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本王姓王 > 正文 第330章 复仇(三)
    安北将军潘屹,家中世代靠经商为生,日子过得倒也滋润,可不知怎地就想不开,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投靠了当时的平民起义军王穆,赚钱的生意不做却做起了掉脑袋的买卖。

    潘屹家中三个儿子,最小的一个不过才十岁,是他与外面姘头所生,此事府内极少有人提及,唯有他那位雍州小吏人家出身的正室,会在争吵时说起。

    小儿子本名潘广财,自小跟母亲生活在一起,一年也仅有几次可以见到这位衣着富贵的父亲。

    八岁那年,母亲将其丢到潘府门口,自此没了踪影。那位不愁吃穿的父亲跟家里的母老虎大吵一架,才给这个可怜的孩子在饭桌上添了一双快子。

    潘屹心中有愧于小儿子,便将原本打算给两个哥哥的名字,分出一个给了他,潘广财自此改名潘元正。

    两位哥哥一个叫潘铁柱,一个叫潘元文,二人对这位弟弟十分照顾,虽然隐约知道母亲为何排斥弟弟,但私底下还是与其保持亲近。

    兄弟三人若是按部就班地长大,自然会像普通人家那样亲密无间。可随着父亲潘屹封将封王,他们的关系也渐渐疏远起来,加上母亲董氏几十年如一日的挑拨,兄弟几人难免心生嫌隙,之后更是因为一个世袭罔替的藩王称号,弄得反目成仇。

    潘元正自小不善言语,从不刻意巴结讨好他人,这也就使得他存在感极弱,不论是大娘董氏还是两位哥哥,都没料到他会参与夺嫡。

    那时朝堂一片混乱,潘家两兄弟分别站队当时如日中天的大皇子和三皇子,两位皇子在朝中皆是培植了大批亲信。

    六部当中,大皇子手握权柄较大的户部、吏部,三皇子则手握工部、刑部、礼部,除文职外,两人还分别掌有军职数人,实力几乎不相上下。

    潘家两位世子同父同母,就算各为其主也没有到撕破脸的地步,更别说为了一个爵位而谋害亲兄弟了,所以没人把这当成一场搏命的勾当,哪怕宫里那两位皇子也不例外。

    两股势力你来我往,互有得失,宫里宫外,也是暗流涌动,但至少表面一片平静。

    可不久之后,二皇子的突然回京,一下子搅乱了众人的计划,原本暗潮汹涌的朝堂,好似被投入一块巨石,不但溅起大片涟漪,而且变得浑浊不堪。

    二皇子势力虽孱弱,可相较于战功平平的其余两位皇子,其功绩不可谓不耀眼,这也使得他刚回京不久,就直接拿下了在其余两位兄弟间摇摆不定的兵部。

    之后在神秘谋士的运筹帷幄下,二皇子步步为营,一点点将劣势化为优势,即便其余两位皇子合力针对,还是被他化险为夷。

    当二皇子被封为太子那一天,谜底揭晓,潘家那位一向被忽视的庶出世子,出现在了众人视野中。

    或许是因为自小没了娘,自小在家中不受待见,即便和哥哥喜欢上了同一个姑娘,潘元正也是隐忍不发。

    经历了这种日复一日的压抑后,他在掌权后,第一件事不是对董氏下手,而是选择拿两位哥哥动刀。

    圣恩帝因为两位兄弟对自己屡下杀手,这才不得已反击,直至最后斩草除根。

    反观这位潘世子,无论手段还是心性,都要比圣恩帝狠辣得多。

    自古成王败寇,已是安北王的潘元正无需掩饰,两位兄弟一个没能逃出京就死了,另一个运气稍好,一路逃到最北边,身受重伤后跌进了拦江。

    潘元文大难不死,既有杀兄之仇,又有夺妻之恨,他化名文将,不惜背尽骂名隐忍二十年,也要报当年之仇。

    为此,他设下了一局又一局,直到有一天他蓦然发现,自己不知不觉竟活成了那人的样子。

    多年积怨已是神仙难救,即便不知对不对,潘元文还是将路冯推到了正欲起事的王柄德面前。

    路冯是北元旧臣不假,可也是天底下少有的聪明人,他怎会拎不清是潘家屠戮了路氏一族,还是北元咎由自取。

    他所谓的让潘家人抵命,不过是出自文将的授命,诚如聂映雪当日所言,死一个潘子骞,可比死一个潘元正来得解恨。

    天底下最想要潘元正性命的人,正是东罕王宫紫阙阁九层之中的那个男子。

    “我千算万算,没算到他竟会自缢而死,莫非连他那种人也会内疚”

