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之海上雄师 > 正文 第两千九百四十九章 腾骧军遇伏
    “算了,不说了,咱们还是抓紧赶路吧”

    麾下的将士经过大半天的激战,好不容易才突围。

    一天米水未进,大军已经非常疲敝了。

    周吉遇点头叹息“也只能如此了”

    事情都这样了,再埋怨谁都没有用。

    “告诉儿郎们,咱们还得抓紧时间赶到毛城镇才行。”黄德功自己都感觉身心疲惫,何况后面也有大量伤员。

    今天这一仗,说起来,杨天行还手下留情了。

    不然,他们这一万多人,怎么可能从杨天行上万骑兵眼皮子底下逃走

    换句话说,如果杨天行要将他们全部置于死地,只需要一直在后面袭扰腾骧四卫都顶不住。

    周吉遇和黄德功内心非常负责。

    然而,就在他们商议着要赶到毛城镇休整时,两侧树林突然传出惊天动地的喊杀声。

    无数身着黑甲,扛着黄色、红色战旗的献贼大军,从树林中俯冲下来。

    声势浩大,锐不可当。

    “怎么回事,快撒开挡住他们”周吉遇听到动静后,身躯巨震,眼底透着惊恐。

    那些献贼似乎不是张献忠突围的那一支。

    马回是黄旗营,李定国领红旗营。

    而攻击他们的献贼旗色,有红色和黄色。

    那就说明他们是李定国和马回的人。

    漫山遍野,最少有好几万。

    黄德功也是瞠目结舌,露出一副见了鬼的模样。

    压根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献贼的人。

    “兄弟们,跟我杀出去”

    眼瞅着几万大军包围过来,他们除了突围,别无选择。

    战场左侧,一处高地上,两名身着甲胄的将领在几十个亲卫的簇拥下,静静的看着下方。

    两员大将,不是别人,正是李定国和马回。

    马回在毛城镇和杨文岳对峙,被唐学志击败后,只带着三万多人往北撤退退。

    得知唐学志转兵攻打张献忠,他又带着三万多人返回了毛城准备伺机而动。

    李定国则是在正阳战败后,领着一万多人向北逃窜,无意中跟马回会合了。

    此时他们还不知道,张献忠已逃往光州。

    原本打算要去寻找主力,却没想到,忽然得到了官军内讧的消息。

    李定国得知死对头周吉遇和黄德功领着腾骧军即将抵达毛城后,便和马回一起,带着几万大军在毛城镇附近山林两侧设伏。

    “好,哈哈,果然是周吉遇和黄德功,快通知大军,给我围过去”

    马回睁大着眼睛,神色狰狞,恨不得将腾骧军一口吃掉。

    四万大军,恍如僵尸围城,密密麻麻。

    腾骧军本就士气低落,疲敝不堪,岂能是四万生力军的对手。

    大战从下午持续到晚上,又从晚上持续到了天明

    经过一夜的厮杀,腾骧军死伤惨重,仅有少量残军逃了出去。

    李定国和马回带着丰硕的战果,朝着光州方向而去和张献忠会合。

    丁启睿得知周吉遇的腾骧四卫全军覆没,吓得脸色苍白,赶紧带着刘良佐等人,退陈州。

    黄飞虎猛攻汝宁不下,得知张献忠在正阳遭受重创,也赶紧从汝宁撤围,仓皇逃往光州。

    杨松和刘成虎终于松了一口气。

    然而,正阳之战的消息传来,更是令他们瞠目结舌。

    都快看不懂朝廷的骚操作了。

    “这,这怎么可能”

    杨松满脸的震惊,感觉被人往他天灵盖敲了一拳似的

    “豫北之战开始,唐将军都是剿匪的主力,朝廷为何会下令对他动手”

    更要命的是,丁启睿二十万大军,死伤的只剩下几万人了。

    王延臣、曹变蛟等好几个副将总兵被杀,唐明武、虎烈等人则投靠了唐学志。

    剧情急转直下,都快看不懂了。

    “听说是高起潜和范德海一手策划,只是皇上为何也会跟着胡闹,只可惜孙大人也不知下落。”刘成虎连连叹气,总觉得这事情办的太没有脑子了。

    “又是那个阉狗”杨松握紧了拳头,很是无奈的摇头

    腾骧军遇到伏击的时候,唐学志已经带着兵马进驻正阳。

    大军持续征战了七八天,也需要休整。

    唐明武等人派人打扫了战场后,也回到了正阳。

    曹变蛟和王延臣、虎大威的尸体被带回了正阳城。

    他们的葬礼非常隆重,唐学志亲自为几位将军抬棺,让虎烈、王虎、曹礼一众亲信颇受感动。

    葬礼完后,唐学志亲自接见了虎烈、王虎、曹礼和唐明武等人。

    “唐将军,卑职是诚心带兄弟们投奔您,请您一定要收下这些弟兄,要不然”虎烈担心,唐学志不会答应。

    唐学志很严肃的回答“虎烈将军放心,虎大威将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令唐某钦佩,他麾下的兄弟,唐某自当会照顾。”

    “不光是你们,王延臣、曹变蛟将军的兄弟,从今往后,都是我唐学志的兄弟。”

    “按理说,唐无法决绝,不过,你们大家得明白,现在朝廷已经将唐某归纳于反贼,你们跟了我,也得背上反贼的骂名。”

    “我还是那句话,愿意留下来的,举双手欢迎。若是家里有顾虑,想走的,咱也不勉强。想离开的一个兄弟,我送他五十两银子,绝不为难。”

    “待会儿,几位将军就去问问部下们的意思吧”

    唐学志希望,留在自己身边的人都是心甘情愿。

    曹礼和唐明武等人纷纷点头,然后派人去军中集结兵马统计。

    大约到了晚上数据就统计出来了。

    四万多万,无一例外都愿意留下来。

    虽然很多人都是在豫北被王延臣他们收入军中的,但这次他们是投靠唐学志。

    如今的唐学志名声在外,谁不愿意抱个大腿呢。

    不过,四万大军全部纳入唐学志军中后,还是需要整编。

    此前王延臣和曹变蛟等人,接受降卒时,年龄跨度也有些偏大。

    但真正的精锐,必须都是青壮。

    当唐学志提出整编时,唐明武等人纷纷同意。

    尤其是唐明武,他可是见识了唐学志精锐兵马的战斗力。

    裁撤老弱,用鱼鹰的编制打造出来的精锐兵马,将是一支无坚不摧的力量。

    很快唐学志就和唐明武、李大山总结出了一套整编方案。,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