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带着超市穿七零 > 正文 第106章 第一百零六章、回城、
    除夕这天早上, 姜宁宁是被一群婶子们的笑闹声给吵醒的。

    姜宁宁微眯着眼睛,伸手从枕头下面把手表摸了出来,就着屋内不怎么明亮的光线看了一眼, 刚八点。

    难得的假期, 姜宁宁是真的不想这么早起, 偏偏婶子们的笑声穿透力实在是惊人,她就算是把脑袋捂到被窝里,都抵抗不了在这一阵阵的魔音入耳。

    最后姜宁宁实在是没有了办法,只能从床上坐了起来, 一件一件地往自己身上套衣服。

    堂屋里冯丹琴确实在和村里的老嫂子们聊天,不过这聊天的话题, 她心里是一直在嘀咕的。

    说来说去,还是姜宁宁的事情。

    这些往日的邻居, 之所以会一大早就来姜家闲聊, 就是想给自家的子侄牵线搭桥。

    从她们进门到现在, 冯丹琴已经听了很多的屁话了。

    无非就是养女儿总归是要嫁出去的, 她们这些当父母的,可得上心, 好好地替孩子们把关。

    冯丹琴又不是那种对孩子不上心的母亲,女儿的终身大事她自然是上心的。

    可是现在的情况是,县里有一个夏逸明那么好的对象,和他一比,其他人介绍的对象就显得十分的不够看了。

    尤其住在村尾的艾大姐, 娘家的侄子只不过是在公社上有个临时工的工作, 就好像能够看上她家宁宁,是屈尊了一样,话里话外说的都是他们有多大方, 光是彩礼,就愿意给五百块钱,他们要是愿意把女儿嫁过去,以后还能连带着得到多少多少的实惠。

    冯丹琴觉得自己真的是眼光高了,听艾大姐说完,她不但不心动,反而还有些兴致缺缺。

    要不是大家都在一个村子里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冯丹琴都不想应付这些人。

    最后几个婶子轮番上阵,冯丹琴都没有松口,只是笑着招呼大家吃瓜子。

    这瓜子是姜宁宁买的,本来还有糖和水果的,不过冯丹琴才舍不得把这些东西拿出来招待这些人呢,所以在她们进院子之前就单独收了起来,只在小筲箕里面倒了一些瓜子,用来招呼这些客人。

    因为冯丹琴不接茬,所以姜宁宁穿好衣服从房间里出来的时候,堂屋里众人聊的话题已经换了一个,所以她本人倒是不用尴尬了。

    姜宁宁在门口一一打过招呼后,就去灶屋打水刷牙洗脸了。

    现在天气冷了,好在闻芳在锅里给她温着干净的热水,倒也算是方便,不过就算是这样,姜宁宁心里还是有些怀念现代那无比方便的热水器和洗脸池。

    洗漱完之后,姜宁宁实在是不想去堂屋听婶子们聊那些家常,遂伸手朝姜晓敏和姜亚军招了招手。

    等两个小家伙屁颠屁颠地跑过来之后,姜宁宁弯下腰笑着问道“我要去公社逛一逛,你们两要不要一起去。”

    姜宁宁昨天听冯丹琴提了一嘴,说今天公社有个小集,因为是除夕,所以今天公社应该很热闹,反正也睡不了懒觉了,她就想着去公社逛一逛,说起来她都穿过来半年了,却一次都没去赶过集。

    县里每半个月会有一次自由集市,不过姜宁宁白天要上班,一直没有机会去。

    姜晓敏和姜亚军年纪小,正是爱热闹的年纪,闻言哪里有不愿意去的,一个个都蹦着嚷嚷了起来“要要”

    冯丹琴听到了女儿要带孙子孙女去公社赶集,倒也没说什么,只叮嘱两个小的到了公社后一定要跟紧大人,今天去公社赶集的人很多,要是走散了就麻烦了。

    姜晓敏闻言连忙和奶奶保证,自己一定会好好地看着弟弟,一步都不离开小姑。

    姜宁宁他们临出门早之前,姜山也不放心地吩咐道“中午在你大伯家里吃饭,早点回来。”

    姜宁宁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听到了,然后就蹬着自行车载着两个孩子窜了出去。

    中途姜宁宁还问了一下姜亚军,担心他坐在车子的大梁上会硌得屁股疼。

    然而姜亚军现在心里都是能够坐着自行车去公社玩的兴奋,一点都不觉得硌。

    三个人很快就到了公社,因为今天赶集,所以这公社比姜宁宁上次来的时候热闹了不少。

    路边不但有卖菜卖鸡蛋的,还有摆着桌子给人写对联的。

    超市里虽然有精美的对联和福字卖,但是那些东西坏就坏在太精致,姜宁宁真是有些不好往外面拿,索性就停下来买了两幅对联。

    两幅对联才花了一毛钱,可以说是十分地物美价廉了。

    买完对联之后,姜宁宁也没有忘记两个小家伙,在供销社给两个小家伙一人买了一小包龙须糖,让他们拿着边走边吃,在路上遇到有人卖自家蒸的糯米糕,她也停下来给他们一人买了一份。