    本名潘元文的白衣谋士拿着酒杯喃喃说到。

    王柄权澹澹道

    “人死如灯灭,不过潘子骞说过,自他记事起,他的父亲就没笑过,而且自当年那事后,潘元正没再找过你母亲董氏的麻烦,反而待其如亲生母亲一般,任打任骂,直至仙逝。

    甚至我一度以为潘老夫人是他的亲娘。”

    对面老儒生闻言沉默许久,最终笑骂道

    “这个老匹夫,明明做了丧良心的事,却反而落了个大义,我画地为牢二十年,最终却是枉为小人。”

    “这天下有些道理,是说不通的。”

    王柄权说完,看向外面,远处,完成追杀的飞剑正迅速朝这边掠来。

    东罕王宫往东不远一处宅子外,一个身影踉跄而来。

    那人每向前一步,地上都会淌下几滴刺目的血迹,待其终于来到门口,身上已无太多力气,男子只能靠在门上,艰难抬起头,看了眼悬在门楣上的牌匾。

    夏侯府,这里是他曾生活过的地方。

    燕离靠在门上休息了好一会,才算恢复些许力气,刚刚的飞剑斩断了他的心脉,能支撑走到这已算是奇迹。

    许是因为失血过多的缘故,他只觉着眼皮一个劲在打架。

    燕离强撑着从怀中掏出一把钥匙,费力打开宅子大门,此刻他胸前的伤口已无血可流,倒下去只是时间问题。

    正如王柄权所说,这次他再也没有好运气了。

    推开大门后,燕离反而觉着比刚才精神了,他不敢有丝毫耽搁,加快脚步朝那处偏到不能再偏的庭院走去。

    那院中,有一棵梧桐树,那时的女子,总喜欢坐在树下的秋千上。

    “燕离,他们说我长得好看,以后会嫁给王孙贵胃,可我并不想嫁给他们。”

    少女坐在秋千上,双脚离地,扭头看向身旁的目盲琴师,对方的脸上,似乎永远挂着儒雅笑意。

    “那你想嫁给谁”

    “我想嫁给一个武功高强的大侠”

    “燕离,这把柳木琴送给你,我是家中旁系,能住在府中已经很了不起了,实在没多余的银钱买好琴,你可别嫌弃。等我以后嫁给了达官贵人,一定给你买一把顶好的古琴,有名有姓那种。”

    少女已由总角长至豆蔻年华,此刻坐在秋千上双脚也能碰到地面了。

    目盲琴师捧起柳木琴,嘴角依旧挂着笑,一片浑浊的眼眸中似乎也流露出笑意来。

    “燕离,昨天府中突然来了好些官兵,他们把其余人都抓走了,还让咱们三日内搬出去,咱们以后是不是没地方住了”

    女子眼眶通红,碧玉年华的她眼中少了几分天真,多了些许伤感。

    “你去哪,我陪你。”

    脾气好到没跟宅子里任何人起过冲突的男子,依旧一副万年不变地恬静表情,平澹开口。

    “燕离,明天就要去北突了,先生让我们换个名字,你打算叫什么”

    桃李年纪的女子,眉宇间彷佛有散不开的愁意。

    男子闭上没有什么作用的双目,过了一会重新睁开道

    “叫思桐吧。”

    “燕离,你快走,别管我”

    十余名青衣剑客将一男一女围堵在中间,女子坚毅地看向身边比自己大了十几岁的男子。

    男子原本浑浊的双眼,此刻一片清明。

    女子浅笑道

    “你的眼睛,真好看。”

    说罢便在对方惊愕的目光中,朝着那柄造型古怪的匕首,撞了上去。

    庭院中,清晨的曙光完全升起,为整个王都带来了光明,却为唯一一人送去了黑暗。

    燕离眼眸重新变得浑浊,视线模湖的同时,一个女子的身影却反而愈发清晰起来。

    男子靠在院中那株梧桐树上,坐了下来。

    “不知这树,如今是死是活。”

