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萧老太的年代之旅[快穿] > 五零之寡妇门前是非多89
    萧圆去洗衣服的时候,也看见好多人在挑水,她能从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感觉到,王家村正在慢慢恢复活力。

    河里的水位下降了好多,现在的水位已经是前年的四分之一不到了,他们村也得亏是之前修了水库,不然干旱的两年根本熬不过来。

    萧圆看着越来越浅的小河,想起原主的丈夫就是因为修那个水库丧的命,现在因为那个水库,整个村子的人都活了下来。

    也许,冥冥之间有注定

    到了腊月,两年都没下过雪的村子再次被白雪覆盖,这次一直连着下了一个多礼拜才停,村里多少人都哭出声来。

    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是个好年景

    有了瑞雪的好兆头,去年停办的大集今年也开了起来,就连城里人都来他们公社赶集,他们都听说这边收成不错,想用工业品换些粮食回去。

    萧圆听人说了这事儿,也赶紧带着粮食换了些好东西回来。

    如今村里家家都有存粮,也没人来借粮了,他们日子好过,就不怎么盯着旁人了,萧圆拿粮食去换东西,村里人看着羡慕,但也不会说什么,她们自己也换了点呢。

    吃的东西还是少,不管是公社的大集,还是供销社,城里人还能凭着票买到点瓜子花生,她们乡下人可就没那好命了。

    想吃,只能等年景好了,生产队自己种。

    61年的年夜饭比60年要差一丁点,虽多了些蔬菜,但肉是少了好多。

    去年林北山好歹打了几只野鸡几只兔子,今年山里的野鸡几乎被人打绝了,兔子也很少见,后来还是他偷偷去山里转了好几圈,才打了两只兔子,要不然他们今年都没肉吃。

    不过萧圆知道后,还是晾了他好长时间,在某人赌咒发誓以后再不敢,外加做低伏小一个月后,两人才和好。

    连着两年干旱,板栗树终于熬不住了,今年结的果子少了好多,以前要跑好几趟,这次两天就采光了。

    大盘鸡是吃不成了,糖炒栗子还是可以有的,红烧兔肉粉条,兔肉炖萝卜,凉拌萝卜丝,青菜疙瘩汤,主食还是跟去年一样的饼子。

    今年比不上去年,但是明年肯定比今年好,一家四口吃着热乎乎香喷喷的年夜饭,畅想着明年的美好生活。

    这次不止萧圆家过了个好年,村里家家户户都过了一个相对还算体面的年,没人吵没人闹,吃了一顿好饭,大家伙都很满足,有的人家还能拿上点东西走亲戚

    除了吃点好的,其他的就没了,放鞭炮、贴对联,穿新衣什么的通通没有,他们村已经连续两年没发布票了,今年也玄。

    棉絮想都别想,都忙着粮食呢,谁会想起种棉花

    如今哄饱肚皮都困难,也没人在意有没有新衣服穿,能活着就不错了。

    过完年,大家都开始忙了起来,今年可以多种粮食了

    3月份底,上面正式下发红头文件,肯定农民对自留地的使用权,鼓励农民多养家禽家畜,还有家庭副业、手工编制什么的都能搞起来,交易方式不一定要以物易物,可以使用人民币交易。

    内容很多,大概意思是人民公社以前怎么搞,现在还可以那么搞。

    文件被军人队长一念,大家都激动的了不得,终于又可以养猪养鸡了,他们都多久没吃过肉,没喝过蛋汤了

    几次逃过生死劫的老母猪终于被人想了起来,这两年要不是有军人队长拦着,老母猪早就被当成粮食吃进村民们肚子里了。

    想起这些,好些人特别不好意思,当初叫的最凶的就是他们,得亏队长坚持住了,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不然他们现在就跟隔壁那些村子一样,村里一头猪都没有,想养猪都没猪崽子。

    老母猪活是活下来了,可是瘦了好多,那么瘦,说不好有了种猪也怀不上猪崽子,军人队长就发动村民捐红薯,按人口捐,一人三两红薯。

    为了年底有肉吃,家里也确实不差这点红薯,大伙儿都捐了,好多人看见萧圆,还打趣她,说是军人队长八成是听说了她的养猪妙招,才想起捐红薯的事来。

    萧圆这都多老早的事儿了,怎么还会有人跟军人队长提

    没想到,还真被那些人说着了,军人队长就是听说了萧圆的事迹,才让大家捐红薯的,能养出近三百斤的大肥猪,人家说的肯定有谱。

    而且人也肯定是个能人,他特意找萧圆让她负责养肥老母猪。

    “绕来绕去,又让我养起猪来,我这还逃不过养猪的命了”想起收工时军人队长一副“你好好干,我看好你”的神情,她就觉得好搞笑。

    “媳妇儿,村里谁都没你厉害,肯定让你养啊。”林北山抱着媳妇儿,舒服的直叹气。

    “养猪么,舍得喂吃的,还能养不胖”她好像也没什么窍门。

    “别人不是舍不得么”他媳妇儿是真舍得,红薯都舍得喂猪,要是换了别人喂,说不准就得偷偷顺回家了。

    “嗯,有点道理”