    这次姜宁宁从县里回来的时候,就在超市里买了不少的年货回来,这会儿到公社后,她也没有什么需要买的东西,纯粹就是瞎逛。

    不过姜宁宁不差钱,原本不打算买什么东西的,最后一圈集市逛下来,她也零零散散地买了一些东西。

    有别人手工做的布鞋,一块五一双,用料扎实,价格也实惠,除了布料钱外,卖家也就只赚几毛钱的手工费,姜宁宁觉得好,就给姜山和姜正德他们一人买了两双。

    之前姜宁宁还说过要给姜正德他们买皮鞋呢,不过他们当时就拒绝了,后来她仔细想了想,超市里的皮鞋虽然卖得不贵,但是姜正德他们眼下确实没有什么机会穿,现在换成布鞋倒也是挺合适的。

    除了布鞋之外,姜宁宁还在路边买了一只老母鸡,她倒不是想喝鸡汤了,而是突然想吃泡椒鸡杂了。

    家里的鸡都是要养来生蛋的,就算是冯丹琴和姜山再怎么宠姜宁宁,也不会因为她想吃就杀掉家里的下蛋鸡,只会去找村里的人买老母鸡。

    自从姜宁宁到县里上班后,其实姜家的伙食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了,但是就算是这样,姜晓敏他们还是很馋肉,这会儿看到小姑买了鸡,都已经不自觉地在咽口水了,一看就是已经想到了鸡汤那喷香的味道了。

    姜宁宁她们逛完集市回到家里的时候,村里的婶子们已经回家了,这让她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见女儿去了一趟公社,回来又是买鞋子,又是买鸡的,冯丹琴不由得皱了皱眉,有心想要念叨她两句,这房子都还没有买到手呢,怎么就如此大手大脚的

    不过最后冯丹琴还是强忍了下来,才没有在一年的最后一天唠叨姜宁宁。

    趁着离吃午饭还有些时间,冯丹琴打发两个儿媳妇先去大伯哥家里帮忙后,她自己则开始料理起女儿买回来的老母鸡去了。

    中午姜家一大家子人都在姜远家里吃饭,男人女人小孩子坐了整整四桌,吃饭之前,姜宁宁的三个叔伯又十分郑重地感谢了她一番,主要就是感谢她之前那半年总往工地上送好吃的,好喝的,让她的堂哥们也连带着沾了不少的光。

    虽然姜正承、姜正军他们在坝上干了这么久了,比离家的时候瘦了一些,但是和村里其他去当了民工的人比起来,那身上和脸上的肉还是要多二两的。

    姜宁宁不好意思摸了摸脑袋,连说这都是捎带手的事情,不值当伯伯们的感谢,以前他们家也没少靠伯伯们帮助,所以她做的这些事情也是应当的。

    因为姜宁宁的话,姜远他们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几分,姜山也适时地招呼哥哥们喝酒。

    吃完午饭后,冯丹琴和几个妯娌就守在炭盆前聊起了家常,晚上大家说好了要在姜远这里守夜,她们也就没再回自己家了。

    王红兰难得找到机会和小孙女好好的聊天,所以扯着姜宁宁聊了半下午,主要的话题还是那些,关心她的工作,和平常的吃喝。

    姜宁宁自然是有问必答,时间倒是过得很快。

    对于姜宁宁来说,整个假期都过得很快,中途到家里来试图给她介绍对象的人很多,不过都被冯丹琴给挡住了,所以这两天倒是没有人找到她面前来说这些有的没的。

    初二两个嫂子回娘家的时候,姜宁宁想着自己从哥哥们那里拿走的钱,让冯丹琴从她买回来的年货里给她们一人拿了两个黄桃罐头,让她们作为年礼带回家。

    庄槐花和闻芳带着老公和孩子一走,家里就剩下姜山两口子和姜宁宁三个人。

    原本冯丹琴也是外嫁女,大年初二应该也是要回娘家的,不过她的情况有些不一样,姜宁宁的外公外婆都不在世了,虽然有两个舅舅,不过因为以前他们对两个老人不好,所以在两个老人相继去世后,冯丹琴就和娘家的兄弟们断了来往,所以她是不回娘家的。

    家里难得这么冷清,吃了早饭后姜山就去找姜远他们闲聊去了,姜宁宁见冯丹琴情绪不高,也撺掇着她去找大伯娘她们聊一聊,哪怕是吐槽一下儿女不听话呢,总归比留在家里和她大眼对小眼要有意思得多。

    等把冯丹琴送出门之后,姜宁宁就钻进了房间,自己从超市里的文体区买了一副拼图出来打发时间。

    没办法,村里比县里还要无聊,没有什么打发时间的东西,姜宁宁只能自己想办法消遣时间了。

    好在假期很快就过去了,眨眼间就到了姜宁宁要回县里准备上班的时间了。

    离家的时候,冯丹琴给姜宁宁装了不少的冬笋干,让她带到县里吃,末了还不忘指着车筐里小的那一包笋干,特意交代她要把这包笋干拿去给苏美娟。

    作者有话要说  冯丹琴虽然两个小年轻还没有成,但是该提前打好的关系还是得提前打好基础。感谢在20220514 23:47:5320220515 22:34: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陪我下地狱吧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催文 35瓶;苹果 30瓶;公子世无双 2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