    男子喃喃说着,“看”向前方。

    一位女子此时正蹲在他面前,满脸好奇道

    “你的琴声真好听,我叫夏侯连心,你叫什么名字”

    男子嘴角露出笑意,轻声道

    “燕离。”

    双燕离,衔羽一别涕泗垂。

    半空中,老僧踏空而去,直直来到楚家父子面前。

    楚里春一个劲打量对方脚下,似是在寻找踏空而行的原理。

    老僧见状笑道

    “王子若是想学,老衲不介意将这一身本事教于你。”

    “那感情好。”年轻人咧嘴说到。

    老僧脸上笑容丝毫不减,“不过需要王子剃去满头青丝,斩断六根,入寺做一名僧人。”

    年轻人翻了个白眼,“那说个屁。”随即不再搭理头上没毛的老和尚,转身下了楼。

    一旁的楚不休哭笑不得,再一次怀疑起了这个儿子的身份。

    老和尚看出了楚不休的忧虑,平静道

    “王子乃是东罕未来的希望,如今年纪尚小,陛下不必过分担忧。”

    楚不休叹息一声,没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而是转头看向紫阙阁方向,沉声道

    “文将果真决定好了”

    老僧微微颔首道

    “大王与他相处多年,自是该了解他的性子,认定的事八匹马都拉不回来,还有楚里夏那丫头也是如此,怪不得二人会成为师徒,正因为如此,老衲反而更担心公主那边。”

    楚不休叹了口气,“这种事,只能靠她自己了。”

    两人又是一阵沉默,看着东方初升的太阳,老僧似有所感,开口道

    “刚刚,燕离死在了夏侯府。”

    楚不休平静点点头,“从今往后,紫阙阁真要空无一人了。”

    紫阙阁内,王柄权收回飞剑,将其重新悬于腰间,目睹了整个过程小书童再一次目瞪口呆,这可是传闻中神仙才会的本事呀。

    老者举起酒杯,说道

    “老夫虽久居庙堂,可也听过不少江湖传闻,据说武学至高境界,有武仙武圣之分,不知王爷所处何境”

    王柄权摇摇头道

    “我的境界,无法以武学划分,如非要区分,应该是半步剑圣。我有些好奇,若以此境划分谋士,你又当身处何境界”

    老者微微一笑,直言道

    “老夫还是有些自知之明地,顶天不过半吊子谋圣,撑得起一方小国,却难以持久,顶多百年而已。”

    随着太阳升起,整个紫阙阁九楼都明亮起来,屋内几根蜡烛在这时被惜财小书童一一吹灭。

    王柄权静静看着眼前老人,他也不想再问“你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之类的废话了,人各有志,强求不得。

    盯着对方看了好一会,王柄权突然问到

    “我记得传闻中你穿青衫来着,为何现在穿白衫”

    老儒生闻言洒然一笑道

    “北突出了个后辈,风头极盛,外人称他为青衣羽相,君子成人之美,老夫一把年纪,也就不和他抢了。”

    “别不是怕抢不过吧”

    老儒生一愣,随即笑着反驳道“读书人的事,怎么能算抢呢”

    老者说完,年龄相差悬殊的二人竟如同忘年交一般,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一旁的小童见状神情也不禁放松了几分。

    只是笑过之后,王柄权的神情再度回归平静,澹澹道

    “若你没杀青杏,该多好。”

    老者摇摇头,不置可否。

    王柄权端起桌上那杯自始至终没碰过的杏花村,一饮而尽,随即缓缓起身,一点点抽出腰间长剑。

    小书童见状面色顿时变得铁青,想要上前阻止,却被自家先生一个眼神瞪了回去。

    自打被收留以来,小书童从没见过先生发火,此刻被瞪了一眼,又委屈又着急,只能老实站在原地,吧嗒吧嗒一个劲掉眼泪。

    “有什么遗言吗”王柄权平静道。

    老者摇摇头,闭上了双眼。

    下一刻,剑圣斩谋圣,白衣杀白衣。

    s再一次,新人创作不易,请尽量。

    此章有之前的彩蛋,不知大家能不能看出来。

    最后,谢谢大家的支持,仓鼠会一如既往认真创作。,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