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开局逆天系统 > 正文 第221章 一切为了孩子!爱卿认识这些吗?
    “度量衡朕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东西给忘了”

    朱慈烺看着面前的奖品说道。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是祖龙首创,也是九州一统的标志。

    其中排在首位的“车同轨”,指的是车要有统一的长度标准,实际上指的就是度量衡

    度量衡包括长度、质量和时间三大方面。

    虽然九州的度量衡早已统一,但是却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就比如农民纳粮的容积单位“斗”来说,有大斗和小斗之分。

    大小斗之间可以相差将近一半。

    这也给了那些贪官污吏们上下其手贪赃枉法的机会。

    这些人经常大斗和农民征粮,小斗向朝廷上缴,中间的差价就是他们的分润。

    而且随着大明特勤方制度和教育制度的改革,无论是兵科、工科还是理科、医科,都需要一整套标准化的度量标准,否则很容易造成混乱。

    更何况,随着明装备器的普及和工部匠坊的示范作用,流水线生产已经逐渐在大明境内推广开来。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很多匠坊都发现了流水线生产的一个最大的不足,那就是测量工具不合适。

    往往一个工匠手里的测量工具和另一个工匠都不一样。

    都是七寸的尺子,长度往往能差下五分之一。

    这直接造成很多作坊的废品过多。

    现在有了这套标准的度量衡工具,一切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去传六部内阁的高级管理来乾清宫面圣。”

    “奴婢遵旨”

    朱慈烺交代了一声,侍奉太监立刻匆匆下去选内阁和六部大佬人物觐见。

    “太上皇小王那接子嗣没有一个争气的。每天除了飞鹰走狗,寻花问柳之外,就不好别的了。如果按照陛下的法子考核,我们这一脉的王爵级彻底废了啊

    求太上皇开恩,让陛下晚个十年八年再实行也好让小王好好教导一下这么废物”

    “是啊太上皇我家王府嫡长子昏庸无能,反倒是有几个庶出的子嗣精明能干。如果按照陛下的方法,那我这王爵可就落在庶子的头上了。

    自古以来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幼。陛下此举可是违逆人伦啊”

    “太上皇小王家那几个逆子都太能干了如果这些逆子一拥而上,全部通过考核。那不就是顶着亲王的头衔,拿着九品小吏的俸禄这不是给咱们大日月朝廷和天家丢脸嘛”

    “”

    坤宁宫内,一大批藩王跪在思宗皇帝和周太后面前哭天抹泪。

    “诸位藩王,孤现在不过是一太上皇,早已不理朝政。你们这简直就是为难孤啊”

    思宗皇帝面露难色地说道。

    事实上,他心里是赞同当今天子的做法的。

    藩王宗室这个大包袱,思宗皇帝在位的时候就深有体会。

    全国几万个宗室子弟,每年就要吃到朝廷财政的三分之一

    要不是碍于名声和祖制,他早就削藩了。

    现在天子一举砍掉了这些蠹虫一样的藩王,思宗皇帝心里自然高兴万分。

    再说了,这些宗室藩王也太不像话了

    他思宗皇帝在位的时候,为了省一点钱,抠抠搜搜地连旧衣服磨破了都舍不得换。

    这些藩王倒好

    不用纳粮纳税不说,居然还为了钱同东虏流寇私下做交易。

    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难道不知道他们卖给东虏和流寇的熟铁,总有一天会变成刀子砍到他们脑袋上吗

    “太上皇,都是太祖的子孙,太上皇可不能这么绝情啊”

    “呜呜呜太上皇,如今我们唯一的指望就是您老人家了太上皇救命啊”

    “还望太上皇垂怜啊要不我们这一脉就全断了啊”

    “”

    听到思宗皇帝不愿意帮忙,这些藩王立刻嚎啕大哭。

    “太上皇,还望你三思啊要知道,您的其他几位皇子,也是要就藩的啊”

    “是啊太上皇,就算以后天子有了子嗣,也只有一个可以继承大宝。其他的子嗣都要分封出去的。难道太上皇就忍心看着自己的子孙后代和我们这些藩王一样吗”

    周王和唐王站出来劝解道。

    看到这两个藩王,思宗皇帝略有些犹豫。

    周王和唐王是藩王里有名的贤王。

    尤其是唐王,自己还对他有愧。

    “太上皇,本宫觉得咱们还是再劝一下皇上吧。毕竟以后慈烜、慈炯也是要出去就藩的。咱们做父母的,总不能看着孩子以后无依无靠吧”

    周太后也在一旁劝解道。

    朱慈烺烜和朱慈烺炯也是周太后所生。

    别人她可以不管,自己亲身儿子还是要考虑的。

    “既然如此,那孤和太后就再走一趟。”

    思宗皇帝说道。

    “小王,谢过太上皇”

    “”

    所有藩王一起躬身下拜。

    乾清宫内,内阁六部的大佬人物已经全部赶到。

    “不知陛下召臣等前来所为何事”

    张居正问道。

    “诸位爱卿,此物你们可认识啊”

    朱慈烺指着从系统中抽出的物品说道。

    听到天子提示,这些大臣才注意到摆放在桌子上的物品。

    “这是西洋座钟不过比那些红年夷制造的可要好多了”

    张居正一眼就看到了摆在桌子上的座钟。

    日月朝的时候,已经有座钟从西洋被引入九州,不过价格及其昂贵,非大富大贵之家不能拥有。

    张居正身为大明首辅,自然有不少西洋座钟。

    不过论精密和美观程度,还是首推皇上这里的座钟。

    “这个也是座钟怎么如此精细”

    于谦看着座钟旁边的怀表问道。

    怀表发明于1462年,也就是大明王朝建立一百年之后就有了。

    不过怀表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几乎每一把都是欧罗巴皇室贵族订制的。

    自然没有流传的九州的怀表。

    所以于谦第一眼认为这是个超小号的座钟也不足为奇。

    “这个是怀表。供人随身携带来观测时间的。”

    朱慈烺微笑这说道。

    “这个是尺子”

    “这个是天平”

    “这个是砝码”

    “怎么尺子和砝码上的刻度和我们大明不一样”

    “”

    其他工具很快就被认了出来。

    只有形状古怪的游标卡尺把所有大臣给难住了。

    朱慈烺笑呵呵地看着这帮大明高级管理。

    能把这些人杰给难住,也是难得的场面。

    “陛下,能否将这个御用之物让微臣亲手使用一下。”

    工部尚书赵士桢站出来说道。

    “爱卿尽管拿去。”

    朱慈烺吩咐了一声,立刻有太监小心翼翼地将游标卡尺递到了赵士桢手里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