    萧圆一琢磨确实这么回事儿,村里的小媳妇们都饿怕了,心里就是知道那些红薯是专门用来喂猪的,也会扣扣索索,想到这里,她用手轻轻拍着某人的小脸蛋,

    “你变聪明了嘛”

    “一直就很聪明”林北山反手将媳妇儿的手握住,“媳妇,那什么,咱们睡觉吧”已经隔了好几天了呢。

    “不累吗,还有力气琢磨这些”

    去年那场雪缓解了旱情,可那些荒了两年的地,板结的厉害,队里的几头大牲口根本忙不过来,很多都要人力松土,很费力气。

    “有,还有好多,要不要试试”林北山说着就亲了过来,憋死他了。

    “你,哎”这人真是,她也没说不同意啊,堵她嘴干什么。

    萧圆养了一个月老母猪,她每天八顿的喂,晚上临走前还给它加餐,石槽子里堆的满满的,就是半夜饿了都有的吃。

    老母猪眼见的就肥了起来,当然,生产队分配的红薯也快没了。

    军人队长很满意,这么肥,应该能怀上崽子了,他已经跟养猪场联系好了,等队里的老母猪达到适孕条件,人家就会借一头种猪给老母猪配种,回头怀了猪崽子,给两头猪仔当谢礼。

    对于军人队长这么快就解决种猪的问题,萧圆也很佩服,人家队长确实有两把刷子,不服气不行。

    军人队长之前因为抗灾有功到处宣传演讲,认识了不少人,这次他就找了个隔壁公社养猪场的熟人。

    老母猪怀孕后的事情,就不用萧圆管了,因为养猪和伺候怀孕的母猪根本不是一个事儿,她没那经验,人家也不放心她管。

    上面放开了对家禽家畜的管制,可是老百姓们还是没的家禽家畜养,整个公社就他们村有一头老母猪。

    鸡鸭也很少见,他们公社倒是有个养鸡场,但是缺乏饲料,还不知道能有几只鸡,想要满足整个公社的需求,根本不可能。

    所以,除了极少数人本事大,托了关系才弄到了一两只鸡外,绝大多数家里今年想养上家禽家畜一点戏没有。

    形式在变好,但是想一下就扭转饥荒的局面还是不可能的,庄稼长成需要时间,家禽家畜的养成也需要时间。

    萧圆交割了养老母猪的活计,暂时闲了下来,现在是五月份,又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她手里还有些白糖没处理,红薯淀粉也剩了不少,她得趁着这个时候卖掉。

    这次林北山没去,地里好多活计,队长不放人,也没有大车送她,牲口们要挨家挨户拉粪肥,前面翻出来的板结地,要好好施肥,回头好种上玉米。

    “媳妇儿,等忙过了这阵子,我跟你一块去吧。”林北山不放心媳妇一个人去,想让媳妇儿等一等。

    “等你闲了东西都不值钱了。”今年比前两年是好多了,红薯是吃没了,好歹还有自留地的萝卜青菜,怎么都不会饿死。

    路上,安全的很

    这天萧圆四点多就出发了,她就拿了十包糖,拿多了走路累的慌。

    又跟上次的人接上头,人家对她这个蒙面的女人还有些印象,直接给了个很厚道的价格。

    在黑市能一下拿出那么多白糖的人屈指可数,说不定有些门路,或者有些背景,他们怕因小失大。

    没想到,还真被他猜着了。

    萧圆看人这么上道,就跟他们谈起了“大”生意,她跟他们约在一个离他们村最近的三岔路易,他们干这个的,有运输工具自行车,就省得她来回跑了,怪累人的。

    人家黑市的听到那数量,眼睛都直了,哪还有不来的道理

    萧圆早就盘算着,将一些东西处理了,刚好这次是个机会,价格也公道,等以后光景一好,拿出去买房,以后一辈子吃喝不愁了。

    后面忙活了十多天,将所有东西处理干净,萧圆长出一口气,每天三四点提心吊胆的挑着东西出去给人交货,心脏真有些受不了。

    不过收获更可观

    红薯淀粉原来做了三百六十多斤,这两年陆陆续续吃了一百多斤,家里留了四五十斤以防万一,卖了二百斤,每斤七块钱。

    58年偷的小麦,他们这几年每天夏天和冬天都会拿出来晒一晒,一直保存的挺好,不过陈麦就是陈麦,价格给的不高,每斤两块五,比去年的麦子便宜两块多。

    当初萧圆偷的小麦晒干后,大概千把斤,这几年吃了三百来斤,家里留下二百斤,卖掉了五百斤。

    当初囤的白糖红糖,除了留下几包自己吃以外,二十一包白糖、五包红糖都出了,白糖现在黑市12块,红糖13块。

    加上上次十包白糖的钱,总共挣了三千多,未来十多年,他们是不愁没钱花了。

    作者有话要说有些事情不交代清楚,心里不舒服。

    另,还有一点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