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正文 第379章 兵临城下,说话才会有道理
    群臣很快变成三种意见。

    一是可以考虑和丁毅合作,因为丁毅的战绩的确强,比毛文龙当年强多了。

    二是认为丁毅是土匪,即然合作,为什么不直接找到汉城,却先打下江华岛,而且他是大明

    朝臣,明显居心不良,应该报大明朝,让大明皇帝治他罪。

    还有一批人居然叫集合全国兵马,夺回江华岛,好好教训丁毅。

    前两派人数差不多,争论不休。

    金尚宪看了会便大怒,突然叫道“都别吵了,我就问你们一件事,若后金来攻”

    “是大明朝会派兵来助咱们,还是丁毅会来”

    众人无语,皆沉默。

    金尚宪又道“江华岛二十余万石粮米,现在都在丁毅手上,不答应又如何”

    向大明皇帝报告,指望他治罪丁毅

    你们在开玩笑,祖大寿临阵逃回辽东,大明皇帝数次征召,都视而不见,皇帝奈他何

    丁毅只要在东江不走,手握雄兵,谁能治他罪

    众臣继续无语。

    至于集合全国兵马来攻,打赢了还好,打输了怎么办

    许久后,有人小声道“丁毅欺人太堪,为何要先攻江华岛”

    国主李倧终于长叹开口“兵临城下,说的话才有道理啊。”

    众人又是无语。

    丁毅好好的派使者来谈,恐怕这些朝臣,第一个想法是先抓起来,然后送到大明京城。

    如今和李倧所说,兵临城下了,他丁毅说什么都有道理啊。

    但战争才是政治的延续。

    朝鲜好歹也算一个国家,后金带兵十万,人口百万,他们也看不起这些野蛮人,最后被攻破江华岛,围住南汉山城,各路援军全被击败后,才投降的。

    群臣在讨论的同时,汉城内外,朝鲜附近各路大军正在集合,准备夺回江华岛,好好教训下丁毅。

    当天并没有说出什么结果,李倧和诸臣的意思,也是先和丁毅打下看看,到底他的兵马有多强。

    若是连我朝鲜的兵马都打不过,你还怎么帮我守朝鲜

    更何况,丁毅开口要五十万石,以后每年还要三十万石,朝鲜当然不肯。

    散会后,金尚宪回到府上已经是晚上七点多。

    他悄悄来到书房,就见书房正有人坐在那里喝茶,不是路超是谁。

    “我王意志未定,可能要与你们打一场再看。”金尚宪长叹,用明语道“我尽力了。”

    路超哈哈大笑“何必自寻苦吃,损失折将,何苦来哉。”

    金尚宪脸上露出不悦“谁胜谁负,可也未必。”

    “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何你们君臣不能明白”路超道“我都知道,后金是曹操,咱们是东吴和蜀国。”

    “只要咱们联手,必能抵挡后金,若彼此相斗,岂不是让后金各个击破。”

    “那你们为何占我江华岛,抢我粮米。”金尚宪怒道。

    “哎”路超长叹,学着丁毅的口气道“朝鲜那群人啊,视大明为父国。”

    “你要好好的和他们谈,多半不把我们当回事。”

    “所以要和他们谈道理,一定要带着大炮和铁骑去。”

