认识认识。”

    赵励明闻言,便重新坐回了沙发上。

    这个时候,在美国这边忙着搞事业的新兴资本大佬苏韵,倒是不知道在半个地球之外的香江,正在因为她这一日暴富的事迹,而引发了怎样的一番群情汹涌。

    赵氏旗下的官方刊物,素来是有赵氏电影人物系列的南国影视和tbb人物系列的香江电视两本,而每一期的封面,多数就是用相应的艺人作为封面人物。

    正规来说,能出苏韵正面全彩高清写真照片的,就是这两本刊物。

    因为苏韵最近踪迹难测,即使是不少报纸杂志派了人飞去美国也没能找到人,所以苏韵最新的照片,是没一家能拿到手的。

    最后,为了蹭这个一日暴富的热度,各家奋力在库存里翻了又翻,能翻出库存照片固然是好,翻不出库存的直接拿照相机对着苏韵的电影录像带怼脸拍,也算是好歹弄到了几张“封面人物照片”

    虽然照片清晰度不够,但是他们联合笔杆子们补足噱头,不也是一样卖得出各家报纸杂志抱着这般心思,纷纷铆足干劲妙笔生花纸上行车,一时间,各种各样的脑补故事便滔滔不绝地冒了出来。

    结果,在加班加点地印刷出来再送到各处销售点后,却是遭遇了一次销量滑铁卢。

    相反的,用苏韵半身全彩正面照片作为特刊封面的南国影视,这几日接连加印了三次,都还是卖到脱销。

    这不科学

    南国影视的销量自从赵氏女星衰落之后,就连把旗下男星拿出来也挽回不了多少销量,许多人都是暗暗在等着它和逐渐显出颓势的赵氏电影,一起消失在历史记忆里面的

    为什么凭一个封面,居然就能卖出这个惊人数量

    “老板,最新一次加印的南国影视到底什么时候能到货啊,我赶着去赌马的”

    “是呀,我也赶着去股票交易所发达呢”

    “抢什么抢,阿姐我今晚和别人约好打通宵麻将的了,没有财女傍身我岂不是好危险”

    不明所以又气急败坏的笔杆子们为了寻找落败的真相,在到处辗转各处大街小巷的书店报摊等地方后,终于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临近年底正是香江人最有钱又最穷的时候,公司发年终奖、发双薪三薪、年尾收完欠账等事情,使得他们的荷包瞬间充实饱满起来于是乎,钱就开始有点烫手了。

    除了拿去准备年货的那部分,其余的那些,就是拿来吃喝玩乐赌。

    尽管苏韵这个一日暴富的真正原因是眼光独到的前期挖掘,然后在风险投资到一定时间后,投资的公司上市股价飞涨而导致的回本和大赚特赚,但对于大部分知识水平不够高的港人来说这特么不就是炒股炒出了亿万身家

    好家伙,之前苏阿婆发家的根源就是时运到股票好,短短一个多月就从垃圾婆飙升至百万富婆;如今苏韵居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日之内就能将千万身家滚成亿万身家

    不愧是苏“韵”这名字真是没有改错

    原来这音韵的“韵”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的,真正应该解读做运气的“运”、时运的“运”才对

    大概是样本量多了就总有那么几个幸存者偏差,那时其它报纸杂志还没能拿到苏韵的最新照片所以未能及时出特刊,而南国影视却是靠着苏韵之前工作时的照片记录抢在第一时间发布了特刊抢占市场,所以闻得消息的港人们,便都是在路途中买了有苏韵照片的南国影视。

    带着这本薄薄的杂志,四面八方去做自己的事之后,有些人运气到了或者预估正确了,于是,赌马赢马的、打麻将赢钱的、赌球赢球的、中了三t的、买股票涨了的便开始觉得是这本书的“问题”。

    虽然封面是一日暴富的新任股神,但好像对我这样的,也有效

    港人向来都挺迷信,久而久之,赌仔赌女们就开始觉得,一日暴富的苏韵的照片真的是旺财又聚财,每次一要出门,都要带一张南国影视的封面剪纸没办法,苏韵之前一直在国外发展较多,现在又还没回来,唯一能称得上是全彩高清照片的,就是这个杂志封面了。

    比起带着封面剪纸的赌仔赌女,那些炒股的人就更是“虔诚”不已。

    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谣言还是真有其事,听说某个狂热股民把苏韵的照片放在家里神枱上早晚各三炷香供奉之后,他买的那只股票就真的大涨特涨宛如猪笼入水实干又魔幻的港人,便开始了有样学样的骚操作。

    香江地区的神枱,要么就是摆离世亲人的黑白照片,要么就是摆各种各样的小型神像如观音财神一类,此间又是正逢年底要换神枱摆设的时候

    因此,在八十年代这一代孩子们的记忆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神枱上摆的东西就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左边一个正财神,右边一个横财神,中间一个苏韵照片。

    大人美其名曰财神财女齐驾临,明年一定更好运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824 23:54:4020210825 23:57:5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浮筠 72瓶;安安、南乔桃夭 20瓶;长风济海、布林卜灵 2瓶;小新想催更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