    3日上午。

    仁川花水码头,一艘艘东江船停靠在岸。

    东江兵马络绎不绝的从船上下来,然后往东集合。

    此时已正式登陆到朝鲜国土,往东就是广域县,那边可以过汉江,就能前往汉城。

    但丁毅估计,朝鲜兵马会自己过汉江,寻找明军决战。

    他选择的地方就是仁川,以逸待劳。

    此时,经过水师三次运输,丁毅的一万六千兵马都已经到了朝鲜。

    其中江华岛守军是阮思青水师一营1千人,和西劳经水师三千,步营常建刚两千人,共六千人。

    其余各部一万人,现在都在轮流下船集合。

    因为人多还有马,用了两次才从江华岛运到花水码头。

    3日丁毅把战场选在新岭山附近,并根据这山的大小,带了九千步兵。

    新岭山下面左侧是后世的仁川大公园,右侧是爱宝博物馆,眼下两边都是树林,后世也是公园,植被无数。

    丁毅的兵马往半山腰驻扎。

    朝鲜军来攻,需仰攻上山。

    有军将问,为何不与朝鲜野战

    上次在日本也是守,这次又是守

    丁毅道,朝鲜人还不如日本人,如果野战,一波打败他们前锋,可能朝鲜就全军撤退逃跑了。

    原历史上后金征伐朝鲜也是,后金围住南汉山城,和打大凌河一样,围点打援,朝鲜兵来一波被打跑一波,后面就干脆不来了。

    后金其实没杀伤多少朝鲜兵。

    丁毅这次打算重创朝鲜,尽快逼朝鲜坐上谈判桌,只有和打日本的招数一样,引他们来攻,然后重创他们的大军。

    若只是小小的打败,朝鲜人一败就跑,没有伤筋动骨,丁毅很快就会陷入漫长的追击战中。

    一旦深陷朝鲜战场,那就完全违背了丁毅打仗的目的。

    他决定再守新岭山,朝鲜人必然会和日本一样,聚集更多的兵马来攻。

    到时一战定鼎,重创朝军,丁毅能在最短时间,结束征朝之战。

    众将听完,俱感觉有道理。

    于是丁毅下令全军每人带了十天口粮,前往新岭山。

    若朝鲜军不来决战,或只围不攻,他们就撤向花水码头和江华岛,引诱朝鲜军来攻。

    这边距离花水码头才十二公里,距离江华岛才十四公里,跑步的话,几小时就到了。

    新岭山高七十多米,山顶有水塘,是个低山长方形形状。

    水塘边还有个小庙,他们兵马上去后,发现这庙里有个老和尚还讲汉语。

    丁毅占了他的庙当指挥部,给了老和尚十两银,送他们下山。

    他还是老套路,所部九千步兵守山上,张经带一千骑马在山下,藏于仁川大公园里的森林中。

    因为感觉朝鲜比后金军好打,丁毅也没死命做工事,也怕做完工事,朝鲜军不来攻就浪费了。

    稍微让人装了点沙包,挖几条沟,上面覆盖木板或砍下的树和沙包,人就躲在沟里,防炮击和弓箭。

    这种工事比较简单,先挖沟,再在沟上覆木板,再盖沙包。

    就是山上比较难挖,但总比没有工事好。

    7日,朝鲜经过君臣共商,正式决定和明军开战。

    经过动员,他们结集了多达六万大军准备越汉江,来寻明军决战。

    李倧其实也不想和东江兵打,他心中是想和丁毅合作的,但架不住那些主战派的叫嚣。

    而且丁毅先占了江华岛,又要求大量的粮,实在是羞辱人,李倧也没办法,心想打一仗后,对臣民们,也有交代了,也让丁毅,不敢小瞧咱们朝鲜人。

    此次集兵,有平安使兵司柳琳15000人,江原监司赵延虎15000人,左兵使徐完30000人。

    三部兵马皆是朝鲜精税,其中柳琳是朝鲜名将,装备了大量的鸟铳,号称朝鲜最强的火器部队。

    三部兵马,由名将柳琳指挥。

    8日,六万大军渡过汉江,忠清水使姜晋昕想带部下水师到江华岛寻东江兵水师决战。

    柳琳断然否决,说“只要咱们陆路打败明军,他们水师自然会不战而退。”

    其实他怕姜晋昕会不敌明军水师,损失船只。

    姜晋昕的忠清水师也就一百出头的船,且大船不多,听说明军有近百艘,火炮无数,一次齐射就夷平了江华岛的岸防,柳琳不想让他去白白牺牲。

    。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